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学·诗歌·语言诗——玛乔瑞·帕洛夫教授访谈(英文) |
罗良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
|
人本主义、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三重奏——论舒婷及朦胧诗审美典范的意义 |
陈婉娴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3
|
个体诗性论证与歧出的先锋诗写:重估昌耀诗歌 |
孙金燕
刘旻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4
|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历史的两种叙事——从90年代先锋诗人阵营内部的论争、分裂谈起 |
姜玉琴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中的邵洵美 |
高蔚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关于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中“个人写作”的概念研究 |
姜玉琴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越华新锐诗人现代诗创作述略 |
谢永新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8
|
对当下诗歌非历史化倾向的批判 |
陈超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9
|
语言与现实的博弈:论1990年代以后的诗歌 |
李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原创与实验——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艺术趋向 |
罗振亚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1
|
试论先锋诗歌的转型 |
李建周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2
|
新世纪诗歌生态:先锋与古典传统的对话 |
刘波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3
|
张枣诗歌的古典意蕴 |
王沛然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4
|
论1986~1995年的汉语先锋诗歌 |
陈小平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9 |
1
|
|
15
|
先锋派群体与个人才华:以语言派诗歌为例(英文) |
玛乔瑞.帕洛夫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现代主义诗歌先锋性困苦的动因阐释 |
罗文军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7
|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
温宗军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8
|
近20年新诗选本出版的回眸与评说 |
刘春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1
|
|
19
|
阿尔登·林·尼尔森教授访谈录(英文) |
张乐
阿尔登.林.尼尔森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6 |
0 |
|
20
|
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语言变构 |
吕周聚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