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固沙林枯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杨京 张延文 +4 位作者 李灿 拓卫卫 王逸聪 董文煊 佟小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52,共8页
为揭示不同固沙林模式恢复过程中主要养分含量变化关系与差异特征。以榆林毛乌素沙区半固定沙地以及恢复25~56年的人工灌木和乔木林地为对象,测定和分析从枯落物层到腐殖质层,再到矿质土层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恢复... 为揭示不同固沙林模式恢复过程中主要养分含量变化关系与差异特征。以榆林毛乌素沙区半固定沙地以及恢复25~56年的人工灌木和乔木林地为对象,测定和分析从枯落物层到腐殖质层,再到矿质土层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恢复年限和连续体剖面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2种林地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均表现为枯落物层>腐殖质层>矿质土层。但随林地恢复年限延长,2种林地枯落物、腐殖质及矿质土层C含量均显著增加,到恢复56年时,分别比半固定沙地平均增加1.76,35.70,6.45倍;P含量在腐殖质层和矿质土层中显著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67,2.11倍;N含量仅在矿质土层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4.16倍。2种林地化学计量变化则表现为,随恢复年限延长,腐殖质层C∶N呈显著增加趋势,到恢复56年时,比半固定沙地平均增长18.6倍;N∶P只在灌木连续体中显著增加,C∶P未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2种林地连续体各层间C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矿质土层C与N、P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腐殖质层C∶N、C∶P与矿质土层C∶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榆林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含量为协同增长,N、P含量仅在矿质土层中增长明显,C∶P是连续体中相对平衡稳定的化学计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枯落物—土壤连续体 人工固沙林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快速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 被引量:113
2
作者 韩霁昌 刘彦随 罗林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4,共8页
研究目的:以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为目标,将制约该区域的"两害"砒砂岩和沙作为研究对象,破解同类地区土地整治的技术难题,使沙地成为耕地开发的重要后备资源。研究方法: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首次发现... 研究目的:以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为目标,将制约该区域的"两害"砒砂岩和沙作为研究对象,破解同类地区土地整治的技术难题,使沙地成为耕地开发的重要后备资源。研究方法: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首次发现了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结构在成土中的互补性,获取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2)提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3)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技术体系;(4)创新性实施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成土造地工程,成功实现了沙地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研究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砒砂岩和沙配比,可实现砒砂岩和沙资源化利用并使荒漠变为良田,为毛乌素沙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毛乌素 砒砂岩与沙 复配成土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中少花蒺藜草入侵地土壤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立业 张玉霞 +2 位作者 杨秀梅 田迅 姜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1-1384,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86~5.90 mg·kg-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21.4~59.07 mg·kg-1之间,有效磷含量范围为1.13~2.2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78.24~173.20 m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随着少花蒺藜草生长期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侵地土壤沙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少花蒺藜草 土壤养分 人工固沙林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43
4
作者 蒋德明 曹成有 +2 位作者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5-1139,共5页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ana microphylla)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草方格 小叶锦鸡儿 围封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与植被适宜度探讨 被引量:29
5
作者 阿拉木萨 裴铁璠 蒋德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31,共6页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蒸散量与同期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m×1m密度4年生植被区和2m×2m密度成龄植被区土壤含水量高于凋萎湿度,生长末期土壤贮水量有较多节余,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建议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幼年期采用1m×1m密植,其后通过间伐,成龄期保持2m×2m密度,为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固沙林地 土壤水分 蒸散量 适宜度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简介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2 位作者 杜宜春 张海欧 童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60-161,186,共3页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已经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综合整治。主要介绍该技术的提出背景、简要技术内容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砒砂岩 复配成土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浦东机场促淤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红波 卢剑华 蒋建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79-1784,共6页
基于浦东国际机场快件处理中心促淤场地的加固处理实践,介绍采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促淤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工艺对吹填粉细砂上试夯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低能量“少击多遍”的强夯施工工艺,并辅以竖向塑料排水板的方法来加固处理饱... 基于浦东国际机场快件处理中心促淤场地的加固处理实践,介绍采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促淤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工艺对吹填粉细砂上试夯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低能量“少击多遍”的强夯施工工艺,并辅以竖向塑料排水板的方法来加固处理饱和促淤软粘土是可行的,促淤地基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显著提高,并实现了用吹填粉细砂代替中粗砂作为强夯垫层,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通过对大面积强夯施工处理效果的检测表明,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处理促淤地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淤地基 塑料排水板 强夯施工工艺 饱和软粘土 水力吹填粉细砂 地基改良
下载PDF
海域人工岛填筑及地下互通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会元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竺明星 徐国平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5,共11页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工程筑岛后互通隧道施工过程与桥梁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分层分块填土、钢板桩加固、旋喷桩加固等措施要点,以及隧道下穿和并行时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横桥向两侧分层交替填筑有利于降低对桥梁桩基的影响;钢板桩内先填土方案可降低桩身弯矩50%左右;支护桩从嵌入强风化岩至嵌入中风化岩过程,临近桩基变形可降低30%左右;采取针对性的桥桩保护措施可控制各种不利工况下桩身变形及裂缝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并保障邻近广深沿江高速桥梁正常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海域明筑地下互通设计与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隧道 开挖 桥梁桩基 加固 海域和陆域公路交通系统 立体化快速路网 原状淤泥软土
