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0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D联合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对糖尿病足创面及组织中Bcl-2/Bax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杨威 谭淑丹 +4 位作者 朱春雷 赵维彦 邱旭东 陈烨 孙雁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冲洗对糖尿病足创面及组织中Bcl-2、Ba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5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应用VSD治疗糖尿病足创面)、试验组(35例...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冲洗对糖尿病足创面及组织中Bcl-2、Ba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5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应用VSD治疗糖尿病足创面)、试验组(35例,应用VSD联合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冲洗治疗)。对比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及创面组织中Bcl-2、Bax水平。结果 治疗后7 d,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水平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Bax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l-2/Ba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联合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冲洗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Bcl-2介导相关抗凋亡途径,上调创面组织Bcl-2水平,提高Bcl-2/Bax,达到抑制局部细胞凋亡、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bcl-2 bax
下载PDF
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抑制卵巢腺癌Caov-3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跟 颜小飞 +5 位作者 刘锋 贾学昭 蔡玥 刘莹 李玲秀 李学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对卵巢腺癌Caov-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黄芪多糖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50、100 mg/mL黄芪多糖,流式细胞术检测10、50、100 mg/mL黄芪多糖作用Caov-3细胞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显微镜...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对卵巢腺癌Caov-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黄芪多糖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50、100 mg/mL黄芪多糖,流式细胞术检测10、50、100 mg/mL黄芪多糖作用Caov-3细胞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Caov-3细胞凋亡情况和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药物作用Caov-3细胞后对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对Bcl/Bax的影响;同时,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黄芪多糖与单用黄芪多糖对Caov-3细胞的抑制率。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0%、50%、65%,黄芪多糖的IC_(50)为50 mg/mL,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联合阿司匹林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黄芪多糖(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周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Caov-3细胞凋亡的数目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Ba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有效抑制Caov-3细胞的生长,联合阿司匹林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bcl-2/bax信号通路 卵巢腺癌Caov-3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长春胺衍生物Vin24通过Bcl-2/Bax/Caspase3通路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研究
3
作者 黄玉洁 阮园 王佳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9-1199,共11页
目的探讨长春胺衍生物Vin2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病理症状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 目的探讨长春胺衍生物Vin2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病理症状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1))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6周后开始给药。30只1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10只同窝阴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组每天灌胃长春胺(30 mg·kg^(-1))或Vin24(46.8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4周。通过检测机械异位痛觉和热痛觉阈值来评价小鼠感觉功能。利用激光散斑成像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流量。取足垫表皮组织进行PGP9.5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表皮内神经纤维(IENF)密度;提取原代背根底神经节(DRG)神经元进行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评价DRG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此外,取DRG组织进行ATF3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来评价DRG神经元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Vin24给药组小鼠的机械异位痛和热痛觉阈值降低(P<0.01,P<0.001),外周血流量增加(P<0.001);IENF密度增加(P<0.05,P<0.01),DRG神经元突起生长得到改善(P<0.00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Vin24给药后小鼠DRG组织中神经元凋亡标记物ATF3的表达减少(P<0.0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春胺衍生物Vin24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通路,抑制Cleaved-Caspase3的激活,降低神经元的凋亡水平,从而减轻DRG神经元损伤,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背根底神经节 神经元凋亡 bcl-2/bax/Caspase3通路 长春胺衍生物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黄连解毒汤通过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抗结直肠腺瘤作用机制
4
