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中国现代诗剧的审美特征
1
作者 杨洪海 岳巧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126,共14页
中国现代诗剧作为一种融合了中西诗剧传统的戏剧文体,它固然具备了中外诗剧的某些共同特征,但它毕竟是“中国化”了的现代戏剧文体形式。即使是对西方诗剧艺术的接受与借鉴,也是经过了选择和创造性转化的,其中来源于西方的某些因素,也... 中国现代诗剧作为一种融合了中西诗剧传统的戏剧文体,它固然具备了中外诗剧的某些共同特征,但它毕竟是“中国化”了的现代戏剧文体形式。即使是对西方诗剧艺术的接受与借鉴,也是经过了选择和创造性转化的,其中来源于西方的某些因素,也已经内化为其有机的构成成分。作为一个特定国度的特定时代的特殊文体形式,无疑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而这种独特的审美特征,正是中国现代诗剧区别于西方诗剧的独特内蕴。这主要表现为其现代性特征与民族性特质:呼唤并表现现代人的现代意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与创化,以及意境与情境的融合、对民族传统文化及民间文化资源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剧 现代性 民族性 意境与情境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卉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张力"与"悖论"的提出与西方现代诗剧的复兴密切相关,是由英美新批评派在论述现代诗剧和现代诗歌之时论及的两个重要也是最难捉摸的理论观点。而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表现之一即为悖论张力。反讽、反语和相反相... "张力"与"悖论"的提出与西方现代诗剧的复兴密切相关,是由英美新批评派在论述现代诗剧和现代诗歌之时论及的两个重要也是最难捉摸的理论观点。而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表现之一即为悖论张力。反讽、反语和相反相成是中国现代诗剧悖论的三种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悖论的应用使中国现代诗剧诗体的语表层与语意层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结构形态,由此激发出了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剧 悖论 艺术张力
下载PDF
从艺术美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燕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浓缩为有限的舞台形象,其写意的特点使实境升华为意境,为观众留下很大的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论述了写意性的美学原则贯穿于中国传统戏曲始终,使中国戏曲跨上了艺术美的高度,中国...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浓缩为有限的舞台形象,其写意的特点使实境升华为意境,为观众留下很大的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论述了写意性的美学原则贯穿于中国传统戏曲始终,使中国戏曲跨上了艺术美的高度,中国传统戏曲也使写意这种艺术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艺术美 写意性
下载PDF
论元剧宾白之作者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晴帆 解玉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5-69,共5页
近代自王国维以来,论者多认为元剧曲、白皆应出自作家之手。但元剧宾白在许多方面都明显留下了杂剧艺人加工、创造的痕迹。这包括元剧频繁出现的陈词套语、相对独立的大段韵白、相对独立的表演片段以及相互因袭的情节关目等诸多方面。... 近代自王国维以来,论者多认为元剧曲、白皆应出自作家之手。但元剧宾白在许多方面都明显留下了杂剧艺人加工、创造的痕迹。这包括元剧频繁出现的陈词套语、相对独立的大段韵白、相对独立的表演片段以及相互因袭的情节关目等诸多方面。元曲作家为杂剧制曲时,也可能会兼作一些宾白,但作家之白未必(也不必)完整无缺,即使“全宾”也未必完全适于场上,杂剧搬演时仍有赖伶人按场上一般套路加以编改。故《元曲选》等现存明本杂剧完整无缺的宾白,应主要出自杂剧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曲 宾白 杂剧艺人
下载PDF
舞台诗剧《只此青绿》的中国画意境美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苗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53-56,69,共5页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宋代美学意蕴、沉郁顿挫跌宕起伏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舞剧之一,使宋代美学和传统绘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只此青绿》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画意境美学思想,其中身体意象...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宋代美学意蕴、沉郁顿挫跌宕起伏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舞剧之一,使宋代美学和传统绘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只此青绿》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画意境美学思想,其中身体意象的诗性表达、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生命韵律,都体现了出“天人合一”“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三远法”“经营位置”等中国画意境美学思想。《只此青绿》通过“再生”与“重构”传统绘画艺术,让中国画意境美学在“转世”中得以重生,赋予了传统绘画现代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诗剧 只此青绿 中国画意境 美学
下载PDF
话剧民族化构建中的戏曲意境美学借鉴与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慧芹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4,共7页
