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y Matter Accumulation,Moisture Content in Maize Kernel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echanical Harvesting 被引量:17
1
作者 阮龙 王俊 +4 位作者 陈义红 王世济 张玮 左晓龙 陈洪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2期1857-1860,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moisture content in maize kernel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echanical harvesting.[Methods] Using Zhengdan 958,Xianyu 335,Hongda 8 and Liyu...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moisture content in maize kernel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echanical harvesting.[Methods] Using Zhengdan 958,Xianyu 335,Hongda 8 and Liyu 16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we preliminarily measur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moisture content with the days after pollination lasted,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in kernels on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Zhengdan 958 and Liyu 16.[Results] During summer growing season,Zhengdan 958 and Liyu 16 became physiologically mature and suitable for harvesting at about 51 days after pollination,Xianyu 335 and Hongda 8 required 58 days to become physiologically mature and suitable for harvesting after pollination.At physiologically mature stage,the moisture contents in kernels of Zhengdan 958,Xianyu 335,Hongda 8 and Liyu 16 were respectively 33.74%,28.86%,32.05% and 35.24%,respectively.Adopting mechanical harvesting at physiologically mature stage,the kernel loss rate of Zhengdan 958 and Liyu 16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ange of mechanical operation index(kernel loss rate of 0.84%≤2%),while the percentage of broken kernels did not accord with the range of mechanical operation index(kernel crashing rate of 10.12%≧1%).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Zhengdan 958 and Liyu 16 are not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using full feeding combine havester.[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aize harvest index under delayed harv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Zea mays) Kernel weight moisture content Physiological mature stage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Dicranopteris linearis root system 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soil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ully ero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HE Ling DENG Yu-Song +3 位作者 TANG Qiu-yue LIAO Da-lan WANG Chao DUAN Xiao-q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2期3548-3567,共20页
Benggang erosion is caused by a special type of gully erosion in southern China that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loc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typical Benggang collapsing-wall soils were used as the study ar... Benggang erosion is caused by a special type of gully erosion in southern China that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loc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typical Benggang collapsing-wall soils were used as the study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s and dicranopteris linearis root weight densities,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s on disintegration in orthogonal test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soil disintegration decreased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The soil disintegration rate tended to rise and then fall as the root weight density increased,reflecting an optimum root weight density of 0.75-1.00 g/100 cm3.The incorporation of dicranopteris linearis roots was most effective for soil consolidation in the shallow layers of soil.In addition,the disintegration rate of the collapsing-wall soils increases as the soil layer deepened.The dicranopteris linearis root system 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had an interactive effect that was more