作者 张艺凡 贾苏杰 +8 位作者 刘静远 郎晓猛 康欣 赵源 刘龙辉 刘悦 翟文静 胡博乾 刘建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32-40,47,共10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腺瘤(C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连解毒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和人类基因组...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腺瘤(C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连解毒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和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获取CRA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软件获得黄连解毒汤与CRA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黄连解毒汤治疗CRA的核心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Tools 1.5.6软件将前5位药物活性成分与前5位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每组10只。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小鼠CRA模型,同时各组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干预9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鼠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肠组织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腺瘤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细胞色素C(Cyt C)mRNA、胱天蛋白酶-9(Caspase-9)mRNA、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腺瘤组织Bcl-2、Bax、Cyt C、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得到黄连解毒汤80个活性成分,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70个;通过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的构建,筛选出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黄连素(berberine)、汉黄芩素(wogonin)等核心活性成分;通过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AKT1、JUN、HSP90AA1、CASP3、IL-6等关键靶点;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途径发挥治疗CRA的作用;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黄连素、汉黄芩素与核心靶点AKT1、JUN、HSP90AA1、CASP3、IL-6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展现了良好的亲和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质量、腺瘤数量高于正常组(P<0.01),结直肠长度低于正常组(P<0.01);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肠道质量、腺瘤数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黄连解毒汤高、中剂量组小鼠结直肠长度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腺瘤组织细胞凋亡率低于正常组(P<0.01);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腺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腺瘤组织Bcl-2 mRNA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1),Bax mRNA、Cyt C mRNA、Caspase-9 mRNA、Caspase-3 mRNA和Bax、Cyt C、Caspase-9、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黄连解毒汤高、中剂量组小鼠腺瘤组织Bcl-2 mRNA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Bax mRNA、Cyt C mRNA、Caspase-9 mRNA、Caspase-3 mRNA及Bax、Cyt C、Caspase-9、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小鼠Caspase-9 mRNA及Bax、Cyt 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发挥治疗CRA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黄连解毒汤 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小鼠
下载PDF
基于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探究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晶晶 袁红霞 +1 位作者 张月林 张桂贤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探究加味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前病变大鼠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复合造模法制作食管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 目的:探究加味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前病变大鼠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复合造模法制作食管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药物灌胃干预,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加味旋覆代赭汤、西药(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灌胃,给药8周取材。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食管上皮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分别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食管上皮组织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上皮病理积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食管上皮病理积分均降低(P<0.01)。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spase-3、Bax mRN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西药组大鼠Caspase-3、Bax mRNA、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中Bcl-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加味旋覆代赭汤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比值,增加线粒体外膜通透性,释放凋亡因子,激活Caspase-3,使病变组织发生凋亡,扭转食管上皮异型增生,从而起到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加味旋覆代赭汤 CASPASE-3 bcl-2 bax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澳洲茄碱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凋亡
6
作者 陈桂玲 廖晓凤 +4 位作者 孙鹏涛 岑欢 舒盛春 李碧晶 黎金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 探讨龙葵活性成分澳洲茄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设对照组(0μmol/L)及澳洲茄碱不同剂量组(0、2、5、10、15、20、25μmol/L),CCK-8试剂盒检测澳洲茄碱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MRE检测... 目的 探讨龙葵活性成分澳洲茄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设对照组(0μmol/L)及澳洲茄碱不同剂量组(0、2、5、10、15、20、25μmol/L),CCK-8试剂盒检测澳洲茄碱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MRE检测线粒膜电位;caspase3/7活性试剂盒联合GreenNuc?Caspase-3/Annexin V-mCherry染色检测caspase-3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给药处理或者使用PTEN抑制剂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澳洲茄碱干预24、48、72 h后,PC9细胞的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经澳洲茄碱干预24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5);caspase-3/7活力、活细胞Caspase-3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而PTEN、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澳洲茄碱可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通路及其上游蛋白活性而抑制PC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茄碱 肺癌 bcl-2/bax/caspase-3通路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子俊 林秋雄 +3 位作者 王启仪 林华欢 骆新兰 詹德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对 12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erminal deoxynucleotidly transferase mediate...