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Leaves and Bark of Picrasma quassioides by GC-MS
1
作者 Jingni WANG Yanqiu DENG +2 位作者 Hongzhen TANG Hui HUANG Zhenwei ZHA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of the leaves and bark of Picrasma quassioides.[Methods]The volatile oils in the leaves and bark of P.quassioides were extracted using steam distilla...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of the leaves and bark of Picrasma quassioides.[Methods]The volatile oils in the leaves and bark of P.quassioides were extracted using steam distillation(SD)method and identifi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Based on the mass spectrum database(NiST08),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spectrum analysis,referr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the base peak and relative abundance were compared to identify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leaves and bark.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was determined by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Results]A total of 24 and 23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leaves and bark of P.quassioides,respectively,including 11 common components.[Conclusions]Leaf and bark are different tissues.They contain different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of which the contents vary greatly.They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quassioides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rasma quassioides LEAF bark Volatile oil GC-MS
下载PDF
玉竹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2
作者 陈楚洪 邹振燕 +1 位作者 王双辉 金晨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8,共6页
以玉竹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挥发油。以玉竹皮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成分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溶剂为丙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4.6∶1(mL/g)、微波功率410 W、微波时间2... 以玉竹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挥发油。以玉竹皮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成分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溶剂为丙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4.6∶1(mL/g)、微波功率410 W、微波时间269 s,在此条件下玉竹皮挥发油得率为1.79%±0.13%;玉竹皮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对二甲苯(21.72%)、1,3-苯二甲酸(17.26%)、3-戊烯-2-丙酮(15.12%);玉竹皮挥发油的总还原力大于同质量浓度的玉竹挥发油,玉竹皮挥发油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与玉竹挥发油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皮 挥发油 抗氧化能力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复合脂肪酶催化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3
作者 朱罗乐 焦记稳 +1 位作者 简经海 李洋 《山西化工》 2023年第3期36-37,44,共3页
为解决传统柴油属于不同再生资源而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在对光皮树油提取工艺和脱胶脱脂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方式重点对基于光皮树油、甲醇等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展开研究,并重点对不同水含量和甲醇与光皮树油摩尔... 为解决传统柴油属于不同再生资源而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在对光皮树油提取工艺和脱胶脱脂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方式重点对基于光皮树油、甲醇等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展开研究,并重点对不同水含量和甲醇与光皮树油摩尔比对生产柴油的转化率进行对比,研究成果可指导今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脂肪酶 光皮树油 生物柴油 甲醇 摩尔比
下载PDF
核桃楸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淑萍 孟祥颖 +5 位作者 齐晓丽 张晓路 薄华本 乌垠 鲍永利 李玉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1-964,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分离出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7大类化...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分离出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7大类化合物,有3类(7种,33.93%)为已知药用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和开发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分析 挥发油 核桃楸 气相色谱/质谱 水蒸汽蒸馏法 药用成分 基础数据 化合物 联用法 呋喃类 分离 酮类 肟类 新药
下载PDF
两种树皮热解微晶结构及生物油组分对比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文亮 虞宇翔 +1 位作者 常建民 白甜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0-1315,共6页
以针叶材杉木树皮和阔叶材桉木树皮为原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两种树皮热解前后固体颗粒微晶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利用气质联用(GC-MS)、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两种树皮生物油组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皮中的纤... 以针叶材杉木树皮和阔叶材桉木树皮为原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两种树皮热解前后固体颗粒微晶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利用气质联用(GC-MS)、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两种树皮生物油组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皮中的纤维结构及脂肪链结构在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基本被破坏.杉木树皮和桉木树皮生物油主要组分相似,含有酸类、酮类、酚类、醇类、醛类、糖类、酯类等类物质,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桉木树皮相对杉木树皮热解生成了较多的酸类、酮类物质,而酚类、醇类、糖类物质相对较少.两种树皮生物油中酚类物质占有较大的比例,以苯酚和邻苯二酚为主.两种树皮生物油主要物质分子量集中在300~ 500 g/mol,但桉木树皮生物油中分子量在300~ 500 g/mol的相对含量(48.18%)相比杉木树皮(61.14%)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树皮 桉木树皮 生物油 组分分析
下载PDF
