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double-logarithmic profile of tidal flow velocity in the near-bed layers 被引量:1
1
作者 NI Zhihui SONG Zhiyao WU Lich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4-92,共9页
Tidal current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near-bed layer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near-bed layer obviously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logarithmic profile, due to the ac... Tidal current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near-bed layer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near-bed layer obviously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logarithmic profile,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Although the logarithmic linear profile can reduce the rate of deviation from this, only it is a lower-order approximate solution.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unsteady and non-linear features of tidal motion, the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near-bed layer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is establish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urbulent shear stress along the water depth was parabolic distribu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Prandtl's mixing length theory and yon Karman's self-similar theory. Having been verified the data observed at the West Solent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nd comparison of the logarithmic linear profile, it found that the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is more precious than the latter. At last, th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arabolic distribution of the tidal shear stresses verified good by the field data and experimental data, can be better reflected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tidal shear stress deviating from linear distribution that is downward when to accelerate, upward when to decelerate. (2) The traditional logarithmic velocity profile is the zero-order approximation solution of the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the logarithmic linear profile is the first order, and the logarithmic parabolic profile is the second order. (3) Ignoring the conditions of diffusion and convection in the tida movement, the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can reflect the tidal properties of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so tha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riction velocity and roughness length are more reasonable. When the acceleration or the deceleration is about zero, the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becomes the logarithmic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ce shear stress tidal current double logarithmic profile near-bed layers friction velocity roughness length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2
作者 李炎保 蒋学炼 郭鸿仪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5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in China are review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in China are review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condition similar to prototype. The process curv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test block sliding is analyzed and a standar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defined. The variation featur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ther studies in China. It is shown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undation pressure,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a very fine leveling bed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a fine leveling 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friction coefficient foundation pressure fine leveling bed
下载PDF
