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软骨移植术对距骨骨软骨损伤术后凝血功能步态参数下肢力线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振拴 李军 +2 位作者 于晓光 刘国彬 赵峰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讨骨软骨移植术对距骨骨软骨损伤(OLTs)术后下肢力线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我院104例OLT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分别行微骨折手术、骨软骨移植... 目的:探讨骨软骨移植术对距骨骨软骨损伤(OLTs)术后下肢力线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我院104例OLT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分别行微骨折手术、骨软骨移植术。观察两组下肢力线改善程度、踝关节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步态参数(标准化步幅、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步频)。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AOFAS评分及标准化步幅、步频、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D-D、Fib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3d、7d两组D-D、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下肢力线改善程度及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软骨移植术有助于改善OLTs患者改善下肢力线及步态参数,恢复踝膝关节功能,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移植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下肢力线 凝血功能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下肢轴向牵引器联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松华 张占丰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观察下肢轴向牵引器联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字分为对照组(奇数,给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23例... 目的观察下肢轴向牵引器联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字分为对照组(奇数,给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23例和联合组(偶数,给予下肢轴向牵引器联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联合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联合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促进恢复,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轴向牵引器 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平 程加峰 +5 位作者 耿家金 杨民 张永强 张强 汪洋 鲁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TKA手术优势。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60例(60膝)初次行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 目的:比较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TKA手术优势。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60例(60膝)初次行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导航分为导航组(30例,30膝)和非导航组(30例,30膝)。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力线髋膝踝角(HKA)偏移、术后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84.33±4.87)min]较非导航组[(74.03±6.23)min]长(P<0.001)。导航组手术切口长度[(13.14±0.64)cm]较非导航组[(12.09±0.75)cm]长(P<0.001)。导航组术后引流量[(68.53±10.70)mL]较非导航组[(77.57±12.11)mL]少(P<0.01)。导航组术后HKA偏移角度[(1.33±088)°]小于非导航组[(2.87±1.17)°](P<0.001)。导航组术后各时间段膝关节HSS、WOMAC评分均优于非导航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TKA能提高下肢力线的精准度,提高膝关节假体安放的准确性,近期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但计算机导航相对增加了切口长度,延长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力线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陆晴友 彭庄 席秉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5年6月,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45.3岁。骨折分型:Schatzker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5例,Ⅵ型2例,均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5年6月,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45.3岁。骨折分型:Schatzker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5例,Ⅵ型2例,均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时注意恢复正常的下肢力线。下肢力线的恢复以健侧为参照标准。测量方法:自髂前上棘至第1、2趾间拉一直线,计算髌骨中心至该直线的垂直距离,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5例患者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优24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87.5%,膝关节功能与下肢力线正常与否密切相关。部分病例术后发生下肢力线的异常,其主要原因为:(1)半月板切除过多导致膝关节内载荷的重新分布;(2)患肢负重过早,使已复位的关节面再次塌陷;(3)骨折类型复杂,普通支持钢板难以达到骨折块之间的加压固定而造成骨折移位。[结论]术中下肢力线的纠正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充分考虑导致术后下肢力线异常的主要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下肢力线
下载PDF
计算机X摄影测量正常成人下肢负重轴线 被引量:5
5
作者 温宏 胡月正 +2 位作者 陈成旺 张宇 史建靖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用计算机X摄影和数据处理获得正常成人下肢负重轴线。方法:选择平均年龄为25岁的志愿者160人,男女各80例。志愿者的筛选标准:没有下肢疾病、畸形和手术病史,步态正常,没有下肢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等病史。两下肢站立负重位,髋、膝... 目的:用计算机X摄影和数据处理获得正常成人下肢负重轴线。方法:选择平均年龄为25岁的志愿者160人,男女各80例。志愿者的筛选标准:没有下肢疾病、畸形和手术病史,步态正常,没有下肢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等病史。两下肢站立负重位,髋、膝、踝各摄片1次,由计算机软件合成得到下肢全长图像,并计算出下肢负重轴线角(A角)、胫骨内倾角(B角)和负重轴线与股骨解剖轴线之间的夹角(C角)。结果:男女A角各为(178.5±1.7)°和(179.0±1.5)°,即存在轻度的内翻;男女B角分别为(94.1±1.8)°和(94.1±1.2)°,即男女的膝关节线都有大约4°左右的内倾;男女C角各为(5.7±0.6)°和(5.8±0.7)°。结论:本研究得到的男女A角和C角与国外报道的西方人数据差异没有显著性。但男女膝关节B角要大于西方人B角,这可能是中国人容易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摄影 轴线 下肢
