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宋中晚期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经义之争 |
杨春俏
吉新宏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
|
白居易讽谕诗的诗体与言说方式 |
谢思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3
|
从《唐诗归》看晚明诗学论争中的李白诗 |
誉高槐
廖宏昌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1 |
1
|
|
4
|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 |
陈才智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
2002 |
4
|
|
5
|
从宋诗选本看唐宋诗之争 |
高磊
|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
2008 |
1
|
|
6
|
现代唐诗学范式:“诗史互证”辨正 |
许连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关于黄山谷学杜的历史争议及重新认识 |
郑永晓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8
|
李绅《古风二首》三辨 |
严正道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9
|
论北宋悯农诗 |
高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读“上博简”札记 |
方孝坤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1
|
宋诗的思理 |
郑德开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2
|
王昶《湖海诗传》与格调派诗说之嬗变——以唐宋之争为中心 |
夏勇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3
|
杜诗评解志疑(续) |
陈增杰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4
|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对于元散曲的影响 |
莫亚容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词之“本色”与苏轼的“以诗为词” |
吴清伙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6
|
论王安石“罢诗赋而取经义”的科举改革 |
王阔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循韩孟之脉,立奇瑰之风——北宋诗人王令诗歌简析 |
赵险峰
|
《保定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务实与说尽:北宋边塞诗的议论特征与说理风格 |
丁沂璐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9
|
文学本位与史的意识——清代论诗组诗的四维建构 |
郑永辉
|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2 |
0 |
|
20
|
北宋科场改革与律赋沉浮——以熙宁变法为中心 |
刘培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