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水平井降摩减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平 王怡 +1 位作者 臧艳彬 周忠鸣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水平井摩阻异常高,导致成井困难,为了揭示复兴区块水平井摩阻异常发生的原因,文中开展了岩石力学及钻井液性能分析等相关实验,对比分析了陆相页岩与海相页岩地质特征差异。通过建立考虑岩屑床、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 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水平井摩阻异常高,导致成井困难,为了揭示复兴区块水平井摩阻异常发生的原因,文中开展了岩石力学及钻井液性能分析等相关实验,对比分析了陆相页岩与海相页岩地质特征差异。通过建立考虑岩屑床、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差的管柱力学模型,研究了岩屑床和压差对摩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陆相页岩微裂缝发育、压力传递速度快、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大、钻井液低密度固含超标而引发的管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差黏附过大是导致摩阻异常高的根本原因。制定了钻井液性能调控、低密度固含控制、减小压差等降摩减阻工程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先导试验,水平段摩阻得到极大改善。研究结果为解决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水平段摩阻异常高这一工程难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摩阻异常 岩屑床 压差黏附 复兴区块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的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形状对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机理
4
作者 沈泽涵 肖源杰 +4 位作者 谭攀 姜钰 王萌 华文俊 张冲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87-3802,共16页
摩擦型轨枕可有效增强有砟道床横向阻力,但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对横向阻力的增加机制尚不清晰。为深入分析不同凹槽形状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横向阻力的增强机理,基于横向阻力现场测试和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 摩擦型轨枕可有效增强有砟道床横向阻力,但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对横向阻力的增加机制尚不清晰。为深入分析不同凹槽形状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横向阻力的增强机理,基于横向阻力现场测试和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方法建立三维轨枕-有砟道床-路基数值模型,从宏、细观层面研究5种不同轨枕底部凹槽形状对横向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型轨枕相比,不同摩擦型轨枕的横向阻力增幅存在较大差异,范围为35.1%~80.2%,且横向阻力随凹槽侧面积的增加而呈对数增加;由于底部凹槽对道砟颗粒的约束作用,轨枕底部与道砟颗粒的接触数增加,凹槽附近的接触力增大,接触力链分布更密集;摩擦型轨枕周围颗粒的位移和旋转受到更强的约束;摩擦型轨枕各向异性在轨枕出现位移后向水平面转变,这是增强横向阻力的主要细观因素。建议在有砟轨道的设计中,采用具有不连续槽的摩擦轨枕,并考虑以最大化凹槽侧面积为目标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横向阻力 摩擦型轨枕 轨枕形状 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
下载PDF
三峡蓄水后典型河段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银军 陈立 +1 位作者 欧阳娟 刘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D能全面地反映床面形态的复杂程度。三峡蓄水后,宜昌-虎牙滩和宜都河段BSD明显增大,关洲河段增大幅度较小,而芦家河河段BSD值略有减小,同时,各河段BSD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综合阻力的调整结果。可通过对各河段演变趋势的分析,来预测其BSD的变化,进而为分析其阻力和水位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三峡工程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 演变 河床综合阻力
下载PDF
润扬大桥锚碇基岩摩阻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吉林 眭峰 王保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剪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润扬大桥南北锚碇基底基岩-混凝土胶结面的强度,并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整个锚碇范围内基底摩阻力情况。
关键词 润扬大桥 锚碇 岩石力学 基岩 摩阻力 接触面 室内试验 剪切试验 悬索桥
下载PDF
细粒煤分选方法评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梅国民 王全强 刘焕胜 《煤炭技术》 CAS 2005年第12期60-62,共3页
分析了进行细粒煤分选的必要性,介绍了浮选、重介质旋流器、高效离心分选机、振动流化床、液固流化床等目前比较常用的细粒煤分选方法、分选原理及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 细粒煤 浮选 旋流器 离心分选机 流化床 摩擦电选 干法磁选 液固留化床
下载PDF
轮胎摩擦驱动的旋转式圆形土槽试验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建能 叶军 +1 位作者 夏旭东 赵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1,58,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直线式土槽试验台的缺点,提出了旋转式圆形土槽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为补偿大尺寸圆形土槽加工、装配误差和方便后续配合农业机械的模拟田间试验,设计了轮胎摩擦驱动的旋转式圆形土槽试验台的初始安装位置机械式调整装置,... 为了克服传统直线式土槽试验台的缺点,提出了旋转式圆形土槽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为补偿大尺寸圆形土槽加工、装配误差和方便后续配合农业机械的模拟田间试验,设计了轮胎摩擦驱动的旋转式圆形土槽试验台的初始安装位置机械式调整装置,并计算了土槽不圆度补偿能力;设计了土槽试验台控制系统,建立以PLC为主控、伺服电机为执行机构的闭环系统,使得该土槽具有平稳的运行速度;经试验发现该试验台能够补偿土槽的不圆度,可以在0-3.8 r/min转速范围内平稳运转,最大速度波动标准差为0.038 r/min,从启动到进入平稳运行所需最长时间为9.8 s;配合栽植机构进行移栽试验,株距变异系数为4.46%,均匀性好,能够满足移栽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土槽试验台 轮胎摩擦驱动 闭环系统 移栽试验
下载PDF
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止退关键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昱 刘明虎 +1 位作者 徐国平 王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51-459,共9页
为解决沉管隧道传统陆域现浇最终接头端部止退措施水下作业多、工序复杂、质量把控难等技术难题,基于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开展不设独立止退构造、利用管节摩擦力止退的陆域最终接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开展室内试验... 为解决沉管隧道传统陆域现浇最终接头端部止退措施水下作业多、工序复杂、质量把控难等技术难题,基于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开展不设独立止退构造、利用管节摩擦力止退的陆域最终接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得到卵石基床和沉管隧道之间的摩擦因数和考虑回淤影响的卵石基床和沉管隧道之间的摩擦因数;2)研究最终接头摩擦力止退原理,首次研发采用摩擦止退型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取消端部额外止退构造,采用预应力粗钢筋作为临时连接措施,并设置自润滑推力轴承来消除剪力。经过工程实际验证,连接措施受力及管节接头张合量均满足要求,采用摩擦止退型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陆域最终接头 卵石基床 摩擦止退 预应力粗钢筋
