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佉卢文文书看鄯善国佛教的世俗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夏雷鸣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116-122,共7页
文章通过对佉卢文文书的考察与分析,全面地展现了魏晋时期鄯善国僧人的生活面貌,佛教传入鄯善国之后,为适应当地的社会和生态环境而更加世俗化,鄯善国世俗佛教的上源在西北印度的贵霜王朝。
关键词 佉卢文文书 西域 印度 佛教 世俗化
下载PDF
汉晋时期西域汉文化在西藏西部传播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小洪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西汉至东汉初,西藏西部地区出土的腰牌、木梳等竹木器,应是受到西域本地文化影响的结果;以箱式木棺为代表的西域汉文化对西藏西部的影响尚有限;圜底陶器、珠饰等揭示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应是间接的。东汉至魏晋时期,西藏西部出土大量受到... 西汉至东汉初,西藏西部地区出土的腰牌、木梳等竹木器,应是受到西域本地文化影响的结果;以箱式木棺为代表的西域汉文化对西藏西部的影响尚有限;圜底陶器、珠饰等揭示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应是间接的。东汉至魏晋时期,西藏西部出土大量受到西域汉文化因素影响的丝绸、漆器、一字格铁剑、铜容器、四足箱式木棺等,说明两地间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可能存在直接的贸易往来。黄金面具、岩画、立石等显示西藏西部与广义上的西域也有紧密的联系,故将西藏西部视为丝绸之路南道高原段应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西藏 汉晋 汉文化考古
下载PDF
安阳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宏飞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130-138,99,共10页
本文在提出安阳地区商周分界判断标准的基础上,新辨识出一批重要的西周遗存。在分析陶器形制和器类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分为早、中、晚三期,初步建立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分期年代框架。
关键词 安阳地区 商周分界 西周遗存 分期
下载PDF
吐谷浑佛教论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崇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63,共11页
吐谷浑在南北朝时期,在南朝与西域、凉州的佛教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吐谷浑佛教对研究中古中国佛教的传播及源流具有一定的意义。吐谷浑拾寅在位期间,其境内佛教已很流行,初信佛教的时间似可上溯,十三王度易侯至十八王夸吕... 吐谷浑在南北朝时期,在南朝与西域、凉州的佛教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吐谷浑佛教对研究中古中国佛教的传播及源流具有一定的意义。吐谷浑拾寅在位期间,其境内佛教已很流行,初信佛教的时间似可上溯,十三王度易侯至十八王夸吕时期,佛教得到长足的发展,造寺、求经像等的记载多在这一时期。益州在吐谷浑佛教传播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吐谷浑佛教主要源自南朝,另一来源就是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佛教 南朝 西域
下载PDF
西域冥府游历故事对中土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青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论文比较了中土、印度以及西域三个文化区域对于地下世界的想象,指出:由西域人讲述的冥府游历故事对中土幽冥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们以新奇的构思方式、神异的情节效应和深入人心的思想观念,很快代替了中土原有的冥... 论文比较了中土、印度以及西域三个文化区域对于地下世界的想象,指出:由西域人讲述的冥府游历故事对中土幽冥故事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们以新奇的构思方式、神异的情节效应和深入人心的思想观念,很快代替了中土原有的冥府故事,成为中国传统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冥故事 中国 小说 印度 西域地区
下载PDF
大佛像源流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2,128-130,共8页
大佛像主要见于龟兹、巴米扬和云冈等石窟中,一般认为这类石窟首创于龟兹地区。通过对地面佛寺的考察,本文认为,大佛像首先出现于公元4世纪的犍陀罗地面佛寺中。龟兹地区的大像窟,是将犍陀罗大佛像和回字形佛寺这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而... 大佛像主要见于龟兹、巴米扬和云冈等石窟中,一般认为这类石窟首创于龟兹地区。通过对地面佛寺的考察,本文认为,大佛像首先出现于公元4世纪的犍陀罗地面佛寺中。龟兹地区的大像窟,是将犍陀罗大佛像和回字形佛寺这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新疆米兰地区亦发现有犍陀罗风格的大佛像,这证明了地面佛寺中的大佛像也传播到了西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西域佛教考古 大佛像 犍陀罗
下载PDF
从西北籍僧人的弘法足迹看东晋南朝敦煌与岭南的交通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永卫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9-83,共5页
海、陆两条丝路共同构成中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敦煌与岭南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由于弘法护法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两地之间的交通更加畅通,交流更加频繁。敦煌、西北丝路与岭南之间以僧人群体为主体的这种频繁的往来和... 海、陆两条丝路共同构成中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敦煌与岭南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由于弘法护法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两地之间的交通更加畅通,交流更加频繁。敦煌、西北丝路与岭南之间以僧人群体为主体的这种频繁的往来和交流,十分引人注目,远远超出了后人的想象。在西行泛海求法的僧人当中,有许多僧人出生于敦煌和西北丝路沿线,很值得关注,也彰显出海路和岭南地区在佛教东渐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佛教史 海上交通 西域
下载PDF
