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语族群背景下北流市民乐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1
作者 邓琪琪 黄冰冰 +1 位作者 周子芸 宁雪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20-24,共5页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北流白话、客家话及海丰话在本区域内交汇共存,语言资源十分丰富。探究北流市多语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可以反映其语言生活情况和发展动态。该文通过调查北流市民乐镇客家人、海丰人及本地人三大族...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北流白话、客家话及海丰话在本区域内交汇共存,语言资源十分丰富。探究北流市多语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可以反映其语言生活情况和发展动态。该文通过调查北流市民乐镇客家人、海丰人及本地人三大族群的语言文字掌握情况和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实况,展现其和谐与功能互补并存的多元语言生活面貌;并说明其语言生活受到通婚、语言政策、大众传媒和教育等客观因素及语言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民乐镇居民的语言能力较强,本族语忠诚度较高,多语和谐共存的现状会在民乐镇长期存续,并向多元一体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族聚居 语言生活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认同 语言和谐
下载PDF
论景洪木达人的双语和谐及语言态度
2
作者 罗增勇 杨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云南省景洪市木达人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功能互补、和谐共存,这种语言态度源于木达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高度认同及实际的生产生活需要。当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会出现语言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客观认识语言兼用中的不和谐因素... 云南省景洪市木达人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功能互补、和谐共存,这种语言态度源于木达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高度认同及实际的生产生活需要。当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会出现语言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客观认识语言兼用中的不和谐因素,理性看待语言竞争和语言和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达人 双语兼用 语言和谐 语言态度
下载PDF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青少年的语言生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博 《南海学刊》 2023年第4期50-60,共11页
语言多样性在海南自贸港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交流,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语言多样性现状是检验一个地区语言生态的重要手段。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海南省中小学生... 语言多样性在海南自贸港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交流,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语言多样性现状是检验一个地区语言生态的重要手段。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海南省中小学生的多语多言能力发展不均衡,方言能力明显减弱;不同语域下的语言使用单一,方言使用空间明显缩小;语言态度上重语言物质价值,轻语言精神价值。构建海南自贸港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语言生态,一要促进青少年多语多言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方言能力;二要促进青少年不同语域下的语言使用多样化,扩大方言的使用空间;三要客观看待语言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纠正对方言的偏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 语言多样性 语言能力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海南自贸港
下载PDF
合肥科学岛言语社区调查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玲 徐大明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2,共10页
文章讨论如何鉴定言语社区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界定一个言语社区的关键是考察出该言语社区内部一致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合肥科学岛调查的结果证明言语社区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言语社区的内部一致性体现在宏观和微... 文章讨论如何鉴定言语社区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界定一个言语社区的关键是考察出该言语社区内部一致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合肥科学岛调查的结果证明言语社区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言语社区的内部一致性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合肥科学岛言语社区的一致性体现在语言态度和语言变体选用方面;在微观层次,一致性体现在对语言变项的评价和语言变式的选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言语社区 一致性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语言变项 语言变体
下载PDF
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和谐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32
5
作者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的语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构建语言和谐是解决我国语言关系的最佳途径。语言互补是构建语言和谐的重要途径。构建语言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宪法所规...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的语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构建语言和谐是解决我国语言关系的最佳途径。语言互补是构建语言和谐的重要途径。构建语言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宪法所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必须重视新时期民族语言问题的理论研究;必须抓好语言国情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语言理论 和谐
下载PDF
语言态度对普通话与陕西话语码转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海棠 杨娜 《唐都学刊》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西安地区人们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与陕西话语码转换的影响。试图解读陕西方言文化自信与官方语言推广之间的矛盾与和谐。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这两种语言变体的态度中既包含了...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西安地区人们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与陕西话语码转换的影响。试图解读陕西方言文化自信与官方语言推广之间的矛盾与和谐。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这两种语言变体的态度中既包含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知因素,也包含了情感因素,因此,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可忽视西安人对其地域方言的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态度 语码转换 文化认同 语言和谐
下载PDF
语言和谐的心理期待及意义——从云南省普通话与方言使用情况调查谈起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08-111,共4页