下载PDF
齿轮几何参数的选择对传动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哲波 叶友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4,共3页
采用单参数齿轮台架试验的方法,基于对试验的曲线和结果分析,揭示了齿轮各几何参数对其传动效率的影响。针对低速重载工况下选择高传动效率、高啮合质量的齿轮副几何参数,提出了几何参数选择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齿轮... 采用单参数齿轮台架试验的方法,基于对试验的曲线和结果分析,揭示了齿轮各几何参数对其传动效率的影响。针对低速重载工况下选择高传动效率、高啮合质量的齿轮副几何参数,提出了几何参数选择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齿轮几何参数的选择,是影响产品具有良好的啮合和节能低耗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参数 效率 齿轮试验台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下载PDF
喷动床内气固二相流体动力行为颗粒动理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玉荣 刘文铁 +1 位作者 孙巧群 陆慧林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应用气固二相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了喷动床内流体动力行为,模型中采用稠密固相动力-摩擦应力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动理学理论和摩擦应力理论。应用贴体坐标系使得网格与喷动床的倒锥体边界符合良好。模拟得到的喷动床内颗粒速度和浓度... 应用气固二相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了喷动床内流体动力行为,模型中采用稠密固相动力-摩擦应力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动理学理论和摩擦应力理论。应用贴体坐标系使得网格与喷动床的倒锥体边界符合良好。模拟得到的喷动床内颗粒速度和浓度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二相喷动床 动力-摩擦模型 贴体坐标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的床面摩阻系数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庆河 曹永华 +1 位作者 庞红犁 秦崇仁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波浪作用下床面摩阻系数对于波浪变形和床面剪应力的准确计算,乃至海岸泥沙运动的合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大量波浪边界层和床面剪应力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波浪作用下光滑和粗糙紊流边界层床面摩阻系数的显式计算公式,并进一... 波浪作用下床面摩阻系数对于波浪变形和床面剪应力的准确计算,乃至海岸泥沙运动的合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大量波浪边界层和床面剪应力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波浪作用下光滑和粗糙紊流边界层床面摩阻系数的显式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建立了可涵盖波浪边界层所有流态的摩阻系数显式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不需迭代、不需判断流态、应用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作用 床面摩阻系数 波浪边界层 最大床面剪切力
下载PDF
锚碇沉箱基础与升浆基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铁锁 陈亮 张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8-522,共5页
针对国内首个采用沉箱基础的海上悬索桥,主要对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性能,以及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室内和现场实验得到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针对国内首个采用沉箱基础的海上悬索桥,主要对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性能,以及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室内和现场实验得到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碎石基床与混凝土沉箱之间的摩擦因数在设计规范规定的0.5-0.6内,而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沉箱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7-0.8,如考虑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膜作用,摩擦因数可达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沉箱 抛石升浆基床 摩擦
下载PDF
冲泻区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Ⅱ: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斌 蒋昌波 +1 位作者 陈杰 杨树清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2-1522,共11页
利用已建立的分段输沙率公式和实验数据,基于一维非线性浅水方程和床面变形方程,考虑两类共6种输沙率公式,增加床面剪切应力和渗流源项,建立适用于冲泻区水沙动力特性的岸滩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采用典型算例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数值验证... 利用已建立的分段输沙率公式和实验数据,基于一维非线性浅水方程和床面变形方程,考虑两类共6种输沙率公式,增加床面剪切应力和渗流源项,建立适用于冲泻区水沙动力特性的岸滩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采用典型算例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中采用TVD-WAF格式和分段输沙率公式在计算形态变化时取得了较好的数值精度。进一步模拟了冲泻区内岸滩形态的变化特征,计算得到的水深、岸线轨迹和岸滩剖面变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讨论了不同摩阻系数和有无渗流对岸滩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泻区形态动力学模型不能忽略床面摩阻和渗流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分段输沙率公式适应于冲泻区的泥沙输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泻区 形态动力学 非线性浅水方程 床面摩阻 渗流
下载PDF
贴体坐标系下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玉荣 孙巧群 +2 位作者 陆慧林 刘文铁 金记英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稠密固相动力-摩擦应力模型,建立喷动床内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应用贴体坐标系使得计算网格与喷动床的倒锥体边界相一致.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喷动床内喷射区、环隙区和喷泉区内颗粒速度及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喷泉区具有强烈的气... 采用稠密固相动力-摩擦应力模型,建立喷动床内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应用贴体坐标系使得计算网格与喷动床的倒锥体边界相一致.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喷动床内喷射区、环隙区和喷泉区内颗粒速度及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喷泉区具有强烈的气固两相质量和动量交换.当倒锥体倾斜角度达到60°,在射流入口处形成一瓶颈.研究表明颗粒间滑动-滚动摩擦应力对环隙区颗粒流动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喷动床 动力-摩擦应力模型 贴体坐标系
