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3 位作者 徐达传 谭金海 郑和平 陶圣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目的 :为切取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的髂骨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6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的走行、分支和分布。结果 :臀中肌支入肌点距髂前上棘平面下方约 5cm ,入肌... 目的 :为切取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的髂骨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6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的走行、分支和分布。结果 :臀中肌支入肌点距髂前上棘平面下方约 5cm ,入肌后臀中肌支主干与纵轴呈 35°~ 40°夹角行向髂骨后上方 ,沿途分出诸升支以第一升支为优势支。结论 :设计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髂骨瓣的改良术式 ,具有手术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解剖学 骨瓣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髂嵴支 臀中肌支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和血管束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的解剖与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启申 郭德亮 +7 位作者 李庆喜 魏海温 苗开喜 任志勇 曹斌 刘亚国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9-231,253,共3页
在41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旋髂深血管的起始和外径,依据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支和腹壁肌支的局部解剖学,设计了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和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术式.临床应用17例获得满意效果.文中介绍了解剖学要点及... 在41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旋髂深血管的起始和外径,依据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支和腹壁肌支的局部解剖学,设计了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和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术式.临床应用17例获得满意效果.文中介绍了解剖学要点及手术方法,并对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血管 股骨头坏死 腹壁肌支
下载PDF
Hueter间隙在髋关节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世栋 邓雪飞 +3 位作者 韩卉 尹宗生 王伟 胡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43-46,49,共5页
背景:目前通过Hueter间隙操作的髋关节前入路是微创意识的一种临床体现,其适应证及应用范围远不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少数国外文献从临床应用角度涉及Hueter间隙的解剖结构,但缺少全面的研究和描述。目的:阐明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 背景:目前通过Hueter间隙操作的髋关节前入路是微创意识的一种临床体现,其适应证及应用范围远不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少数国外文献从临床应用角度涉及Hueter间隙的解剖结构,但缺少全面的研究和描述。目的:阐明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及其显露特点,为髋关节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湿性标本,5例行模拟手术入路观察,3例行断层解剖观察。结果:① Hueter间隙由两层肌间隙构成,浅层位于缝匠肌外侧缘与阔筋膜张肌前侧筋膜部之间,深层位于股直肌外侧缘与臀中肌前缘之间,两层不在同一平面,相距2 cm左右;②股外侧皮神经与Hueter间隙浅层关系分成垂直型和水平型,前者即股外侧皮神经横跨过间隙,神经走行轨迹与间隙成角>60°,后者即股外侧皮神经与间隙成角<60°,在阔筋膜张肌前缘筋膜部深面走行一段后潜出至股外侧皮下;③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紧贴间隙外侧、由下向上走行在Hueter间隙深层内,其走行轨迹与Hueter间隙深层呈平行关系。结论:熟悉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及其显露特点,有助于髋关节前侧入路的安全操作及缩短前路手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eter间隙 髋关节前路手术 股外侧皮神经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断层解剖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的解剖与修复足部严重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春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8-112,128,共5页
在21具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20例,获得良好疗效。股前外侧皮瓣具有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径粗,解剖容易,皮瓣厚薄适中,有可供吻接的皮神经,皮动脉的位置可根据足部创面修... 在21具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20例,获得良好疗效。股前外侧皮瓣具有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径粗,解剖容易,皮瓣厚薄适中,有可供吻接的皮神经,皮动脉的位置可根据足部创面修复的需要,任意设计在皮瓣的中心或一端,亦可设计成肌皮瓣等优点。我们认为该皮瓣是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软损的最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皮神经
下载PDF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隋吉生 蒋纯志 +1 位作者 王黎明 许光跃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9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II、III期股骨头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79例(79髋)II、III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于术后48~72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2.31%;... 目的探讨II、III期股骨头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79例(79髋)II、III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于术后48~72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2.31%;股骨头坏死II期患者的优良率(97.73%)明显高于III期患者(85.29%)。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为治疗II、III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尤其对II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更加明显,临床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动脉升支 髂骨瓣移植 股骨头坏死 分期 治疗
下载PDF
股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春才 陈雨田 戴松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104-106,126-127,共5页
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股外侧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肌的血供主要来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的神经来自股神经的一根较大的肌支。肌的下2/3具有较恒定的血管神经蒂,该蒂入肌后沿肌纤维长轴下行呈单干型、双干型和三干型分布... 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股外侧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肌的血供主要来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的神经来自股神经的一根较大的肌支。肌的下2/3具有较恒定的血管神经蒂,该蒂入肌后沿肌纤维长轴下行呈单干型、双干型和三干型分布。肌的下2/3有较恒定的肌皮动脉供养其表面的皮肤。本文讨论了股外侧肌皮瓣转位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肌 旋股外侧血管降支 肌皮瓣
