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1
作者 沈晓娟 马永强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筛选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分别选用3种药剂对这两种病害进行试验,测定药效。结果表明: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是97.49%和96.16%,且... 为筛选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分别选用3种药剂对这两种病害进行试验,测定药效。结果表明: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施药后防效分别是97.49%和96.16%,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推广使用;三唑酮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2.37%,阿米西达次之,防效为83.75%,两种药剂均不产生药害,在实际生产中,三唑酮与阿米西达可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白粉病 防效
下载PDF
BTH对厚皮甜瓜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1 位作者 周洪友 黄永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发抗病性 BTH 甜瓜白粉病 甜瓜细菌角斑病
下载PDF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孔维文 李云龙 +4 位作者 王敬琦 刘婷婷 陈南 金一 何晓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其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型。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PMA染料能够区分细胞死活的特性将其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1)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该菌种不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其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型。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PMA染料能够区分细胞死活的特性将其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1)通过比对分析Gen Bank中该菌种不同株的gap1基因序列,找出gap1基因的保守区并根据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Dxf1和Dxr1,以其他5种非丁香假单胞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只有丁香假单胞菌有扩增曲线,证明引物非常特异。(2)以gap1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其克隆载体,将克隆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培养,使其大量复制。再将质粒提取,以提取的质粒作为标准品,根据其浓度将其稀释为5×101-5×107 7个梯度绘制标准曲线,获得的扩增效率为96.6%,并做组内重复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在2%内,证明标准曲线重复性良好。(3)将构建好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的Ct值为27.99,根据标准曲线所得的起始模板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公式,检测到100 mg患病叶片中含有的菌体为7.69×102拷贝。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并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活的致病菌的数量,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PMA-qPCR 丁香假单胞菌 检测 有活力菌体
下载PDF
BTH对新疆甜瓜抗病性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晓英 张玉岭 +1 位作者 李茂盛 冯作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在大田中连续两年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BTH(100μg/mL和50μg/mL),并在皇后和早金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施用,结果表明,BTH(100μg/mL和50μg/mL)对甜瓜的诱导处理,都能有效的抑制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仅在甜瓜开花期施用一次,... 在大田中连续两年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BTH(100μg/mL和50μg/mL),并在皇后和早金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施用,结果表明,BTH(100μg/mL和50μg/mL)对甜瓜的诱导处理,都能有效的抑制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其中,仅在甜瓜开花期施用一次,防病效果最差。在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最好。仅在采前一周喷洒BTH的处理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并且采前一周喷洒BTH和甜瓜三个不同生长期连续施用BTH在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情指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发抗病性 BTH 甜瓜白粉病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
下载PDF
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药剂筛选 被引量:6
5
作者 冯翔 江念 +1 位作者 陈耀兵 郑小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37-340,共4页
采用抑菌圈法对市场上常见的9种杀细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有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中,5%噻霉酮水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他4种药剂则效果较差.3种生物药剂中,1... 采用抑菌圈法对市场上常见的9种杀细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有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中,5%噻霉酮水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他4种药剂则效果较差.3种生物药剂中,10亿芽孢/克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他2种药剂则效果较差.田间试验中,10亿芽孢/克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剂42g/hm^2的防效较好,其防效分别为82.74%和72.38%.0.3%四霉素水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则效果较差.所以,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推荐使用10亿芽孢/克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抑菌圈法
下载PDF
8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兆良 袁忠林 罗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为明确供试的8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采用含毒介质法、琼脂扩散法和盆栽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大小及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AS、80%乙蒜素EC、5%中生菌素WP、72%... 为明确供试的8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采用含毒介质法、琼脂扩散法和盆栽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大小及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AS、80%乙蒜素EC、5%中生菌素WP、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20%乙酸铜WP和46%可杀得叁千WG的MIC分别为20、80、200、400、800 mg/L和2 000 mg/L。当浓度为400 mg/L时,0.3%四霉素AS、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80%乙蒜素EC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5、1.33、0.93 cm和0.90 c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其中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在浓度200~400 mg/L时,保护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9%~82.2%、78.1%~81.0%、69.7%~78.3%、61.7%~63.1%和57.1%~65.0%。综合考虑,20%噻菌铜SC、46%可杀得叁千WG、5%中生菌素WP、20%乙酸铜WP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杀菌剂 MIC 防效
下载PDF
