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phytolith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ice ecosystems through basalt powder amendment 被引量:6
1
作者 Fengshan Guo Zhaoliang Song +5 位作者 Leigh Sullivan Hailong Wang Xueyan Liu Xudong Wang Zimin Li Yuying Zhao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91-597,M0003,共8页
Global warming as a result of rapid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a emission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world's economy and human activities. Carbon sequestra- tion in phytoliths is regarded as a highly stable carbon s... Global warming as a result of rapid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a emission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world's economy and human activities. Carbon sequestra- tion in phytoliths is regarded as a highly stable carbon sink mechanism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response of plant phytolith-occluded carbon (PhytOC) to external silicon amendments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asalt powder (BP) amendment on phytolith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 a high-PhytOC accumula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hytolith and PhytOC in rice increased with BP amendment. The PhytOC produc- tion flux in different rice plant parts varied considerably (0.005-0.041 Mg CO_2 ha^-1 a^-1), with the highest flux in the sheath. BP amendmen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flux of phytolith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roplands by 150 %. If the global rice cultivation of 1.55 × 10^8 ha had a similar flux of PhytOC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0.61× 10^7 to 1.54 × 10^7 Mg CO_2 would be occluded annually within global rice phytolith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exter- nal silicon amendment such as BP amendment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potential management tool to increase long- term biogeochemica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rops such as rice and may also be an efficient way to mitigate the global warming in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LITH Carbon sink Carbonsequestration basalt powder amendment RICE
原文传递
基于固废制备人造石颗粒材料耐久性试验
2
作者 孔纲强 洪寅哲 +2 位作者 虞杨 陈庚 陈永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71,共9页
以玄武岩石粉、电石渣、脱硫石膏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探讨基于固废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久性。通过开展耐水、耐酸和冻融循环试验,结合SEM微观表征,以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 以玄武岩石粉、电石渣、脱硫石膏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探讨基于固废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久性。通过开展耐水、耐酸和冻融循环试验,结合SEM微观表征,以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对人造石颗粒材料在不同原料钙硅比(Ca/Si)条件下的耐久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材料整体耐水性能良好,增大原料Ca/Si,有利于提高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水性,当Ca/Si达到1.0时,其软化系数可达0.894;酸蚀可导致人造石颗粒材料质量损失与强度损失,增大原料Ca/Si可提高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酸腐蚀性能;冻融循环会使人造石颗粒材料内部会产生裂隙,从而导致其强度下降,当Ca/Si为0.9和1.0时,人造石颗粒材料强度损失率最小,仅为18.7%,其抗冻融性能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石粉 人造石颗粒材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 耐久性
下载PDF
复合型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冻融损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金民 李长康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于冻融循环试验,对比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损伤强度,得出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冻融损伤强度规律。研究利用公路工程冻融试验方法,开展复合型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强度变化分析,同时对比复合型玄武岩... 基于冻融循环试验,对比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损伤强度,得出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冻融损伤强度规律。研究利用公路工程冻融试验方法,开展复合型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强度变化分析,同时对比复合型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损失影响。试验研究表明:(1)玄武岩粉掺量小于1.5 kg/m^(3)时,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较基准组变化不大;(2)玄武岩纤维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较大,掺量为2.0 kg/m^(3),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基准组有所提升;(3)复合型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随玄武岩粉、玄武岩纤维等掺量增加,抗冻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粉 玄武岩纤维 冻融循环 损伤强度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涛 吕军 +2 位作者 邓旭艳 王绍明 于本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6-1916,共11页