pronounced in deeper soils.However,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se processes was always dominated by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Moderate initial soil moisture content(0.20-0.24 g/g)and the addition of a high root density in dicranopteris linearis(0.75-1.00 g/100 cm3)wer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s that reduced the disintegration rate.In conclusion,maintaining a suitable natural moisture content in collapsing-wall soils and taking measures that use plants to consolidate soi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Benggang ero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oil disintegration and offer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il erosion management in the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ing wall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Interactive effect Root weight density Soil disintegration
下载PDF
卷烟生产过程中焦油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郭阳 汪涛 +5 位作者 宁程彬 刘向胜 程德强 王宇 刘先成 许志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1期50-53,58,共5页
为探索卷烟生产过程各因素对卷烟焦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切丝宽度、切丝水分、烟丝混合均匀度、梗丝加工工艺、烟支重量及劈刀盘规格对卷烟焦油批内均匀性和批间稳定性的影响。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表明,切丝宽度不同... 为探索卷烟生产过程各因素对卷烟焦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切丝宽度、切丝水分、烟丝混合均匀度、梗丝加工工艺、烟支重量及劈刀盘规格对卷烟焦油批内均匀性和批间稳定性的影响。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表明,切丝宽度不同对卷烟焦油的批间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试验范围内,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批间焦油量减小;试验范围内,切丝水分、烟丝混合均匀度及梗丝加工工艺影响卷烟焦油的批内均匀性;烟支重量不同对卷烟焦油批间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随着烟支重量增加,焦油量增大;重量稳定的前提下,劈刀盘规格不同影响烟支密度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卷烟焦油的批间稳定性和批内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丝宽度 切丝含水率 烟丝混合均匀度 梗丝加工工艺 实物利用率 烟支重量 劈刀盘 焦油稳定性
下载PDF
长期贮藏干枣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水和加工特性
4
作者 尹小琳 胡鑫 +4 位作者 李汴生 丁真真 阮征 李丹丹 金庭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3,共9页
干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药食兼用的食品原料,其保健功能、贮藏和加工特性备受关注。长期贮藏的干枣脱水严重,果肉变硬、果皮发暗,商品价值降低。该文以分别贮藏约1和13个月的新疆骏枣和灰枣干枣为对象,研究干枣的浸泡吸(复)水的... 干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药食兼用的食品原料,其保健功能、贮藏和加工特性备受关注。长期贮藏的干枣脱水严重,果肉变硬、果皮发暗,商品价值降低。该文以分别贮藏约1和13个月的新疆骏枣和灰枣干枣为对象,研究干枣的浸泡吸(复)水的规律及其对干枣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13个月的骏枣和灰枣的湿基含水量较贮藏1个月的骏枣和灰枣减少了约50%,贮藏时间对果形指数、果肉质地和成分均有一定影响,长期贮藏的干枣仍具有很好的加工利用价值。干枣的吸水曲线大都呈对数曲线的规律,吸水过程受水温和干枣种类影响。低场核磁共振成像(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F-MRI)分析显示,水分主要从枣蒂和表面渗入到枣果内。贮藏约13个月的骏枣和灰枣的干基含水量分别为43.18 g/100 g(T=40℃)和41.06 g/100 g(T=60℃)时,出现轻微软化现象,此时可进行去核和切片加工;当干枣浸泡至干基含水量为129 g/100 g时,果肉软化充分,水分分布均匀,则可进行打浆加工,浆液粒度和色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枣 干基含水量 核磁成像 吸水/复水 加工
下载PDF
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农彬艺 易强 +1 位作者 贺芳伟 吕建泽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53-158,共6页
为探明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有效标定方法,以准确监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公路路基路面各结构层含水率的量值及变化规律,采用标准土样法对拟用于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的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并以观测站... 为探明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有效标定方法,以准确监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公路路基路面各结构层含水率的量值及变化规律,采用标准土样法对拟用于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的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并以观测站钻孔施工挖出的路基土样为比对土样,将传感器法与烘干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验证了标准土样法标定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对制定合理有效的公路工程专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校准规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果表明:标准土样法是有效的路基路面野外观测站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 重量含水率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研究
6