本文通过语用主体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场景环境以及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新时期语用主体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情况的一些新变化,即:语用主体对语言使用的场景环境区分较为清楚;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较为平和。这些变化... 本文通过语用主体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场景环境以及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新时期语用主体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情况的一些新变化,即:语用主体对语言使用的场景环境区分较为清楚;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较为平和。这些变化反映出了语用主体对语言和谐的潜在的心理期待。这种朦胧的语言和谐意识对促进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方言 场景环境 语言态度 语言和谐
下载PDF
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远新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语言规划、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应本着兼顾少数民族的眼前需要和长远利益的原则,既要考虑语言的工具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特点,也不能忽略语言的情感因素和认同功能,鼓励并保障母语与通用语并行使用,支持少... 为了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语言规划、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应本着兼顾少数民族的眼前需要和长远利益的原则,既要考虑语言的工具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特点,也不能忽略语言的情感因素和认同功能,鼓励并保障母语与通用语并行使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的学校并存;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兼顾少数民族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求;有效协调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使用 教学 双语态度 语言规划 教育政策 双语和谐社会
下载PDF
澳门的语言运用与澳门青年对不同语言的认同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覃业位 徐杰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第1期33-41,共9页
澳门通行着多种语言和方言,极为复杂的多语生态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为研究语言认同和多语竞争提供了语言社区样本。语言认同是指语言使用者就自身与某种语言或方言之间关系的心理定位。调查显示,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的认同程度和功... 澳门通行着多种语言和方言,极为复杂的多语生态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为研究语言认同和多语竞争提供了语言社区样本。语言认同是指语言使用者就自身与某种语言或方言之间关系的心理定位。调查显示,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的认同程度和功能定位差异直接影响其语言态度和语言行为。语言认同还跟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澳门青年对粤语的认同度最高。而对其他三种语言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且功能明显分化。多数澳门青年认为葡语是官方语言和第二外语,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英语是第一外语。澳门大、中学生对不同语言的不同心理距离,决定了其对不同语言的不同言语态度和不同言语行为,而其在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上的表现反过来强化了他们的语言认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同 语言态度 语言运用 澳门
下载PDF
语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炼字”机制及其实践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03-111,共9页
理应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语言应用"昭法式"的官媒等新媒体中赫然存在的乱象,是话语建构主体缺乏必要的语言生态伦理自律、欠缺践行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观念所必需的知识积累与实践自觉的明证。实质是在"意""言&q... 理应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语言应用"昭法式"的官媒等新媒体中赫然存在的乱象,是话语建构主体缺乏必要的语言生态伦理自律、欠缺践行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观念所必需的知识积累与实践自觉的明证。实质是在"意""言"两种不确定性之间谋求精妙关联的"炼字",既是建构适情适境的优质话语以促进语言和谐的根本技能,又是实现语言生态伦理自律的必要基础。依托特定语境,依据认知参照点,考察具体语言表达形式中的共现成分,可以深入探究"炼字"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方法,这是实现语言生态伦理自律的必要前提,也是改善新媒体话语生态、促进汉语言纯洁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伦理 言语失范 炼字 语言和谐 新媒体
下载PDF
白汉双语社区的和谐语言生活——云南省安宁市糍粑铺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3,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调查糍粑铺村白汉双语社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显示,在糍粑铺村这个白汉双语社区,白语和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安宁话)是社区成员最重要的语言,两种语言在不同场合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互补... 采用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调查糍粑铺村白汉双语社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显示,在糍粑铺村这个白汉双语社区,白语和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安宁话)是社区成员最重要的语言,两种语言在不同场合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在和谐并存的总体趋势下,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也存在一定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汉双语社区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和谐 竞争
下载PDF
影响语言和谐的几个重要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广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认为语言的不平等、语言态度和语言政策等是影响语言和谐的重要因素。要从宏观上做到语言和谐,必须做到语言平等(尊严平等),在语言态度上对所有的语言一视同仁,同时恰当制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政策。
关键词 语言和谐 语言平等 语言态度 语言政策
下载PDF
和谐传媒语言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传媒语言是否和谐是大众传媒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不但关系到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功能、国民素质教育功能、文化审美功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还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大... 传媒语言是否和谐是大众传媒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不但关系到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功能、国民素质教育功能、文化审美功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还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大众传媒的语言使用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构建和谐传媒语言的基本途径,即语言政策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持;语言态度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主观因素;语言规范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语用原则是传媒语言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和谐 语言政策 语言态度 语言规范 语用原则
下载PDF
南岭走廊族群的语言接触与互动——以萌渚岭中段贺州为个案
14