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对 12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erminal deoxynucleotidly transferase mediated labelling, 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殖及 bcl- 2/bax表达。结果:正常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依次为 (4.58± 1.92)%、 (10.14± 2.56)%、 (24.6± 35.19)%、 (26.26± 9.34)%、 (19.35± 4.04)%、 (19.81± 4.66)% ;PCNA指数分别为 (3.93± 1.02)%、 (13.58± 4.65)%、 (20.16± 4.89)%、 (24.30± 4.44)%、 (39.79± 6.37)%、 (54.79± 10.6)% ; bcl- 2蛋白表达分别为: 0%、 18.6%、 20%、 38.5%、 44.4%、 58.3% ;bax蛋白表达分别为 20%、 51.2%、 55%、 30.85%、 27.8%、 16.7%。结论:胃粘膜癌变过程中 ,起初三个阶段细胞凋亡和 PCNA同时增加 ,而至肠化生后 ,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减少, PCNA指数显著增加 ;凋亡调控基因 bcl- 2和 bax的比值逐渐增加 ,尤其肠化生阶段后增加显著 ,说明在胃癌演变过程中它们起重要作用 ,临床防治胃癌发生应从肠化生之前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cl-2/bax 癌前病变 PCNA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槲皮素对BGC823胃癌细胞p53、Bcl-2/Bax、PCNA表达影响与抑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向廷秀 陶小红 +1 位作者 姜政 王丕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及p53、Bcl-2/Bax、PCNA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从形态变化上了解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Bcl-2/Bax、PCNA蛋白的表...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及p53、Bcl-2/Bax、PCNA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从形态变化上了解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Bcl-2/Bax、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显示槲皮素抑制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处理48h后的Ic50为28.12μm。形态学检测显示出细胞凋亡的特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10-20μm/L的槲皮素处理,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呈现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凋亡表现。经槲皮素处理后BGC823细胞株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PCNAp、5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槲皮素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能诱导BGC823发生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抑制增生与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53、PCNA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BGC-823 凋亡 P53 bcl-2/bax PCNA
下载PDF
TIEG1对K562细胞凋亡及BCL-2/BAX、PTE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姚鲲 朱海霞 +4 位作者 李旸 张嵘 廖爱军 杨威 刘卓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8-12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TIEG1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BCL-2/BAX、PTEN表达的变化。用TIEG1 0、1、5、10和20ng/ml处理K56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IEG1 10.00 ng/ml处理K562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BCL-2/BAX及PTEN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TIEG1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BCL-2/BAX、PTEN表达的变化。用TIEG1 0、1、5、10和20ng/ml处理K56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IEG1 10.00 ng/ml处理K562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BCL-2/BAX及PTEN的表达。结果表明,TIEG1对K56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0.52,P<0.05);处理细胞6、12、24和48 h后TIEG1 IC50值分别为48.19、18.72、9.5和3.85 ng/ml。TIEG1 10.00 ng/ml处理K562细胞0、6、12、24和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2.13±0.42)%、(7.79±0.71)%、(11.17±1.37)%、(24.66±0.29)%和(48.60±1.38)%,各组凋亡率相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TIEG1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表达逐渐减少(r=0.48,P<0.05),而BAX(r=0.69,P<0.05)及PTEN(r=0.57,P<0.05)表达逐渐增加。结论:TIEG1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在TIEG1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过程中,BCL-2/BAX及PTEN表达变化与K562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EG1 K562细胞 凋亡 bcl-2/bax PTEN
下载PDF
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卫平 严隽鸿 +2 位作者 林其德 裴军 丁传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 /Bax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与ER、PR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肌瘤内ER、PR的含量 (2 8例 )。用RT -PCR法测定肌瘤内Bcl- 2 /BaxmRNA (2 1例 )。以肌瘤邻近的正常子宫平滑肌作对照。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 /Bax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与ER、PR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肌瘤内ER、PR的含量 (2 8例 )。用RT -PCR法测定肌瘤内Bcl- 2 /BaxmRNA (2 1例 )。以肌瘤邻近的正常子宫平滑肌作对照。 结果子宫肌瘤内ER、PR ,Bcl- 2 /Bax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 (P<0 .0 5 和P<0 .0 1) ;肌瘤ER、PR与Bcl- 2 /BaxmRNA比值呈正相关。 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 /Bax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 ;而雌、孕激素与ER、PR结合刺激肌瘤生长则可能与影响这一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细胞凋亡 bcl-2/bax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Bcl-2/Bax及α分泌酶蛋白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家淳 王凯 +4 位作者 覃启京 宋宛珊 孙伟明 郭威 张玉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769-5771,共3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s APPα)、α分泌酶蛋白以及Bcl-2/Bax比值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浊方组,每组10只。益肾化浊方组灌以中药,假手术组与模...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s APPα)、α分泌酶蛋白以及Bcl-2/Bax比值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浊方组,每组10只。益肾化浊方组灌以中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 w。治疗后取海马标本并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中s APPα、α分泌酶以及Bcl-2/Bax比值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 APPα、α分泌酶蛋白、Bcl-2/Bax比值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组s APPα、α分泌酶蛋白、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化浊方可通过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中s APPα、α分泌酶蛋白,发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浊方 阿尔茨海默病 bcl-2/bax 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 α分泌酶蛋白
