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7
1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9 位作者 杨智 袁选俊 朱如凯 侯连华 贾进华 王岚 吴松涛 白斌 高晓辉 杨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22,共11页
全球油气勘探目标的转移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从毫-微米孔喉的圈闭油气,逐渐向纳米孔喉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发展的趋势。近十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 全球油气勘探目标的转移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从毫-微米孔喉的圈闭油气,逐渐向纳米孔喉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发展的趋势。近十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国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油砂矿等有重要进展。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砂体、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湖相碳酸盐岩等,提供了湖盆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念,明晰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10个基本地质特征和2项关键标志,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表征了致密油气储层的纳米级微观孔喉结构,首次发现了纳米孔喉中油气的赋存,推动了纳米孔喉中油气流动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概念,并指出这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油气聚集 非常规油气 纳米级孔喉 湖盆中心储集体 致密气 致密油 页岩气 纳米油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年富 张越迁 +1 位作者 姚新玉 张从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莫北凸起油藏的油气主要为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的成熟和过成熟型油气。纵向上莫北凸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三个构造层。在侏罗系内,油气主要通过断裂运移,好储集层优先聚集油气成藏。侏罗系三... 莫北凸起油藏的油气主要为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的成熟和过成熟型油气。纵向上莫北凸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三个构造层。在侏罗系内,油气主要通过断裂运移,好储集层优先聚集油气成藏。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不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以构造型为主。深部三叠—石炭系圈闭有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二叠系 沉积盖层 准噶尔盆地 圈闭 第四系 油气成藏条件 成岩 三工河组 油藏
下载PDF
准中地区侏罗-白垩系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海锋 徐国盛 +2 位作者 董臣强 王军 陈春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7,136-137,共4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埋藏深度为5800~6100m,具有较好的孔渗性,为一套深层优质储层。为探讨其形成机理,在对该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铸体薄片观察、成岩序列划分、能量场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对... 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埋藏深度为5800~6100m,具有较好的孔渗性,为一套深层优质储层。为探讨其形成机理,在对该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铸体薄片观察、成岩序列划分、能量场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对该套储层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砂体是深部储层发育的基础;②低地温场的存在可有效滞后成岩作用的发生,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③晚期快速埋藏,导致地层欠压实,并进而产生异常高压,使储层在埋藏很深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孔渗性;④早期淡水溶蚀和晚期有机酸溶蚀作用,较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⑤适量的环边绿泥石也对储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使得该套储层在埋藏很深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套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部 侏罗纪 白垩纪 深层 储集层 形成 机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沉降中心的分布及其构造控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佟殿君 任建业 李亚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以准噶尔盆地21条典型的地震剖面上的329个取数据点资料为基础,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回剥分析。从回剥的结果来看,盆地的沉降速率在不同时期显示出显著的不均一变化,其中在西山窑二段地层沉积时期... 以准噶尔盆地21条典型的地震剖面上的329个取数据点资料为基础,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回剥分析。从回剥的结果来看,盆地的沉降速率在不同时期显示出显著的不均一变化,其中在西山窑二段地层沉积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盆地南缘平均为70~90m/Ma,北缘及腹部地区只有30m/Ma左右;在西山窑一段地层沉积时期,盆地南缘的沉降速率则达到了120m/Ma,北缘及腹部相比前一阶段则没有太大变化。由此可以确定玛湖凹陷、乌伦古坳陷和昌吉凹陷是盆地在西山窑组地层沉积时期的沉降中心,盆地南缘的昌吉凹陷则是最主要和最大的的沉降中心。进一步分析,这些沉降中心的形成明显受到了周缘山系逆冲推覆作用的构造负载和盆地基底构造的制约,使盆地形成了隆坳相间的古地貌格局。由于沉降中心是低位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部位,从而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山窑组 盆地模拟 沉降中心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盆地中心天然气系统成藏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柏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1,共6页
盆地中心气为一类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这类天然气除北美已成功地进行了勘探与开发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为此,对盆地中心气系统的概念、该系统的形成演化、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准... 盆地中心气为一类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这类天然气除北美已成功地进行了勘探与开发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为此,对盆地中心气系统的概念、该系统的形成演化、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盆地中心天然气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深层4100-4500m以下存在一异常压力封闭层,相应的煤系烃源岩成熟度Ro〉0.7%、储层致密,泥浆中气显示丰富,推测该区存在一个巨大的盆地中心天然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中心气系统 异常压力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其对成藏的作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元昊 王秀娟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3期7-13,3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问分布和成藏组...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问分布和成藏组合方式。进而控制了油藏分布规律..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形成不同成藏组合特征的大油田奠定了基础。最终建立了研究区陕北烃源岩向上排烃聚集、陇东向下排烃聚集、西北既向上又向下排聚集的3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沉积中心迁移 物源 成藏组合
