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线粒体基因CoxⅡ和atp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继强 李建永 +2 位作者 杜光辉 梁雪妮 刘飞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DNAWalking策略从3′端和5′端扩增基因片段的未知侧翼序列,分离完整的线粒体CoxⅡ、atpA基因;基于全基因序列和基因表达(RT-PCR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在苎麻"三系"间的差异。【结果】分离的苎麻CoxⅡ和atpA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双子叶植物同类基因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和97%以上,获得的CoxⅡ、atpA全基因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三系"的CoxⅡ基因在mtDNA水平、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雄性不育系atpA基因在mtDNA水平、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RT-PCR分析还表明,不育系atpA基因在现蕾期和开花后期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可育系。【结论】CoxⅡ基因与苎麻CMS可能无关,而不育系atpA基因的序列变异和/或异常表达可能与苎麻CM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a基因 RT-PCR
下载PDF
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atpA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表达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文兴 徐莺 +3 位作者 唐琳 魏琴 李静 陈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4,共8页
ATPase与植物的耐寒性密切相关.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从耐寒植物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 cv.‘chuancao No.2’) 中获得了受冷抑制的atpA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 序列,通过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 获得了atp... ATPase与植物的耐寒性密切相关.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从耐寒植物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 cv.‘chuancao No.2’) 中获得了受冷抑制的atpA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 序列,通过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 获得了atpA基因全长cDNA为1 754 bp,开放阅读框(ORF) 长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与小麦、水稻、玉米atpA基因分别具有95%、94%、94%的相似性. 对2℃低温胁迫及解除胁迫后恢复过程中共13个时段的RNA印迹分析表明,atpA基因在低温胁迫12 h转录受到强烈抑制,在低温胁迫开始后的4~8 h及解除胁迫后的16~24 h,其转录水平明显强于对照. 实验结果为揭示CF1 α亚基对调控ATPase在植物御冷性反应的作用,以及α亚基在植物低温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a基因 mRNA差异显示(DDRT-PCR) 低温胁迫 川草2号老芒麦
下载PDF
基因加倍对棉花线粒体atpA基因RNA编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 李才华 +6 位作者 王婧 张兰兰 牟晓雨 王昕玥 甘刘美 周鹏展 张锐 《生物技术进展》 2022年第5期737-745,共9页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RNA编辑(C-U)现象,且有完全编辑和部分编辑之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e,CMS)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中atpA基因各有两个拷贝,存在基因加倍现象,但atpA基因加倍对其RNA编辑率的影响尚不清...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RNA编辑(C-U)现象,且有完全编辑和部分编辑之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e,CMS)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中atpA基因各有两个拷贝,存在基因加倍现象,但atpA基因加倍对其RNA编辑率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Southern blot、染色体步移技术确定出该基因每个拷贝具体的DNA序列,发现一个拷贝是完整的,一个拷贝是截短的。用RT-PCR、环化RT-PCR方法扩增出每个拷贝相应的cDNA,结果表明:棉花CMS系和保持系atpA基因完整拷贝和截短型拷贝都转录。完整拷贝、截短型拷贝中分别存在6、4个RNA编辑位点。完整拷贝6个RNA编辑位点在保持系中的编辑率都是100%;在CMS系中编辑率分别是100%、85%、100%、92%、100%、100%。截短型拷贝4个位点在保持系中的编辑率分别是55%、37%、55%、27%;在CMS系中编辑率分别是100%、90%、100%、100%。据此推测截短型拷贝在保持系中承受选择压较小,很可能已失去功能;而在CMS系中仍承受较大选择压,很可能具有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线粒体基因组 atpa 基因加倍 RNA编辑
下载PDF
早园竹叶绿体atp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家翔 胖铁良 +3 位作者 唐征 张兰 何承忠 杨凯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6,共6页
在构建叶绿体DNA基因组文库的基础上,克隆了早园竹叶绿体atpA基因,与禾本科水稻、玉米等11种植物atpA基因的SNP对比分析发现,早园竹与供试禾本科植物叶绿体atpA基因序列间共有110个SNP位点,其中与水稻Indica,Japonica和野生稻之间仅有1... 在构建叶绿体DNA基因组文库的基础上,克隆了早园竹叶绿体atpA基因,与禾本科水稻、玉米等11种植物atpA基因的SNP对比分析发现,早园竹与供试禾本科植物叶绿体atpA基因序列间共有110个SNP位点,其中与水稻Indica,Japonica和野生稻之间仅有1个SNP位点;与玉米、高粱、甘蔗及杂交甘蔗之间有2个SNP位点;而与小麦、大麦、匍茎剪股颖和黑麦草之间的SNP位点较多。基于atpA基因序列和编码氨基酸序列构建的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显示,供试的禾本科植物在系统进化上可划为2个进化类群和4个进化亚群,水稻与早园竹处于同一亚群。表明早园竹在进化关系上与水稻最近,其次与甘蔗、玉米和高粱进化关系较近,而与麦类及其近缘植物的进化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园竹 禾本科植物 atpa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关系
下载PDF
紫花苜蓿atp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莉萍 李旭漉 +2 位作者 张晓捷 谷丽丽 张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3-1421,共9页
叶绿体atpA基因位于ATP合酶的CF_(1)上,编码α亚基,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新疆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中克隆出atp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 叶绿体atpA基因位于ATP合酶的CF_(1)上,编码α亚基,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新疆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中克隆出atp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表达模式检测。结果显示,MsatpA基因编码51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5.71 KD,等电点为5.22。MsAtpA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且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高;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位于叶绿体中,与同为豆科苜蓿属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Atp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表达模式检测结果显示,MsatpA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最少;结荚期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MsatpA基因响应低温、高温、盐和渗透胁迫应答,且呈现出不同的表达特点。研究结果为紫花苜蓿atpA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a 紫花苜蓿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CM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乌日汉 斯钦巴特尔 +1 位作者 伊六喜 田自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137-142,共6页
