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风加热沥青路面冲击射流共轭传热特性
1
作者 徐信芯 刘道成 +3 位作者 郑江溢 蔡万智 顾海荣 张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为提高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就地再生加热效果,基于热风冲击射流对流换热和沥青路面内部导热的共轭传热过程,建立了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冲击射流共轭传热理论模型,选取有限容积法得到了共轭传热模型的通用离散方程,采用压力-速度耦合半隐... 为提高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就地再生加热效果,基于热风冲击射流对流换热和沥青路面内部导热的共轭传热过程,建立了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冲击射流共轭传热理论模型,选取有限容积法得到了共轭传热模型的通用离散方程,采用压力-速度耦合半隐式算法(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 linked equations,SIMPLE)获得了整个求解域内温度场分布,选取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反映沥青路面加热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热风出口速度和热风出口温度对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程度。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温度场分布趋势吻合度高,两者平均误差为8.4%;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在加热初期均从最大值急剧下降,而后下降幅度逐渐减小趋于平衡,两者的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趋势相同,平均误差分别为6.4%和7.8%;热风出口速度和热风出口温度对平均热流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热风出口速度对平均换热系数有显著影响,热风出口温度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相较于平均热流密度指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后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热风加热温度控制和加热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冲击射流 热风出口速度 热风出口温度 平均热流密度 平均换热系数
下载PDF
基于平均热通量进行TMPI发动机传热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亚奇 赵铮 +2 位作者 赵宝新 史建祥 曹永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3期1-3,共3页
本文对一款改进型TMPI发动机缸体缸盖温度场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通过自然吸气MPI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为一维热力学计算平均热通量提供校准基础,依据各模块平均热通量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校核,并基于冷却水套CFD和缸内燃烧CFD计算的... 本文对一款改进型TMPI发动机缸体缸盖温度场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通过自然吸气MPI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为一维热力学计算平均热通量提供校准基础,依据各模块平均热通量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校核,并基于冷却水套CFD和缸内燃烧CFD计算的对流换热系数,为结构温度场进行预测。基于发动机交变工况,对发动机关键位置进行多通道瞬时温度采集,并与发动机温度场仿真值对比,确认其误差约8%,论证了基于平均热通量校核发动机温度场最高温度和温度分布的可行性,同时为改进型增压发动机温度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热通量 CFD 传热分布 温度场
下载PDF
不同设计理念在风机盘管机组制造与选型上的碰撞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新民 《暖通空调》 2023年第9期20-31,共12页
为夯实集中式空调冷水系统末端设备控制的研究基础,探索了常见冷水系统小温差运行的原因。通过对供冷工况风机盘管机组不同设计思维和研究思路的比较,从基本机理认知出发,摒弃了小流量大温差的传统思维。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对ASHRA... 为夯实集中式空调冷水系统末端设备控制的研究基础,探索了常见冷水系统小温差运行的原因。通过对供冷工况风机盘管机组不同设计思维和研究思路的比较,从基本机理认知出发,摒弃了小流量大温差的传统思维。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对ASHRAE手册(2016)第13章第2.7节“一般冷却盘管换热特性”和第47章第3节“典型的循环加热或冷却盘管”性能曲线的相关论述提出质疑,指出冷盘管与热盘管、干盘管换热特性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对空气中潜热处理的能力,采用空气侧与冷水侧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时需格外谨慎,避免出现本质性的结论谬误。强调热湿交换过程中能量传递在时间上存在显著的滞后,分析研究时应充分考虑。提出了一种非标准风机盘管机组超设计冷量选型和工程应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盘管机组 冷盘管 热盘管 小流量 大温差 低流速 对数平均温差 换热时间
下载PDF
高通量换热器研制及在大型石化装置中的节能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宏 戴玉林 +2 位作者 夏翔鸣 刘京雷 徐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开发了烧结型表面多孔高通量换热管及其换热器。以乙醇为介质评价了表面多孔换热管的沸腾传热性能。研究表明,表面多孔换热管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在酒精中的传热效果是光管的8.7~12.1倍。以1.8 g/L CaSO4盐溶液为介质经240 h阻垢性能试验... 开发了烧结型表面多孔高通量换热管及其换热器。以乙醇为介质评价了表面多孔换热管的沸腾传热性能。研究表明,表面多孔换热管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在酒精中的传热效果是光管的8.7~12.1倍。以1.8 g/L CaSO4盐溶液为介质经240 h阻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多孔换热管具有良好的抗垢性能,在溶盐中多孔管沸腾传热系数始终大于光管的沸腾传热系数。工业化应用考核表明,采用该烧结型表面多孔换热管设计制造的高通量换热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相关流程装置的产能,而且可以明显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换热器 石化装置 强化传热 节能
下载PDF
瞬态热流岩土热响应测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光勤 卢军 陈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7-1794,共8页