作者 邓湘华 李辉 +6 位作者 钱国伟 张树兴 杨为发 竺钱旭 姜富强 陈果 钟建华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对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成膜时间为烘制效果的评价标准,测试不同烘制方式,不同纱团定重,以及不同的烘制时间情况下产品的成膜时间及其毛羽、干基含水变化,综合评价玻璃纤维的烘制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玻... 对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成膜时间为烘制效果的评价标准,测试不同烘制方式,不同纱团定重,以及不同的烘制时间情况下产品的成膜时间及其毛羽、干基含水变化,综合评价玻璃纤维的烘制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玻璃纤维纱团定重增加,成膜时间会逐渐降低;随着烘制时间的增加,成膜时间会不断增加;通过蒸汽隧道微波烘箱内微波设备的辅助排湿,成膜时间也会增加。在烘制工艺一定情况下测试不同成膜时间,分析玻璃纤维干基含水以及毛羽影响,其中当成膜时间为0时,基本确认产品未烘干,当成膜时间超标准较多时产品毛羽则有增加趋势,相关成膜时间标准则根据不同客户对不同产品特性需求进行试验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烘制效果 成膜时间 干基含水 毛羽
下载PDF
不同饱和阶段作用下膨胀土的含水率试验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张波 范秋雁 +2 位作者 陈正 蒋明杰 梅国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膨胀土是一类富含亲水性黏土矿物的非饱和土,具有极强的亲水性;饱和过程含水率变化,导致膨胀土的性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膨胀土工程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2个饱和阶段表征膨胀土饱和过程的方法及适用于不同饱和阶段作用下... 膨胀土是一类富含亲水性黏土矿物的非饱和土,具有极强的亲水性;饱和过程含水率变化,导致膨胀土的性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膨胀土工程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2个饱和阶段表征膨胀土饱和过程的方法及适用于不同饱和阶段作用下膨胀土的含水率试验方法。考虑不同饱和阶段作用,开展了膨胀土的含水率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理论推导,重点分析了膨胀土重度的演化规律,建立了膨胀土边坡浅层下滑应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过程膨胀土含水率随着膨胀变形增加而增加,重度随着膨胀变形增加而减小;建立的下滑应力计算模型能够考虑含水率的影响,也能直观反映降雨条件下膨胀土边坡浅层下滑应力变化规律,且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含水率 重度 下滑应力计算模型
下载PDF
多重注意机制及权重校正LSTM的PVC含水率预测
8
作者 张帅杰 郭小萍 +1 位作者 臧春华 苏宝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0,共8页
针对PVC干燥工段中,PVC含水率存在非线性、大滞后、与其他变量关联性复杂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重注意机制及权重校正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用于PVC含水率的预测。在编码器部分,利用与含水率相关的输入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对空间... 针对PVC干燥工段中,PVC含水率存在非线性、大滞后、与其他变量关联性复杂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重注意机制及权重校正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用于PVC含水率的预测。在编码器部分,利用与含水率相关的输入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对空间注意机制训练的可变权重进行校正,避免由于单纯数据训练导致相关性强的输入变量之间权重差异较大,进而实际干燥工艺不符;同时,由于含水率预测的滞后特性,为减弱长子时间窗口内LSTM单元细胞状态信息丢失,提出信息补偿机制补偿之前时刻细胞状态信息。在解码器部分,利用时间注意机制对编码器的隐藏层状态进行权重更新,解除固定长度向量对模型性能的限制。最后,选取某化工公司干燥工段DCS数据进行验证,相对于RNN、VA-LSTM、STA-LSTM相关系数(R2)分别提高了571%、122.6%、82.6%,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含水率 时空注意机制 权重校正 信息补偿机制 LSTM
下载PDF
原纸表面沟痕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校 李前 +2 位作者 汪桂红 李锋 刘召锋 《天津造纸》 2023年第1期35-43,共9页
原纸表面沟痕的产生贯穿于纸张抄造过程中的各道工序,造成原纸表面沟痕的主要原因是定量、水分、厚度偏差大导致的局部张力不均匀。本文以三叠网纸板机为例,介绍了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原纸表面沟痕的各种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同... 原纸表面沟痕的产生贯穿于纸张抄造过程中的各道工序,造成原纸表面沟痕的主要原因是定量、水分、厚度偏差大导致的局部张力不均匀。本文以三叠网纸板机为例,介绍了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原纸表面沟痕的各种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同类型纸机出现类似纸病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沟痕 定量 水分 厚度 褶皱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下载PDF
自动站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对比分析
10
作者 王煜迪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定西农试站为例,对其自动站观测土壤水分资料和人工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从春季解冻开始,各层土壤水分各要素数值随着时间开始增大,在汛期前后达到最大值,汛期过后,由于降水减少和植被覆盖率降低,各要素的数值... 以定西农试站为例,对其自动站观测土壤水分资料和人工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从春季解冻开始,各层土壤水分各要素数值随着时间开始增大,在汛期前后达到最大值,汛期过后,由于降水减少和植被覆盖率降低,各要素的数值均随着时间有波动减弱的趋势。总体而言,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各要素值比自动观测的要素值偏大,可能是由于人工观测的地段有植被覆盖,本身蓄水能力比自动观测站所在的地段强,并且有作物种植,有额外的灌溉,这也是造成人工观测土壤水分比自动观测土壤水分资料数值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观测 相对湿度 重量含水率 有效水分贮存量
下载PDF
造纸过程定量水分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鑫 孔亚广 孙优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2,共4页