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红星 孙振军 +2 位作者 黄初升 林森 何冬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手段对广西防城港市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比较研究表明:桂皮的提取率最高,桂枝的次之,桂叶的最...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手段对广西防城港市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比较研究表明:桂皮的提取率最高,桂枝的次之,桂叶的最低;在化学成分上,桂皮、桂枝、桂叶油的主要成分是相近的,从它们的挥发油中分离出36个组分,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60.42%)、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18.81%)、肉桂酸(8.86%)等;桂枝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47.38%)、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23.21%)、肉桂酸(7.65%)等;而桂叶油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38.27%)、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29.36%)、香豆素(7.1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肉桂挥发性成分抑制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安福丽 张仲 +1 位作者 康兰芳 相聪坤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3期1544-1545,共2页
目的评价肉桂挥发油对离体子宫收缩的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制备挥发油;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其生物效应,60只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继而分为1个中位剂量组(n=6)和6个浓度倍增组(n=4)。试验组给予肉桂油提取物,对... 目的评价肉桂挥发油对离体子宫收缩的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制备挥发油;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其生物效应,60只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继而分为1个中位剂量组(n=6)和6个浓度倍增组(n=4)。试验组给予肉桂油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结果肉桂药材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ED50为22.75g/ml,95%可信区限为15.90~135.21g/ml。结论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效应成分及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油类 挥发 子宫收缩 抑制作用 痛经
下载PDF
肉桂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唐裕芳 张妙玲 黄白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32-434,共3页
本文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经微波预处理的肉桂粉得到肉桂油,并采用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研究了肉桂油对6种细菌、1种酵母、4种霉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肉桂油经固相和气相扩散对细菌、酵母、霉菌的抑... 本文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经微波预处理的肉桂粉得到肉桂油,并采用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研究了肉桂油对6种细菌、1种酵母、4种霉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肉桂油经固相和气相扩散对细菌、酵母、霉菌的抑制活性均较强,并且对真菌的抑菌活性更强一些,其次是G+,对所有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63mL/L,且真菌的MIC<细菌的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肉桂油 抑菌效果
下载PDF
杠柳根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对麦二叉蚜的毒杀活性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史清华 马养民 秦虎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0-623,共4页
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杠柳根皮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15种化合物,对其中10种进行了鉴定,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91%,分别为4-甲氧基水杨醛、乙酸丁酯、2-甲基-1,3-二氧环戊基乙酸乙酯、乙羟硫代羧酸-8-二乙氧... 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杠柳根皮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15种化合物,对其中10种进行了鉴定,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91%,分别为4-甲氧基水杨醛、乙酸丁酯、2-甲基-1,3-二氧环戊基乙酸乙酯、乙羟硫代羧酸-8-二乙氧基磷酰正辛酯、1,1,3,3-四丁氧基-2-丙酮、4-甲基-2-戊酮、甲酸丁酯、1-(1-乙氧基乙氧基)丁烷、2-正丁氧基四氢吡喃及丁醚。以麦二叉蚜为试虫进行挥发油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杠柳根皮挥发油对试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根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触杀活性
下载PDF
南鄱阳坳陷龙潭组树皮煤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松源 徐克定 +3 位作者 杨斌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2,69,共7页
南鄱阳坳陷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因富含树皮体而称之树皮煤。树皮煤的树皮体含量大于40%,同时富含基质镜质体、小孢子体等富氢组分。用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得知树皮煤产油率很高,达到413.80 kg/t,是迄今已知的最好的煤成油烃源岩之一。... 南鄱阳坳陷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因富含树皮体而称之树皮煤。树皮煤的树皮体含量大于40%,同时富含基质镜质体、小孢子体等富氢组分。用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得知树皮煤产油率很高,达到413.80 kg/t,是迄今已知的最好的煤成油烃源岩之一。通过单组分生烃模拟实验证实树皮体最有利于生成液态烃,是树皮煤生油的主要贡献者。南鄱阳坳陷的龙潭组是中国南方演化程度较低的,白垩纪盆地的叠合造就了烃源岩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地质条件。乐探1井油藏的原油经油源对比为典型的树皮煤生成的煤成油,表明在中国南方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龙潭组煤成油的勘探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成藏 油源对比 煤成油 树皮煤 龙潭组 南鄱阳坳陷
下载PDF
侧柏心材和树皮精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志明 王海英 +2 位作者 王芳 潘晓星 田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侧柏富含树脂。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树干上部心材精油与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最高相对含量成分均为柏木醇,三者共有组分为4-松油醇、α-柏木烯、罗汉柏烯、雪松烯、γ-依兰油烯、花侧柏烯、榄香醇、柏木醇、α-杜松醇和乙酸... 侧柏富含树脂。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树干上部心材精油与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最高相对含量成分均为柏木醇,三者共有组分为4-松油醇、α-柏木烯、罗汉柏烯、雪松烯、γ-依兰油烯、花侧柏烯、榄香醇、柏木醇、α-杜松醇和乙酸柏木酯。其树干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基本相同,而相对含量不同。柏木醇具有抗蚁、抗螨、抗菌的活性,富含柏木醇的侧柏心材和树皮精油具有开发为环境友好型农药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心材 树皮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白桦树皮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文辉 孙志忠 +2 位作者 王详 邢有权 郑庆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8-20,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对白桦树皮挥发油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氧代丙酸(53.54%)。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白桦树 挥发油 树皮
下载PDF