论《因陀罗网》的大陆性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异夫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60-63,共4页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异闻"三部曲之一《因陀罗网》是一篇佛教气息非常浓厚的作品。该作品以青藏高原为舞台,其中包含了诸多大陆性内容。河口慧海、赫定、斯坦因等人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西域考古探险活动及其相关著述...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异闻"三部曲之一《因陀罗网》是一篇佛教气息非常浓厚的作品。该作品以青藏高原为舞台,其中包含了诸多大陆性内容。河口慧海、赫定、斯坦因等人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西域考古探险活动及其相关著述对宫泽贤治的创作和西域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西藏 佛教 文化 考古探险
下载PDF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略说唐诗中的西域僧人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建新 《铜仁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8-82,共5页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西域僧人因形貌、语言、行为的特别,引起了唐人的好奇和关注。唐人钦佩这些怀抱信仰、不远万里来传法的僧人,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接纳。佛教东传,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在沿线及中原、西南、东南各地留...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西域僧人因形貌、语言、行为的特别,引起了唐人的好奇和关注。唐人钦佩这些怀抱信仰、不远万里来传法的僧人,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接纳。佛教东传,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在沿线及中原、西南、东南各地留下了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唐帝国在整个亚洲获得巨大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开放的宗教政策以及作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丝绸之路 胡僧 西域僧人 佛教
下载PDF
辽宁西部地区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公雪霜 于丽君 +2 位作者 聂跃平 朱建峰 潘玉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379,共7页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选取遗址数目众多的辽宁西部地区,采用决策树分类和基于遗址等级权重的改进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聚落,研究聚落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经分析,辽宁西部地区聚落分布受到水系、地貌和气...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选取遗址数目众多的辽宁西部地区,采用决策树分类和基于遗址等级权重的改进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聚落,研究聚落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经分析,辽宁西部地区聚落分布受到水系、地貌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区域中最大的聚落位于大凌河支流流域,该位置与史料中记载的辽西区域郡首阳乐的位置十分相近.通过对遗址等级的统计分析,各聚落内高等级遗址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最后趋于5%左右,各聚落高等级遗址的控制范围与位置和聚落内部遗址数目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考古 辽宁西部地区 聚类分析 决策树分类
下载PDF
佛教早期的语言策略与早期汉译佛经的源语言
11
作者 杨德春 《河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在佛教输入中国之早期,西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绝不是文化...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在佛教输入中国之早期,西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绝不是文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梵文 汉译佛经 天竺 西域
下载PDF
佛教早期语言策略与早期汉译佛经的来源
12
作者 杨德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在佛教输入中国之早期,西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绝不是文...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在佛教输入中国之早期,西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绝不是文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语言策略 梵文 汉译佛经 天竺 西域
下载PDF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中的异国形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婧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7-62,共6页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游记作品,以印度为主的西域各国作为"异国"和"他者"被观察和记录。玄奘对佛教的信念和尊崇决定了他对异国进行观察的角度,更影响了其对异国形象的态度;相应地,异国形象也为玄奘的诉求表达提供...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游记作品,以印度为主的西域各国作为"异国"和"他者"被观察和记录。玄奘对佛教的信念和尊崇决定了他对异国进行观察的角度,更影响了其对异国形象的态度;相应地,异国形象也为玄奘的诉求表达提供了论据支持。另一方面,玄奘先前经由佛教积累的异域认知使其摆脱了传统文化思维的限制;但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了玄奘对异国文化一定程度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异国 印度 佛教
下载PDF