下载PDF
人硫氧还蛋白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Bcl-2/Bax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世容 王万铁 +4 位作者 王鑫 郝卯林 戴雍月 邱晓晓 宋张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人硫氧还蛋白对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h、3h、5h组和人硫氧还蛋白干预1h、3h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人硫氧还蛋白对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h、3h、5h组和人硫氧还蛋白干预1h、3h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及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SK1、Bcl-2和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超微结构呈严重损伤性改变。人硫氧还蛋白干预组ASK1、Bax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上调(P<0.05或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ASK1、Bax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75、r=0.814;均P<0.01);与Bcl-2/Bax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75,P<0.05)。结论:Bcl-2/Bax比值下调启动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人硫氧还蛋白可能通过下调ASK1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bcl-2/bax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硫氧还蛋白
下载PDF
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半暗带细胞凋亡及Bcl-2/Bax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茜 邹玉安 +1 位作者 赵宝民 杨向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 h后再灌注12、24、72 h。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 h后再灌注12、24、72 h。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数目和Bcl-2/Bax比值。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减轻病理形态的改变(P<0.05);康脑液1号A组和B组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且康脑液1号A组与康脑液1号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比值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脑液1号 bcl-2/bax比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大肠癌Bcl-2/Bax蛋白及Case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连红琴 秦铮然 +2 位作者 张月虹 徐叶锋 李金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肠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和Case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人大肠癌LS174T细胞大肠癌模型,随机选取48只荷瘤小鼠分为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5-Fu组,桃红四物汤+5-Fu组,每组12只小鼠。模...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肠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和Case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人大肠癌LS174T细胞大肠癌模型,随机选取48只荷瘤小鼠分为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5-Fu组,桃红四物汤+5-Fu组,每组12只小鼠。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检测各组肿瘤体积、重量、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和实时定量PCR检测Case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桃红四物汤组,5-Fu组,桃红四物汤联合5-Fu组移植瘤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以桃红四物汤+5-Fu组较显著。桃红四物汤联合5-FU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Casepase-3表达减弱(P<0.05)、Bax表达增强均较模型组显著(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Bcl-2蛋白及Casepase-3 mRNA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Bax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以桃红四物汤联合5-Fu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肠癌 bcl-2/bax CASEPASE-3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呼健 杨明会 +1 位作者 邓新立 路军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外周血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的表达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可使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表达下降(P<0.01),Bcl-2/Bax表达提升(P<0.01),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表达下降(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基因Bcl-2/Bax有调节作用,对微循环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虚血瘀证 CD11B/CD18 bcl-2/bax
下载PDF
