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述略
1
作者 闫存庭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不仅为新时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而且为现实维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感知的示范价值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青壮年 支边 新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湘黔交界区苗族传统民居平面类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2
作者 陈洪梅 肖大威 +1 位作者 卓晓岚 李婧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102-109,共8页
文章以湘黔交界区内苗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调查和实地测绘,以堂屋空间形态及堂室组合关系为依据进行平面类型划分,揭示苗族传统民居对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进一步分析了苗族传统民居的接地方式、祭祀空间、火... 文章以湘黔交界区内苗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调查和实地测绘,以堂屋空间形态及堂室组合关系为依据进行平面类型划分,揭示苗族传统民居对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进一步分析了苗族传统民居的接地方式、祭祀空间、火塘间等造成民居平面类型差异的因子特征及作用机制,以期维持民族建筑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为乡村新民居的建设集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平面类型 影响因子 苗族 湘黔交界区
下载PDF
“跨界”双重城镇化背景中的朝鲜族传统音乐-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索里”的传承与表演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宁颖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27-36,共10页
"盘索里"于20世纪40年代随朝鲜半岛移民传入我国,2011年"盘索里"被评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朝鲜族的文化标识与音乐文化缩影。文章通过对"盘索里"移民前后种种景象的梳理与说明,展现了其在... "盘索里"于20世纪40年代随朝鲜半岛移民传入我国,2011年"盘索里"被评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朝鲜族的文化标识与音乐文化缩影。文章通过对"盘索里"移民前后种种景象的梳理与说明,展现了其在朝鲜半岛以及传入中国后的"双重"城镇化进程。作者在中、韩跨界田野考察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的角度展现了朝鲜族乐人在与中国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自觉调适、改变、实践移民音乐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过程;从共时的角度阐释了我国与韩国在"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通过中、韩"盘索里"传承人"非遗之后"不同状态的自我表述,反思了传统音乐保护与研究的基本前提——给予它们作为"族群历史表述""文化标志"身份的基本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索里” 朝鲜族传统音乐 跨界 城镇化 非遗
下载PDF
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数智化建构研究
4
作者 王心远 《色彩》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传承、推广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揭示了数智化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潜力。展示了数智化手段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有效性,为学术界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实践领域中的沿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广西沿边壮族 壮族色彩 色彩建构
下载PDF
藏彝走廊、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田联韬与学生们的川滇黔藏缅语族音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路菊芳 孙莉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2-60,共9页
川滇黔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腹心区域,也是藏彝走廊多族群文化交汇之处。在田联韬先生的开拓和引领下,三代学人对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学术观照,展现了多点民族志视野并兼具“民族区域音乐板... 川滇黔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腹心区域,也是藏彝走廊多族群文化交汇之处。在田联韬先生的开拓和引领下,三代学人对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学术观照,展现了多点民族志视野并兼具“民族区域音乐板块”和“历史音乐文化走廊”研究的特征。由此,从音乐文化的广泛采集,到音乐形态分析、历史文化阐释、方法思维解读的多模态研究;从定点个案研究,到汇聚为整体的、多点的“通道”研究;廊道交错、圈层互生不仅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也铸就了川滇黔藏缅语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联韬先生 藏彝走廊 茶马古道 南方丝绸之路 川滇黔藏缅语族音乐文化研究 跨界族群仪式音乐文化圈
下载PDF
西藏跨境民族形成与发展
6
作者 倪芷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西藏跨境民族有藏族、珞巴族、门巴族、未识别民族夏尔巴人、未识别民族僜人,具有西南地域的特色。本文论述了跨境民族在西藏的分布情况,跨境民族之所以跨境的原因有历史渊源、主动或被动迁徙、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等。党和国家在推动西... 西藏跨境民族有藏族、珞巴族、门巴族、未识别民族夏尔巴人、未识别民族僜人,具有西南地域的特色。本文论述了跨境民族在西藏的分布情况,跨境民族之所以跨境的原因有历史渊源、主动或被动迁徙、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等。党和国家在推动西藏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少数民族发展,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跨境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俄跨界民族(赫哲族-那乃族)体育文化流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珊珊 王韶峰 隋东旭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俄跨界民族(赫哲族-那乃族)体育文化流变的历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赫哲和那乃族体育文化由于受不同主流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新的体育文化表现形式,赫哲族体育文化日益汉化,而那乃族体育文化日益俄罗斯化。建议:共同...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俄跨界民族(赫哲族-那乃族)体育文化流变的历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赫哲和那乃族体育文化由于受不同主流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新的体育文化表现形式,赫哲族体育文化日益汉化,而那乃族体育文化日益俄罗斯化。建议:共同举办赛事活动、解读体育文化符号、借助国际传播媒体优势,以加强中俄跨界民族体育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赫哲族 那乃族 跨界民族
下载PDF
