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neal stro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constructing a bioactive cornea and repairing the corneal limbus and stromal microenviron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Xian-Ning Liu Sheng-Li Mi +1 位作者 Yun Chen Yao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1年第3期448-455,共8页
Corneal strom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S-MSC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corneal stroma near the corneal limbal stem cells(LSCs). CS-MSCs are stem cells with self-renewal and multidire... Corneal strom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S-MSC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corneal stroma near the corneal limbal stem cells(LSCs). CS-MSCs are stem cells with self-renewal and mult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A large amount of data confirmed that CS-MSCs 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keratocytes in vitro, which is the motive force for maintaining corneal transparency and producing a normal corneal stroma. CS-MSCs are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imbal micro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e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cular surface tissue and tissue engineering for active biocornea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localiz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S-MSCs, the use of CS-MSCs to reconstruct a tissue-engineered active biocornea, and the repair of the limbal and matrix microenvironment by CS-MSCs are review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l strom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ioactive cornea corneal limbus tissue-engineered active biocornea stromal microenvironment
下载PDF
An updated narrative review of treatment for limbal epithelial stem cell deficiency
2
作者 Choul Yong Park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Nearly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was first identified by pioneers and given clinical attention.LSCD remains a difficult disease to treat.It can potentially l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Nearly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was first identified by pioneers and given clinical attention.LSCD remains a difficult disease to treat.It can potentially lead to blinding.At present,understanding of limbal stem cells(LSCs)has deepened and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LSCD have been devised.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basic knowledge of LSCD and cur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Methods:PubMed search was performed to find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LSCs and LSCD including original reports and reviews.Literatures published from 1989 to 2022 were reviewed.Key Content and Findings:LSCs are enigmatic stem cells for which no specific marker has been discovered yet.Although LSCD is not difficult to diagnose,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treat.An important advan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LSCD is the provision of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systematic sur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It is also encouraging that stem cell technologies are being actively investigated for their potential useful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LSCD.Conclusions:Although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LSCD have been developed,it should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 best chance of treatment for LSCD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preserve as many LSCs as possible in the early treatment of LS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bus stem cell CORNEA DEFICIENCY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The Limbal Niche and Its Role in Maintaining Corneal Regeneration
3
作者 Jaysukh P. Singh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4年第1期76-91,共16页
In recent years, stem cells have been a focal point in research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phthalmologic therapies, specifically those for corneal conditions. The corneal epithelium is one of the few region... In recent years, stem cells have been a focal point in research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phthalmologic therapies, specifically those for corneal conditions. The corneal epithelium is one of the few regions of the body that maintains itself using a residual stem cell population within the adjacent limbus. Stem cell movement has additionally captivated the minds of researchers due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body regions. The cornea is a viable model for varying methods to track stem cell migratory patterns, such as lineage tracing and live imaging from the limbus.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ave the way for future therapie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the corneal epithelium following injury via the limbal stem cell niche.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imaging used to understand the limbal stem cell niche and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that might be useful to consider for the bette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sorders of the cornea and corneal epitheliu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 limbus Molecular Biology stem cells Lineage Tracing Live Imaging
