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栅格地图矢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玉芳 熊忠阳 +1 位作者 陈铭灏 赵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85-3087,共3页
采用分区梯度模糊检测方法可以解决梯度边缘检测和模糊边缘检测方法在滤除背景时缺失前景要素的现象。利用提出的最优分量分色法,可以成功分离提取出前景要素;而在对提取出的线性要素进行细化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特性的细化方法,得到... 采用分区梯度模糊检测方法可以解决梯度边缘检测和模糊边缘检测方法在滤除背景时缺失前景要素的现象。利用提出的最优分量分色法,可以成功分离提取出前景要素;而在对提取出的线性要素进行细化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特性的细化方法,得到的要素能很好地体现线性信息;采用现有的数学形态学方法对得到的细化要素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了能够清晰表示要素特征的地图前景要素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地图 背景滤除 要素提取 分色细化
下载PDF
中国大气本底条件下不同地区地面臭氧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丁国安 徐晓斌 +5 位作者 罗超 汤洁 向荣彪 颜鹏 王木林 李兴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6,共9页
分析了晴天和阴天时瓦里关本底台、临安和龙凤山本底站地面 O3浓度的特点。晴天时 ,临安站地面 O3有明显日变化 ,以春季最大 (42 .9× 1 0 - 9) ,夏季最小 (2 0 .3× 1 0 - 9) ;龙凤山站日变化更规则 ,秋季最大 (约 2 7× 1... 分析了晴天和阴天时瓦里关本底台、临安和龙凤山本底站地面 O3浓度的特点。晴天时 ,临安站地面 O3有明显日变化 ,以春季最大 (42 .9× 1 0 - 9) ,夏季最小 (2 0 .3× 1 0 - 9) ;龙凤山站日变化更规则 ,秋季最大 (约 2 7× 1 0 - 9) ;瓦里关本底台除了夏季有微弱日变化外 ,其它季节没有明显的日变化 ,日较差也很小 ,但夏季地面 O3浓度显著高於冬季 ;夏季晴天瓦里关地面O3浓度要比龙凤山、临安高 2 0× 1 0 - 9以上。阴天时 ,临安和龙凤山站除了日变化不很规则和日较差较小外 ,其它大致与晴天相同。阴天时瓦里关不仅没有日变化 ,而且日较差更小 ,但夏季地面 O3仍然高於冬季。太阳总辐射和 NOx 浓度是控制龙凤山和临安晴天和阴天地面O3浓度的决定性因子 ,它在不同季节和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夏季青藏高原周围地区气流向高原输送作用 ,是形成夏季瓦里关地面 O3高值以及微弱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美国 MaunaLoa基准站也曾观测到类似的输送影响。O3在低对流层随垂直高度增加的分布特征 ,决定了东西部测点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本底 地面臭氧 晴天 阴天 中国 日变化
下载PDF
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的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陶云 段旭 +1 位作者 任菊章 何群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8,共6页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和天气现象(霜)资料,计算最低气温低于-5℃的站点数占全省总站数的比例,定义站点比例超出25%的霜冻事件为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分析了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的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结果表明,云南极端...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和天气现象(霜)资料,计算最低气温低于-5℃的站点数占全省总站数的比例,定义站点比例超出25%的霜冻事件为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分析了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的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结果表明,云南极端霜冻事件发生前气温偏低,云量偏多;霜冻发生时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这种霜冻属于混合霜冻或称为平流辐射霜冻。极端霜冻气候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空冷平流与底层冷高压控制下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发生时空气湿度较发生前小,空气相对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霜冻气候事件 环流背景 低温 晴空辐射
下载PDF
清代龙袍纹样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业宏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51,共4页
龙袍作为一种吉服出现在清代,穿用它的人物主要为帝、后妃及皇太子等身份较高的人。龙袍的形制在入关前就已固定下来,但装饰纹样在乾隆朝以前存在多种形式,根据布局和装饰的手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七种样式,这些样式分别流行于不同的... 龙袍作为一种吉服出现在清代,穿用它的人物主要为帝、后妃及皇太子等身份较高的人。龙袍的形制在入关前就已固定下来,但装饰纹样在乾隆朝以前存在多种形式,根据布局和装饰的手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七种样式,这些样式分别流行于不同的时期。乾隆朝《大清会典》和《皇朝礼器图式》颁布以后,龙袍作为吉服从形式到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男龙袍只保留了一种形式,女龙袍有两种形式三个式样。无论制度体系如何发展变化,清代龙袍纹样的设计思路和装饰方法都基本相同,至少要经过三重纹样的设计,即铺设底纹,主体龙纹布局,顶层的其他装饰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龙袍 纹样 清地 满地
下载PDF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的动态沙尘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香 徐辉 +2 位作者 韩道军 郑逢杰 张文豪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针对沙尘检测的有效参数,气象卫星观测的11μm与12μm通道亮温变化信息随时空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容易产生较大误判这一问题,利用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通过建立晴空11μm亮温及其与12μm亮温差背景场,结合沙尘大气条件下11μm与1... 针对沙尘检测的有效参数,气象卫星观测的11μm与12μm通道亮温变化信息随时空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容易产生较大误判这一问题,利用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通过建立晴空11μm亮温及其与12μm亮温差背景场,结合沙尘大气条件下11μm与12μm通道的亮温变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动态阈值的静止气象卫星沙尘遥感检测方法,并有效应用于2016年3月1—20日中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信息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显著提升沙尘检测的精度,还可以应用于夜间沙尘信息的提取,为中国沙尘天气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晴空背景场 亮温差 动态阈值 动态沙尘检测
下载PDF
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的背景性基源发掘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华林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9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以一种多元的视角审视本土历史与现实境遇,在深入发掘法治"孝公难题"的现代解答吁求、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及化约公民"伪违法"悖论的多重背景下,交叠证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转型的急迫性,清理了法治建设的思路障... 以一种多元的视角审视本土历史与现实境遇,在深入发掘法治"孝公难题"的现代解答吁求、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及化约公民"伪违法"悖论的多重背景下,交叠证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转型的急迫性,清理了法治建设的思路障碍,以期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提供坚固的正当性前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现代化 转型背景 思路理清