下载PDF
下行气固两相流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压降 被引量:2
16
作者 漆小波 张辉 +2 位作者 黄卫星 祝京旭 石炎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85-1690,共6页
在较宽的操作条件范围内系统测试了下行床床层压力降,获得气固两相流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压降,提出了下行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摩擦压降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下行床的充分发展段,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导致表观颗粒浓度显著小于真实颗... 在较宽的操作条件范围内系统测试了下行床床层压力降,获得气固两相流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压降,提出了下行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摩擦压降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下行床的充分发展段,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导致表观颗粒浓度显著小于真实颗粒浓度;当表观气速大于8m.s-1时,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压降接近甚至超过气固两相流重力产生的静压降。在采用压差法测试下行床中的平均颗粒浓度时,如忽略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则可能导致显著的偏差。下行气固两相流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压降主要来自于颗粒与管壁间的摩擦。颗粒直径对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摩擦压降的影响随着操作气速的提高逐渐减弱。采用提出的摩擦压降模型对表观颗粒浓度进行修正后,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下行管 摩擦压降 充分发展段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专用摩擦焊机床身多目标拓扑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涛 芮执元 +1 位作者 冯瑞成 徐秀治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0,123,共4页
以电解铝预焙阳极导电装置专用摩擦焊机床身为对象,研究连续结构的多目标拓扑优化问题。应用平均特征值倒数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静动态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在连续体结构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臂拓扑优化的有... 以电解铝预焙阳极导电装置专用摩擦焊机床身为对象,研究连续结构的多目标拓扑优化问题。应用平均特征值倒数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静动态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在连续体结构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臂拓扑优化的有限元模型,确定子目标权重系数,进行了多目标拓扑优化。优化结果得到了材料的理想分布,提高了结构固有频率,减低了结构质量,实现多个目标的共同优化,为专用摩擦焊机床身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焊机 床身 多目标 拓扑优化
下载PDF
采用摩擦垫层及阻尼器对外套加层结构体系的减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宏男 刘光磊 林立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6-13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耗能减震加层结构新体系,即利用旧有建筑顶层与加层结构之间的摩擦垫层井依靠在两结构各层连接点处增设的耗能阻尼器来吸收耗散能量的减振体系。在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中,首次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耗能减震加层结构新体系,即利用旧有建筑顶层与加层结构之间的摩擦垫层井依靠在两结构各层连接点处增设的耗能阻尼器来吸收耗散能量的减振体系。在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中,首次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库仑摩擦力表达式并对影响体系减振率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一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计算,验证了这种加层减振做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层结构 摩擦垫层 阻尼器 地震反应 减振控制 结构模型
下载PDF
存在岩屑床的水平环空钻井液紊流CFD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克林 刘洪涛 +3 位作者 程红伟 张雪松 王艳 周鹏遥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携岩效率的限制,在水平井段极易形成岩屑床。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来模拟环空成床后的钻井液紊流流动规律,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选模型的正确性。环空岩屑床的存在将减小流核区的速度...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携岩效率的限制,在水平井段极易形成岩屑床。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来模拟环空成床后的钻井液紊流流动规律,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选模型的正确性。环空岩屑床的存在将减小流核区的速度,但会增加岩屑床面附近的速度,有助于床面岩屑起动;增加岩屑床高度,环空摩擦压降会减小;随着岩屑床壁面粗糙度增加或岩屑床高度减小,钻井液流动时作用在床面上的切应力减小,不利于床面岩屑的起动;且在钻柱与床面交汇处容易形成屏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岩屑床 速度场 切应力 摩擦压降
下载PDF
山前冲积扇河流变态动床模型与比降变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立 崔承章 谢葆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
山前冲积扇河流通常宽浅、比降大 ,且河床粗糙 ,阻力大。其动床模型中根据起动相似选定的模型沙往往难以满足糙率相似的要求 ,此时应该采用比降变缓的比降变态方法使阻力达到相似。即根据起动相似和模型糙率相似确定比降的比尺 ,模型比... 山前冲积扇河流通常宽浅、比降大 ,且河床粗糙 ,阻力大。其动床模型中根据起动相似选定的模型沙往往难以满足糙率相似的要求 ,此时应该采用比降变缓的比降变态方法使阻力达到相似。即根据起动相似和模型糙率相似确定比降的比尺 ,模型比降变态的变率系数与几何变率、起动流速系数比尺、沙粒糙率系数比尺和有效重力比尺有关。将比降变态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穿沙河段的动床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变率 冲积扇 动床模型 阻力相似 比降变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