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e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e Rivers-a Multicatchment Analysis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GAN Rong SUN Lin LUO Y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As a component of streamflow, baseflow is critical for regula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fows and stabilizing water supplies.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re mainly from multiple catchm... As a component of streamflow, baseflow is critical for regula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fows and stabilizing water supplies.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re mainly from multiple catchments in the alpine that could be influenced by varieties of climatic, land cover, soil and geological factors. While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streamflow, systematic analysis of baseflow in the alpine river systems is scare. Based on historical daily streamflow data and the automated digital filter method of baseflow separ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raphs of overland flow, streamflow and baseflowof river systems fed by rainfall, snowmelt, glacier melt or mixtures of these. This study also calculated the recession constants and baseflow indices of 65 river systems. While the recession constant was o.oo34- o.o728 with a mean of o.o18, the baseflow index was 0.27-0.79 with a mean of 0.57. Further,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aseflow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tchment climatic factors (e.g.,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topographic factors (e.g., elevation and slope) and aquifer properties represented by the recession constant.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factors explained 65% of the variability of baseflow index in the studv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flow index Recession constant SNOWMELT Glacier melt Streamflow
下载PDF
Baseflow variations and its causes in a subtropical watershed of southern China
2
作者 LIU Zheng SHENG Fei +3 位作者 LIU Shi-yu WANG Yan-yan ZHOU Chang-ming GU Chao-j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0期2817-2829,共13页
Baseflow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streamflow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streamflow.However,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effects of leading factors on baseflow variatio... Baseflow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streamflow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streamflow.However,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effects of leading factors on baseflow variation at the small watershed scale,especially in subtropical China.In this study,the small watershed(Pengchongjian watershed,2.90 km2),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was considered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impact of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temperature,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baseflow.The digital filter method was used to separate baseflow by daily streamflow records from 1983 to 2014.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selecting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seflow at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as well as their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eflow and multiple factors,were clarified by the path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ltered average annual baseflow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ranging from 72.82 to 305.85 mm,and the average yearly baseflow index was 0.22.In addition,various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seflow had different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baseflow at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The precipitation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with respect to the direct impact,which directs path coefficient was 0.891 in spring,0.823 in summer,1.599 in autumn,1.332 in winter,and 0.917 in an annual scale,respectively.In terms of the indirect effects,evapotranspiration played a leading role during the spring,autumn,winter,and annual scale,wherea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during the summer.Overall,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aseflow variation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The present works are beneficial for reveal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baseflow variations in the study area,and it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in the water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flow separation baseflow index Climate change GROUNDWATER Pengchongjian watershed
