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黄颗粒中黄芩素代替黄芩苷的药理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沛 马乐 +3 位作者 王琼 常金花 刘翠哲 苗光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比较三黄颗粒(大黄、含量70%以上黄芩苷浸膏和盐酸小檗碱)和三黄颗粒中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制备的素代三黄颗粒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效。方法采用自身酶解法提取黄芩素提取物(含黄芩素63.5%)代替黄芩浸膏粉入药制备素代三黄颗粒,采... 目的比较三黄颗粒(大黄、含量70%以上黄芩苷浸膏和盐酸小檗碱)和三黄颗粒中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制备的素代三黄颗粒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效。方法采用自身酶解法提取黄芩素提取物(含黄芩素63.5%)代替黄芩浸膏粉入药制备素代三黄颗粒,采用干酵母致Wistar大鼠发热试验、醋酸致昆明小鼠扭体试验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试验比较素代三黄颗粒和三黄颗粒的药理作用。结果制得的黄芩素提取物中黄芩素含量为63.5%。素代三黄颗粒能明显抑制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体温变化、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为62.68%)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足肿胀度在2,3,4 h时明显低于三黄颗粒组),效果均优于三黄颗粒。结论素代三黄颗粒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进行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黄芩苷 素代三黄颗粒 解热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膜分离法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丽平 孔焕宇 +1 位作者 朱嘉 蓝云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提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两级超滤和一级纳滤对银黄水煎液进行分离、浓缩,用HPLC法检测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蒽酮试剂比色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最终分离液多糖含量为3.41mg/mL,黄芩苷和绿原酸从原...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提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两级超滤和一级纳滤对银黄水煎液进行分离、浓缩,用HPLC法检测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蒽酮试剂比色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最终分离液多糖含量为3.41mg/mL,黄芩苷和绿原酸从原液的转移率分别为77.24%、79.02%。结论膜分离方法用于银黄水煎液有效部位的分离,保留了包括多糖在内的多种活性成分,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银黄水煎液 黄芩苷 绿原酸 多糖
下载PDF
黄芩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菌膜泡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良 唐荣银 倪龙兴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膜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CV)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酶联免疫法检测EC... 目的:探讨黄芩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膜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CV)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酶联免疫法检测ECV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ALP活性的影响以及黄芩醇提取物对ECV这一生物活性的阻断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细胞培养物中加入50μg/mL ECV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ALP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当同时加入各浓度黄芩醇提取物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ALP的活性明显增高,与ECV组相比均P<0.01,且随黄芩醇提取物浓度升高,ALP的活性也随之增高,呈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芩醇提取物可能在病变修复过程中,通过阻断ECV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ALP的活性,促使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而有利于病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醇提取物 牙龈卟啉菌 膜泡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蓝远强 苏燕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8-9,1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黄芩苷片每次0.75g,每日3次口服,联合苦参素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2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另外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苦参素...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黄芩苷片每次0.75g,每日3次口服,联合苦参素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2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另外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苦参素胶囊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26周为一个疗程,对照观察疗效。结果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降低ALT、AST、γ-G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黄芩苷联合苦参素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铜(Ⅱ)—黄芩甙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超氧负离子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贾朝霞 吴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黄芩甙是唇形科植物黄芩根(Scutellariax Ridix)的主要成分、有抑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近来就黄芩甙对脂质对氧化的影响和对高脂血症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进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有歧化超氧负离子(O_2)保护生物机体的... 黄芩甙是唇形科植物黄芩根(Scutellariax Ridix)的主要成分、有抑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近来就黄芩甙对脂质对氧化的影响和对高脂血症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进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有歧化超氧负离子(O_2)保护生物机体的功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的医用酶,但由于提取困难、稳定性差,故人们正致力于合成其代用品的探讨。我们所合成的两个新的黄芩甙铜配合物不仅显示一定的SOD样活性,而且也为深入认识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配合物 SOD活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素华 叶秋焰 《海峡药学》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 建立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OSD柱(4.6×250mm,5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6-1,柱温为30... 目的 建立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OSD柱(4.6×250mm,5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6-1,柱温为30℃。结果本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黄芩苷进样量在0.0472~0.2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0.75%(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量现性好,可作为控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消炎颗粒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卫东 黄婉锋 李翠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B08期84-86,共3页
建立了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ODS(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0:6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30℃.黄芩苷在0.1~1.0ug线性范围... 建立了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ODS(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0:6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30℃.黄芩苷在0.1~1.0ug线性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在0.3~3.0ug线性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和95.4%,RSD分别为1.77%和1.93%(n=6)。此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药典完善三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片 黄芩苷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IBS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8
作者 张纪兵 左娟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测定IBS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9:51),检测波长280am。结果:黄芩苷浓度在0、01~0.393m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2... 目的:测定IBS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9:51),检测波长280am。结果:黄芩苷浓度在0、01~0.393m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2%,RSD为2.3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IBS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颗粒 黄芩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黄芩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Ⅰ型干扰素及SOCS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沛 彭洪军 +2 位作者 高春林 任献国 夏正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8-33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黄芩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Ⅰ型干扰素(Ⅰ-IFN)及SOCS1/3蛋白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RS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体内Ⅰ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IL-6和IL-12... 目的:通过研究黄芩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Ⅰ型干扰素(Ⅰ-IFN)及SOCS1/3蛋白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RS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体内Ⅰ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IL-6和IL-12的表达量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SOCS1/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各给药组肺组织病变较模型组改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IFN-α的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黄芩苷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IFN-β的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黄芩苷中、高剂量组SOCS1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P<0.01),黄芩苷高剂量组SOCS3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黄芩苷中、高剂量组,预防组IL-6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芩苷高剂量组IL-1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芩苷可上调RSV感染大鼠体内Ⅰ-IFN的表达,并可能通过下调IL-6和IL-12的水平来抑制SOCS1/3的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推测其为黄芩苷抗RSV感染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呼吸道合胞病毒 大鼠模型 I型干扰素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细胞因子信号 传导抑制蛋白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