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足球场教育场域中的“立德树人”
1
作者 顾立新 王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200-204,共5页
足球场教育场域是“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体育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集,竞技互动与德育互动是其两大主题。足球场属于特殊化中观教育场域,是师生联合打造、“共同在场”的隐形教育软环境,可以帮助师生由课堂上“熟悉的陌生人”变为球... 足球场教育场域是“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体育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集,竞技互动与德育互动是其两大主题。足球场属于特殊化中观教育场域,是师生联合打造、“共同在场”的隐形教育软环境,可以帮助师生由课堂上“熟悉的陌生人”变为球场内“想象的共同体”。本文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的“土木杯”师生足球联赛为抓手,认真落实日常“练球”、定期“约球”和组织“赛球”3个重要环节,“以点带面”推动师生足球交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助力校园足球活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师生足球赛带动校园足球的普适性、普及性及生活化,润物细无声地促进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场域 课外思政 足球场 校园足球 土木杯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家庭德育策略
2
作者 弓新林 李海云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身教育与家庭德育的相关文献,将家庭德育置于终身教育视角之下,重申家庭德育重要地位,分析发现目前家庭德育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理念、家庭德育的角色错位与缺位等问题,进而提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家庭德育意识”“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德育实效”“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终身性的道德生活场”“构建全域性的道德学习场,推动家庭德育归位”等家庭德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策略研究 道德生活场 道德学习场
下载PDF
体育强国背景下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德育培养研究
3
作者 赵永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5期117-119,共3页
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竞技能力的提升,还要重视德育培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该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德育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德育培养融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必... 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竞技能力的提升,还要重视德育培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该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德育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德育培养融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研究表明,德育培养在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该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未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德育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青少年 田径运动员 德育培养 培养体系
下载PDF
从技能培养到综合育人: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西北野外实习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平 赵志军 +2 位作者 孔兴功 张茂恒 汪永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5-101,共7页
野外实习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使学生接触自然现象、理解专业知识、锻炼野外技能的绝佳机会.在当前“立德树人”培养理念的引领下,如何利用好野外实习的机会,实现从技能培养到综合育人的提升,是高校地理教育者需要重... 野外实习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使学生接触自然现象、理解专业知识、锻炼野外技能的绝佳机会.在当前“立德树人”培养理念的引领下,如何利用好野外实习的机会,实现从技能培养到综合育人的提升,是高校地理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近年来开展的西北野外实习为例,重点介绍了在实习动员、实习路线和实习作业3个阶段的育人举措.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使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贯穿整个实习过程,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不仅学会了野外实践的技能,还真正“爱”上了地理学.通过学生的成绩和反馈发现,野外实习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坚定了他们深入创新的科研志趣,达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据此提出了野外实习在综合育人方面的三大优势,可以作为未来设计、组织和实施野外实习时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 立德树人 思政育人 团队协作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霞 张强 韩朦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38-144,共7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践路径.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应基于凝聚政治认同、增强国家意...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践路径.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应基于凝聚政治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和勇担社会责任等4个维度目标,具体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完善、细化思政教育目标,挖掘和凝练思政教育元素;适时、有序地将所挖掘、凝练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田径课程教学;优化田径课程思政建设传播载体,创新田径课程思政建设方式;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适时监督和评价田径课程教学思政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
下载PDF
“道德表达”的意蕴、价值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58-64,共7页
道德表达是将人有关道德的一切包括认知、情感、体验及意志、信念、价值等化作可感可知的表现,使道德外显化、可视化与可理解化的过程。道德表达遵循人道德发展的逻辑结构,以外显个体体认建构的规则意识为基础,以可视化体验形成的共情... 道德表达是将人有关道德的一切包括认知、情感、体验及意志、信念、价值等化作可感可知的表现,使道德外显化、可视化与可理解化的过程。道德表达遵循人道德发展的逻辑结构,以外显个体体认建构的规则意识为基础,以可视化体验形成的共情能力为核心,以个体生命实践中内蕴意志信念的可理解化为其最终的价值指向。借助道德表达,人延伸自身道德对他人的意义,表征了道德“善”的取向,体现了人“自觉为人”的特性,彰显了人独有的超越性。基于道德表达的多重维度,为了让个体在生活情境中主动表达自身道德,应以制度与价值的双向建构,保障人在道德场域中的表达权利;以问题情境为关联,注重道德教育中人的自由表达;以体验活动丰盈内容,建构具有情感意义的深层表达;以具身实践关注人的身体本意,形成主体富有多元价值的个性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表达 制度与价值 道德场域 问题情境 体验活动 具身实践 情感意义 身体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元宇宙:现象学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新场域
7
作者 冯立伟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道德教育形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足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元宇宙具备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场域的潜力,有利于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问... 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道德教育形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足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元宇宙具备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场域的潜力,有利于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元宇宙技术与道德教育融合实践可以通过虚拟社区交互、虚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具体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道德意识、协作精神。对于元宇宙技术应用于道德教育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可通过设立标准体系、加强道德教育宣传和构建道德价值评估模型等措施加以规范,并采取降低成本、完善环境、结合传统教育、加强评估纠正等策略,以实现对元宇宙技术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道德教育 现象学 教育场域
下载PDF
论德育场与德育新思维观 被引量:4
8
作者 莫飞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场 德育 思维观 运作原理 德育合力 道德观念 中国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 被引量:8
9
作者 莫飞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德育空间和德育时间等。应通过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切入学生道德经验系统、显性德育方法和隐性德育方法有机结合、优化德育环境等途径来整合和优化德育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场 德育场力 整合 优化