下载PDF
大兴安岭盘古河流域基流分割及特征分析
3
作者 孟莹辉 琚存勇 蔡体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基流在水文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不同流域基流所占的比例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基流分割方法,获得较准确的基流量,对于保证流域的生态水量至关重要。根据盘古河流域盘古站1988—2015年日径流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时间步长法和数字滤波法3... 基流在水文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不同流域基流所占的比例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基流分割方法,获得较准确的基流量,对于保证流域的生态水量至关重要。根据盘古河流域盘古站1988—2015年日径流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时间步长法和数字滤波法3大类7种方法,并结合流域退水常数进行基流分割研究。利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同时采用平均相对误差(MRE)评估不同基流分割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结果表明:7种方法均能实现基流过程的分割,但不同方法的分割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数字滤波法F2计算得到的基流分割过程线最稳定,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最高(0.851),平均相对误差最小(7.992%),是盘古河流域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方法;年内基流指数总体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融雪期持续减小,在生长季呈现上升趋势,强降雨之后则先减后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法 时间步长法 数字滤波法 退水常数
下载PDF
基流分割法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1 位作者 钱云平 苏小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7,共9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基流变化过程、流域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及地下水资源总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断面的基流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4%,流域内河水与地下水存在极其密切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大。黄河的径流量与基流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源区,兰州断面的年径流量与基流量分别占花园口断面径流量的59%和60%;而兰州以下到花园口之间的上、中游地区,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小。1990年前后,黄河干流与支流河段的基流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玛多以上的源头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大外(衰减率为0.38),兰州以上的干流河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小(0.08~0.20),而兰州以下的黄河干流基流量衰减率都很大(0.22~0.31)。基流量的剧烈衰减是天然和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共同作用下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结果。从流域水循环的观点考虑,黄河流域的区域地下水资源由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未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和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等3大部分构成。1990年6月—2000年6月近1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平均值为353.9亿m3/a,比多年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值减少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基流分割法 基流量 基流指数法(BFI) 地下水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基流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军庭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盛萍 张建军 Strauss Peter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2,共6页
基流是河川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量中占有很高比重,为枯季的河流提供流量补给,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基流的特点和影响因子的研究有助于合理调控水量和高效使用水资源。采用数字滤波法分别对蔡家川6个嵌套小流... 基流是河川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量中占有很高比重,为枯季的河流提供流量补给,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基流的特点和影响因子的研究有助于合理调控水量和高效使用水资源。采用数字滤波法分别对蔡家川6个嵌套小流域2006—2008年日径流量进行基流分割求算基流指数,并且分析了次降雨量、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和地形特征等对基流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流域的年平均基流指数范围为0.68~0.82。随着次降雨量增加基流指数减小;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农地、灌丛和人工林对基流产生负影响;基流指数与流域河网密度和河流比降等线性相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该区域基流指数BFI与次降雨量P,河网密度D和河流比降S成线性关系,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内无观测数据的流域的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法 基流指数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RVA法的河流生态基流过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志广 金弈 +2 位作者 李克锋 李叶 何凡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160,共6页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需水量研究难以反映河流水文情势自然涨落变化的问题,从河流水文情势的整体角度出发,采用IHA法分析了金沙江上游岗托至巴塘河段的天然水文情势特征,得到了该河段各指标的RVA阈值范围。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计算河...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需水量研究难以反映河流水文情势自然涨落变化的问题,从河流水文情势的整体角度出发,采用IHA法分析了金沙江上游岗托至巴塘河段的天然水文情势特征,得到了该河段各指标的RVA阈值范围。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计算河流生态基流量的RVA法进行了改进,提出非汛期、汛前期和汛后期采用RVA目标差值的75%推荐河流生态基流量,主汛期采用RVA目标差值的50%推荐河流生态基流量。采用改进的RVA法计算了金沙江上游巴塘断面的生态基流过程,得到巴塘断面各月的生态基流量分别为39.5 m^3/s、42.5 m^3/s、33.0 m^3/s、74.2 m^3/s、124.4m^3/s、259.3 m^3/s、394.0 m^3/s、581.0 m^3/s、493.5 m^3/s、259.7 m^3/s、131.1 m^3/s、71.0 m^3/s,占相应多年月均流量的比例范围为14.0%~32.9%,并与Tennant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金沙江上游天然河流水文情势的动态变化特征,可为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A指标 RVA法 生态基流过程 金沙江上游
下载PDF