下载PDF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军帅 姜娥先 +2 位作者 魏本和 刘征 陈国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分析负重位与非负重位下肢力线的差异,探讨双下肢全长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负重和非负重位下肢力线(膝... 目的分析负重位与非负重位下肢力线的差异,探讨双下肢全长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负重和非负重位下肢力线(膝内翻角)、股骨力线、关节间隙夹角及胫骨平台内侧夹角。结果负重位膝内翻角、股骨力线、关节间隙夹角均大于非负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及其差值均呈正相关(r=0.569~0.992,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及其差值与关节间隙夹角呈正相关(r=0.567~0.632,P<0.01);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和关节间隙夹角及其各自差值分别与胫骨平台内侧夹角均呈负相关(r=-0.751^-0.491,P<0.01);负重与非负重位股骨力线呈正相关(r=0.989,P<0.01),但与其差值不相关(r=0.199,P>0.01);负重、非负重位股骨力线及其差值与胫骨平台内侧夹角不相关(r=-0.123~0.104,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评估,负重位比非负重位片更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非负重位对了解韧带松弛程度,平衡周围软组织有意义,建议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位 膝关节置换术 X线摄影检查 下肢力线
下载PDF
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中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钢勇 夏军 +7 位作者 郑余泽 王思群 魏亦兵 吴建国 陈飞雁 陈杰 石晶晟 魏礼成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04-406,416,共4页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摄片对术后下肢力线重建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TKA患者共138例,男58例,女80例,平均年龄71.6岁。术前分段摄片组66例,负重位全长摄片组7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摄片对术后下肢力线重建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TKA患者共138例,男58例,女80例,平均年龄71.6岁。术前分段摄片组66例,负重位全长摄片组7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膝关节原发疾病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别(P>0.05),均在术前进行力线分析和矫形设计,术中所有患者均不置换髌骨。两组患者至少6个月随访,比较下肢力线重建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分段摄片组和负重位全长摄片组术后随访显示,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分段摄片组有4例术后下肢残留畸形大于3°,负重位全长摄片组没有残留畸形大于3°病例(P<0.05)。结论 TKA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摄片有利于全面了解下肢冠状位力线并进行手术设计,从而准确重建下肢力线,故推荐在TKA术前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X线摄片 下肢力线
下载PDF
不同身高正常中国成人下肢负重轴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成旺 温宏 +1 位作者 张宇 胡月正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691-69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身高正常中国成人下肢负重轴线数据,为下肢矫形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健康成人无下肢任何疾病志愿者,男女各分成3个不同的身高组,每组各25名,共150名。拍摄两下肢站立负重位全长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和高准... 目的比较不同身高正常中国成人下肢负重轴线数据,为下肢矫形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常健康成人无下肢任何疾病志愿者,男女各分成3个不同的身高组,每组各25名,共150名。拍摄两下肢站立负重位全长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和高准确度的两下肢全长骨骼图像。图像经计算机辅助定位划线,自动计算出下肢各轴线度数,将男、女各不同身高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身高组男性或女性下肢轴线各个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身高组正常男性或女性下肢力线并无明显差异,在行膝关节置换术及对下肢对线异常进行矫正时可不必考虑身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负重轴线 身高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塑形Celect滤器推送杆对滤器释放后倾斜的影响
9
作者 李亮 蔡延东 +5 位作者 曹彭凯 李云松 任磊 高瑞娇 张彦荣 刘向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目的观察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Celect滤器推送杆塑形对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接受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94例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者作为观察组,93例未塑... 目的观察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Celect滤器推送杆塑形对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接受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94例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者作为观察组,93例未塑形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术中操作时间(即回收时间)。结果观察组滤器无倾斜或倾斜程度较小,对照组滤器释放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倾斜,观察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前,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可有效抑制滤器释放后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腔静脉 腔静脉滤器 轴偏转角
下载PDF
激光标线仪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韶辉 李浩然 +2 位作者 赵玲 李海清 董占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24-28,32,共6页