为解决高原机场道面混凝土易收缩开裂和冻融破坏问题,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橡胶颗粒掺量混凝土开展了力学性能、早期收缩性及抗冻性能的研究,采用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阐释了玄武岩纤维与橡胶颗粒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玄武岩纤维... 为解决高原机场道面混凝土易收缩开裂和冻融破坏问题,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橡胶颗粒掺量混凝土开展了力学性能、早期收缩性及抗冻性能的研究,采用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阐释了玄武岩纤维与橡胶颗粒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玄武岩纤维和橡胶颗粒掺量的混凝土早期收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同基准混凝土相比,掺0.3%(体积分数,下同)玄武岩纤维与10%(砂的体积取代率,下同)橡胶颗粒混凝土的7和28 d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3.6%、11.8%,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6.7%、18.1%,72 h收缩率降低了54.7%,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降低了67.0%,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降低了10.4%;玄武岩纤维可抑制混凝土基体微裂缝的萌生扩展,承受部分收缩应力。而弹性体橡胶颗粒的填充、蓄水与引气作用可优化基体孔结构,延缓水分蒸发速率,缓解冻胀压力,使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提高,早期收缩降低;建立的收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橡胶颗粒 早期收缩 抗冻性
下载PDF
WO_(3)/玄武岩粉/环氧树脂复合辐射屏蔽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5
作者 陶醉 谭松波 +2 位作者 陈锦路 杨暄 彭国文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35-37,共3页
制备了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氧化钨和玄武岩粉为填料的复合辐射屏蔽材料。通过XRD和SEM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和辐射性能测试填充氧化钨和玄武岩粉后的复合辐射屏蔽材料。结果表明,采用kh560表面改性的WO_(3)/玄武岩粉混杂颗粒... 制备了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氧化钨和玄武岩粉为填料的复合辐射屏蔽材料。通过XRD和SEM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和辐射性能测试填充氧化钨和玄武岩粉后的复合辐射屏蔽材料。结果表明,采用kh560表面改性的WO_(3)/玄武岩粉混杂颗粒填充环氧树脂的分散良好;WO_(3)和玄武岩粉的填充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辐射屏蔽能力,在59.5 keV能量下,质量分数50%WO_(3)的质量衰减系数是纯环氧树脂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氧化钨 玄武岩粉 辐射屏蔽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齐子蛟 吕博洋 +1 位作者 方雅楠 李海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07,共8页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BFRPC冲击压缩试验,获得BFRPC应力-应变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冲击应变率对BFRPC动态抗压强度、临界应变、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动态弹性模量和韧性的影响。基于BFRPC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Z-W-T模型,建立BFRP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抗变形和吸能能力,BFRPC的动态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长;长度为6 mm的纤维对BFRPC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效果更好,玄武岩纤维最优掺量为0.2%;动态损伤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相符,适用于BFRPC抗冲击设计。研究结论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下载PDF
玄武岩粉末-电石渣-脱硫石膏水热固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孔纲强 虞杨 +2 位作者 陈永辉 周杨 陈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9-396,428,共9页
以玄武岩粉末-电石渣固体废弃物凝胶体系为主料,掺入脱硫石膏,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了人造石颗粒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热固化温度、水热固化时间、钙硅比对人造石颗粒强度及物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的抗压强度高于30 MPa,... 以玄武岩粉末-电石渣固体废弃物凝胶体系为主料,掺入脱硫石膏,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了人造石颗粒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热固化温度、水热固化时间、钙硅比对人造石颗粒强度及物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的抗压强度高于30 MPa,电石渣可替代消石灰;人造石颗粒的最佳制配方案为钙硅比0.9、温度200℃、时间12 h以及脱硫石膏添加量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粉末 电石渣 脱硫石膏 水热固化 抗压强度 人造石颗粒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高掺量石粉-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丽娜 宋道涵 +2 位作者 牛雷 金玉杰 谢新颖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7,102,共7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玄武岩纤维增强高掺量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非线性超声波测试,研究了高掺量石粉对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护龄期、纤维掺量、纤维长度、...