耿世民先生与回鹘佛教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琰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耿世民先生是著名的回鹘文研究专家,对西域敦煌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为国际学术界所推重。他率先刊布了中国收藏的众多回鹘文文献,如《弥勒会见记》、《十业道譬喻鬘经》、《八十华严》、《大白莲社经》、... 耿世民先生是著名的回鹘文研究专家,对西域敦煌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为国际学术界所推重。他率先刊布了中国收藏的众多回鹘文文献,如《弥勒会见记》、《十业道譬喻鬘经》、《八十华严》、《大白莲社经》、《阿毗达磨俱舍论》等,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突厥学界对回鹘文文献进行全面研究的工作。同时,他还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基础,系统论述了佛教在回鹘中的传播及影响,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被称作中国突厥学的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文献 佛教 西域 河西走廊
下载PDF
中世纪早期米哈伊洛夫卡文化代表的形成过程及民族属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О.А.舍洛米欣 孙敏庆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10,共6页
米哈伊洛夫卡文化是中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室韦文化。最早的室韦文化涵盖于靺鞨大文化之中,但语言、族属仍无法完全确定。而米哈伊洛夫卡文化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其器物独特,与波利尔文化和乌里尔文化联系密切,而塔拉坎文化是其继承者。其... 米哈伊洛夫卡文化是中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室韦文化。最早的室韦文化涵盖于靺鞨大文化之中,但语言、族属仍无法完全确定。而米哈伊洛夫卡文化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其器物独特,与波利尔文化和乌里尔文化联系密切,而塔拉坎文化是其继承者。其后米哈伊洛夫卡文化受到多方面挤压,并消失最终融于靺鞨文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中世纪早期 阿穆尔河沿岸西部地区 米哈伊洛夫卡文化 室韦部落
下载PDF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中亚宗教类绘画——收藏背景、研究史和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惠媛 田婧(译) 李贵贞(校)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3,共9页
梳理了大谷光瑞收集品的转移、散落过程,指出早期研究因出土地混乱而缺乏可信度,后经学者对《西域考古图谱》的对照研究,对部分藏品的出土地和主题进行了补充和界定,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大谷光瑞 收集品 二乐庄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西域考古图谱》
下载PDF
佛教传入对西域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徽弘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5-98,共4页
魏晋时期是中华文明大量接纳域外文明,重新调整、结合、交融,推进了具有地域文化沟通和相互促进为特征的中古文明的孕育和发生。魏晋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播事件是佛教的兴盛,通过西域,大量释迦经传典籍随着高僧大德布法传道传入中原... 魏晋时期是中华文明大量接纳域外文明,重新调整、结合、交融,推进了具有地域文化沟通和相互促进为特征的中古文明的孕育和发生。魏晋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播事件是佛教的兴盛,通过西域,大量释迦经传典籍随着高僧大德布法传道传入中原地区。这一时期佛教留下的遗存和文献记载丰富而翔实,保存了诸多古代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线索。文章以文献为据,提炼出可供综合考量魏晋时期佛教西域认知的因素,有助于加深对西域立体的感知,也为学者综合体察中古时期西域文明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中华文明 佛教 西域
下载PDF
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8
作者 蔡其姣 杨姗姗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章基于旅游开发对佛教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分析,结合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探讨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当前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所启迪... 文章基于旅游开发对佛教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分析,结合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探讨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当前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所启迪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唐代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管理刍议
19
作者 张万财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140-141,共2页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佛教 寺院经济 管理 影响
下载PDF
古代西域及中亚地毯名称术语考证
20
作者 张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共12页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代使用于中亚及中国西域地区的编织地毯的术语,主要有尼雅的佉卢文书、和田(于阗)文书、汉文文献记载,也包括梵语文及其同种语文、伊朗语系的新老波斯文和粟特文,以及突厥语文。论文分析阐明了尼雅佉卢文的两个地毯词汇...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代使用于中亚及中国西域地区的编织地毯的术语,主要有尼雅的佉卢文书、和田(于阗)文书、汉文文献记载,也包括梵语文及其同种语文、伊朗语系的新老波斯文和粟特文,以及突厥语文。论文分析阐明了尼雅佉卢文的两个地毯词汇ko ava和tavasta a同于阗文的gahāvara和thauracaih覿是同根词汇,相近的词汇在印度语系和伊朗语系都有诸多的例子。本文还认为汉文的罽、氍毹、毾、毯、缂等为外来语,并同上述两组词汇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术语 尼雅佉卢文 于阗文 西域考古 古代中亚纺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