泻肺汤通过Bcl-2/Bax表达调控肺纤维化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5 位作者 刘永琦 骆亚莉 刘雪松 李杨 史旭锋 张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探讨敦煌医方泻肺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zapiel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以泻肺汤进行干预;肺功能测定仪检测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潮气量(tidal volume,TV)、肺泡通... 目的:探讨敦煌医方泻肺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zapiel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以泻肺汤进行干预;肺功能测定仪检测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潮气量(tidal volume,TV)、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AV),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比色分析法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bcl-2/bax基因表达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E、TV和AV等指标下降, 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降低,TNF-α含量、TGF-β_1含量、NOS活性、NO含量、bax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泻肺汤各干预组大鼠TV和AV升高,高剂量组大鼠TE显著升高;泻肺汤中、高剂量组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升高,TNF-α含量、TGF-β_1含量、NOS活性、NO含量、bax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泻肺汤通过下调Bax和上调Bcl-2表达调控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维化 泻肺汤 bcl-2/bax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录 邱荣荣 +2 位作者 贾绍斌 孙娜 王义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凋亡程度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Hcy的RPMI 1640培养液对HUVEC作用48 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生长能力;根据MTT结果将实验分为:对照组、Hcy...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凋亡程度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Hcy的RPMI 1640培养液对HUVEC作用48 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生长能力;根据MTT结果将实验分为:对照组、Hcy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量,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组细胞增殖生长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Bcl-2/Bax下调。与Hcy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Bcl-2/Bax上调。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上调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从而抑制同型半胱氨酸的致内皮细胞凋亡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同型半胱氨酸 bcl-2/bax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PK1通过调节Bcl-2/Bax途径干扰LLC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冰洁 赵洁 +4 位作者 郝东 王晓芝 王涛 李洪波 杨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0-954,960,共6页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K1)是否通过调节Bcl-2/Bax途径干扰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构建SPK1基因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将siRNA转染至LLC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LC细胞转染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K1)是否通过调节Bcl-2/Bax途径干扰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构建SPK1基因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将siRNA转染至LLC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LC细胞转染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LLC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LLC细胞中SPK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的LLC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siRNA-SPK1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siRNA-SPK1-Neg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siRNA-SPK1组中Bax蛋白表达明显较siRNA-SPK1-Neg组高,Bcl-2蛋白表达较siRNA-SPK1-Neg组低。ELISA结果显示siRNA-SPK1组中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iRNA-SPK1-Neg组(P<0.01), siRNA-SPK1组中Bc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iRNA-SPK1-Neg组(P<0.01)。结论:SPK1在LLC细胞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有关。SPK1可能是通过Bcl-2/Bax途径干扰LLC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1 bcl-2/bax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肾脏皮质区NOS、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田振军 孟辕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了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肾脏皮质区nNOSi、NOS、eNOS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组nNOSi、NOS、eNOS分别升高了9.1%、11.1%(P<... 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了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肾脏皮质区nNOSi、NOS、eNOS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组nNOSi、NOS、eNOS分别升高了9.1%、11.1%(P<0.05)、33.3%(P<0.05);疲劳训练组分别升高了18.2%、22.2%(P<0.05)、66.7%(P<0.05);Bcl-2/Bax的表达在有氧运动组明显升高(升高了135.0%),在疲劳运动组略有降低(降低了8.8%).不同强度运动大鼠肾脏皮质区NOS的表达均有升高,显示运动诱导NO的生成增加;Bcl-2/Bax在肾脏皮质区的表达受运动强度的影响显著,大强度运动可引起Bax显著表达,Bcl-2表达减少,Bax/Bcl-2的比率增加,表明大强度运动可促进大鼠肾脏皮质区的细胞凋亡,且与NO大量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一氧化氮合酶 bcl-2/bax 细胞凋亡 肾脏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Bcl-2/Bax比值与细胞生长类型和耐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燕 乐蓓蓓 +1 位作者 喻东姣 向直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为了解白血病耐药与Bcl-2,Bax基因和细胞生长的关系,运用半固体培养,MTT药敏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抗原表达的方法研究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结果:AML患者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21±8.05和0.75±0.05(... 为了解白血病耐药与Bcl-2,Bax基因和细胞生长的关系,运用半固体培养,MTT药敏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抗原表达的方法研究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结果:AML患者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21±8.05和0.75±0.05(P<0.001)。细胞集落生长组Bcl-2/Bax比值为(14.84±8.88)较无集落生长组(7.14±3.41)明显增高(P<0.05),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Bcl-2/Bax比值分别为14.32±8.99和7.50±5.04,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Bax高比值患者化疗反应差,缓解率明显低于低比值患者(P<0.05)。结论:Bcl-2、Bax异常表达是AML形成、发展和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检测Bcl-2/Bax比值对指导治疗,药物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cl-2/bax 比值 耐药 AML 细胞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