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玄武岩纤维增强高掺量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非线性超声波测试,研究了高掺量石粉对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护龄期、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冻融循环次数等参数对玄武岩纤维增强高掺量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较大,而添加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强度损失,提高其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在试验条件下,最优纤维掺量为5 kg/m^(3),最佳纤维长度为12 mm;另外,养护龄期的延长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养护龄期为76 d的试块强度要高于养护龄期为28 d的试块;通过非线性超声波测试,得到试块的声波交流有效值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大幅度衰减,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掺入玄武岩纤维的试块的交流有效值略高于未掺入纤维的试块。对玄武岩增强高掺量石粉-混凝土在严寒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作用 高掺量石粉-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下载PDF
掺玻璃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海宾 杜永超 +1 位作者 刘松鑫 雷余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42,共5页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高,能耗高的问题,在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时可用玻璃粉替代部分胶凝材料,在减少水泥、硅灰等胶凝材料用量的同时,促进废弃玻璃的再利用。通过试验研究了玻璃粉掺量、外加剂掺量和纤维类型及掺...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高,能耗高的问题,在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时可用玻璃粉替代部分胶凝材料,在减少水泥、硅灰等胶凝材料用量的同时,促进废弃玻璃的再利用。通过试验研究了玻璃粉掺量、外加剂掺量和纤维类型及掺量对掺玻璃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10%玻璃粉时抗压强度提高最多,玻璃粉掺量对流动性影响较小。UHPC对外加剂较为敏感,制备时应保证外加剂的同一性。消泡剂能够很好的消除材料气孔,增加流动度,建议掺量为0.3%。圆直型钢纤维比端钩型钢纤维对UHPC的抗压强度提升更高,但抗折强度不及端钩型。在保证UHPC流动度的前提下,建议钢纤维的掺量不超过2%。玄武岩纤维可有效提高UHPC的抗折强度,但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且会减少材料的流动性。研究结果对减少UHPC能耗,解决废玻璃再利用,促进UHPC工程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玻璃粉 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流动度
下载PDF
玄武岩石粉对HPC工作性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功 周权 +3 位作者 陈士堃 闫东明 初晓明 刘毅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研究了玄武岩石粉的粒径和替代率0、10%、20%、30%(等质量替代水泥)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压汞分析技术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玄武岩石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石粉粒径和替代率的增加,HPC的... 研究了玄武岩石粉的粒径和替代率0、10%、20%、30%(等质量替代水泥)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工作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压汞分析技术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玄武岩石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石粉粒径和替代率的增加,HPC的流动度和初凝时间均呈增大趋势;随着玄武岩石粉替代率的增加,HPC的电通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玄武岩石粉粒径的增加,HPC的电通量呈增大趋势;玄武岩石粉的粒径对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与其替代率紧密相关,当替代率较低时,粒径越小,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而当替代率较高时,减小粒径对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大;玄武岩石粉的填充效应和潜在活性可以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从而提高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石粉 高性能混凝土 工作性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孔结构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和外加剂对混凝土力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艳晴 种娜 +2 位作者 林燕 钟文 王宁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2期51-54,59,共5页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UEA膨胀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拉压...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UEA膨胀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拉压比先减小后增大;随着BF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压比基本呈增大趋势,抗裂性能提升;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UEA膨胀剂和K12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和UEA膨胀剂时有所降低,但拉压比增大,抗裂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可再分散乳胶粉 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下载PDF