目的观察激光标线仪在提高内侧开放楔形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MOWHT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0例术中按照传统定位法测量下肢力线(对照组),另外30例术中使用激光标线仪实时显示下肢力线(观察组)。... 目的观察激光标线仪在提高内侧开放楔形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MOWHT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0例术中按照传统定位法测量下肢力线(对照组),另外30例术中使用激光标线仪实时显示下肢力线(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使用次数、引流量、OA距离,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膝最大角度。比较2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量、C臂使用次数及OA距离均较短或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较低,膝关节HS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屈膝最大角度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屈膝最大角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对症处理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MOWHTO术中使用激光标线仪标记下肢力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OA距离,减少引流量、C臂使用次数,改善术后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屈膝最大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股骨头中心点 下肢力线 激光标线仪
下载PDF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徒手复位在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疗效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楠 马明亮 +2 位作者 刘宏智 赵冬阳 王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 目的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位(观察组),31例采用徒手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AO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3例术中行切开复位,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3.35±2.34)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81±0.89)个月,发生膝关节僵硬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6.45±5.10)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16±0.87)个月,发生膝内翻2例,膝关节僵硬2例。术后1年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优20例,良6例,优良率96.30%。对照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6.77%。结论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备透视次数少、复位效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下肢轴向牵引器 闭合复位 内固定 钢板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用双下肢全长摄影对不同体位下肢负重轴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廖煜胜 彭伟清 胡栢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用双下肢全长摄影对不同体位下肢负重轴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8例,均拍摄两组双下肢全长正位片,一组以骨盆正中,下肢呈中立位为标准,另一组以膑骨正中,胫骨覆盖腓骨小头内1/3为...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用双下肢全长摄影对不同体位下肢负重轴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8例,均拍摄两组双下肢全长正位片,一组以骨盆正中,下肢呈中立位为标准,另一组以膑骨正中,胫骨覆盖腓骨小头内1/3为标准方案。比较两种体位下的股骨胫骨机械轴夹角等数据,并评估两者图像质量。术后随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骨盆正中以及髌骨正中下摄影获得的股骨侧弓角(FBA)、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以及近端内侧角(mM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机械股胫角(mF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体位下患者摄影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和稳定性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骨盆正中体位的双下肢全长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可正确展示患者本身该有的下肢力线,减小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同时可以优化下肢力线在不同摄影体位的角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双下肢全长摄影 不同体位 下肢负重轴线
下载PDF
运动学对线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春涛 卿明松 彭笳宸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膝关节疼痛与术后下肢力线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对线方式主要采用机械力学对线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膝关节疼痛与术后下肢力线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对线方式主要采用机械力学对线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有部分患者也会产生术后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导致术后患者满意度较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运动力学对线技术并应用于临床。运动学对线技术旨在重建患者的解剖结构,将膝关节假体运动轴与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轴保持一致,减少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韧带的松解,实现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该文就运动力学对线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运动力学对线 机械力学对线 截骨 下肢力线
下载PDF
健康人群下肢力线测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茂淋 何锐 +3 位作者 张颖 郭林 陈光兴 杨柳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84-588,共5页