下载PDF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的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霄 赵刚平 +1 位作者 梁先军 朱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92-193,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PECT)或加羊膜移植术这2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91例分为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4例,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67例。术后随访3a,比较2组的恢复情况及复发... 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PECT)或加羊膜移植术这2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翼状胬肉91例分为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4例,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67例。术后随访3a,比较2组的恢复情况及复发倾向。结果:胬肉切除角膜缘加干细胞移植术后仅5例术眼有异物感或不适,无任何复发倾向。而羊膜移植术后有18例术眼有异物感或不适,15例眼睑轻度水肿及结膜充血水肿,且2例有复发倾向,无1例睑球粘连。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加羊膜移植术均为治疗翼状胬肉的可靠方法,但以前者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术 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 复发 异物感 倾向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焱 杨静 +4 位作者 张娣 马惠杰 廖凯 沈平 袁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比较其治愈及复发情况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6例(8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A组)43例44眼及翼状胬...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比较其治愈及复发情况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6例(8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A组)43例44眼及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B组)43例44眼,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其疗效。结果A组10例10眼复发,B组仅有1例1眼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5.15±0.92)d,B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36±0.8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以降低复发率,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是治疗翼状胬肉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无缝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羊膜移植预防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邵毅 余静 +5 位作者 余瑶 高桂平 杨继玲 裴重刚 涂萍 李亨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无缝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羊膜移植在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36只(36眼,均为右眼),制作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模型制作后第2天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A... 目的探讨无缝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羊膜移植在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36只(36眼,均为右眼),制作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模型制作后第2天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A组)行无缝线BMMSC羊膜移植术,阳性对照组(B组)行单纯羊膜移植术,阴性对照组(C组)不做手术处理。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2 d、3 d、7 d、14 d、28 d观察眼压、角膜新生血管、角膜透明度、前房反应、泪液分泌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情况;术后7 d和28 d每组各处死3只兔子,摘除右眼作病理切片检查,HE染色观察比较炎症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A、B两组兔术前眼压、角膜新生血管、角膜透明度、前房反应及泪液分泌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眼压、前房反应和并发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兔术后28 d,泪液分泌、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透明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CNV=6.746,t CT=9.262,t SIT=9.157,均为P<0.05),角膜上皮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6,P<0.05),炎症细胞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8.126,P<0.05)。A、B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房水中VEG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缝线BMMSC羊膜移植能有效预防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且炎症反应小,角膜透明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无缝线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炎症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宋伟涛 夏晓波 +2 位作者 邝国平 朱俊东 武正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结膜瓣转位
下载PDF