海南岛玄武岩石粉废渣制备连续纤维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珎 徐冠立 +4 位作者 官军 殷诗勤 刘荣 王梦潇 胡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72,共10页
玄武岩石粉废渣是玄武岩石材破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其粒度细、销路差,尚无成熟的大规模综合利用方法。本文采集海南岛不同地区的8组玄武岩石粉废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矿... 玄武岩石粉废渣是玄武岩石材破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其粒度细、销路差,尚无成熟的大规模综合利用方法。本文采集海南岛不同地区的8组玄武岩石粉废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分,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能谱仪(EDS)及熔融实验分析其结晶性能,筛选出最符合玄武岩纤维原料特征的样品进行纤维制备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RD分析纤维表面形貌与结晶晶相,将其性能与标准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 450℃时制得的纤维频繁断丝,表面结晶出大量树枝状及针状的硅灰石、石英、黄长石和磁铁矿;升温至1 480℃并保温1 h后成功制得的连续纤维,仍含有黄长石和磁铁矿,断裂强力略低于标准纤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海南岛玄武岩石粉废渣制备连续纤维具有一定可行性,本研究为海南岛玄武岩石粉废渣的处理提供了导向性建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石粉废渣 玄武岩纤维 拉丝实验 海南岛 结晶 固废利用
下载PDF
热电离质谱计测定国家标准火成岩粉末Sr-Nd-Pb同位素组成
13
作者 王智毅 程泓 +4 位作者 赵静欣 叶日胜 李为用 贺剑峰 陈福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9-692,共14页
文章以美国地质调查局制备的标准岩石粉末(BCR-2玄武岩、BHVO-2玄武岩、AGV-2安山岩)作为参考物质,运用同位素稀释法和热电离质谱计同位素比值测量方法,分析中国三种火成岩标准粉末(GSR-1花岗岩、GSR-2安山岩、GSR-3玄武岩)Sr-Nd-Pb同... 文章以美国地质调查局制备的标准岩石粉末(BCR-2玄武岩、BHVO-2玄武岩、AGV-2安山岩)作为参考物质,运用同位素稀释法和热电离质谱计同位素比值测量方法,分析中国三种火成岩标准粉末(GSR-1花岗岩、GSR-2安山岩、GSR-3玄武岩)Sr-Nd-Pb同位素组成,观察其同位素组成及均一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火成岩岩石标准粉末都具有均一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相比GSR-1花岗岩,GSR-2安山岩和GSR-3玄武岩的Pb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GSR-1花岗岩的Pb同位素组成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不均一性特征可能受高U和高Th矿物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叠加影响。根据测量结果,作者认为三种国家火成岩标准粉末适合作为Sr和Nd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参考物质,GSR-2安山岩和GSR-3玄武岩也是理想的Pb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参考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岩石粉末 GSR-1花岗岩 GSR-2安山岩 GSR-3玄武岩 SR-ND-PB同位素
下载PDF
等离子热喷涂玄武岩涂层物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民 董雨 +2 位作者 丁向群 王苗苗 刘大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5-379,共5页
目的研究玄武岩粉末与等离子气体混合后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非金属涂层结构和组织及玄武岩粉末与金属结合机理,开发新型复合材料.方法采用烧结和未烧结的两种玄武岩粉末进行喷涂,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粉末组织结构和成分,同时分析两种粉... 目的研究玄武岩粉末与等离子气体混合后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非金属涂层结构和组织及玄武岩粉末与金属结合机理,开发新型复合材料.方法采用烧结和未烧结的两种玄武岩粉末进行喷涂,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粉末组织结构和成分,同时分析两种粉末所形成的涂层组织和结构.结果玄武岩粉末经过烧结后,主要组织为非晶态结构,含有少量的晶体矿物和化合物,如钛铁矿、钙长石、钠长石、橄榄石等.未烧结玄武岩粉末喷涂形成的涂层组织结构主要以非晶态为主,含有少量晶体矿物如磁铁矿、透辉石、普通辉石、顽火辉石等.采用玄武岩烧结后喷涂的涂层组织结构以非晶态为主,少量晶体组织矿物为尖晶石、磁铁矿、刚玉.结论采用天然玄武岩可以制备热喷涂粉末,用等离子喷涂可以得到非晶态和少量晶体组织的非金属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热喷涂 玄武岩粉末 涂层结构 XRD能谱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PE-HD/竹粉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剑斌 陈丽红 +2 位作者 马长城 刘建勋 杨文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1,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PE-HD)/竹粉/玄武岩纤维共混物,研究了竹粉和玄武岩纤维对PEHD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竹粉,PE-HD/竹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显著下降,但是弯曲强度...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PE-HD)/竹粉/玄武岩纤维共混物,研究了竹粉和玄武岩纤维对PEHD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竹粉,PE-HD/竹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显著下降,但是弯曲强度有所上升,材料显脆性;当玄武岩纤维部分取代竹粉后,PE-HD/竹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增加,体现了玄武岩纤维与竹粉较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竹粉 玄武岩纤维 增强 增韧
下载PDF
