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ltip技术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春祥 李浩淼 +3 位作者 陈克冰 刘少喻 韩国伟 谭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与徒手置钉术的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40例需行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Ball tip技术或徒手置钉技术置入椎弓... 【目的】通过与徒手置钉术的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40例需行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Ball tip技术或徒手置钉技术置入椎弓根钉。椎弓根球形探针包括一个金属球端和一个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柄,金属球端的直径分别有1.5、2.5、3.5 mm 3种。Ball tip技术要点:按标准椎弓根钉进钉点定位,高速磨钻钻孔去除皮质,将椎弓根球形探针按直径从小到大依次缓慢敲入椎弓根内直至达到椎体前方骨皮质。术后采用CT扫描评价椎弓根钉钉道情况。同样方法评价同期徒手置钉组。【结果】采用Ball tip技术共置入104枚椎弓根钉,传统徒手技术置入98枚。术后CT扫描显示Ball tip组胸椎椎弓根钉钉道准确率为84.6%,16枚(15.4%)螺钉出现置钉不良,其中3枚(2.9%)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6枚(5.8%)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7枚(6.7%)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徒手置钉组准确率为65.3%,共有34枚(34.7%)置钉不良螺钉,其中10枚(10.2%)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16枚(16.3%)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8枚(8.2%)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外侧骨皮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徒手置钉技术相比,Ball tip置钉技术,可更准确地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减少因螺钉误置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 tip技术 椎弓根钉 探针 胸椎 徒手
下载PDF
Ball Tips of Micro/Nano Probing Systems:A Review 被引量:1
2
作者 Ruijun LI Chen CHEN +4 位作者 Dandong LI Kuang-Chao FAN Zhenying CHENG Qiangxian HUANG Xueming D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22-230,共9页
To satisfy the measuring demands for the micro components of the industry, micro/nano probing systems with various ball tip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most of them cannot be used to measure the real micro geometri... To satisfy the measuring demands for the micro components of the industry, micro/nano probing systems with various ball tip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most of them cannot be used to measure the real micro geometrical features high precisely because the parameters of the ball tips are not appropriate. The ball tips with a diameter of less than 100 μm, a sphericity and eccentricity of far less than 1 μm are required urgently. A review on the state-of-the-art of ball tips of micro/nano probing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now available ball tips are introduced sepa- rately. The existing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ball tips are demonstrated and summarized. The ball tips' future trends, which are smaller diameter, better sphericity and smaller eccentricity,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for micro geometrical features. Some challenges have to be faced in future, such as the promotion and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for the small ball tip's sphericity and eccentricity. Fusion method without the gravity effect when the molten ball tip solidifying is a more suitable way to fabricate a small diameter ball tip together with a sh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 tip · probe - Micro/nano CMMs · Microcomponents
下载PDF
小模数齿轮接触式钨钢测针微球头夹具设计
3
作者 戴辉 潘存腾 +3 位作者 陈祥 陈松 邓湘洋 陈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对小模数齿轮常利用接触式微球头测针进行精密测量,由于其体积较小、表面形貌复杂,对加工的测针微球头直径、圆度等精度有很高的要求。首先简要分析了利用钨钢制作小模数齿轮接触式测针的优点,并利用垂直激光束进行了微球头加工试验,根... 对小模数齿轮常利用接触式微球头测针进行精密测量,由于其体积较小、表面形貌复杂,对加工的测针微球头直径、圆度等精度有很高的要求。首先简要分析了利用钨钢制作小模数齿轮接触式测针的优点,并利用垂直激光束进行了微球头加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出现的问题设计了加工钨钢测针微球头的专用定位夹具;其次利用紧固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对加工针件的夹持与放松,并搭建X/Y滚珠丝杠定位平台,实现了夹持与定位相结合;最后在加工平面引入半球形磁铁与调速马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加工微球头的精度与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接触式钨钢测针 微球头 夹具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廷励 张晓湄 张永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57眼接受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55眼接受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联合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6~12个月,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包括泪道冲洗通畅度、泪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程度),以治愈、好转和无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有效率。结果泪道浚通组有效率为77.58%。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0.70%。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9.09%,联合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浚通术组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中,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道浚通术疗效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成本低廉,手术时间短,微创,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道浚通术 球头硅胶管植入术 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