下载PDF
论认清教育创新的宏观环境和背景 被引量:2
7
作者 梅显志 张跃双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教育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要在入世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接受新考验,教育要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有新的作为,教育要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主动进行自我调适,教育要通过审视行业现状主动进行自我调整,这一... 教育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要在入世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接受新考验,教育要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有新的作为,教育要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主动进行自我调适,教育要通过审视行业现状主动进行自我调整,这一切都决定了教育必须创新。认清教育创新的宏观环境和背景,对于更好地适应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寻求创新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宏观环境和背景 自我调适
下载PDF
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的背景性基源发掘探究
8
作者 蒋华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以一种多元的视角审视本土历史与现实境遇,在深入发掘法治"孝公难题"的现代解答吁求、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及化约公民"伪违法"悖论的多重背景下,交叠证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转型的急迫性,清理了法治建设的思路障... 以一种多元的视角审视本土历史与现实境遇,在深入发掘法治"孝公难题"的现代解答吁求、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及化约公民"伪违法"悖论的多重背景下,交叠证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转型的急迫性,清理了法治建设的思路障碍,以期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提供坚固的正当性前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现代化 转型背景 思路理清
下载PDF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读迟子建《越过云层的晴朗》
9
作者 何春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97-100,共4页
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在迟子建作品中是非常特别的一部。小说完成第一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丈夫的生命,半年后迟子建伴着泪水完成了这部小说。小说以一条狗为叙述主人公,讲述了“狗眼”里的世态人生。通过已近迟暮的“我... 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在迟子建作品中是非常特别的一部。小说完成第一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丈夫的生命,半年后迟子建伴着泪水完成了这部小说。小说以一条狗为叙述主人公,讲述了“狗眼”里的世态人生。通过已近迟暮的“我”的回忆,再现了特殊年代前后十余年金顶镇及周边一带的风土人情和巨大变迁。迟子建作品一贯以温情主义著称,即使作品中有着恶的一面的人,迟子建也总会替他们找出作恶的缘由,而在《越过云层的晴朗》中,有些人物明显不同于迟子建大部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挚爱之人的去世无疑对迟子建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对她之后系列作品的研究,起点应该是《越过云层的晴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越过云层的晴朗》 创作背景 写作视角 人物形象
下载PDF
SURFACE OZONE CHARACTERISTICS AT THREE STATIONS IN GAW OF WMO IN CHINA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国安 徐晓斌 +4 位作者 罗超 汤洁 向荣彪 颜鹏 李兴生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1年第1期21-28,共8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O_3 on clear days at Waliguan Observatory,Lin'an regional station and Longfengshan regional station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three stations belong to Global Atmosp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O_3 on clear days at Waliguan Observatory,Lin'an regional station and Longfengshan regional station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three stations belong to Global Atmospheric Watch(GAW)of WMO.There was obvious daily variation on clear days at Lin'an.with maximum(42.9 ppb)and minimum(20.3 ppb)of daily range appearing in spring and summer.respectively.The daily variation was more regular at Lonfengshan than at Lin'an.The maximum(about 27 ppb)appeared in autumn at Longfengshan.There was no obvious daily variation and also daily range was smaller in other seasons except weaker daily variation in summer at Waliguan.But the 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SOC)in sum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inter at Waliguan.The SOC on clear days of summer at Waliguan was over 20 ppb higher than at Longfengshan and Lin'an.The global radiation and NO_x concentr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control the SOC on clear days at Longfengshan and Lin'an.and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areas.The transportation of air flow around the area of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 was the main cause for high SOC and weak daily variation in summer at Waliguan.The similar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was obtained at the Mauna Loa Observatory.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C increasing with height in the troposphere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 of SOC between East China and 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O_3 concentration(SOC) clear day background cond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