人角膜缘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生物学鉴别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彦 董晓光 +1 位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角膜缘干细胞 (stem cell,SC)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消化培养法对人角膜缘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记录其生长特性。待细胞生长至80 %汇合时 ,分别采用针对 6 4KD角蛋白的 AE5、针对一组酸性角蛋白的 AE1... 目的 探讨人角膜缘干细胞 (stem cell,SC)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消化培养法对人角膜缘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记录其生长特性。待细胞生长至80 %汇合时 ,分别采用针对 6 4KD角蛋白的 AE5、针对一组酸性角蛋白的 AE1单克隆抗体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 (anti-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针对5 0 KD烯醇酶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4G 10 .3,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别。结果 人角膜缘组织应用消化培养法在 6~ 7d达到 80 %汇合状态 ,应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AE1、AE5染色 ,胞浆染色阳性。 PCNA染色、细胞核染色阳性 ,4G 10 .3亦可见阳性结果。结论 应用消化培养法可成功地对人角膜缘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培养后细胞既可保持角膜上皮特性 ,又含有具有强增殖潜力的原始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细胞培养 原代培养 生物学鉴别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分期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保江 李霞 +1 位作者 高晓唯 任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期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2~18mo,如果未完全重建眼表面,可重复取角膜缘结膜组织(避开已手术区),进行角膜缘干细胞Ⅱ期... 目的:观察分期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2~18mo,如果未完全重建眼表面,可重复取角膜缘结膜组织(避开已手术区),进行角膜缘干细胞Ⅱ期,Ⅲ期移植。结果:32眼中,31眼眼表重建成功,29眼角膜透明,3眼角膜半透明,3眼发生轻度睑球粘连。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对于重建眼表面,提高视功能,早期分期移植应用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角膜缘干细胞 自体移植
下载PDF
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善璧 陈家祺 +2 位作者 黄挺 陈龙山 许丽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 评价深低温冷冻保存兔眼角膜缘干细胞活性。方法  12只 (12眼 )新西兰白兔 ,制备 2mm周边角膜和 2mm球结膜的环形浅层角膜缘植片及角膜干细胞缺乏眼表疾病模型。角膜缘植片通过程序降温仪程序降温后 - 196℃深低温保存 ,30天和 ... 目的 评价深低温冷冻保存兔眼角膜缘干细胞活性。方法  12只 (12眼 )新西兰白兔 ,制备 2mm周边角膜和 2mm球结膜的环形浅层角膜缘植片及角膜干细胞缺乏眼表疾病模型。角膜缘植片通过程序降温仪程序降温后 - 196℃深低温保存 ,30天和 6 0天后行角膜缘自体移植。组化及免疫组化证实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活性。结果 角膜干细胞缺乏导致角膜上皮愈合延迟 ,上皮结膜化 ,PAS染色阳性 ,AE5染色弱阳性 ;基质水肿 ,角膜血管化。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能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为角膜表型 ,PAS染色阴性 ,AE5染色阳性。基质水肿逐渐吸收 ,新生血管消退、变细。结论 深低温保存法能保存角膜缘干细胞活性 ;能随时按需为临床提供活性角膜缘材料 ;为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眼表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保存 角膜缘干细胞 自体移值 眼表疾病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喻建锋 宋愈 吴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601-602,共2页
目的:比较巩膜暴露法、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30例138眼,分为三组:A组(45例,48眼):采用巩膜暴露... 目的:比较巩膜暴露法、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30例138眼,分为三组:A组(45例,48眼):采用巩膜暴露法行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2例,45眼):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43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术后随访12mo。结果:三组复发率分别为27.1%,8.9%,4.4%。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肉芽肿形成:A组3眼,B组2眼,C组未见。C组泪阜的形态及位置明显优于A组及B组。结论: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能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肉芽肿的形成,有助于恢复泪阜的正常形态及位置,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TENON囊
下载PDF
HLA匹配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修复翼状胬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洁 张金莎 樱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4-939,共6页
背景: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眼科医生治疗的新理念,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尤其是能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等已被广泛接受。目的:探讨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 背景: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眼科医生治疗的新理念,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尤其是能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等已被广泛接受。目的:探讨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行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7例(47眼)作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47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试验组47例,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无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感染,特殊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出院,全部患者均无移植排斥反应。试验组治愈45眼,复发2眼,复发率为4.3%。对照组47眼中治愈32眼,复发15眼,复发率31.9%。结果表明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 角膜缘 干细胞 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HLA相合移植 羊膜移植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岩 孔令普 +2 位作者 王翠 马军艳 吕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例在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术(P<0.05);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之间复发率无差异(P>0.05)。角膜上皮缺损,流泪和畏光在0.2g/L丝裂霉素组发生比例较其他两组高(P<0.05),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有着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巍 高伟 +5 位作者 金凤琴 云丽霞 赵平 阎国庆 刘森宝 贺燚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原发性胬肉55眼,复发性胬肉6眼。经3~6个月随访,原发性胬肉全部治愈无复发,复发性胬肉有一例复发。研究表明本手术法与结膜移植法相比有复发率低、眼部不充血、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短、角膜无新生血... 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原发性胬肉55眼,复发性胬肉6眼。经3~6个月随访,原发性胬肉全部治愈无复发,复发性胬肉有一例复发。研究表明本手术法与结膜移植法相比有复发率低、眼部不充血、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短、角膜无新生血管等优点,并对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部 上皮移植 干细胞
下载PDF