跨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春富 罗青 吕游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1-99,共9页
针对跨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背景与实际,采用"量化、质性、现场"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范式,综合使用访谈、问卷、座谈会、实地走访及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影、音、图、文、量"等方面采集研究信息,围绕"跨境民族... 针对跨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背景与实际,采用"量化、质性、现场"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范式,综合使用访谈、问卷、座谈会、实地走访及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影、音、图、文、量"等方面采集研究信息,围绕"跨境民族文化互动与社会发展、跨境民族文化互动与基础教育发展、跨境民族文化互动与乡村教师培养、跨境民族文化互动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大主题,对临沧市文化及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临沧市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三个跨境民族文化和教育互动相对突出的县域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调研。基于深入调研和分析,认为跨境民族地区具有更为特殊的地缘、民族、文化等客观背景并由此带来更多教育发展上的变量与诉求,而教育资金短缺、学校管理难度增加、优质教师资源缺乏以及城乡办学差异性大,是跨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面临的最突出挑战,为此应通过针对性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强化家校联结机制等政策及措施,促进跨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提质提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跨境入学 文化互动
下载PDF
“和平跨居”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分析--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8,共10页
“和平跨居”理论,作为中国学者原创的学术理论,是滥觞于中国跨国民族研究过程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理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检视作为知识的“和平跨居”概念的生产过程,“和平跨居”理论的实践方式,进而发掘其深层的认识论基... “和平跨居”理论,作为中国学者原创的学术理论,是滥觞于中国跨国民族研究过程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理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检视作为知识的“和平跨居”概念的生产过程,“和平跨居”理论的实践方式,进而发掘其深层的认识论基础,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呈现“和平跨居”理论的有效性及其不足,促进理论的完善。目前的“和平跨居”理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但也存在二元论认识论的缺陷,需要在实践中将其弥合,并回到具体的生活世界,以达到更好地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跨居 认识论基础 知识社会学 跨国民族
下载PDF
民族地区跨境电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
10
作者 张朦朦 郑世林 原月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23期162-163,共2页
在民族地区跨境电商产业日渐扩大的同时,该产业从业人员也在增加。该群体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员工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比较突出,这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论文以民族地区跨境电商员工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工作-家庭关系现状进行深度剖... 在民族地区跨境电商产业日渐扩大的同时,该产业从业人员也在增加。该群体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员工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比较突出,这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论文以民族地区跨境电商员工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工作-家庭关系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找到冲突问题所在,并就如何平衡员工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跨境电商员工 工作-家庭关系
下载PDF
阿克话概况
11
作者 石常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61,共12页
阿克人自称“过克”,他称“阿克”,是一个跨境少小族群。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果村委会阿克寨的阿克话调查来看,阿克话的声母有25个,且都是单辅音声母,没有复辅音声母;韵母有37个;声调有5个,调值为31、33、55、53、24;音... 阿克人自称“过克”,他称“阿克”,是一个跨境少小族群。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果村委会阿克寨的阿克话调查来看,阿克话的声母有25个,且都是单辅音声母,没有复辅音声母;韵母有37个;声调有5个,调值为31、33、55、53、24;音节类型共有5种,分别为辅音、辅音+元音、辅音+元音+辅音、辅音+元音+元音、辅音+元音+元音+辅音。阿克话的词类有11类,构词类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的数量比合成词多,单纯词中多音节单纯词居多,合成词有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类,且复合式居多。阿克语的句子从结构上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句式可分为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两种,基本句式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固定的句子结构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人 少小族群 阿克话 语言概况
下载PDF
朝鲜族赴韩跨国流动及其经济适应分析
12
作者 王春荣 朴今海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论文分析了我国朝鲜族赴韩跨国人员流动的背景因素和在韩朝鲜族经济适应的阶段性发展历程。认为我国朝鲜族的赴韩流动贯穿于“淘金梦”,在赴韩流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将身份认同作为跨国社会适应的一种策略,其中的经济意义远高于政治意义... 论文分析了我国朝鲜族赴韩跨国人员流动的背景因素和在韩朝鲜族经济适应的阶段性发展历程。认为我国朝鲜族的赴韩流动贯穿于“淘金梦”,在赴韩流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将身份认同作为跨国社会适应的一种策略,其中的经济意义远高于政治意义,其经济适应经历了从“边缘拒斥”到“族裔联结”再到“多点延伸”的过程。回顾朝鲜族赴韩跨国流动及其经济适应经历,不变的是“他者”身份与中华文化认同,变化的是“工具理性”与流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朝鲜族 跨国流动 经济适应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海晨 王斌 +2 位作者 胡小明 沈柳红 赵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8,共7页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母题"应来自傣族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马鹿舞的跨境传承、传播与傣族社会历史变迁中重大事件相对应;拥有想象的共同体是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共同体 跨境族群 仪式性民俗体育 马鹿舞 傣族村寨