作者 陈才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汉、瑶、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 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汉、瑶、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群文化内在的认知结构及文化语法。这种差异表征在语言上为语言符号的非对应性,族际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动的形式通常有语言互用、词语互借、语法互适,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族群个体或群体认同的基础上。语言的彼此认同互动,有利于语言和族际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走廊 语言族群 语言互动 语言共生 族群和谐
下载PDF
库区移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研究——以江西万安库区客家移民为例
15
作者 陈建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3-588,共6页
万安县库区的客家移民在安置点被说赣方言的当地居民分隔成若干个方言孤岛。研究发现,移民掌握赣方言的语言技能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态势,移民对客家话的情感认同值高于赣方言,对客家话的地位评价与功能评价却低于赣方言,性别、年龄、文... 万安县库区的客家移民在安置点被说赣方言的当地居民分隔成若干个方言孤岛。研究发现,移民掌握赣方言的语言技能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态势,移民对客家话的情感认同值高于赣方言,对客家话的地位评价与功能评价却低于赣方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经济状况等变量因子会影响移民的语言态度。语言障碍与搬迁返贫使移民出现言语焦虑,他们渴望掌握赣方言,在家庭域、社交域和经济域有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少数家庭出现语言转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移民 语言经济 语言态度 语言选择
下载PDF
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认同调查研究
16
作者 陈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5-98,共4页
边境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与其文化、民族认同息息相关。对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从三个维度:语言使用实态、语言态度和语言意识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并发现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被广泛使用,且随着科技发展、人口流动,人们的语言... 边境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与其文化、民族认同息息相关。对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从三个维度:语言使用实态、语言态度和语言意识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并发现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被广泛使用,且随着科技发展、人口流动,人们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意识均有积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同 语言使用实态 语言态度 语言意识
下载PDF
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彝族青少年语言生活——以鹤庆县草海中学为个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38-40,71,共4页
多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语言生活是语言使用变化的“晴雨表”。鹤庆县草海镇是白、汉、彝等多民族聚居地,语言使用情况呈现代际差异。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进草海中学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探索语言习得及彝语能力,探讨语言接触... 多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语言生活是语言使用变化的“晴雨表”。鹤庆县草海镇是白、汉、彝等多民族聚居地,语言使用情况呈现代际差异。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进草海中学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探索语言习得及彝语能力,探讨语言接触背景下彝族青少年语言生活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青少年 语言生活 语言兼用 谐和语言关系
下载PDF
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洋 廖泽余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4-28,共5页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语言和谐为桥梁和纽带。现今新疆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生态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该文从生态观、语言观、文化观视角,阐明了新疆和谐语言生态...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语言和谐为桥梁和纽带。现今新疆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生态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该文从生态观、语言观、文化观视角,阐明了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可行性;通过对宏观层面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观层面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以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剖析,阐明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而指出新时期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需要更为理性的引导,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和谐语言生态 语言和谐 语言关系
下载PDF
越南广平省洞海市牌匾用文及汉越词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武玉玲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利用数码相机拍照、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搜集第一手材料,描述越南广平省洞海市牌匾用文及汉越词使用现状,分析市民对牌匾用文的态度,揭示牌匾用文不规范之处,提出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标准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参考个... 利用数码相机拍照、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搜集第一手材料,描述越南广平省洞海市牌匾用文及汉越词使用现状,分析市民对牌匾用文的态度,揭示牌匾用文不规范之处,提出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标准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参考个案。调查表明,国家机关牌匾用文以越南文单文为主,体现了越南语文的国家地位;官方牌匾用文符合国家语文政策的规定,非官方牌匾使用英文单文则违反了相关规定。牌匾中出现的汉越词占78.8%,体现了汉越词的地位;调查对象对牌匾使用越英双文持积极态度。本研究建议越南应当尽快颁布国家语言法,宣传和落实《越南广告语言文字法》,制定外来词使用规范标准,规范牌匾用文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匾用文 语言景观 语言态度 语言文字使用
下载PDF
舟山方言生态现状及建构——基于舟山中小学生语言态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筱姁 王金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语言态度是近二十年来国内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多集中在大城市,围绕语言政策对语言态度的影响,鲜有探讨语言态度的反作用。本文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视角,结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就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个案分析,探讨舟... 语言态度是近二十年来国内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多集中在大城市,围绕语言政策对语言态度的影响,鲜有探讨语言态度的反作用。本文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视角,结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就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个案分析,探讨舟山中小学生对舟山方言的语言态度差异,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揭示舟山方言生态,以求进一步丰富国内生态语言学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态度 生态语言学 中小学生 舟山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