玄武岩粉掺合料水泥胶砂及碾压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娴 田承宇 谢志红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玄武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与石灰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比较.首先,研究玄武岩粉掺量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与石灰岩粉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全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掺玄武岩粉水泥... 对玄武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与石灰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比较.首先,研究玄武岩粉掺量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与石灰岩粉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全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掺玄武岩粉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与掺石灰岩粉水泥胶砂基本相同,强度随着玄武岩粉掺量增加而降低,当掺量为50%、60%时,强度趋于稳定;(2)水泥凝结时间随着玄武岩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石灰岩粉比,初凝时间增长,终凝时间缩短;(3)当全掺量为50%和60%时,玄武岩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略高于石灰岩粉混凝土,为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57.0%~73.5%;(4)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抗渗等级、抗冻等级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相同,但仅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一半,干缩值略低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远大于粉煤灰碾压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粉 石灰岩粉 碾压混凝土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掺橡胶粉与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晨晨 白英 +1 位作者 田晓宇 张金龙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48-1550,共3页
以玄武岩纤维、橡胶粉掺量2个参数作为变量,探究纤维和胶粉对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掺纤维、橡胶粉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掺入纤维能提高由于胶粉掺入而削弱的抗压强度;胶粉掺量的大小能显著影响纤维混... 以玄武岩纤维、橡胶粉掺量2个参数作为变量,探究纤维和胶粉对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掺纤维、橡胶粉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掺入纤维能提高由于胶粉掺入而削弱的抗压强度;胶粉掺量的大小能显著影响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胶粉能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橡胶粉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玄武岩粉体在金属表面的等离子喷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民 董雨 +2 位作者 丁向群 王苗苗 张云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0-983,共4页
以天然玄武岩为原料同时采用烧结和球磨两种工艺方法制备热喷涂粉体.球磨方法制备的喷涂粉体粒度为45~145 μm,烧结方法制备的粉体粒度小于80 μm.采用大气等离子热喷涂(APS)技术在45钢上喷涂玄武岩粉体.两种玄武岩粉体涂层与45钢基... 以天然玄武岩为原料同时采用烧结和球磨两种工艺方法制备热喷涂粉体.球磨方法制备的喷涂粉体粒度为45~145 μm,烧结方法制备的粉体粒度小于80 μm.采用大气等离子热喷涂(APS)技术在45钢上喷涂玄武岩粉体.两种玄武岩粉体涂层与45钢基体均有良好的结合.用X射线衍射和SEM方法对非金属涂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说明烧结玄武岩喷涂涂层后主要组织为非晶态结构,含有少量的晶体矿物和化合物,如尖晶石、磁铁矿、刚玉等.直接球磨玄武岩粉体喷涂形成的涂层组织结构主要以非晶态为主,含有少量晶体矿物如镁铁矿、磁铁矿和尖晶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玄武岩粉体 涂层结构
下载PDF
利用玄武岩粉末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岳毅 何海波 张文华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11期56-59,共4页
为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玄武岩粉末制备UHPC,研究了水胶比及玄武岩粉末掺量(等质量取代河砂)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结合压汞试验、XRD、SEM探讨了养护温度对玄武岩粉末UHPC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为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玄武岩粉末制备UHPC,研究了水胶比及玄武岩粉末掺量(等质量取代河砂)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结合压汞试验、XRD、SEM探讨了养护温度对玄武岩粉末UHPC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UHPC的抗折与抗折强度明显降低;随着玄武岩粉末掺量的增加,UHP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玄武岩粉末掺量达到55%时,UHP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较参照组分别提高了43.99%、15.85%。提高养护温度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优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粉末 超高性能混凝土 水胶比 养护温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碱激发高掺量玄武岩石粉砂浆的强度及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乔宏霞 洪芬 +2 位作者 陈克凡 彭宽 李江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2-1537,共6页
为提高石粉的活性和掺量,采用单掺和复掺的方式选用不同掺量的激发剂对玄武岩进行激发;对不同掺量激发剂的玄武岩石粉砂浆进行抗压、抗折实验和微观实验。结果表明:单掺激发剂中激发效果最好是掺量为0.5%的Ca(OH)2,其3d的抗压强度提高38... 为提高石粉的活性和掺量,采用单掺和复掺的方式选用不同掺量的激发剂对玄武岩进行激发;对不同掺量激发剂的玄武岩石粉砂浆进行抗压、抗折实验和微观实验。结果表明:单掺激发剂中激发效果最好是掺量为0.5%的Ca(OH)2,其3d的抗压强度提高38.46%,抗折强度提高4.87%,电镜扫描得出集料-浆体截面过渡区周围及内部有大量针刺状及柱状水化硅酸钙(C-S-H)等凝胶产生;复掺激发剂水玻璃+Ca(OH)2中水玻璃掺量为1.0%激发效果最好,7d抗压强度提高24.88%,抗折强度提高5.1%,电镜扫描得出集料-浆体截面过渡区大量水化产物呈板状和柱状;未加激发剂胶砂只有水化到后期才会产生大量板状和柱状的胶凝材料,说明激发剂大大加速了水化反应,这是胶砂强度前期迅速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玄武岩石粉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微观形貌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