背景: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恢复正常下肢力线是使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压力负荷均匀分布的前提,是提高关节功能、增强关节稳定性的基本保证。了解正常下肢力线特点是提高患者TKA术后疗效及延长关节使用寿命的基础。目的:通过测量中国健... 背景: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恢复正常下肢力线是使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压力负荷均匀分布的前提,是提高关节功能、增强关节稳定性的基本保证。了解正常下肢力线特点是提高患者TKA术后疗效及延长关节使用寿命的基础。目的:通过测量中国健康人群下肢力线,归纳总结其特点,为TKA术中重建下肢冠状位力线及旋转对线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毕业入伍体检男女学员各60例,均于本院放射科拍摄负重位下肢全长片,测量髋-膝-踝角(HKA)、胫骨平台内翻角(TP-TSA)及股骨生理性外翻角(KPV),比较中国健康人群男性与女性下肢力线的差异,同时与美国健康人群下肢力线进行比较。结果:中国健康人群男性HKA、TP-TSA、KPV分别为178.6°±0.5°、84.8°±0.8°、5.7°±0.2°,女性HKA、TP-TSA、KPV分别为178.2°±0.6°、87.0°±0.5°、5.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健康人群HKA、KPV、TP-TSA小于美国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健康人群女性下肢力线内翻趋势大于男性,且中国健康人群比美国健康人群下肢力线内翻趋势更明显,医师应根据国人下肢力线特点重建下肢冠状位力线及旋转对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线 全膝关节置换术 旋转对线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波 江敞 +4 位作者 朱云森 张维康 莫挺挺 李俊 张江南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早期疗效。方法将40例膝关节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导航组(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TKA治疗,20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TKA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早期疗效。方法将40例膝关节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导航组(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TKA治疗,20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TKA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测量冠状面髋-膝-踝角(HKA)、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矢状面胫骨组件角(LTC),比较两组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假体位置偏差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导航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周导航组大于传统组(P<0.01),术后2周、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KA、FFC、FTC、LFC、LTC偏差值导航组均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系统能提高TKA下肢机械轴和假体安装的准确性,减少术中出血,但延长了手术时间,短期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优势,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肢力线
下载PDF
轴向控制动力性带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楚标 黄海安 +1 位作者 陈利武 林壁鸿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轴向控制动力性带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68例股骨干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30例采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对56例胫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2例采用交... 目的观察轴向控制动力性带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68例股骨干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30例采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对56例胫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2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24例采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随访6~10个月,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股骨干交锁髓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25 min,平均骨愈合时间是16周,交锁髓内钉优良率84.21%;股骨干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96 min,骨愈合时间是13周,优良率为93.33%;胫骨交锁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98 min,平均骨愈合时间是22周,交锁髓内钉优良率84.38%;胫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63 min,骨愈合时间是18周,优良率为95.83%。统计学分析,两组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固定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优良率方面,与交锁髓内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较传统的交锁钉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轴向控制动力性带锁髓内钉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下肢力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茂淋 何锐 +4 位作者 张颖 郭林 陈光兴 杨森 杨柳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目的测量中国西南地区未合并软骨病变的早期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下肢力线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下肢力线特点,为该地区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截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中国西南... 目的测量中国西南地区未合并软骨病变的早期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下肢力线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下肢力线特点,为该地区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截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中国西南地区早期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男女各100例,均未合并软骨病变。在患者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KA)、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股骨外翻角,比较不同性别下肢力线的差异,同时与北美正常人群的下肢力线进行对比。结果中国西南地区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男性HKA、胫骨平台内翻角、股骨外翻角分别为(176.2±0.6)°、(5.1±0.9)°、(5.7±0.2)°,均大于女性[(175.6±0.6)°,(3.1±0.7)°、(5.7±0.1)°],且HKA及股骨外翻角小于北美正常人群,但胫骨平台内翻角较大(P <0.05)。结论中国西南地区早期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较北美正常人群的下肢力线内翻趋势明显,且女性下肢力线内翻趋势大于男性;该地区人群TKA术中截骨以股骨远端外翻6.0°,女性后髁外旋3.0°、男性后髁外旋5.0°为宜,但具体截骨角度应根据术前个体化测量结果及术中实际情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线 半月板 胫骨 膝损伤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个性化与常规截骨导板全膝关节置换比较