下载PDF
植被恢复措施对沙地土壤真菌数量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苑力晖 窦彩虹 +2 位作者 姚拓 张志山 陈应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3,139,共4页
采用涂抹平板法测定了流动沙丘、荒漠草原和不同建植年代(1956、1964、1981、1987年)人工植被区表层(0-10cm)土壤真菌含量,试图揭示植被恢复措施对沙地土壤真菌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表层土壤真菌数量最高,为(12.31&#... 采用涂抹平板法测定了流动沙丘、荒漠草原和不同建植年代(1956、1964、1981、1987年)人工植被区表层(0-10cm)土壤真菌含量,试图揭示植被恢复措施对沙地土壤真菌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表层土壤真菌数量最高,为(12.31±1.20)×103个·g^-1;流动沙丘最低,为(0.36±0.37)×103个·g^-1;人工固沙地土壤真菌含量以建植年份排序为:1956年〉1964年〉1981年〉1987年;流动沙丘、荒漠草原和不同建植年代6个样地间土壤表层真菌含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植被恢复 人工植被 土壤真菌
下载PDF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希彬 陈卓 +1 位作者 唐毅 押田敏雄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4,15,共5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可在2~3 a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农田的固沙效应及其微观机理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裕瑞 范朋灿 +6 位作者 曹智 陈玉福 刘彦随 王欢元 刘怀华 马锋 万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及其工程化核心技术的提出与应用,为毛乌素沙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前期研究对利用层面的技术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而在潜在风险层面特别是关于复配土壤的固...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及其工程化核心技术的提出与应用,为毛乌素沙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前期研究对利用层面的技术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而在潜在风险层面特别是关于复配土壤的固沙效应及其微观机理的探索则相对薄弱。基于集沙仪、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仪,结合野外定位试验和室内仪器观测,对毛乌素典型原状沙地及复配农田的输沙特征差异及其固沙微观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观测周期内,原状沙地输沙总量为4 951 g,远高于复配农田2 436 g的输沙总量,原状沙地更易受风蚀,而复配农田土壤起沙风速大、输沙量较小,具有明显的固沙效应;(2)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原状沙地土粒(沙粒)粗骨化、无粘结,而耕种两年的复配农田土壤中已出现团聚体;(3)激光粒度仪分析显示,原状沙地的粉、黏粒含量仅为2.74%,而复配农田这一比例增至15.12%;(4)复配土防风固沙效应的形成与粉粒和黏粒含量及土壤结构等紧密相关。鉴于复配农田输沙固沙能力的动态差异性和风力敏感性,进一步实施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时,宜在复配农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区域及成片农田内适当布设具有防风功能的适生草类或灌木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农田 固沙效应 集沙仪 微观机理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过程中沙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3 位作者 罗林涛 童伟 付佩 张瑞庆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分析沙在复配土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沙50%(质量分数)时,黏粒含量最高(8.24%),且随含沙量的上升,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饱和导水率则随含沙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维持作物良好生长的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随含沙量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1),而随耕作次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沙土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可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导水性、透气性等作用,利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有望实现沙漠绿化造田,从而控制砒砂岩水土流失和沙土沙漠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成土 调控作用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闻 杨晶晶 +2 位作者 袁媛 张鹤 韩凤朋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7-1456,共10页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不同人工固沙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选取毛乌素沙地6种典型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计算0~10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和6种不同人工固沙植被林的土壤养分指数(SNI),研究结果表明:6种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容重无显...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不同人工固沙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选取毛乌素沙地6种典型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计算0~10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和6种不同人工固沙植被林的土壤养分指数(SNI),研究结果表明:6种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容重无显著差异,呈现弱变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含量(TN)均表现出表层大于底层,全钾(TK)含量无显著差异,磷(P)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土壤有机碳密度0~20 cm显著高于其他土层,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0~100 cm的土壤有机碳(SOC)累积储量除裸沙地之外随土壤深度变化,6种人工固沙植被样地可以通过对数函数[y=aln(x)+b,R^(2)>0.96]模拟。土壤养分指数(SNI)从大到小为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苜蓿(Medicago sativ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结果表明,花棒林(Hedysarum scoparium)的土壤养分状况最好,6种植被类型中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是毛乌素沙地中最适宜种植的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人工固沙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养分指数
原文传递
中国干旱区沙化土地绿色环保治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洋 潘颜霞 +1 位作者 苏洁琼 张志山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5-202,共8页
土地沙化是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沙化土地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干旱区使用人工植被和草方格机械沙障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 土地沙化是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沙化土地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干旱区使用人工植被和草方格机械沙障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研发和探索了人工生物土壤结皮等诸多新型、快速的沙化土地绿色环保治理技术。本文评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性研究,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全面、准确认识和评估绿色环保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建设 沙化土地治理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 绿色环保技术 沙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