黄河源区白河基流分割方法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芳 靳少波 +7 位作者 邹松兵 陆志翔 曹光明 沈延青 张俊才 蓝永超 金会军 阮宏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7-597,共11页
基流是黄河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对源区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黄河源区白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唐克水文站1981-2015年的实测日径流资料,采用常用的5类12种数值模拟法,进行基流分割并比较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2种... 基流是黄河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对源区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黄河源区白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唐克水文站1981-2015年的实测日径流资料,采用常用的5类12种数值模拟法,进行基流分割并比较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2种方法估算的基流指数(Baseflow index,BFI)差异明显,Lyne-Hollick滤波法计算的BFI值最大,为0.91;加里宁法计算的BFI值最小,为0.39;Eckhardt滤波法的标准差和极值比最小,稳定性最好;加里宁法的标准差和极值比最大,稳定性最差;对1992年(丰水年)日径流过程进行分割,Chapman滤波法、Chapman-Maxwell滤波法和加里宁法的基流过程线平滑缓慢,更符合实际情况;Boughton-Chapman滤波法、BFI法和HYSEP法基流模拟效果较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高于0.87,决定系数接近0.9,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综合比较,认为Boughton-Chapman滤波法、BFI法是白河流域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BFI) 白河流域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基流演变规律及与降水量关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珊珊 董前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3,共4页
气候变化及频繁的人类活动给自然水循环过程带来强烈的扰动,使得径流的演变规律变得复杂,深入分析流域径流组分演变规律及归因辨识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基础。基于长江流域三个代表性水文站点1952~2014年日径流数据及146个气象水文... 气候变化及频繁的人类活动给自然水循环过程带来强烈的扰动,使得径流的演变规律变得复杂,深入分析流域径流组分演变规律及归因辨识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基础。基于长江流域三个代表性水文站点1952~2014年日径流数据及146个气象水文站点,采用L-H数字滤波法进行径流分割,获得基流序列及基流指数(BFI),分析了径流、基流及BFI的年、代、季演变规律,并绘制小波相干功率谱图以探求基流序列与面降水量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年径流、基流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BFI从21世纪开始呈现持续缓慢上升状态;基流与降水序列在8~18月尺度范围内存在密切相关,上游降水序列先于基流大约0.2个周期变化,中游和下游的降水序列与基流变化保持同步;上游至下游基流与降水之间的显著性程度降低,变化规律逐渐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L-H滤波分析 BFI指数 小波相干分析
下载PDF
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亢小语 张志强 +2 位作者 陈立欣 许行 冷曼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昕水河流域是晋西北黄土高原重点流域内的代表性河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选择适宜的基流分割方法十分重要。【方法】本文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大宁水文站1956—2014年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 【目的】昕水河流域是晋西北黄土高原重点流域内的代表性河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选择适宜的基流分割方法十分重要。【方法】本文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大宁水文站1956—2014年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4类8种自动基流分割方法进行基流分割,包括数字滤波法(Lyne-Hollick滤波法(DF one)和Eckhardt滤波法(DF two))、基流指数法(标准法和改进法)、时间步长法(固定时间间隔法、滑动时间间隔法、局部最小值法)和PART法,并利用Nash-Sutcliffe系数(E值)和平均相对误差法(MRE值)对基流分割结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基流指数特征值和流量过程线,分析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昕水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DF one(0. 925,3次)的准确度更高(E=0. 76,MRE=1. 24%),所分割基流过程线较为平滑,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昕水河流域流量过程线退水段的物理规律。【结论】应用DF one(0. 925,3次)对昕水河流域进行基流分割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昕水河流域多年基流量平均值为0. 45亿m3,多年平均基流指数为0. 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 昕水河流域 适用性
下载PDF
黄河上游青铜峡水利枢纽对河川基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贵章 徐远志 +2 位作者 王莉莉 王艳艳 张世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201,共7页
以黄河上游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3个水文站1951—2000年径流量为基础背景资料,采用Lyne-Holick滤波法研究水利枢纽工程对河川基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建坝前,3站基流量总体上相差不大,介于184~214亿m 3之间;而建坝后青铜峡水文站... 以黄河上游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3个水文站1951—2000年径流量为基础背景资料,采用Lyne-Holick滤波法研究水利枢纽工程对河川基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建坝前,3站基流量总体上相差不大,介于184~214亿m 3之间;而建坝后青铜峡水文站基流量均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基流量为111~187亿m 3,基流衰减量可达24%。(b)M-K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青铜峡站基流量减少幅度最为明显,且突变点出现在1962—1964年青铜峡大坝建设时期。(c)在不同水平年条件下,建坝后,青铜峡基流指数减少幅度最大,其中丰水年中下降幅度达13%,而平水年下降幅度可达20%,表明水利工程对河川基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峡水利枢纽 水利工程 基流 Lyne-Holick数字滤波技术 基流指数
下载PDF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黑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娜 薄鑫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0,共4页
选用了基流指数标准法、单参数数字滤波法与递归数字滤波法对黑河上游莺落峡1954-2018年日均流量和下游正义峡1963-2018年日均流量进行了分割,计算了基流指数,并分析了其变化。莺落峡年均BFI在0.70左右,正义峡年均BFI为0.56以下。1990年... 选用了基流指数标准法、单参数数字滤波法与递归数字滤波法对黑河上游莺落峡1954-2018年日均流量和下游正义峡1963-2018年日均流量进行了分割,计算了基流指数,并分析了其变化。莺落峡年均BFI在0.70左右,正义峡年均BFI为0.56以下。1990年起,黑河中游用水剧增,正义峡年均流量明显减少,而年均BFI增大。近年来,莺落峡和正义峡年均流量有显著增长趋势,BFI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 数字滤波法
下载PDF