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蔺琪 吕岚 +2 位作者 金涛 赵晓玉 邱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为干细胞缺乏疾病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利用9mm环钻划界,板层切除角膜组织,通过临床评分、印迹细胞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成功。结果板层切除术后30~...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为干细胞缺乏疾病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利用9mm环钻划界,板层切除角膜组织,通过临床评分、印迹细胞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成功。结果板层切除术后30~45d,模型眼角膜混浊、上皮缺损、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印迹细胞学可见PAS(+)的杯状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上皮符合结膜细胞表型,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结膜杯状细胞特异性标志MUC5AC阳性表达。结论环钻划界加板层切除法为一种可靠、有效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动物模型 印迹细胞学
下载PDF
角膜缘部干细胞对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东卿 孙秉基 +4 位作者 贺燚 张郑民 李建新 靳伟民 银平章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33-235,T014,共4页
利用角膜缘上皮移植、结膜移植和非手术的方法分别对角膜上皮创伤伴随角膜缘损伤的兔眼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角膜缘上皮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短(平均8.5天),且无杯状细胞,无或极少量新生血管;结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延长(平均11.5天),... 利用角膜缘上皮移植、结膜移植和非手术的方法分别对角膜上皮创伤伴随角膜缘损伤的兔眼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角膜缘上皮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短(平均8.5天),且无杯状细胞,无或极少量新生血管;结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延长(平均11.5天),含有杯状细胞和新生血管;非手术组形成角膜血管翳性混浊。而不伴随角膜缘损伤仅有角膜中央上皮创伤的兔眼愈合时间最短(平均3.5天),愈合后无新生血管及杯状细胞。结果证实角膜缘部干细胞的存在并对角膜上皮再生有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结膜移植 角膜上皮创伤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雨顺 石蕊 李裕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91-1792,共2页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金因舒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观察其治愈、复发率及角膜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20例12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 目的:通过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金因舒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观察其治愈、复发率及角膜修复时间,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20例12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金因舒治疗组,随诊0.5a,观察三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角膜修复时间,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金因舒治疗组患者翼状胬肉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低,角膜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余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金因舒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角膜修复时间,为临床上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金因舒 复发
下载PDF
眼表重建手术治疗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敏 赵敏 +2 位作者 羊薇 夏仁春 付光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53-555,569,共4页
目的:观察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59眼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切除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口... 目的:观察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59眼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切除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口唇粘膜移植、羊膜移植等多种手术方式进行眼表重建。分别观察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复发情况、移植片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6~38个月随访观察,翼状胬肉复发4例(4眼)(6.78%),睑球粘连术后评级为优者44例(44眼)(74.58%),良者13例(13眼)(22.03%),差者2例(2眼)(3.39%),总有效率96.61%。结论: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睑球粘连 口唇粘膜 角膜缘干细胞 板层角膜移植
下载PDF
翼状胬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健杨 黄河 +2 位作者 刘伦 朱美玲 程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人为地造成局部角膜缘干细胞缺损以及慢性结膜炎症的眼表模型,探讨翼状胬肉的形成原因。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设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用手术切除1个象限角巩膜缘组织的方法产生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 目的人为地造成局部角膜缘干细胞缺损以及慢性结膜炎症的眼表模型,探讨翼状胬肉的形成原因。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设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用手术切除1个象限角巩膜缘组织的方法产生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眼部以稀盐酸(A、B组)或滑石粉(C、D组)定期点眼产生慢性角结膜炎模型。实验眼在同一眼上观察同时产生角膜缘干细胞缺损和慢性角结膜炎模型后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眼分别采用两种模型之一的相应形态学改变。于2、4、8、12周每只眼记录角膜上皮缺损、球结膜充血和结膜新生物情况,评分,并随机每组取材2只作病理。结果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的兔眼,可以在短期内在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的方向上出现类胬肉增殖组织样改变。类胬肉增殖组织的形成、程度和是否有局部的炎症反应以及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呈正相关性。结论局限性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和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的同时作用可能是翼状胬肉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疾病模型 动物 干细胞 角膜缘/损伤结膜炎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屈雷 杨学义 +2 位作者 马勇江 华进联 窦忠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正常角膜上皮形态稳定和功能的维持是依靠角膜缘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移行来实现。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从角膜缘干细胞的定位、体外取材、分离培养、培养条件的选择、常用体外培养的载体、鉴别方法等对... 正常角膜上皮形态稳定和功能的维持是依靠角膜缘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移行来实现。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从角膜缘干细胞的定位、体外取材、分离培养、培养条件的选择、常用体外培养的载体、鉴别方法等对角膜缘干细胞培养体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培养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