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rtificial aer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reating heavily polluted river water 被引量:38
1
作者 Huiyu Dong Zhimin Qiang +2 位作者 Tinggang Li Hui Jin Weidong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96-601,共6页
Three lab-scal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VFCWs), including the non-aerated (NA), intermittently aerated (IA) and continuously aerated (CA) ones, were operated at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 rates (... Three lab-scal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VFCWs), including the non-aerated (NA), intermittently aerated (IA) and continuously aerated (CA) ones, were operated at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 rates (HLR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aeration on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heavily polluted river wat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rtificial aeration increased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s in IA and CA, which significantly favored the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and NH4+-N. The DO grads caused by intermittent aeration formed aerobic and anoxic regions in IA and thus promoted the removal of total nitrogen (TN). Although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Er, NH4+-N and TN in the three VFCWs all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HLR, artificial aeration enhanced the reactor resistance to the fluctuation of pollutant loadings. The maxim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Er, NH4+-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e., 81%, 87% and 37%, respectively) were observed in CA at 19 cm/day HLR, while the maximal TN removal (i.e., 57%) was achieved in IA. Although the improvement of artificial aeration on TP removal was limited,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artificial aeration to VFCWs treating polluted river water, particularly at a high H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rtificial aeration polluted fiver water hydraulic loading rate
原文传递
碳氧调控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协同与拮抗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陶敏 贺锋 +3 位作者 胡晗 郭建林 吴振斌 王启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46-3652,共7页
从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重要限制因子——溶解氧和碳源着手,构建了一种人工湿地碳氧联合调控脱氮系统,研究了曝气、碳源投加、碳氧联合调控下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曝气促进了TSS、COD、TN、NH_4^+-N、TP的去除,但夏季时会导致NO_3... 从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重要限制因子——溶解氧和碳源着手,构建了一种人工湿地碳氧联合调控脱氮系统,研究了曝气、碳源投加、碳氧联合调控下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曝气促进了TSS、COD、TN、NH_4^+-N、TP的去除,但夏季时会导致NO_3^--N的积累;碳源投加提高了TN、NO_3^--N的去除,但冬季时会导致COD去除率的下降碳氧联合调控下人丁湿地对TN、NO_3^--N的去除表现出协同作用,对NH_4^+-N、COD的去除表现出独立作用,而对TP、TSS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另外,对于以氨氮为主的"低碳高氮"污水,人工湿地碳氧联合调控系统脱氮效率达87.3%,可见该强化系统适用于"低碳高氮"污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曝气 碳源投加 净化效果 协同效应 拮抗效应
下载PDF
人工曝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春华 王蔚卿 +3 位作者 倪利晓 李晓东 李勇 赵新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能,通过设置4组不同曝气强度的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反应器,对基质内人工曝气对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保持湿地运行稳定性上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6时,反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能,通过设置4组不同曝气强度的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反应器,对基质内人工曝气对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保持湿地运行稳定性上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6时,反应器内部的溶解氧环境最为适宜,整体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优,其COD去除率为67.10%,NH3-N去除率为62.08%,TN去除率为60.19%,TP去除率为94.97%;适当的人工曝气能够较好地保持垂直潜流湿地在不同季节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人工曝气 气水比 溶解氧
下载PDF
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潘继征 李文朝 +1 位作者 李海英 柯凡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2-486,共5页
针对传统人工湿地负荷低、硝化能力弱和易堵塞的缺点,结合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强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工艺,即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通过对滇池北岸城郊混合制污水处理的模... 针对传统人工湿地负荷低、硝化能力弱和易堵塞的缺点,结合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强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工艺,即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通过对滇池北岸城郊混合制污水处理的模型试验,分析该工艺流程各净化单元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显示,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对不同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都体现了较强的缓冲调节能力和较高的净化效果。对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分别为SS 94.5%、CODCr71.3%、氨氮72.3%,在进水总氮10.0 mg.L-1条件下实现了41.9%的总氮去除率,出水总氮均值为5.8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氧 人工湿地 净化效果
下载PDF