下载PDF
情境德育场: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德育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文英 王风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将物理学的"场"理论引用到德育领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情境德育场的含义和构成因素,阐明情境德育场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情境德育场的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情境教学,还应利... 本文将物理学的"场"理论引用到德育领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情境德育场的含义和构成因素,阐明情境德育场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情境德育场的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情境教学,还应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和挖掘大自然中的各种情境资源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情境德育场内的各种德育情境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最终统一于情境德育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德育场 场域理论 情境教育
下载PDF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慧霞 郑伟 +1 位作者 周玲 窦永梅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2年第6期88-91,共4页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电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电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对于理工科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电磁场与电磁波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论信息素质教育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延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信息素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它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信息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它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主要内容应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
关键词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意识 信息道德 信息能力
下载PDF
道德教育的加法原理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对江西不同层类学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赖明谷 何迪 +1 位作者 刘慧 甘志像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40,共5页
道德教育是否有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可以"推导"出道德教育的加法原理,即以"人"为核心,以符合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为出发点,以幸福为体验,通过建构多维立体的道... 道德教育是否有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可以"推导"出道德教育的加法原理,即以"人"为核心,以符合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为出发点,以幸福为体验,通过建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时空场"和"情景场",促使道德教育效果的不断"叠加",从而达到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开启幸福之门,走向幸福之路的道德教育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加法原理 实际应用
下载PDF
“成功学”进高校德育的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国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学理论的考察,结合探索性的实践,提出应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加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有效性和服务性出发,将成功学纳入德育轨道,并提出具体的"成功力场"的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 成功力场 德育 成功学
下载PDF
浅论隐性德育场的“隐性共振”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祖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1-153,共3页
共振原理为"隐性共振"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从共振原理出发,分析了隐性德育场中"隐性共振"的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和途径,探讨了德育新方法,以求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 隐性德育 隐性德育场 共振原理 “隐性共振”
下载PDF
新媒介场域公民道德审美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芝英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5-59,共5页
新媒介是公民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源。新媒介场域为公民道德审美教育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私传媒对主流传媒"象征"审美形象的消解、互联网企业的责任缺失对公民道德审美心理的戕害、"知识沟"及道... 新媒介是公民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源。新媒介场域为公民道德审美教育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私传媒对主流传媒"象征"审美形象的消解、互联网企业的责任缺失对公民道德审美心理的戕害、"知识沟"及道德芜杂局面对道德审美教育的影响等问题,需要从积极利用新媒介,重新编码"象征"审美形象,探索新的解释框架;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打造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社会责任的新形象;缩小新媒介场域中的"知识沟",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介场域的大美形象等各方面入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场域 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审美教育
下载PDF
小学班级场域中的社会参与意识——基于“是否自荐当班长”答卷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治洋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0,共9页
理解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是解读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窗口,是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规则教育的前提。在阐述"是否自荐当班长"的理由时,两个班级共109名学生辨析了班级参与所牵涉到的公私关系、人我关系、职务参与与非职务参与的关系,... 理解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是解读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窗口,是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规则教育的前提。在阐述"是否自荐当班长"的理由时,两个班级共109名学生辨析了班级参与所牵涉到的公私关系、人我关系、职务参与与非职务参与的关系,实质性地对班级场域中社会参与的形式、内容、规则和标准发表了意见。小学班级场域中社会参与意识既具有班级形成方式和班级核心任务的特殊性,又与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共识同构。案例分析所呈现的班级场域中小学生社会参与的主题与特点等,既是学校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也是实施方式的考量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责任感 小学班级场域 核心素养 道德教育
下载PDF
网络视域下青少年文化选择与德育观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文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60-162,171,共4页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域 文化选择 德育观 建构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德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旷平昌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德育意义,分析了它对大学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大学德育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视野 大学德育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3+5”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颖洁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8期173-176,180,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构建全程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构建全程化、体系化与网络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以“以学生体验”为中心,打造融合技术、内容及交互的三维沉浸场域,创新采用课堂叙事化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化教学、网络拓展化教学与互动探究式教学五种教学方式,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场域 沉浸式体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