下载PDF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与富钾卤水预测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国盛 陈美玲 +6 位作者 刘为 孟昱璋 杨朋 胡永宏 彭敬成 王宪刚 黄小琼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9-322,共14页
利用测井、录井、岩芯、薄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分析富钾卤水成因并预测有利分布区带。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地层年代从古到新可分为雷一... 利用测井、录井、岩芯、薄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分析富钾卤水成因并预测有利分布区带。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地层年代从古到新可分为雷一至雷五共5期,海平面经历了2次变浅→加深的旋回,雷四1期由于快速海退,广泛发育蒸发台地相,其中成都地区膏盆内发育平落坝、盐井沟及大兴场3个盐盆。认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富钾卤水是由海水蒸发浓缩而成的海相原生沉积含钾卤水,在晶间卤水、钾盐类溶滤水和陆相径流来源卤水的掺合下,发生高度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混合型水。富钾卤水遵循"膏盆-盐盆控区、褶皱-断层定带、裂缝-孔隙储卤"的分布特征。在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富钾卤水来源与分布特征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卤水聚钾中心"和"储卤中心"的概念,结合单井卤水层水化学分析数据与富钾卤水的工业开采指标,在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圈定并预测出1个卤水聚钾中心和3个储卤中心;卤水聚钾中心位于平落坝构造区,储卤中心分别位于江油中坝、丹棱大兴场以及彭山盐井沟构造区,可为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钾卤水的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相古地理 富钾卤水 卤水聚钾中心 储卤中心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川西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沧浪铺组白云岩分布新认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文之 范毅 +3 位作者 赖强 周刚 聂晶 邓思思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四川盆地在川中、蜀南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均钻遇过白云岩,但盆地内其他地区尚未见钻遇白云岩的公开报道。2018年初,中国石油在达州—开江地区部署的风险探井五探1井首次在川东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钻遇厚层块状白云岩。基于此,通过野... 四川盆地在川中、蜀南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均钻遇过白云岩,但盆地内其他地区尚未见钻遇白云岩的公开报道。2018年初,中国石油在达州—开江地区部署的风险探井五探1井首次在川东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钻遇厚层块状白云岩。基于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沧浪铺组地层、岩性的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1)在沧浪铺期,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仍未填平,该裂陷对沧浪铺组地层及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2)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区或古隆起围斜区的高部位,裂陷区内不发育;(3)在川中磨溪—川西九龙山地区,发育沧浪铺组颗粒白云岩与加里东古侵蚀面的叠合区,颗粒白云岩遭受顺层溶蚀改造,有利于形成沧浪铺组层控型白云岩储层;(4)沧浪铺组白云岩储层紧邻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上覆良好的盖层,具备形成良好成藏组合的条件,可作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寒武世 台内裂陷 生烃中心 沧浪铺组 白云岩 岩溶 储层
下载PDF
亚诺斯盆地中部L区块Carbonera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9
作者 杨朋 刘文俊 +1 位作者 杨成 敬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L区块位于哥伦比亚亚诺斯盆地的前隆构造带以东的斜坡带上,其地层较平缓,圈闭规模小,油气分布不均,预测难度大。以亚诺斯盆地L区块勘探开发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旨在指导... L区块位于哥伦比亚亚诺斯盆地的前隆构造带以东的斜坡带上,其地层较平缓,圈闭规模小,油气分布不均,预测难度大。以亚诺斯盆地L区块勘探开发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旨在指导下一步油气经济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工作。研究结果表明,L区块Carbonera组的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断层、盖层、储盖组合及圈闭的控制,且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生烃中心控制着油气的富集及生物降解程度,断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盖层的垂向封闭影响着油柱高度,多套储盖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圈闭的形态和大小则控制着油气藏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诺斯盆地L区块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生烃中心 储盖组合
下载PDF
清江库坝中心成立历程及现状思考
10
作者 袁泉 《水电与新能源》 2018年第4期44-46,58,共4页
随着清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三座电站陆续建设,清江公司管理的大坝和水库逐渐增多,于是成立了流域水库大坝的专门管理机构——库坝中心,在国内较早实现了流域水库大坝的集中统一管理,对管理机构、理念与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有益探索、积累... 随着清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三座电站陆续建设,清江公司管理的大坝和水库逐渐增多,于是成立了流域水库大坝的专门管理机构——库坝中心,在国内较早实现了流域水库大坝的集中统一管理,对管理机构、理念与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库坝中心 水库大坝管理
下载PDF
多流域、多机型水电远程集控中心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承熹 《红水河》 2019年第3期35-38,61,共5页
集控中心作为受控水电厂的异地值班单位,主要承担受控电厂的“中控室”功能,属于调度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发电控制、水库调度、生产调度、应急指挥四合一的中心机构。随着集控中心跨流域、多机型机组的全部接入,集控运行的风险也在加... 集控中心作为受控水电厂的异地值班单位,主要承担受控电厂的“中控室”功能,属于调度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发电控制、水库调度、生产调度、应急指挥四合一的中心机构。随着集控中心跨流域、多机型机组的全部接入,集控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笔者以大唐广西分公司(红水河)集控中心与其各受控厂站实际运行情况,详细描述该集控中心在远程集控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及针对风险制定、实施的应对措施,使电网和受控厂站得以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控中心 水电厂 流域 水库调度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增虎 万照飞 +3 位作者 王鹤华 王鹏 刘滨莹 唐美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85-192,233-234,共10页
河套盆地为中—新生代含油气叠合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大、充满度高、环生油中心分布的特点。目前临河坳陷油气探明程度很低,白垩系—古近系探明率仅为14.6%,尚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此,在构造、烃源岩、储层特征基础... 河套盆地为中—新生代含油气叠合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大、充满度高、环生油中心分布的特点。目前临河坳陷油气探明程度很低,白垩系—古近系探明率仅为14.6%,尚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此,在构造、烃源岩、储层特征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特征,进而指出下一步油气有利的勘探方向。研究认为,以断层、砂岩为主的源—储—圈对接体系是临河坳陷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发育自生自储、下生上储、上生下储3种成藏组合;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为扎格、图布东、乌兰图克和兴华西等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临河坳陷 成藏特征 烃源岩 生油中心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