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说《内经》中“气至”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刚 刘书坤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6-248,共3页
本文总结了《内经》对气至的认识,提出气至即是气调,在《内经》中可分三种情况。气至可通过医者感觉和患者感觉体现出来。《内经》把气至作为针刺取效的关键,故明确气至的实质,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至 得气 内经
下载PDF
关于“气至”之思辨 被引量:3
2
作者 屈红艳 牛文民 +1 位作者 王瑞辉 殷克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5-826,830,共3页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qu...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含义的衍变及其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不仅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至 《内经》 《难经》 得气 针刺
下载PDF
得气内涵的演变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章庆庆 朱世鹏 +4 位作者 罗丽 王洋 张露芬 朱江 李晓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9-21,共3页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气至 针感 内涵 关系
下载PDF
释“得气”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气至 调气
下载PDF
“闪动效应”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廖钰 刘俊洪 张君幸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7-489,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闪动效应”针刺法。比较两组疗效、肌力恢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在上肢肌力恢... 目的:寻找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闪动效应”针刺法。比较两组疗效、肌力恢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在上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疗法在下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疗法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闪动效应”针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得气 电针
下载PDF
近10年基于fMRI的得气研究概况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壮 王亚峰 +7 位作者 孙俊俊 胡妮娟 吴桂雯 胡尚卿 王培 赵珉一 马良宵 朱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总结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中枢机制领域的研究内容,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有关fMRI得气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 目的:总结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中枢机制领域的研究内容,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有关fMRI得气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受试者纳入、穴位选取以及得气评价方法)上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以fMRI技术研究得气中枢机制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2个不同方向的得气中枢机制研究:得气研究以及得气感研究。得气研究多为比较得气与否在脑功能活动上的差异,以总结得气的中枢响应模式;得气感研究则是将得气状态下不同得气感及得气感强度在中枢反应上的特点进行比较,来归纳不同得气感成分及强度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健康人为主,研究的穴位以单穴居多,研究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外关、合谷等。得气评价方法以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感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研究。当前研究可证实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程度具有显著不同的脑功能活动,且不同腧穴得气有其特异性激活。得气感程度与脑区激活程度呈正相关。刺痛感不属于得气感成分。结论:当前的得气fMRI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得气fMRI研究得到的结果多为得气反应于中枢层面的现象,而亟需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得气与中枢效应的本质联系,揭示得气的作用机制。得气对脑功能活动的特异性影响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得气
原文传递
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的研制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日新 吕志迈 +2 位作者 谢丁一 陈明人 吴春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29-1234,共6页
建立基于热敏灸理论的、广泛适用的、反映艾灸得气的量表。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对灸感词汇条目进行收集,建立备选条目池;再通过专家问卷、患者问卷以及核心小组专家讨论,采用主观评价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并量化,建立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初... 建立基于热敏灸理论的、广泛适用的、反映艾灸得气的量表。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对灸感词汇条目进行收集,建立备选条目池;再通过专家问卷、患者问卷以及核心小组专家讨论,采用主观评价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并量化,建立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初稿。量表初稿对121例患者预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成分)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克朗巴赫系数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条目池由最初的36条削减为9条;回收有效调查量表110份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V 1.0包含9个条目,4个维度。其中,全身舒适情感体验3个条目,自主神经反应3个条目,热感传2个条目,非热觉1个条目。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符合目前对热敏得气灸感的临床认识,临床操作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得气 量表 条目 灸感 因子分析 克朗巴赫系数
原文传递
得气针感与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陆凤燕 王圆圆 +4 位作者 周晨 陈安莉 白万柱 高俊虹 喻晓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527,共5页
针感是针刺得气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得气针感与不同组织结构(皮肤,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关系的相关研究,认为得气针感是穴区多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的产物,主要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而医者手下的得... 针感是针刺得气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得气针感与不同组织结构(皮肤,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关系的相关研究,认为得气针感是穴区多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的产物,主要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而医者手下的得气感,即滞针感可能是运针过程中引起的穴区肌肉收缩所致。通过系统梳理,提出了基于不同穴区组织结构及其脑功能响应系统探讨不同运针手法在产生得气针感中的作用的研究新思路,以期为阐明得气针感的科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针感 组织结构
原文传递
“循经感传”的源流考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驰 郑美凤 +1 位作者 黄涛 罗菊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35-5438,共4页
古代医籍文献中并没有指代循经感传现象的专有名词,然而对该现象的描绘却十分丰富,主要从针感感应和针感传导两方面进行表述,其中得气、气至病所等是高频词。随着现代针灸研究的开展,循经感传现象不再仅是临床实践的现象,更是阐明经络... 古代医籍文献中并没有指代循经感传现象的专有名词,然而对该现象的描绘却十分丰富,主要从针感感应和针感传导两方面进行表述,其中得气、气至病所等是高频词。随着现代针灸研究的开展,循经感传现象不再仅是临床实践的现象,更是阐明经络实质与经络现象本质时的一个研究方向,因此出现了"经络感传""针响""经络传导和感应""经络针刺感应现象"等专有名词。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出现了"循经感传"这一突出其循经性特征的表述。1978年全国经络研究协作组建议统一使用该名称来表述相关的经络现象,此后该词才逐渐被教材、著作、文献等沿用至今。同时其定义也日臻完善,包含了"刺激穴位-产生得气感-沿经脉传导-被大脑感知"四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针感 经脉 得气
原文传递
浅谈针感、气至与得气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芳 王鸿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现行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针感、气至与得气含义相同,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故引用《内经》和古今知名注家的注释、论述及研究认识,对其含义进行思辩。针感是医者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觉反应;气至是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使患病机体趋愈... 现行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针感、气至与得气含义相同,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故引用《内经》和古今知名注家的注释、论述及研究认识,对其含义进行思辩。针感是医者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觉反应;气至是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使患病机体趋愈达到治疗效果;得气是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气至与得气并不是同一概念,明确其概念能更好地指导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感 气至 得气
原文传递
浅析“推之要,气至而有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梦迪 雷洋 +5 位作者 杨惠然 游月 高晶晶 王峥 李洁 周运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4-798,共5页
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古籍所提出的“得气”思想为出发点,从施治前的寻气、辨气与推拿“得气”的前提条件——辨证精、手法明阐述推拿治疗中得气的重要性;继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具体“得气”表现,如酸、... 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古籍所提出的“得气”思想为出发点,从施治前的寻气、辨气与推拿“得气”的前提条件——辨证精、手法明阐述推拿治疗中得气的重要性;继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具体“得气”表现,如酸、胀、痛、麻、温热感,微汗出,局部声、色的改变与气机调畅的表现等,以期推拿“得气”思想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得到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得气 调气 气至而有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