下载PDF
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戴庆厦 乔翔 邓凤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包括跨境语言的定性和定位;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跨境语言调查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跨境语言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中国跨国民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建新 黄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6,共6页
根据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笔者研究所得,对中国跨国民族研究从历史分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民族 跨国民族 边疆地区
下载PDF
论云南跨境民族教育的软实力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跃 高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1,共6页
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是文化教育软实力在边境民族地区的体现,教育文化软实力既有教育的核心软实力,也有教育的边缘软实力,在国家沿边境跨境民族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边缘软实力。跨境民族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边疆安全... 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是文化教育软实力在边境民族地区的体现,教育文化软实力既有教育的核心软实力,也有教育的边缘软实力,在国家沿边境跨境民族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边缘软实力。跨境民族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边疆安全功能,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国门教育的软实力、文化安全的软实力、固边防边的软实力和民族对国家认同的软实力。因此,大力发展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不仅是建设和谐边疆的需要,也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跨境民族 教育 软实力
下载PDF
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 被引量:30
17
作者 何跃 高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35-41,共7页
在非传统安全时代,文化安全中的跨境民族教育安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一个国家教育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其中心城市的教育,也应体现在沿边境地区的教育。对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特殊教育政策支持,是展示一个国家教育软... 在非传统安全时代,文化安全中的跨境民族教育安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一个国家教育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其中心城市的教育,也应体现在沿边境地区的教育。对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特殊教育政策支持,是展示一个国家教育软实力的第一扇窗口,是建立国家文化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大力发展云南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是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云南跨境民族 教育问题
下载PDF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谷禾 谭庆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多元文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认同及建设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邹丽娟 李忠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由于受到民族认同的先在性、经济发展的客观差距、教育文化滞后、文化自觉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困难。一旦不充分具备一定的理性力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 由于受到民族认同的先在性、经济发展的客观差距、教育文化滞后、文化自觉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困难。一旦不充分具备一定的理性力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评价的依据,就可能会出现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困难和公民道德的分化,使得云南跨境民族在面对来自境外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考虑民族情感而非国家利益;更多地看中利益刺激而非公民道德;更多地尊重民族习惯而非国家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支撑云南各跨境民族逐步弥合差异而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追求的理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保障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从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文化自觉等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 认同 建设
下载PDF
认同问题与跨界民族的认同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楚克 王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58-63,共6页
当前,认同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是跨界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稳定联系起来,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然而,人们研究方法受"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没有抓住认同意识的根本属性,以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当前,认同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是跨界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稳定联系起来,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然而,人们研究方法受"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没有抓住认同意识的根本属性,以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人为地把两个不同属性和不同层次的认同对立起来,引起混乱。本文以跨界民族认同作为讨论的核心,强调中国跨界民族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特殊性,意在反思当前认同问题研究存在的一些误区,厘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研究的思路,把问题的实质引向为现实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问题 跨界民族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