下载PDF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3 位作者 谭金海 谢昀 陶圣祥 潘峰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 :在 2 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 目的 :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 :在 2 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上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1± 2 .3cm ,外径 1.2± 0 .8mm ,该支又分出 2~ 3支外径在 0 .3mm~ 0 .5mm的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份进入肌质 ,上行至肌起始处达髂骨 ;其下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9± 1.8cm ,外径 1.3± 0 .8mm。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阔筋膜 张肌支髂骨瓣 解剖学 解剖学
下载PDF
经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和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8
作者 单增强 赵莉 王小标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 50例成人下肢标本的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和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起源、起点、外径、走行、分布以及经这二支血管介入有关的结构进行观测 ,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更接近病变部位及可进行插管的血管。结果表明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对 50例成人下肢标本的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和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起源、起点、外径、走行、分布以及经这二支血管介入有关的结构进行观测 ,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更接近病变部位及可进行插管的血管。结果表明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横支共干起自旋股外侧动脉者占 68% ,升支单独起自旋股外侧动脉占 2 6 % ;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由旋股内侧动脉主干延续而来。旋股内、外侧动脉深支或升支起点外径分别为 3 0± 0 8mm、 2 8± 0 7mm。从股动脉的起点 ,经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至其升支长度为 7 1± 1 1cm ;经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至其深支长度为 5 6± 1 4cm。旋股内侧动脉与其深支间约呈 90 。 角 ;旋股外侧动脉与其升支间约呈 1 33。 角。旋股内、外侧动脉深支 (升支 )为营养股骨头和颈的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旋股内侧动脉深支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陈黔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本文从局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角度出发,在成人尸体的30~88侧下肢上,对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起源、局部位置关系、行程、管径、分支分布、伴行静脉等进行解剖观测。首次阐述其分段解剖。讨论了其临床解剖要点。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皮瓣 动脉 血管升支
下载PDF
旋股外侧血管蒂复(联)合组织瓣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运垒 叶淦湖 +2 位作者 腾范文 冯仕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为以旋股外侧血管蒂复(联)合组织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旋股外侧动脉分支起始类型及其分布。结果:旋股外侧动脉分支起始主要有3型:Ⅰ型:旋股外侧动脉发升支、横支和降支占76%;Ⅱ型:升支、横支、降... 目的:为以旋股外侧血管蒂复(联)合组织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旋股外侧动脉分支起始类型及其分布。结果:旋股外侧动脉分支起始主要有3型:Ⅰ型:旋股外侧动脉发升支、横支和降支占76%;Ⅱ型:升支、横支、降支由两干从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发出占20%;Ⅲ型:升支、横支、降支单独从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发出占4%。升支恒定分支分布于阔筋膜张肌和髂嵴前外侧部;横支分支分布于股外侧肌上部和大转子前外侧部;降支分支分布于股外侧肌和股前外侧部皮肤。结论:76%可以旋股外侧血管为蒂形成:①升支阔筋膜张肌皮瓣和/或髂骨瓣;②横支大转子骨瓣或骨膜瓣;③降支股前外侧皮瓣。20%则可以升支和横支或横支和降支共干形成相应两个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血管 升支 横支 降支 复(联)合组织瓣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带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昭河 罗树林 +4 位作者 刘术樟 周宇 姚磊 郭超 尹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6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骨科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访时间18个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瓣移植组(n=32)和髓芯减压组(n=26),...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骨科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访时间18个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瓣移植组(n=32)和髓芯减压组(n=26),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3个月的肢体功能(Harris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6、12、18个月的髋关节正位片影像学评分。结果:纳入64例,完成随访58例,骨瓣移植组(n=32)和髓芯减压组(n=26)。骨瓣移植组术后1、2、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髓芯减压组,术后2、3个月VAS得分均低于髓芯减压组,术后3、6、12、18个月影像学评分均低于髓芯减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VAS得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升支血管 带血管蒂髂骨瓣 髓芯减压 早期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德伟 陈明玉 +7 位作者 李建军 毛延润 崔旭 宋鹏龙 卢建民 廉皓屹 姜前 辛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的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经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对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横支和降支的走行和分布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结果:设... 目的: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的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经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对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横支和降支的走行和分布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结果: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的骨瓣,以降支为带转移到股骨干中下段的手术方法。结论:本研究证明了该方法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可行性,并有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血管 升支 横支 骨瓣转位 骨不连 解剖
下载PDF
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髂骨瓣转位术的解剖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1 位作者 李芳华 郭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3年第2期79-81,共3页