曝气对垂直流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世羊 常军军 +1 位作者 高毛林 李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5-241,共7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现已被逐渐拓展到水产养殖业中。鉴于其与养殖竞争有限土地资源的弊端,如何构建节地高效型湿地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曝气增氧是强化潜流湿地净化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关于曝气强度以及净化效...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现已被逐渐拓展到水产养殖业中。鉴于其与养殖竞争有限土地资源的弊端,如何构建节地高效型湿地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曝气增氧是强化潜流湿地净化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关于曝气强度以及净化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此,该文设计构建了7组不同要素组合的垂直流湿地小试系统,同步或分阶段探讨了曝气强化对垂直流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曝气与否,构建的7组湿地系统于试验运行工况下都存在明显的硝化过程,且空气复氧和植物根系泌氧足以弥补硝化作用耗氧量。曝气增氧进一步强化了湿地内部的矿化和硝化过程;鉴于养殖废水不缺乏碳源(该研究各组湿地进水碳氮比在28.4~30.6之间),湿地内部的反硝化几率增大,导致曝气后总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但是曝气条件下过高的溶解氧又会进一步抑制反硝化过程,从而也会导致系统总氮去除速率的下降。因此,对垂直流湿地而言,曝气强度不是愈高愈好。为了获得更高的脱氮效率,建议可以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或者在垂直流湿地尾部增设水平潜流湿地来补充反硝化过程,进而提高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脱氮 废水 人工湿地 曝气 净化效率 影响因素 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自动增氧型人工湿地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红霞 徐东东 +3 位作者 徐墁泽 罗小荣 朱启红 李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51-53,58,共4页
针对常规人工湿地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采用页岩空心砖构建自动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研究构建系统对废水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自动增氧型湿地内的DO比人工强化曝气型湿地高0.1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比人工曝气型湿地高2%左... 针对常规人工湿地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采用页岩空心砖构建自动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研究构建系统对废水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自动增氧型湿地内的DO比人工强化曝气型湿地高0.1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比人工曝气型湿地高2%左右。这说明构建的自动增氧系统可提高湿地系统内部供氧能力,提高湿地系统对废水COD的净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增氧型人工湿地 DO COD 废水处理 人工曝气
下载PDF
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骆倩 姚建松 +3 位作者 杨易帆 郭陈娴 王英杰 周敏捷 《环境科技》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能好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引入厌氧+自充氧生物滤床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无动力自充氧系统来实现污水溶解氧的提升,是一项生态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尤其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能好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引入厌氧+自充氧生物滤床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无动力自充氧系统来实现污水溶解氧的提升,是一项生态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尤其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厌氧+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与厌氧+人工湿地技术在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处理效果、运维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有效缓解人工湿地技术运行不稳定、受季节影响大、维护管理难等问题,且处理效果更好,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真正意义上做到高效、低碳、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充氧生物滤床 农村生活污水 厌氧池 人工湿地
下载PDF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宇 赵军 李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616-18617,18683,共3页
[目的]对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改进和系统优化。[方法]通过改变传统间歇进水对人工湿地增氧的方式,将两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在好氧湿地内增加曝气供氧,使好氧湿地内溶解氧保持在3~4 mg/L,从回流比角度出发,考察了不同回流... [目的]对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改进和系统优化。[方法]通过改变传统间歇进水对人工湿地增氧的方式,将两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在好氧湿地内增加曝气供氧,使好氧湿地内溶解氧保持在3~4 mg/L,从回流比角度出发,考察了不同回流比(0、1∶1、2∶1、3∶1、5∶1)对复合人工强化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NH3-N、TN的去除效果均可达到污水排放一级A的标准,其中不同回流比对TN的去除影响效果很大,当回流比达到2∶1时,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82.5%;但试验装置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可从湿地基质选材的角度考虑,选取吸附能力较强的填料作为湿地基质,加强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论]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回流比 曝气
下载PDF
回行流人工湿地充氧问题的研究及对水质的改善
9
作者 徐瑞 钟成华 +3 位作者 刘尚俭 安雅敏 蒋佳凌 彭图恒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161-164,共4页
通过回行流人工湿地表面充氧,解决下一级人工湿地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溶解氧的日变化特征及池底藻类对充氧的影响。在停留时间30min前提下,随着水深的降低溶解氧增长趋势明显,增长率增加,溶解氧的增加与水深成反比。池深达到... 通过回行流人工湿地表面充氧,解决下一级人工湿地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溶解氧的日变化特征及池底藻类对充氧的影响。在停留时间30min前提下,随着水深的降低溶解氧增长趋势明显,增长率增加,溶解氧的增加与水深成反比。池深达到10mm时即使在最不利阴天的情况溶解氧也能达到3.2mg/L,满足下一级人工湿地的需求,同时也能对水质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溶解氧 自然复氧
下载PDF
一体化悬浮填料床-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仁伟 徐兴 纪荣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0,共5页
采用间歇曝气一体化悬浮填料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污水,研究其性能特点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一体化悬浮填料床在HRT为14h、DO的质量浓度为3.5 mg/L、曝停时间比为3:1、回流体积比为150%时出水水质较好。在此工况下,组... 采用间歇曝气一体化悬浮填料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污水,研究其性能特点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一体化悬浮填料床在HRT为14h、DO的质量浓度为3.5 mg/L、曝停时间比为3:1、回流体积比为150%时出水水质较好。在此工况下,组合工艺进水COD和NH4^+-N、TN、TP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16.9 mg/L和33.75、51.65、3.26mg/L时,出水平均分别为5.14mg/L和1.35、6.11、0.087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63%和96.00%、88.18%、97.33%,水质均达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组合工艺采用间歇曝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可在农村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间歇曝气 悬浮填料床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佘谱颖 邓风 +3 位作者 徐华 管苏 黄思琦 艾乐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0,122,共4页
