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PCI术后患者1年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吕远 陈佩佩 +1 位作者 吴琼碧 张伟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9期41-48,共8页
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1年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初次行PCI的心肌梗死(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是否因心肌... 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1年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初次行PCI的心肌梗死(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是否因心肌再梗死或MI并发症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RG)和非再入院组(NRG)。采用单因素分析探究RG和NRG组间差异变量。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PCI术后患者1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最优模型”,使用R software对“最优模型”进行可视化,转化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校准曲线(重取样,Bootstrap n=1000)评估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估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的净获益大小。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00例,1年内再入院率为34.00%。年龄(≥63岁)、糖尿病、病变血管数(≥2支)、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比值(≥0.36)和预后营养指数(<39.39)是PCI术后MI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预测PCI后MI患者再入院效能较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36,0.970)]。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再入院概率和实际再入院概率大致符合;决策曲线表明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Nomogram净获益高于全部临床净获益。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PCI术后MI患者再入院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再入院的高危人群,可有利于临床对PCI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入院 预测模型 拜阿司匹林 氯比格雷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服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随访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居克举 杨梅 +1 位作者 郭建一 曹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内使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对我科连续出院的15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按其是否停药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停用拜阿司匹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内使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对我科连续出院的15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按其是否停药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停用拜阿司匹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中依从性差组39例(24.8%),依从性好组118例(75.2%),两组在文化水平、发病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时间上66.67%的患者在1~2个月内停药,56.41%的患者是因为症状好转停药。结论患者中断服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对首次发病的患者在1~2月之间随访,进行跟踪指导可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拜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炎性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跃慧 田跃雷 +2 位作者 梁文华 白莹 吴玲玲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并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3例(病例组)包括IM...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并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3例(病例组)包括IMT正常组20例,IMT增厚组15例,颈动脉斑块组68例(稳定斑块36例,不稳定斑块3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80例为正常组。病例组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司匹林100 mg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疗程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Lp-PLA2、hs-CRP及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变化。结果 (1)血清ox-LDL、Lp-PLA2、hs-CRP水平病例组高于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高于IMT增厚组,IMT增厚组高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中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ox-LDL、Lp-PLA2、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2)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ox-LDL、Lp-PLA2、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同时颈动脉IMT、斑块面积缩小(P<0.05),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LpPLA2、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有关,并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降低患者血清ox-LDL、Lp-PLA2、hs-CRP水平,对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跃慧 田跃雷 +2 位作者 梁文华 白莹 吴玲玲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100 mg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血脂(TC、TG、LDL-C、HDL-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血沉)、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75%、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明显缩短,TC、TG、LDL-C、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血沉及复发率明显降低,HDL-C、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储备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治疗高脂血症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正仙 高怀林 +1 位作者 谢传星 裴如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807-810,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治疗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拜阿司... 目的:观察并分析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治疗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金三角"方案(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测定患者晨起空腹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 IMT)及斑块数量、面积。治疗6个月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浆Hcy、hs-CRP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数量、面积、c IMT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金三角"方案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浆Hcy、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 瑞舒伐他汀钙片 拜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敏 史作霞 +2 位作者 张文彦 李馨 王莹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拜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抗凝治疗 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脐周 皮下出血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焦俊杰 孙亚红 马凤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双联组,各75例。单一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双联组采用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干预效果;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究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双联组,各75例。单一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双联组采用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干预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水平、二磷酸腺苷;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双联组患者急性脑梗死干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单一组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水平、二磷酸腺苷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生化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效果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炎性因子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孟修 王艳竹 +1 位作者 任志军 文晓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5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凝方案将其分为双抗组29例接受常规双抗抗凝治疗(拜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凝方案将其分为双抗组29例接受常规双抗抗凝治疗(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组31例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分别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评价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216.94±24.87)pg/mL、TNF-α(1.01±0.24)pg/mL、hs-CRP(3.29±0.97)mg/mL、CSS评分(10.67±1.96)分均显著低于双抗组,Barthel评分(84.26±10.98)分显著高于双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抗凝方案能够抑制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对进展性卒中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依达拉奉 拜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炎性因子 生活能力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老年脑梗死再发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力晖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152-2153,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在脑梗死再发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将首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基础疾病的相应治疗,研究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在脑梗死再发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将首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基础疾病的相应治疗,研究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血脂控制方面使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动态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等变化,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积分变化行评估,以及1年内患者脑梗死的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脑梗死的再发率方面,研究组为3.8%,较对照组的10.1%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水平变化方面,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脑梗死的再发生治疗方面,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老年人 脑梗死再发预防
下载PDF