18
作者 杨建勋 吴斌 高鹏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定制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s,PSI)与常规截骨导板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TKA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前医患沟通...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定制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s,PSI)与常规截骨导板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TKA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7例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截骨导板,53例采用常规截骨导板。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个性组的手术时间[(80.0±12.7) min vs (66.1±12.3) min,P<0.05]、治疗费用[(5.0±1.0)万元vs (4.2±0.5)万元,P<0.05]均显著多于常规组;但是,前者的切口长度[(9.2±1.5) cm vs (14.0±2.6) cm,P<0.05]、术中失血量[(42.0±10.8) ml vs (50.1±12.8) ml,P<0.05]、术后引流量[(124.5±23.6) ml vs (154.3±20.7) ml,P<0.05]、下地行走时间[(24.0±4.5) h vs (28.3±5.6) h,P<0.05]、住院时间[(6.8±2.6) d vs (9.0±3.0) d,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随访时间平均(18.0±3.5)个月,个性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20.6±2.8)d vs (25.0±3.0) d,P<0.05]显著早于常规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SS评分、膝伸-屈ROM、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个性组FTA角偏差值[(1.0±0.3)°vs (2.2±0.7)°,P<0.05]、FFC角偏差值[(0.4±0.1)°vs (1.3±0.5)°,P<0.05]、FTC角偏差值[(0.2±0.0)°vs (1.2±0.3)°,P<0.05]、LFC角偏差值[(4.0±0.9)°vs (8.8±1.3)°,P<0.05]、LTC角偏差值[(0.5±0.1)°vs (0.9±0.3)°,P<0.05]均显著小于常规组。[结论] 3D打印个性化定制导板用于TKA可取得与传统TKA类似的效果。前者虽手术时间相对长,但在恢复下肢冠状位力线,减少术中失血量方面较后者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个性化定制导板 下肢力线
原文传递
两种术中牵引复位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兴凯 周楠 +2 位作者 赵冬阳 耿泽月 王志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lower extremity axial distractor,LEAD)与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9例SeinsheimerⅤ...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lower extremity axial distractor,LEAD)与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9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使用LEAD复位(牵引器组),20例使用牵引床复位(牵引床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牵引器组安装牵引装置时间[(4.0±1.1) min vs (14.0±3.6)min,P<0.05]、手术时长[(134.4±33.3) min vs (196.6±103.0) min,P<0.05]、术中失血量[(231.0±109.7) ml vs (380.0±247.3) ml,P<0.05]、术中透视次数[(28.5±4.7)次vs (31.8±4.0)次,P<0.05]均显著优于牵引床组。两组切口总长度、导针定位次数、闭合转切开复位率、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5.4±2.5)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髋屈-伸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牵引床相比,下肢轴向牵引器有助于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复位,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并能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骨折复位 下肢轴向牵引器 髓内钉
原文传递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牵引床辅助股骨转子下骨折术中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疗效比较
20
作者 张兴凯 周楠 +4 位作者 马明亮 杜刚强 耿泽月 齐瑞逢 王志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与牵引床辅助股骨转子下骨折术中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1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根据术中使用的辅助复位工具...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与牵引床辅助股骨转子下骨折术中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1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根据术中使用的辅助复位工具将患者分为牵引器组(62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位)与牵引床组(55例,采用牵引床复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Seinsheimer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闭合复位率、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Harris评分、VAS评分。结果牵引器组和牵引床组分别有14例和43例由闭合复位转向有限切开复位。牵引器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牵引床组术中3例出现会阴部挤压伤,1周左右自行恢复。牵引器组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闭合复位率均显著优于牵引床组(P<0.05);两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4个月,平均15.8个月。牵引器组有1例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延迟愈合,1例术后3年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切口窦道流脓;牵引床组有1例患者术后15个月骨折不愈合。两组其余患者定期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无松动,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各时间点髋关节屈-伸ROM、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牵引床相比,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复位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并能减小切口长度,有效提高闭合复位成功率,避免牵引床复位相关并发症,为股骨转子下骨折良好复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髓内钉固定 下肢轴向牵引器 牵引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