在确定岩土热物性的恒热流热响应测试研究中,由于测试期间受电压波动及其他意外事故影响导致地埋管换热器在测试过程中放热强度随机波动或意外突变,出现变热流工况,使得与传统传热模型边界条件不匹配,采用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得出的岩土热... 在确定岩土热物性的恒热流热响应测试研究中,由于测试期间受电压波动及其他意外事故影响导致地埋管换热器在测试过程中放热强度随机波动或意外突变,出现变热流工况,使得与传统传热模型边界条件不匹配,采用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得出的岩土热物性结果可靠性不佳。针对上述原因,在无限长线热源模型和无限长柱热源模型基础上,提出适合短时间步长模拟的加权平均地埋管传热模型,采用传热叠加原理结合3参数估计法处理变热流数据,确定出岩土导热系数、岩土容积比热及地埋管钻孔内热阻,分析线热源模型权重比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钻孔直径130mm的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最优线热源模型权重值为0.3,对应所得出的岩土热物性及钻孔热阻可靠性最佳,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流 岩土热响应测试 加权平均传热模型 叠加原理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改进区域尺度的显热通量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小宁 赵英时 冯晓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积指数计算各像元的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以改进显热通量算法;并结合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分别计算基于亚像元的植被/土壤的显热通量。由... 以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积指数计算各像元的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以改进显热通量算法;并结合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分别计算基于亚像元的植被/土壤的显热通量。由敏感性分析和模型验证表明,改进的显热通量算法能够提高区域尺度的能量平衡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热通量 叶面积指数 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 能量平衡
下载PDF
水平螺旋地埋管地源热泵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芸 赵强 方肇洪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提出了适合工程设计计算的水平螺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该模型以无限大介质中的一维非稳态传热为基础,同时考虑单位面积埋管长度的影响及长期平均负荷和短期脉冲负荷的不同作用。讨论了单位面积埋管长度和土壤的热物性对水平螺旋地... 提出了适合工程设计计算的水平螺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该模型以无限大介质中的一维非稳态传热为基础,同时考虑单位面积埋管长度的影响及长期平均负荷和短期脉冲负荷的不同作用。讨论了单位面积埋管长度和土壤的热物性对水平螺旋地埋管换热器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了所需的埋管长度和埋管的占地面积,与竖直埋管系统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水平螺旋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型 单位面积埋管长度
下载PDF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延顺 马最良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3年第6期5-9,共5页
在线热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土壤的初始温度、盘管的入口水温、盘管流体流速及运行工况等因素对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单井埋深的影响 ;提出了以盘管内流体温度梯度... 在线热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土壤的初始温度、盘管的入口水温、盘管流体流速及运行工况等因素对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单井埋深的影响 ;提出了以盘管内流体温度梯度和单位管长换热量为判定依据的确定地下埋管换热器单井埋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地下埋管 换热器 数学模型 盘管 传热
下载PDF
灌注桩基埋管换热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曦 龚红卫 +1 位作者 陈艳秋 江然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10期29-32,35,共5页
以江苏省昆山市地源热泵桩基一体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地埋管换热器与能量桩桩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试验对比,分别对传统并联双U垂直地埋管、并联双U灌注桩基埋管和并联双螺旋灌注桩基埋管等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得出3种埋管... 以江苏省昆山市地源热泵桩基一体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地埋管换热器与能量桩桩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试验对比,分别对传统并联双U垂直地埋管、并联双U灌注桩基埋管和并联双螺旋灌注桩基埋管等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得出3种埋管形式的平均换热量、单位管长平均换热量和单位埋管深平均换热量等因素的比对结果,并通过数据得出并联双U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和并联双螺旋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每延米换热量分别是传统地埋管换热器的近2.5倍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埋管换热器 平均换热量 单位管长平均换热量 单位埋管深平均换热量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埋管管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阳 凌舒 +2 位作者 汤盼城 崔全琦 龚延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9-204,共6页
目前在实际工程中计算地埋管管长主要是使用简便的单位延米换热量法,但是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便但计算出的管长数偏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地源热泵的运行效果将会下降。通过对南京6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埋管管长计算分析... 目前在实际工程中计算地埋管管长主要是使用简便的单位延米换热量法,但是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便但计算出的管长数偏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地源热泵的运行效果将会下降。通过对南京6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埋管管长计算分析,分别就间歇运行和连续运行两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模式,提出了满足不同节能目标要求下的单位延米换热量法计算管长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换热器 管长计算 单位延米换热量
下载PDF
Generalized thermal resistance for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its relation to entransy dissipation 被引量:52
11