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晓玲 王燕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拜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加瑞舒伐他汀片10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拜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加瑞舒伐他汀片10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痰活血中药汤剂,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内径(CAD)、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及中医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CAD增宽、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并且血清TC、TG、HDL-C、LDL-C、中医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CAD较对照组增宽、IMT较对照组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血清TC、TG、LDL-C、中医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在使颈动脉内径(CAD)增宽、颈动脉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对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药汤剂 益气化痰活血法 瑞舒伐他汀片+拜阿斯匹林肠溶片
下载PDF
氟伐他汀与拜阿司匹灵对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宏 张七一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5-216,219,共3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与拜阿司匹灵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药物基础降压前提下,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来适可)40 mg和拜阿斯匹灵0.1 g,每日1次...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与拜阿司匹灵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药物基础降压前提下,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来适可)40 mg和拜阿斯匹灵0.1 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加用拜阿斯匹灵0.1 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TM、VWF、PAI-1水平显著下降(t=2.21-3.57,P〈0.05、0.01),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t=3.27-8.47,P〈0.01)。结论氟伐他汀与拜阿司匹灵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阿斯匹灵 氟伐他汀 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庆军 刘骁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中心的门诊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中心的门诊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早1次;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共服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 d,并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一日3次,共服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的变化及斑块性质。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2检测指标:治疗后,治疗组在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数量(41,38.68%)少于对照组(110,6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可明显减少颈动脉斑块数量并逆转颈动脉斑块状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瑞书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拜阿司匹灵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4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永杰 刘洁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用拜阿司匹灵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4因子(PF4)的变化。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不用拜阿司匹灵组(n=40)和服用拜阿司匹灵组(100mg/次,睡前服用,n=30),其他治疗两组间无差异。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二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用拜阿司匹灵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4因子(PF4)的变化。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不用拜阿司匹灵组(n=40)和服用拜阿司匹灵组(100mg/次,睡前服用,n=30),其他治疗两组间无差异。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二组治疗前、治疗后7d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PF4的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血浆PF4治疗前为15.12±6.32ng/ml,治疗后为9.83±4.93ng/ml,治疗后PF4的明显下降(P<0.01),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50±2.70ng/ml,P<0.01);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血浆PF4治疗前为15.48±3.16ng/ml,治疗7d后为7.66±1.47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也明显低于不用拜阿司匹灵组的患者(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6.50±2.70ng/ml,P<0.05)。结论拜阿司匹灵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PF4含量水平,抑制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4因子 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灵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在颈动脉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华琴 张春连 王世鑫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8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目、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联合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目,改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指标水平,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拜阿司匹林 瑞舒伐他汀 复方丹参滴丸 颈动脉
下载PDF
归蛭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7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宏亚丽 袁岳鹏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归蛭通络汤联合棓丙酯、拜阿司匹林、烟酸占替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棓丙酯静脉点滴,拜阿司匹林、烟酸占替诺口服。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归... 目的:观察归蛭通络汤联合棓丙酯、拜阿司匹林、烟酸占替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棓丙酯静脉点滴,拜阿司匹林、烟酸占替诺口服。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归蛭通络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趾动脉压、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等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9%,对照组为8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足趾动脉压、ABI、血浆黏度变化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归蛭通络汤联合棓丙酯、拜阿司匹林、烟酸占替诺治疗LEAOD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棓丙酯 拜阿司匹林 烟酸占替诺 归蛭通络汤
下载PDF
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晋岳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患者服用恩必普软胶囊、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 目的:观察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患者服用恩必普软胶囊、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TIA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必普软胶囊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拜阿司匹灵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研究
17
作者 林飞鸿 宁观林 林宇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6期2395-2397,共3页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灵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拜阿司匹灵0.1,1次/天,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一个疗程为14天。治疗组:拜阿司匹灵0.1,1次/天,...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灵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拜阿司匹灵0.1,1次/天,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一个疗程为14天。治疗组:拜阿司匹灵0.1,1次/天,依达拉奉30 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天;一个疗程为14天。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都能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治疗组临床效果更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阿司匹灵 依达拉奉 脑血栓形成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尹南 廖渝 +4 位作者 肖日军 易建军 陈心怡 赵琨 谭练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替米沙坦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对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的基本治疗是...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替米沙坦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对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的基本治疗是控制饮食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米沙坦和维生素B1,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米沙坦和拜阿司匹灵,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比,24小时UAE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UAE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血肌酐及BUN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ARB能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在ARB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灵,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方面疗效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替米沙坦 拜阿司匹灵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偲雅 孙亚红 马凤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 12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单药治疗组应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 12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单药治疗组应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能力、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血脂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生活能力、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效果
下载PDF
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伍能生 李建明 邓士钦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拜阿斯匹灵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用波立维75mg/d和拜阿斯匹灵100 mg/d,对照组单用拜阿斯匹灵100 mg/d。...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拜阿斯匹灵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用波立维75mg/d和拜阿斯匹灵100 mg/d,对照组单用拜阿斯匹灵10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丘脑出血2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波立维与拜阿斯匹灵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拜阿斯匹灵 进展型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