下载PDF
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校准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义旭 施玉书 +4 位作者 高思田 李东升 李伟 李琪 宋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针对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校准需求,提出一套基于标准球的校准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方法,并对引起探测尺寸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使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测长机对标准球的直径进行校准,再使用标定后的标准球校准工... 针对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校准需求,提出一套基于标准球的校准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方法,并对引起探测尺寸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使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测长机对标准球的直径进行校准,再使用标定后的标准球校准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球标准器能够满足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校准的需求,既能被精密校准,又可在工业CT中获得低伪像的高质量图像,从而实现对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的校准。通过对影响工业CT探测尺寸误差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工业CT成像过程中各环节的误差源,对于建立工业CT测量系统全面的校准方法和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工业CT 标准球 探测尺寸误差
下载PDF
小球法测量超声水浸探头声场底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兆亮 陈继红 +2 位作者 陈文王 邓峥 周子炜 《上海计量测试》 2017年第6期2-3,10,共3页
使用平面、斜面、圆锥和无底座几种类型的小球反射体,对平面超声水浸探头的远近场分界点和声束宽度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当下主流测试标准中小球反射法测量时底座设定的发展趋势和合理性。
关键词 小球反射法 超声水浸探头 底座 远近场分界点 声束宽度
下载PDF
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微米尺度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翊 范真 +3 位作者 丁建宁 凌智勇 程广贵 蒋楠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9-762,共4页
采用微米级别的AFM球头探针对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进行了摩擦实验。研究了微米尺度下,外加载荷和扫描速率对薄膜摩擦性能的影响。考虑粘附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微观低载荷接触摩擦力表征的修正Amonton公式。分析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形貌粗糙... 采用微米级别的AFM球头探针对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进行了摩擦实验。研究了微米尺度下,外加载荷和扫描速率对薄膜摩擦性能的影响。考虑粘附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微观低载荷接触摩擦力表征的修正Amonton公式。分析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形貌粗糙峰之间的关系,根据薄膜表面粗糙峰的分布,建立了微米尺度下球头探针与薄膜表面粗糙峰的等效接触模型,并推导出了摩擦力f关于载荷参数(p)和形貌参数()的函数表达式f(p,),表明单位面积接触粗糙峰密度对摩擦力大小起着主导作用。所建接触模型成功解释了摩擦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 球头探针 微米尺度 接触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一维测头与标准球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机载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志祥 陈剑雄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借鉴多维测头的测量原理,提出基于一维测头与标准球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机载测量系统。结合机载测头的测量方法,通过一维测头测量标准球5个测点。由于球心三维偏差引起的Z方向偏移,构建了基于五点测量法的球心三维偏差辨识模型。在自行... 借鉴多维测头的测量原理,提出基于一维测头与标准球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机载测量系统。结合机载测头的测量方法,通过一维测头测量标准球5个测点。由于球心三维偏差引起的Z方向偏移,构建了基于五点测量法的球心三维偏差辨识模型。在自行搭建的测量平台上,通过对比预设的球心偏差与一维测头的实际测量值,以验证基于一维测头与标准球测量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 几何误差 一维测头 标准球
下载PDF
浪形保持架整形工序测量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鞠滨香 《哈尔滨轴承》 2009年第1期45-46,57,共3页
针对浪形保持架整形工序中,使用游隙夹具测量径向游隙时,存在测量过程繁琐、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改变模具结构、改进测量方法、采用中心径测量,取代了径向游隙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浪形保持架 径向游隙 夹具 球兜中心径 测头
下载PDF
液化气球罐整体热处理施工安全方案的探讨
10
作者 范芃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2年第4期37-38,共2页
介绍了液化气球罐在进行整体热处理作业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方案,分析了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液化气球罐 整体热处理 施工安全方案
下载PDF
拖拉机涡轮增压器中混合陶瓷球轴承无损检测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葛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依据多频涡流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调频涡流的混合陶瓷球轴承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单个检测通道和三角波调制信号,可以实现不同深度缺陷的检测和得到幅值线性变化的调制信号,使用自比式探头作为传感器,有效地抑制了温度漂移... 依据多频涡流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调频涡流的混合陶瓷球轴承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单个检测通道和三角波调制信号,可以实现不同深度缺陷的检测和得到幅值线性变化的调制信号,使用自比式探头作为传感器,有效地抑制了温度漂移和探头振动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建立了拖拉机涡轮增压器中混合陶瓷球轴承涡流无损检测仿真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缺陷尺寸的拖拉机涡轮增压器中混合陶瓷球轴承进行了缺陷尺寸识别的仿真模拟计算,搭建了多频涡流无损检测系统实验平台,将实验测得的缺陷尺寸结果和仿真模拟计算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而说明了多频涡流检测在拖拉机涡轮增压器中混合陶瓷球轴承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涡流 涡轮增压器 混合陶瓷球轴承 无损检测 自比探头 拖拉机