漳河流域基流演变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皓 张殷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揭示漳河流域基流对河川径流的贡献及基流的变化规律,基于观台水文站的实测日径流量(1959~1990、2006~2018年),运用Eckhardt滤波法将日径流量划分为直接径流量和基流量,并通过M-K检验法判别不同时间尺度(年、季、月)基流量和基流指数(... 为揭示漳河流域基流对河川径流的贡献及基流的变化规律,基于观台水文站的实测日径流量(1959~1990、2006~2018年),运用Eckhardt滤波法将日径流量划分为直接径流量和基流量,并通过M-K检验法判别不同时间尺度(年、季、月)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59~1990、2006~2018年基流对河川径流的贡献分别为0.63、0.64;年基流量和BFI呈下降趋势,且在1971、1966年发生突变;季节性基流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突变点出现在1970年前后;春、秋、冬三季BFI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月基流量和月BFI均呈下降趋势,在1970年前后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指数 Eckhardt滤波法 M-K检验 观台站
下载PDF
基流分割方法在锡林河流域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焦玮 朱仲元 +4 位作者 宋小园 隋佳硕 席小康 董志兵 郝祥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5,共10页
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锡林浩特水文站1963—2012年的实测径流资料,运用国内外常用的数字滤波法、HYSEP法、平滑最小值法和加里宁法4类共9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平滑最小值法和HYSEP法的基流过程... 以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锡林浩特水文站1963—2012年的实测径流资料,运用国内外常用的数字滤波法、HYSEP法、平滑最小值法和加里宁法4类共9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1平滑最小值法和HYSEP法的基流过程线平滑缓慢,更符合实际情况。2 9种方法估算的年基流指数差异明显,数字滤波法的估算结果稳定性较高;HYSEP法中固定间隔法(FI)和滑动间隔法(SL)分割的基流模拟效果最好,与实际值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一、二位,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96和0.93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5%和2.11%。3采用三次迭代数字滤波法(F1),滤波参数β取值0.85时,分割的基流结果优于一次滤波,并且模拟效果良好。FI法、SL法和三次迭代F1法(β=0.85)的基流估算结果客观稳定可靠,均适合研究区的基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 适用性 锡林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河川基流时空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响应 被引量:16
14
作者 韩鹏 王艺璇 李岱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521,共17页
利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评估不同基流分割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选用适合的基流分割方法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红河等13条主要一级支流长时间序列的逐年汛期基流深以及基流系数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区间内水土保持的情况、降水量的情况对基... 利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评估不同基流分割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选用适合的基流分割方法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红河等13条主要一级支流长时间序列的逐年汛期基流深以及基流系数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区间内水土保持的情况、降水量的情况对基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龙区间内主要一级支流的汛期基流深在长时间尺度上,大多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区间北部的河流基流系数呈减少趋势,区间南部的河流基流系数呈增多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两种不同趋势的基流变化规律与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活动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5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的流域,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对汛期基流深有明显的削减作用,而在区间内500mm等降水量以南的流域,水土保持对汛期基流深的影响则不显著;在区间的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面积占比与逐年基流系数变化呈现出显著性负相关,在半湿润地区则呈现出显著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龙区间 汛期 水土保持 基流分割 基流系数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两种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4-872,共9页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年的平均基流指数为0.69,高于全国平均值0.26、西北诸河区的0.57及黄河区的0.43;趋势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年径流、基流、BFI的增长幅度分别为0.086(m3/s)/10a、0.169(m3/s)/10a、0.038/10a。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径流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不明显;基流和BFI分别通过了2.5%和1%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动基流分割 滑动最小值法 数字滤波法 基流指数
原文传递
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容 徐孟莎 左其亭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4-1834,共11页
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探究伊洛河流域径流和基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通过比较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及Chapman法在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选择最优基流分割方法,确定流... 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探究伊洛河流域径流和基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通过比较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及Chapman法在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选择最优基流分割方法,确定流域的基流过程,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年内分配指标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径流、基流和基流指数(Baseflow index,BFI)的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黑石关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SWAT模型在伊洛河流域的适用性较好,模拟基流比Chapman法更精确;(2)1964—2017年伊洛河流域径流、基流和BFI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三者突变情况有所差异;径流和基流年内呈现“单峰型”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基流迟滞效应显著;(3)径流、基流和BFI值在流域西部和中部相对较高,东部相对较低,整个地区90%以上的子流域年均BFI小于0.5。本文结果可为伊洛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SWAT模型 径流 基流 基流指数 伊洛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