定量和水分是鉴定成纸质量的两个重要参数。笔者对造纸系统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充分考虑系统本身的特点 ,采用内模控制等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控制 ,并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 ,证明了模型对于造纸过程定量水分控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定量 水分 内模控制 成纸质量 系统建模 造纸
下载PDF
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的籽粒重量与含水率变化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李璐璐 王克如 +5 位作者 谢瑞芝 明博 赵磊 李姗姗 侯鹏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2-2060,共9页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情况研究,为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选择22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变化。其中,2015年授粉后26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26—52 d结束;2016年授粉后11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16—35 d结束。分析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结果】22个参试品种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为23.3—37.4 g,平均为30.8 g;籽粒含水率为21.5%—33.1%,平均为27.5%。22个品种生理成熟后分别经过16—52 d田间站秆晾晒后,百粒干重为22.9—38.4 g,平均为32.0 g;籽粒含水率为12.9%—24.4%,平均为17.3%。生理成熟前籽粒重量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测试时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理成熟后随着田间站秆时间延长,籽粒含水率变化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籽粒重量未表现出显著变化,不同熟期品种和不同年份结果表现一致;生理成熟后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晾晒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显著下降,而籽粒重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延期收获降低了籽粒含水率,并且不会因粒重下降造成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玉米 生理成熟 粒重 籽粒含水率
下载PDF
判断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蔺吉祥 李卓琳 +4 位作者 林立东 穆春生 高战武 李晓宇 张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2-776,共5页
科学判断种子适宜收获时间对于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与开发以及提高种子品质与产量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种可以科学判断种子最佳收获时间的方法:根据种子形态变化(颜色、粒重)及成熟状态(生育期、种子成... 科学判断种子适宜收获时间对于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与开发以及提高种子品质与产量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种可以科学判断种子最佳收获时间的方法:根据种子形态变化(颜色、粒重)及成熟状态(生育期、种子成熟后损失情况如落料与裂荚等)、根据种子内部生理指标变化(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发芽指标、内含物以及抗逆性)以及一些其它指标(积温与综合判断指标);并进行了研究展望,提出了今后此类研究的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收获时间 萌发 粒重 含水量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与集成学习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静珠 张乐 +3 位作者 李江波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2-308,共7页
为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的高精度检测模型,制备了80份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本。针对玉米种胚朝上和种胚朝下分别进行高光谱反射图像采集,每份样本取样100粒,波长范围为968.05~2575.05 nm。采用PCA快速提取单粒种子光谱,经多元... 为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的高精度检测模型,制备了80份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本。针对玉米种胚朝上和种胚朝下分别进行高光谱反射图像采集,每份样本取样100粒,波长范围为968.05~2575.05 nm。采用PCA快速提取单粒种子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后,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和AdaBoost算法建立单粒种子水分检测模型,并集成两种算法特征提出基于加权策略的改进RF用于单粒种子水分含量建模。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上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相关系数R为0.969,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94%,测试集R为0.881,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04%;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下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R为0.966,RMSEC为0.100%,测试集R为0.793,RMSEP为0.544%。实验结果表明:改进RF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明显优于RF和AdaBoost算法;种胚朝上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检测模型优于种胚朝下的模型。高光谱检测技术结合集成学习算法建立的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健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玉米 水分含量 高光谱 集成学习 自适应加权
下载PDF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60
15
作者 赵长星 马东辉 +1 位作者 王月福 林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88-2393,共6页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70%处理>80%~90%处理>40%~50%处理,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40%~50%处理>80%~90%处理>60%~70%处理,表明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小麦旗叶早衰,影响籽粒灌浆,降低粒重.在花后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施氮肥可以延缓小麦旗叶衰老,但过量施用氮肥则不利于小麦粒重的提高,尤其是在花后土壤缺水的情况下,施用过多氮肥可导致小麦粒重下降.在小麦生产中可以将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相结合,延缓小麦植株衰老,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土壤含水量 衰老 粒重