通过20例解剖标本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阔筋膜张肌的血供解剖学观测,作者设计了带升支的阔筋膜张肌髂骨瓣、转位植骨修复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术式。自1987年以来,临床共施术9例,并经8个月~4年的临床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髂骨瓣 股骨颈 骨折 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骨瓣移植加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茂 郑泽锋 +1 位作者 房振春 赵新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8-9,19,共3页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取85例股骨颈不愈合的青壮年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取85例股骨颈不愈合的青壮年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85例患者的愈合率为97.65%,观察组的优良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为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移植 旋股外动脉升支 股骨颈 骨折 不愈合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预构真皮下薄型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文杰 邓宇杰 +3 位作者 何学银 陈明俊 谢峰 刘相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预构知名血管真皮下薄型皮瓣的可行性以及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5只,将大白兔耳后动脉静脉预置在颈部皮下,分别在2、3、4、5、6周制成岛状皮瓣,14d内分组进行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自2001年1月起,用同样技... 目的:探讨预构知名血管真皮下薄型皮瓣的可行性以及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5只,将大白兔耳后动脉静脉预置在颈部皮下,分别在2、3、4、5、6周制成岛状皮瓣,14d内分组进行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自2001年1月起,用同样技术,临床应用预置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于大腿内侧真皮下,5周切取该血管为蒂的真皮下薄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手背、足背等处的皮肤缺损11例。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换药治愈,创面得到满意修复。结论:预构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的真皮下薄型皮瓣可行,为临床治疗复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修复方法。但预构皮瓣的基础理论及扩大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血管束植入 外科皮瓣
下载PDF
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和升支髂骨膜转移再造股骨头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德伟 杜国君 卢建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从1992年4月开始,应用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和升支的髂骨膜转移的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严重者,进行股骨头再造。临床应用17例,经2年以上随访观察,体会到该方法有解剖学的基础,手术在一个切口内完成,简便易行,再造股骨头和原... 从1992年4月开始,应用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和升支的髂骨膜转移的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严重者,进行股骨头再造。临床应用17例,经2年以上随访观察,体会到该方法有解剖学的基础,手术在一个切口内完成,简便易行,再造股骨头和原头形状相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再造 旋股外侧动脉 髂骨膜 骨瓣
下载PDF
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泽锋 叶茂 +1 位作者 房振春 赵新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需手术治疗的青壮年患者79例,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3例。观... 目的观察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需手术治疗的青壮年患者79例,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应用血管内介入,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治疗;同时选取同期22例无强烈治疗愿望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即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随访观察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空白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40.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55%,三组患者的优良率依次升高。观察组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优良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临床常见的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临床疗效好,适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动脉升支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治疗
下载PDF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18
作者 卢小健 陈和平 郭小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32例患者均取得...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3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术后1年的随访分析,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的患者均已经愈合较好,而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结论:临床中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
下载PDF
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维民 赵德伟 +2 位作者 王本杰 马志杰 王建川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方法 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治疗的18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时间...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方法 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治疗的18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时间截止2014年5月.随访时行X线片检查并进行临床体格检查,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 X线见16例患者术后骨膜瓣愈合良好,骨骺高度逐渐恢复,股骨头变圆.2例股骨头出现变扁、塌陷.Mose法结合X线所得结果优良率为88.9%.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2.3±4.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3±2.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骨膜瓣植入是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骨膜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德伟 孙强 +6 位作者 于晓光 谷翔宇 王德仁 张朝阳 范志伟 吕平 毛瑞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骨瓣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经解剖学研究,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的骨瓣,以降支为蒂转移到股骨干中下段的手术方法。结果:l临床应用8例,经1年5个月~4年6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骨瓣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经解剖学研究,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的骨瓣,以降支为蒂转移到股骨干中下段的手术方法。结果:l临床应用8例,经1年5个月~4年6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或横支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愈合,有方便、易行和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血管 骨瓣转移 骨不愈合 股骨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