下载PDF
深沟球轴承密封槽尺寸测量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玉明 刘峰 刘道超 《哈尔滨轴承》 2014年第3期51-52,58,共3页
通过对不同尺寸的深沟球轴承密封槽尺寸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密封槽 测量位置 仪表测头 适用范围
下载PDF
深沟球轴承密封槽位置测量方法的改进
13
作者 钱德丽 张艳 《哈尔滨轴承》 2013年第2期83-84,共2页
深沟球轴承密封槽位置的原测量方法不够严谨,需依赖检查人员的经验检测,导致部分产品尺寸超差。针对以上问题,改进了测量方法,控制产品质量在合格范围内,保证了压盖质量。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密封槽 测量位置 仪表测头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应用Ball tip技术置入椎弓根钉的准确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浩淼 陈克冰 +5 位作者 梁春祥 刘少喻 龙厚清 韩国伟 刘希哲 马伟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针对需要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通过与传统徒手置钉技术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对2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中应用椎弓根球形探针(bal... 目的针对需要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通过与传统徒手置钉技术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对2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中应用椎弓根球形探针(ball tipprobe)置入椎弓根。结果采用Balltip技术共置入193枚椎弓根钉,传统徒手技术置入161枚螺钉。术后CT扫描显示Ball tip组椎弓根钉钉道准确率为89.1%,共有21枚(10.9%)置钉不良螺钉,其中5枚(2.6%)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16枚(8.3%)穿透外侧骨皮质。徒手置钉组准确率为75.2%,共有40枚(24.8%)置钉不良螺钉,其中11枚(6.8%)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29枚(18.0%)穿透外侧骨皮质。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外侧骨皮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徒手置钉技术相比,椎弓根Bautip技术,可准确地置入椎弓根钉,减少因螺钉误置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tip技术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钉 探针
原文传递
探针法测定吲哚美辛凝胶剂粘附力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玉凤 邢绍荣 +1 位作者 左宁 陈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8-951,共4页
目的:建立探针法测定吲哚美辛凝胶膏剂黏附力的方法,并考察影响贴剂黏附力检测的因素。方法: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测定,以1 cm^2酚树脂板作为接触介质,接触时施加100克力(gf)于样品上,以300 mm·min^-1的速度进行分离,测定分离产生... 目的:建立探针法测定吲哚美辛凝胶膏剂黏附力的方法,并考察影响贴剂黏附力检测的因素。方法: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测定,以1 cm^2酚树脂板作为接触介质,接触时施加100克力(gf)于样品上,以300 mm·min^-1的速度进行分离,测定分离产生的最大作用力,同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通则<0952>黏附力测定法第一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测定不同储存条件下凝胶膏剂含水量对黏附力的影响。结果:探针法测量结果与滚球法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黏住较大球号的凝胶膏剂其对应的探针法粘附力也较大。高温或者低湿的存储条件下,凝胶膏剂的水分与黏附力呈负相关,Y=-3.3872X+376.18(R2=0.8825),水分与初黏力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探针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比滚球法有更好的质量区分性。该法可以作为凝胶膏剂黏附力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法 滚球法 黏附力 凝胶膏剂 吲哚美辛 透皮给药
原文传递
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文双 冷仲禹 何晓迪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慢性鼻泪管阻塞患者152例(152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泪囊...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慢性鼻泪管阻塞患者152例(152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遗留瘢痕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治愈:术后患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好转:术后泪道冲洗可见部分反流,无溢泪或少许溢泪;无效:术后患者泪道冲洗不通,溢泪无改善或者加重。主要指标总有效率、遗留瘢痕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6%和89.47%(P=0.7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遗留瘢痕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37%)(P=0.006),术中总出血量(10.53±3.20 m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0.20±10.21 ml)(P=0.000),手术时间(10.01±5.41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58.05±12.19分钟)(P=0.000)。结论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治疗慢性鼻泪管阻塞疗效与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手术后遗留瘢痕,缩短手术时间,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泪道探通术 球头型泪道扩张引流管
原文传递
高精度轴系径向回转误差和反向法转位测量分析
17
作者 王海清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1997年第2期28-32,共5页
对于精密轴系径向回转误差的测量,在反向误差分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采样间隔、测球参数、测球安装偏心、测头安装位置、测头半径和测力等与测量精度有关的几个主要参数,提出了实现反向转位的一种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误差... 对于精密轴系径向回转误差的测量,在反向误差分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采样间隔、测球参数、测球安装偏心、测头安装位置、测头半径和测力等与测量精度有关的几个主要参数,提出了实现反向转位的一种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误差数据处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径向回转误差 采样间隔 测球 轴系相对反向转位法 测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