作者 CHEN Qun REN JianX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23期3753-3761,共9页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and optimiz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 further, the concepts of heat flux weighted average heat temperature and heat flux weighted average hea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multi-dimens...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and optimiz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 further, the concepts of heat flux weighted average heat temperature and heat flux weighted average hea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multi-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system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atio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heat flux is defined as the generalized thermal resistance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and then the minimum thermal resistance theory for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wa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ized thermal resistance and entansy dissipation i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inimum thermal resistance theory equals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um theory. Finally, a two-dimension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 with constant wall temperatur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generalized thermal resistance to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热传输 广义热电阻 热混合温度 热学
原文传递
ZigZag微通道内S-CO_2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静 陈永东 +2 位作者 于改革 吴晓红 宋嘉梁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9,14,共9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对其在Zig Zag半圆形横截面微通道内湍流状态下流动传热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Zig Zag角度θ、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P对传热与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在Zig Zag微通道内流动,在流道拐弯处有旋...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对其在Zig Zag半圆形横截面微通道内湍流状态下流动传热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Zig Zag角度θ、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P对传热与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在Zig Zag微通道内流动,在流道拐弯处有旋涡产生,导致流通面积减少,流体主流速度急剧增大并冲刷换热壁面,使边界层减薄或破坏,并且该位置附近湍动能急剧增大,增强了流体的扰动与混合,促进了能量传递,强化了换热;随着Zig Zag角度θ增大,微通道内传热性能提高而流动阻力急剧增大;随着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P增大,传热性能与流动阻力均下降;在文中所述计算条件下,θ=15°,P=15 mm时Zig Zag微通道内S-CO_2耦合传热综合传热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Zag微通道 ZigZag角度 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 传热性能 阻力系数
下载PDF
银川市地埋管换热器不同深度换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木申 蔡芸 《制冷与空调》 2018年第5期57-61,共5页
结合银川市地层特征及地源热泵以冬季供暖为主的特点,为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保证系统冬季取热量与夏季排热量基本平衡,维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出适当增加垂直地埋管钻孔深度的方案。对银川市某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2组不同深度... 结合银川市地层特征及地源热泵以冬季供暖为主的特点,为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保证系统冬季取热量与夏季排热量基本平衡,维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出适当增加垂直地埋管钻孔深度的方案。对银川市某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2组不同深度试验孔进行现场热响应试验,得到岩土体地埋管深度范围内的初始平均温度、综合导热系数和单位孔深取热能力随钻孔深度增加而增加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现场热响应试验 岩土体初始平均温度 单位孔深换热量
下载PDF
岩土热物性集总热阻计量模型及其求解体系
14
作者 张茂勇 郑良村 +4 位作者 马宁 魏巍 郝君 张心彬 李英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由于地埋管周围岩土体状况的复杂性及由此导致的回归分析时统计性误差影响等原因,根据现有岩土热物性传热模型及热响应试验不能精确求解岩土热物性。探讨了消除解释变量性质影响的岩土集总热阻分析方法,并通过计量学误差分析体系进一步... 由于地埋管周围岩土体状况的复杂性及由此导致的回归分析时统计性误差影响等原因,根据现有岩土热物性传热模型及热响应试验不能精确求解岩土热物性。探讨了消除解释变量性质影响的岩土集总热阻分析方法,并通过计量学误差分析体系进一步建立了岩土集总热阻计量模型,摆脱了相关不确定扰动的复杂影响,将这一传热问题转变为热工计量分析问题,根据逐时集总热阻即可计算出在各种进出口温度及初始土壤温度条件下的逐时单位管长换热量。以多个工程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及其求解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热物性 传热模型 岩土集总热阻 计量模型 误差分析 单位管长换热量
下载PDF
稳定蒸汽浸没射流冷凝传热系数评价
15
作者 王珏 陈力生 +2 位作者 刘建阁 胡晨 蔡琦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分析稳定蒸汽浸没射流的传热特性,对3类典型冷凝传热系数开展评价。结果表明:平均传热系数实验值精度主要受界面面积计算模型影响,由冷凝驱动势和蒸汽质量流速表征的传统半经验关系式在不同孔径下的预测偏差较大,新增排放孔径为独立... 为分析稳定蒸汽浸没射流的传热特性,对3类典型冷凝传热系数开展评价。结果表明:平均传热系数实验值精度主要受界面面积计算模型影响,由冷凝驱动势和蒸汽质量流速表征的传统半经验关系式在不同孔径下的预测偏差较大,新增排放孔径为独立拟合变量的纯经验关系式适用范围更广且误差在±30%以内;界面传热系数的预测精度主要受汽羽微观参数取值的影响;由压力振荡主频表征的无量纲传热系数在低池水过冷度下与实验值偏差较大,关系式中纳入汽羽贯穿长度后,预测趋势与实验值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浸没射流 冷凝传热 汽羽贯穿长度 平均传热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