研究了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实际生活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3%、92.0%、60.3%、83.6%、93.4%,出... 研究了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实际生活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3%、92.0%、60.3%、83.6%、93.4%,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用于中水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水力增氧床 人工湿地 组合工艺 去除率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铭君 黄向阳 刘弥高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32-37,共6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尾水,根据单项试验优化各项运行参数,设计出了组合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其中曝气生物滤池最优滤料为内置式陶粒滤料,滤料厚度为1.8 m,设计滤速0.6 m/h,并选取生物陶粒和火山岩的质量比为...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尾水,根据单项试验优化各项运行参数,设计出了组合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其中曝气生物滤池最优滤料为内置式陶粒滤料,滤料厚度为1.8 m,设计滤速0.6 m/h,并选取生物陶粒和火山岩的质量比为2∶1的混合填料,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在进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的尾水时,利用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工艺深化处理后,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从46.5 mg/L降至35.5 mg/L,生化需氧量(BOD)从8.8 mg/L降至4.4 mg/L,氨氮(NH _(3)-N)从6.9 mg/L降至1.36 mg/L,总氮(TN)从14.64 mg/L降至6.66 mg/L,总磷(TP)从0.325 mg/L降至0.226 mg/L。由此可见:出水的各项水质标准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人工湿地 填料 尾水
下载PDF
抚顺市水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利加 巴剑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随着非点源污染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治理非点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在讨论了各种污水治理技术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关于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技术。
关键词 水环境 非点源污染 环境污染 废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 去除率
下载PDF
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文倍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9期60-61,共2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SYD集约化修复技术、石墨烯净水修复技术、生物膜法净化技术、人工增氧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希望能够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环境 生态修复 人工增氧 人工湿地
下载PDF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继征 柯凡 李文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3-2638,共6页
通过对自主研发的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系统长期运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参考填充塔模型基础上,利用质量衡算方程建立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湿地在气水比分别为0.5:1、1:1、2:1和3:1时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通过对自主研发的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系统长期运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参考填充塔模型基础上,利用质量衡算方程建立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湿地在气水比分别为0.5:1、1:1、2:1和3:1时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去除动力学常数k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处理水质稳定、水量恒定的情况下,微曝气垂直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动力学常数k值均随工艺参数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大,即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随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强;各水质指标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变化曲线形状有所不同,动力学常数与气水比的关系主要有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综合各个水质指标的曲线形式与变化规律可以得到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的最佳气水比设计值为2:1,对应BOD5和NH4+-N的k值分别为3.8d-1和4.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曝气 垂直流湿地 动力学 模型
原文传递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中4种基质的充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继征 李文朝 +2 位作者 柯凡 王磊 李雪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模型曝气实验研究了公分石、火山石、500级陶粒、高强级陶粒4种基质和空白水柱分别在0.19、0.38、0.76m3.(m2.h)-13种曝气强度下的充氧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曝气强度越大,氧转移速率常数KLa越大,填充了基质的模型的氧转移速... 通过模型曝气实验研究了公分石、火山石、500级陶粒、高强级陶粒4种基质和空白水柱分别在0.19、0.38、0.76m3.(m2.h)-13种曝气强度下的充氧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曝气强度越大,氧转移速率常数KLa越大,填充了基质的模型的氧转移速率常数比空白提高了5~7.8倍;在0.19m3.(m2.h)-1曝气强度下,500级陶粒和高强级陶粒的氧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4.39%和14.21%,火山石和公分石的氧利用率分别为13.11%和11.68%;随着曝气强度的提高,公分石的氧利用率明显高于其它基质,在0.38m3.(m2.h)-1曝气强度下达到最大值14.04%,比该状况下空白模型的氧利用率高出3倍,火山石的氧利用率持续下降,在0.76m3.(m2.h)-1曝气强度下,氧利用率为7.67%,500级陶粒和高强级陶粒的氧利用率较为稳定,维持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 氧转移速率
原文传递
采用生化组合技术有效防治人工湖富营养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洁慧 周保昌 梅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某人工湖采用"径流雨水汇集、渗流、预处理+河水造流生化预处理+主湖造流生化+构建全湖生物多样性"的全生态组合技术,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也兼具生态景观功能,具有较优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社会环境效益。
关键词 人工湖 富营养化 造流曝气 生物多样性 浮岛 浅水湾湿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