已有的研究表明,线粒体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作物雄性不育关系密切。为了研究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序列法分离克隆了甜菜体内atp A和orf187序列;序列分析揭示这2个片段序列在不育系和相应... 已有的研究表明,线粒体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作物雄性不育关系密切。为了研究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序列法分离克隆了甜菜体内atp A和orf187序列;序列分析揭示这2个片段序列在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间存在差异,进一步利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两系的atp A基因和orf187片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atp A在不育系中发生了碱基的置换及插入;orf187在不育系中缺失6个碱基,而在保持系中多了6 bp的重复序列;基因表达分析也显示,不育系atp A在花蕾发育的前2个时期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而在大花蕾期其表达量又高于相应的保持系;orf187在不育系小花蕾时期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的保持系,随着花蕾的发育,该序列在不育系中的表达逐渐减弱并明显低于对应保持系中的表达量。推测atp A和orf187的结构变异及异常表达与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克隆 atpa orf187 半定量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优化的反向PCR结合TAIL-PCR法克隆棉花线粒体atpA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晓 张锐 +7 位作者 孙国清 史计 孟志刚 周焘 侯思宇 梁成真 于源华 郭三堆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优化的反向PCR(Inverse PCR,iPCR)与TAIL-PCR相结合,有效地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先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确定一种能获得合适长度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然后用优化的i... 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优化的反向PCR(Inverse PCR,iPCR)与TAIL-PCR相结合,有效地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先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确定一种能获得合适长度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然后用优化的iPCR方法对该酶切产物进行自连和扩增,将2个拷贝的侧翼序列区分开。根据iPCR结果,进一步用TAIL-PCR扩增更远侧翼的序列。利用这套方法,获得了棉花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线粒体双拷贝atpA基因的所有EcoR I限制片段(2.2~5.1 kb)和HindⅢ限制片段(8.5~11.7 kb),克隆到2个拷贝各自的侧翼序列。研究结果说明,优化的iPCR与TAIL-PCR相结合是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一种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PCR TAIL-PCR 细胞质雄性不育 棉花 atpa 双拷贝基因 侧翼序列
原文传递
伊蚊V-ATPA基因RNAi干涉载体构建及其转基因衣藻对伊蚊致死作用
8
作者 费小雯 肖洒 +4 位作者 贺长皓 李亚军 黄晓晴 李江月 邓晓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61-1969,共9页
蚊媒传病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中,伊蚊在传播疾病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的媒介昆虫。因此,对伊蚊的控制在防治上述传染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构建了伊蚊V-ATPA基因的RNA... 蚊媒传病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中,伊蚊在传播疾病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的媒介昆虫。因此,对伊蚊的控制在防治上述传染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构建了伊蚊V-ATPA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Maa7IR/V-ATPAIR,通过玻璃珠法转化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tii),得到的转基因藻株喂饲伊蚊幼虫,结果显示pMaa7IR/V-ATPAIR转基因藻株对伊蚊幼虫的成活率、化蛹时间和数量、成虫羽化时间和数量均存在较大的影响。V-ATPA RNAi转基因藻株对伊蚊有一定的致死作用。由于微藻是蚊子幼虫天然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目前小球藻,螺旋藻,衣藻等绿藻门微藻均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低廉,所以可以长期大规模投放在封闭区域,形成优势藻种,这为生物杀蚊阻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恶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蚊 莱茵衣藻 V-atpa基因 RNAI
原文传递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113A’与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基因发掘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李斌 郑杰 +5 位作者 孔祥军 李敏 廖小芳 周步进 李枝玲 周瑞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9,共11页
为发掘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采用RFLP分子标记、Northern blot、同源克隆及RT-qPCR的方法,对离核木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113A’及其保持系‘07-113B’进行线粒体差异基因发掘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以12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 为发掘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采用RFLP分子标记、Northern blot、同源克隆及RT-qPCR的方法,对离核木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113A’及其保持系‘07-113B’进行线粒体差异基因发掘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以12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结合EcoRⅠ和HindⅢ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RFLP分析,发现atpA/EcoRⅠ及ccmB/EcoRⅠ2个基因/酶组合存在RFLP多态性;2)以atpA和ccmB为探针,对‘07-113A’和‘07-113B’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检测到atpA、ccmB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转录本大小均相同;3)获得atpA的CDS全长及其部分侧翼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atpA编码序列相同;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5′端侧翼序列有2个碱基的变异,3′端侧翼序列有4个碱基的变异;4)RT-qPCR分析发现,不育系中atpA在败育后的表达量是保持系的0.44倍,极显著低于保持系。推测‘07-113A’花粉败育可能与atpA的异常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RFLP atpa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