下载PDF
天津滨海吹填泥浆的自重沉降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先伟 杨爱武 +2 位作者 孔令伟 周奇 王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9-776,共8页
以天津滨海新区吹填泥浆为研究对象,对初始含水率w_0=200%~2000%的泥浆开展长达100 d的自然沉降模型试验,研究吹填泥浆的自重沉降固结规律与形成土的微观结构特性,据此提出吹填工程设计的控制指标,为吹填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技... 以天津滨海新区吹填泥浆为研究对象,对初始含水率w_0=200%~2000%的泥浆开展长达100 d的自然沉降模型试验,研究吹填泥浆的自重沉降固结规律与形成土的微观结构特性,据此提出吹填工程设计的控制指标,为吹填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天津吹填泥浆的沉降类型主要是沉积沉降和固结沉降,沉积沉降过程分为絮凝阶段、阻碍沉降阶段、自重固结阶段。含水率临界值(或土的形成含水率)w_0*=400%,且w_0*与液限w_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初始含水率w_0≤w_0*,发生固结沉降,沉降量可以用一维固结理论计算;w_0>w_0*,发生沉积沉降,沉降量可以用沉积规律计算。土的形成孔隙比e_0*=10.92;沉降稳定时间Tc可用Tc=159(w_0/w_L)^(-1)计算;稳定孔隙比e_c可由分段公式计算,e_c=0.08+5.4(e_0≥13.65),e_c=0.4+1.03(e_0<13.65);絮凝屈服应力P_s=0.3 k Pa,界限孔隙比e_s=6.4。研究还表明,泥浆沉降过程其实是絮凝屈服应力与有效应力相互影响的过程,进而产生不同的沉降特征;吹填形成土在平行于沉降方向为絮凝结构,而垂直沉降方向呈堆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泥浆 自重沉降固结 孔隙比 含水率 时间
下载PDF
造纸过程定量水份解耦控制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鑫 孙优贤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1-124,共4页
定量和水份是鉴定成纸质量的两个重要参数 ,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强耦合 ,两调节量与被调量之间相互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多种解耦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确定以神经网络为解耦方式 。
关键词 解耦 定量/水份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纸张定量水分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尤斌 彭晗 +1 位作者 胡慕伊 熊智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2,共4页
抄纸过程中纸机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时变等特点,纸张定量与水分之间存在强耦合效应,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解耦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辨识定量与水分的数学模型,实时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实现系统的解... 抄纸过程中纸机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时变等特点,纸张定量与水分之间存在强耦合效应,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解耦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辨识定量与水分的数学模型,实时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实现系统的解耦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性能和很强的自适应性,能有效解决纸张定量和水分之间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定量 水分 解耦控制
下载PDF
造纸过程定量水分神经网络建模和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国江 胡丹 孙优贤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根据纸机定量水分过程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该过程的大滞后、大惯性、强非线性、时变以及多变量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包括定量控制和水分控制的多变量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利用该控制策略建立的自适... 根据纸机定量水分过程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该过程的大滞后、大惯性、强非线性、时变以及多变量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包括定量控制和水分控制的多变量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利用该控制策略建立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使成纸的定量和水分维持在设定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该控制器是一个状态和控制作用均可跟踪的伺服系统。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 定量水分控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建模方法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S7-300的中小型纸板机QCS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智亮 汤伟 +1 位作者 胡连华 王孟效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50,共5页
设计了基于S7-300PLC的适用于中小型板纸机的QCS系统。该QCS系统部分硬件采用进口配置,并与纸机干燥部和湿部子系统互相通讯应用,对定量水分进行测量和补偿,且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思想结合应用于定量水分的控制,结合其较强的鲁棒性和自... 设计了基于S7-300PLC的适用于中小型板纸机的QCS系统。该QCS系统部分硬件采用进口配置,并与纸机干燥部和湿部子系统互相通讯应用,对定量水分进行测量和补偿,且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思想结合应用于定量水分的控制,结合其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功能,有效抑制了定量水分的波动,实现了定量水分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S 定量 水分 S7—300 模糊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