湖南产樟树不同部位精油分析(英文)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学文 熊艳 游奎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从湖南樟树花、嫩叶以及根皮三个部位中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含量占95%以上的40个化合物。采用ABTS+和LPO两种方法研究了三种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三种精油均表现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能力,三种精油... 从湖南樟树花、嫩叶以及根皮三个部位中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含量占95%以上的40个化合物。采用ABTS+和LPO两种方法研究了三种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三种精油均表现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能力,三种精油清除能力均为根皮>嫩叶>樟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精油 GC/MS 嫩叶 根皮 抗氧化
下载PDF
10种杨属植物树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1、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5.06%、98.34%、96.91%、91.08%、100%、96.00%、90.69%、89.65%、95.31%和9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树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国南方树皮煤的生油潜力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爱云 翁成敏 蔡云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209-215,共7页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的树皮煤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江西乐平、贵州六盘水、湖南对阳等地区。将树皮煤作为烃源岩研究,对中国南方油气资源的寻找、勘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树皮煤的形成条...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的树皮煤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江西乐平、贵州六盘水、湖南对阳等地区。将树皮煤作为烃源岩研究,对中国南方油气资源的寻找、勘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树皮煤的形成条件。有机质类型、演化程度以及各种显微组分对煤成烃的贡献的分析,讨论树皮煤的生烃潜力。并根据龙潭煤系生烃潜力、油气显示和生储盖的组合特征,讨论了龙潭煤系的成藏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煤系 树皮煤 生油潜力 成藏前景 油藏
下载PDF
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曹迪 徐照辉 王芳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明确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厚朴挥发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等模型,观察厚朴挥发油... 目的:明确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厚朴挥发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等模型,观察厚朴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从厚朴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6种成分,其主要含β-桉叶醇(15.85%)、沉香螺醇(23.01%)和2-萘甲醇(28.93%)。厚朴挥发油能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小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度,降低炎症组织PGE2、TNF-α和IL-1β含量。结论:厚朴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炎症介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厚朴 挥发油 小鼠
下载PDF
丁香与桂皮挥发油混合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运海 王玫 +1 位作者 余莲芳 张泰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1-31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ECT)和桂皮(CCP)挥发油及其混合物(ECT+CCP)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混合物...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丁香(ECT)和桂皮(CCP)挥发油及其混合物(ECT+CCP)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通过质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丁香和桂皮挥发油及其混合物的定性分析结果分别为23、29和34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9.32%、96.38%、97.20%。结果表明,丁香与桂皮挥发油混合后发生了复合效应,有两个新组分生成;化学组分种类基本上为两个单味香料的加和,其组分主要来自于桂皮;单味香料挥发油组分的含量在混合后发生了变化,丁香组分含量在混合油中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桂皮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红毛五加皮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倪娜 赵君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红毛五加皮的挥发油,出油率为1%;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其中33个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个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萜烯类及其氧化衍生物占较...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红毛五加皮的挥发油,出油率为1%;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其中33个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个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萜烯类及其氧化衍生物占较大比例,主要有正-十六烷酸(13.82%)、匙叶桉油烯醇(10.68%)、α-杜松醇(10.36%)、9,12-十八烷二烯酸(6.85%)、β-金合欢烯(4.83%)、+/-.-反-橙花叔醇(4.81%)、大根香叶烯D(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学 红毛五加皮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重阳木树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路 周琼 +3 位作者 陈春燕 王银玲 吴丽 苏务荣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5,共5页
研究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重阳木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从重阳木树皮挥发油... 研究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重阳木树皮和叶片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从重阳木树皮挥发油的26个峰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12.45%)、糠醛(10.43%)、十五酸(9.46%)、十七酸乙酯(8.98%)、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7.51%)等;从重阳木新鲜叶片挥发油的16个峰中鉴定出14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1-己醇(26.94%)、十五酸(10.8%)、环己酮(10.63%)、十七酸乙酯(10.2%)、月桂酸(6.1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木 树皮和叶片 挥发油 水蒸汽蒸馏 GC-MS
下载PDF
肉桂环状剥皮与新皮的再生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红 蔡业统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对5年生肉桂树(CinnamomumcasiaPresl)采用茎干大面积环剥(剥皮长度10~15m,占主干长度80%以上)、药剂处理(喷洒“桂皮再生剂”)和透明塑料薄膜包裹方法,80%以上植株剥皮后能在原位再生新... 对5年生肉桂树(CinnamomumcasiaPresl)采用茎干大面积环剥(剥皮长度10~15m,占主干长度80%以上)、药剂处理(喷洒“桂皮再生剂”)和透明塑料薄膜包裹方法,80%以上植株剥皮后能在原位再生新皮并产生与原皮相似的结构。再生皮表面较粗糙,皮孔外突,比原皮明显增厚。横切面上可见再生皮有两条较宽的木栓带和一条连续成带状的中柱鞘石细胞群。3年生再生皮韧皮部油细胞分布较多,桂油和桂皮醛含量(分别为09%和0078%)均超过6年生原皮。3年生再生皮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已经成熟,可再次环剥和再生。由于剥皮不砍树,随着树体长粗和增高,可实现桂皮增产,有利于肉桂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环状剥皮 新皮再生 桂油 桂皮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