话剧作为外来的戏剧样式,它汲取了传统戏曲的合理因素,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经历了从“杂合”“融合”到“化合”的嬗变。然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讲,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戏剧传统在现代话剧艺术中创造性体现、创新性延续,还... 话剧作为外来的戏剧样式,它汲取了传统戏曲的合理因素,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经历了从“杂合”“融合”到“化合”的嬗变。然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讲,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戏剧传统在现代话剧艺术中创造性体现、创新性延续,还未达到应有的“浸润其中”的程度和境界。戏剧界以话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构建诉求为导向,通过分析与探究戏曲意境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倡导话剧艺术注重舞台语言、形体的美感与表现力,不断开拓与转变其创作观念与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力求在话剧舞台上立象尽意,营造出以物表情、情理统一的诗化哲理,旨在使来自西方的话剧艺术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产生更多深层的默契,真正使话剧成为我们民族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民族化 戏曲意境美学 美的形式 诗化哲理
下载PDF
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与意境分析——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杰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84,I0005,共8页
舞蹈诗剧是在舞蹈诗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体裁样式。雅各布森的“诗性理论”对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分析有着重要启示。诗性是舞蹈的一种内在品质,当作品的意义交流倾向于舞蹈形式本身,形式本身凸显的品质成为解释作品的主导因素时,舞蹈... 舞蹈诗剧是在舞蹈诗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体裁样式。雅各布森的“诗性理论”对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分析有着重要启示。诗性是舞蹈的一种内在品质,当作品的意义交流倾向于舞蹈形式本身,形式本身凸显的品质成为解释作品的主导因素时,舞蹈的诗性功能凸显。舞蹈诗剧的内在结构(即各篇章设置)注重“等值原则”,各篇章间体现“相似与同位”的关系,这种特殊组合方式,使舞蹈诗剧的内在结构具有从选择轴投射至组合轴的特征。舞蹈诗剧追求意境的表达,这点与皮尔斯提出的“解释项的无限衍义”概念有着相同的性质。意境源于具体表现对象,舞蹈须巧用各种符号形式引导接收者“跳过对象”,才能使作品的解释项朝着远处开拓。而解释项层层展开的过程,就是由“意”生“境”获得意境的过程,也是无限衍义的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诗剧 诗性 结构 意境
下载PDF
蒙太奇视域下的元杂剧意境构建文本研究
8
作者 樊诺宜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1-75,共5页
蒙太奇并不是影视的专享语言表达,它做为一种广义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许多领域中。中国戏剧成熟于元代,王国维先生诠释元杂剧的与众不同之处取决于“有意境”。以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与郑光祖《倩女离魂》中的片段为例,可以觑得元... 蒙太奇并不是影视的专享语言表达,它做为一种广义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许多领域中。中国戏剧成熟于元代,王国维先生诠释元杂剧的与众不同之处取决于“有意境”。以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与郑光祖《倩女离魂》中的片段为例,可以觑得元杂剧意境独绝正因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了蒙太奇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唤醒读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戏曲意境 蒙太奇思维
下载PDF
“诗”与“戏”——考察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新视角
9
作者 金子涵 《中国美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1-117,共17页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通过归纳艺术的欣赏与创造的经验而得出关于美的艺术的基本原理,具有艺术美学的品质,他著名的“人生的艺术化”命题也与这种艺术美学的思想忻合无间。因此,本文试循着“个别艺术问题”—“一般艺术问题”—“人生艺术...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通过归纳艺术的欣赏与创造的经验而得出关于美的艺术的基本原理,具有艺术美学的品质,他著名的“人生的艺术化”命题也与这种艺术美学的思想忻合无间。因此,本文试循着“个别艺术问题”—“一般艺术问题”—“人生艺术问题”的梯径,根据“诗”与“戏”这两种艺术的审美特质,联系其对艺术的欣赏与创造问题的说明,得出朱光潜是把人生在心灵中创造为一种“诗化的戏”来观演而实现“人生的艺术化”。“看戏”与“演戏”又是一对涉及了“出世”与“入世”、“知”与“行”等问题的概念,它解释了审美如何借“看戏”达于“知”,又如何指导着“行”,说明了“人生的艺术化”的深层含蕴——审美价值是一种向着善与真打开的价值;也说明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理想状态虽不止于欣赏,但必须由欣赏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的戏” 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 艺术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