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社会实践的艺术:参与式艺术的批评话语与理论启示 |
李丹舟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4 |
0 |
|
2
|
智能写作实验与先锋派传统 |
张洪亮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场域视野下扎西达娃先锋小说的经典化 |
彭秀坤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4
|
《十八岁出门远行》对余华的意义 |
谢嘉齐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
陈思和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0
|
|
6
|
20世纪末中国先锋文学的现代性诉求与焦虑 |
韩传喜
姚慧卿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7
|
张楚小说创作论 |
张学昕
李壮飞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
8
|
残雪、先锋文学及“中国故事”讲述——以残雪海外接受为背景的考察 |
刘成才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9
|
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说的发展转型——以《收获》《花城》为例 |
郝魁锋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美国文学运动中的“新现实主义”和“先锋派俗文艺” |
刘林楷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1
|
文学编辑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生产——以先锋文学潮流的形成为例 |
陈黎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论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
康艳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3
|
五四儿童文学的“问题”意识与叙事困境——以叶圣陶《稻草人》为中心 |
金莉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越华新锐诗人现代诗创作述略 |
谢永新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5
|
再估“先锋”:对“存在”的颠覆——存在主义文学与中国先锋小说比较研究 |
王玉琴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6
|
中国先锋文学的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 |
王洪岳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7
|
19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起源与形态——兼议汪曾祺小说的文学史定位 |
张晓峰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8
|
当代先锋文学中的江南文化因素 |
王洪岳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9
|
先锋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完成性”和“未完成性” |
程波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形而上的虚构世界——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比较研究 |
武跃速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