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祥义 岳继宏 +3 位作者 李肇彬 许如意 周世圳 李劲松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610-612,共3页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其他3种供试药剂防效较差,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对该病害的控制作用。因此,生产中主要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为推荐药剂,但在使用过程中该药剂的可溶性较差,建议各生产厂家对该药剂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角斑病 药剂试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5种杀菌剂混配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振华 缑一杰 王新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6,265,共6页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5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混配方式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最佳药剂混配方式。结果表明,在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春雷霉素,同时用多粘...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5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混配方式对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最佳药剂混配方式。结果表明,在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叶面喷施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春雷霉素,同时用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300倍稀释液灌根的手段,间隔10 d、连续施用3次,优于其他混配方式的防治效果。因此在草莓生产上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时,推荐使用上述3种杀菌剂混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霉酮 春雷霉素 多粘类芽孢杆菌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下载PDF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苑宝洁 李磊 +4 位作者 张红杰 石延霞 柴阿丽 谢学文 李宝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27,共7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F14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在平板离体试验中的抑菌圈直径为5.60 cm,抑制率为62.22%;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为71.10%,田间防效为61.30%。平板对峙和双层培养试验证明菌株ZF145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可以明显抑制6株病原细菌和8株病原真菌的生长。综上,菌株ZF145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的观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伊波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进行了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在5月中旬伴随降雨量的增多和田间浇水所引发的叶面结露水,病害开始发生,到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其流行主要受降雨引起湿度增大和叶面结露水的影响。... 对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环境条件进行了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在5月中旬伴随降雨量的增多和田间浇水所引发的叶面结露水,病害开始发生,到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其流行主要受降雨引起湿度增大和叶面结露水的影响。此时,如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持续6-10h,一遇露点温度,就会出现水浸状病斑,持续3-7d就会造成病害流行。对8种农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72%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最佳,达9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环境 防治研究 防治效果 甜瓜 相对湿度 病害流行 农用链霉素 试验研究 露点温度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生长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沛东 魏方林 +4 位作者 张军 李斯敏 郭近 王益锋 许丹倩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了筛选出可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药剂,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平板生长量-浊度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并开展其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中,以2%春雷霉素SL和3%噻霉酮W... 为了筛选出可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药剂,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平板生长量-浊度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并开展其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中,以2%春雷霉素SL和3%噻霉酮WG的活性最高,EC50分别为8.39mg/L和13.9mg/L;其次是40%春雷·噻唑锌SC,EC50为26.93mg/L;随后是20%噻唑锌SC、46%氢氧化铜WG、20%噻菌铜SC,EC50分别为60.74、73.35、108.86 mg/L。田间药后7 d,40%春雷·噻唑锌SC 800倍液防效最好,为89.26%,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74%~83%);药后14 d,40%春雷·噻唑锌SC 800倍的防效最高,为80.89%,显著优于其他处理(67%~74%)。40%春雷·噻唑锌SC是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离体活性 田间药效
下载PDF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发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34-35,共2页
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危害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峻辉 刘焱 +2 位作者 吉晶晶 陈志强 张耀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近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抗角斑病已成为大白菜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大白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方法。本试验对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进行... 近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抗角斑病已成为大白菜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大白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方法。本试验对哈尔滨市向阳乡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实习基地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丁香假单孢菌丁香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以该分离物为接种病原,以大白菜自交系A224-1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接种温度、湿度、苗龄对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影响;并以自交系264-1-1、203-1及331-1为试验材料,筛选适宜的接种浓度。结果表明:苗龄7~8叶期、接种温度25~30℃、接种湿度90%~100%为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最佳条件组合,最佳接种浓度为1×10^(10) 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菌性角斑病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清义 陈支芹 申君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8期71-73,共3页
为明确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特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高发期施药2次,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第2次药后5 d,防效分别可达到85.08%和7... 为明确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效,特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高发期施药2次,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第2次药后5 d,防效分别可达到85.08%和76.52%,效果突出,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角斑病 生物农药 多黏类芽孢杆菌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检疫性病害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蕾蕾 刘守柱 +5 位作者 王庆冉 王一诺 张书玮 傅文清 李玉保 谭京礼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3,共5页
细菌性角斑病是草莓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草莓的国际贸易和新品种引进,该病已侵入我国,对草莓产业构成严重威胁。作为检疫性病害,该病发生初期症状不明显,病原菌生长缓慢,分离不易,给病原菌及病害防控的相关研究带来较大的挑战。通... 细菌性角斑病是草莓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草莓的国际贸易和新品种引进,该病已侵入我国,对草莓产业构成严重威胁。作为检疫性病害,该病发生初期症状不明显,病原菌生长缓慢,分离不易,给病原菌及病害防控的相关研究带来较大的挑战。通过整理相关的研究报道,介绍了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为害特性、病原菌特性、检测与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检测和早期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草莓黄单胞菌 病原菌 检测 防治
原文传递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对噻唑锌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夏冰 刘瑜 +2 位作者 时浩杰 吴慧明 张传清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2-834,850,共4页
[目的]最大限度阻止或延缓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对噻唑锌的抗药性发生和抗药性群体的形成,延长噻唑锌的使用寿命,确保化学防治效果。[方法]紫外诱变和药剂驯化获得突变体。采用浊度法测定抗药性突变体的抗药性水平、交互抗药性、抗药性遗传... [目的]最大限度阻止或延缓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对噻唑锌的抗药性发生和抗药性群体的形成,延长噻唑锌的使用寿命,确保化学防治效果。[方法]紫外诱变和药剂驯化获得突变体。采用浊度法测定抗药性突变体的抗药性水平、交互抗药性、抗药性遗传稳定性。[结果]该突变体对噻唑锌表现为低抗药水平,抗药性突变体不稳定。抗药性突变体与8-羟基喹啉铜、双唑锌无交互抗药性。[结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对噻唑锌的抗药性风险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锌 毒力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抗药性风险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