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IMS和电子鼻分析牛肉腐败进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平 张盛源 +3 位作者 陈泓帆 凌紫青 贾效函 刘达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244,共10页
为探究牛肉腐败进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不同保藏时间的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和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通过GC-IMS共检出5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2种酮类物质、10... 为探究牛肉腐败进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不同保藏时间的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和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通过GC-IMS共检出5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2种酮类物质、10种醇类物质、9种酯类物质、8种醛类物质和4种烃类物质。GC-IMS和电子鼻分析表明,牛肉腐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醇类、醛类、酯类、酸类、呋喃、吡咯、噻唑、胺类、吡嗪和醚类物质持续增加;酮类、烃类和含硫化合物逐渐增加,在第7 d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PCA和PLS-DA分析表明,牛肉腐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显著性变化。通过VIP值共筛选出16个差异性风味物质,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正己醛-D、正己醛-M、丁醛-M、丁醛-D、四氢吡咯-M、异戊醇-D、异戊醇-M、正丙醇-D、2,3-丁二酮等刺激性、不愉快风味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可作为区分牛肉腐败进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牛肉腐败进程的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腐败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的卤牛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宋依亭 康峻 +5 位作者 朱燕莉 黎明 张佳敏 白婷 吉莉莉 陈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了分析卤牛肉在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文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对不同贮藏时间(0,1,3,5,7,10 d)的卤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采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主成分分... 为了分析卤牛肉在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文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对不同贮藏时间(0,1,3,5,7,10 d)的卤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采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卤牛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烃类、酮类,关键风味物质(OAV>1)有β-月桂烯、右旋柠檬烯、桉叶油醇、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草蒿脑、茴香脑等13种。PCA分析表明,右旋柠檬烯、(R)-(+)-苎烯、β-月桂烯、草蒿脑、芳樟醇、α-松油醇、乙基麦芽酚、茴香脑8种风味物质对卤牛肉整体风味贡献较大。该研究揭示了卤牛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为卤牛肉加工后贮藏风味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牛肉 贮藏 挥发性风味物质 OAV分析 PCA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内蒙古通辽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3
作者 赵志惠 张燕东 +6 位作者 盈盈 李润航 降晓伟 刘江英 黄奕颖 阿嘎日 吴洪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178-187,共10页
目的探究内蒙古通辽地区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特征风味物质,以牛肉的前腿、后腿和背脊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 目的探究内蒙古通辽地区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特征风味物质,以牛肉的前腿、后腿和背脊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及AOC-6000自动进样器对牛肉3个部位共12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1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较好的识别3种部位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初步得出影响通辽牛肉的9种风味化合物,分别为十六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E)-2-壬烯醛、癸醛、(E)-2-癸烯醛和1-辛烯-3-醇。结论本研究探讨了通辽牛肉3个部位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互关系,初步确定牛肉的关键性风味化合物,以期为提升牛肉风味及其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牛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不同部位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Time-dependent categorization of volatile aroma compound formation in stewed Chinese spicy beef using electron nose profile coupled with thermal desorption GC–MS detection 被引量:25
4
作者 Hui Gong Zhen Yang +4 位作者 Meng Liu Zhijia Shi Jiapeng Li Wenhua Chen Xiaoling Qia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17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In the present study,flavor profiles of Chinese spiced beef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y electronic nos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with a thermal desorption system(TDS),and ... In the present study,flavor profiles of Chinese spiced beef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y electronic nos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with a thermal desorption system(TDS),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A total of 82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and 3-methyl-butanal,pentanal,hexanal,-xylene,heptanal,limonene,terpinene,octanal,linalool,4-terpinenol,-terpineol,and(E)-anethole were identifi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flavor compounds in Chinese spiced beef.Variation in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cooking processes was observed.In general,a cooking time of 4 h resulted in optimal flavor quality and stability.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nic nose could profile and rapidly distinguish variation among different cooking time.The volatile profiling by TDS-GC–MS and responses from the electronic nose,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are a promising tool for control the cooking process of spiced be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f flavor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Electronic nose Thermal desorption system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热加工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月 许蜜蜜 +4 位作者 谢雪华 王旭骅 张建友 丁玉庭 吕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方式对煮制、煎制、炒制和烤制4种热加工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等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炒制牛肉的总体风味物质含量最低。通...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方式对煮制、煎制、炒制和烤制4种热加工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等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炒制牛肉的总体风味物质含量最低。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7种特征标志物(VIP>1)。指纹图谱与热图分析表明不同热处理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显著。煮制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庚醛和壬醛;炒制牛肉为苯甲醛和丁酮;煎制牛肉为(E)-2-庚烯醛和(E)-2-己烯醛;烤制牛肉为3-羟基-2-丁酮、乙酸丙酯和乙酸乙酯。研究结果可为牛肉加工风味调控以及GC-IMS在肉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热加工方式 风味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基于QDA和GC-MS的热加工牛肉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谢雪华 邱月 +4 位作者 王旭骅 许蜜蜜 张建友 丁玉庭 吕飞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1-310,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肝脏味及煎炒特有风味,烤制牛肉具有烤制特有风味。GC-MS分析结果显示:醛类是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贡献物质。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QDA和GC-MS测试数据,结果显示:煎制和炒制牛肉特征风味物质为戊醛,烤制和煮制牛肉特征风味丰富,分别为壬醛、十五醛、(E)-2-辛烯醛、癸醛、蘑菇醇与庚醇、2-十一烯醛、(E)-2-癸烯醛、庚醛、辛醛、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牛肉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定量描述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LF-NMR和HS-SMPE-GC-MS分析烤牛脂水分分布及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瑞 王松磊 +3 位作者 陈放 柏霜 李秀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8-288,共11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秦川牛牛脂烤制过程中水分分布及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烤制过程中牛脂L^(*)值明显下降(P<0.05),a^(*)值、b^(*)值先上升后下降。结合水的相对...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秦川牛牛脂烤制过程中水分分布及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烤制过程中牛脂L^(*)值明显下降(P<0.05),a^(*)值、b^(*)值先上升后下降。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在整个烤制过程中变化不显著(P>0.05),而不易流动水先上升后下降,自由水整体下降(P>0.05)。弛豫时间T_(23)和T_(24)逐渐减小(P<0.05),水分子的自由度逐渐降低,说明此过程中水分子与脂质、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电子鼻能对烤牛脂样品进行有效区分,并且电子鼻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醇类、芳香类、萜类以及有机硫类化合物受烤制时间影响显著。在牛脂样品中共检测出95种挥发性物质,1-甲氧基-2-丙醇、1-辛烯-3-醇、己醛、乙酸、壬醛、壬酸和乙酰胺含量较高且普遍存在于每个样品中,酮类、杂环类、胺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烤制后期。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鉴定出19种关键挥发性物质,其中大部分物质OAV在烤制12 min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牛脂 低场-核磁共振 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水分迁移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牛肉品质、风味特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鄢嫣 杨明柳 +3 位作者 周迎芹 黄晶晶 李伟伟 谢宁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85,共16页
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难咀嚼、附加值低。为提高牛肉的口感风味,研究本单位的3株专利菌株——W9-3罗伊氏乳杆菌、M3-16副干酪乳杆菌和MY4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制备的单菌和复配发酵剂对牛肉理化、感官品质、生... 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难咀嚼、附加值低。为提高牛肉的口感风味,研究本单位的3株专利菌株——W9-3罗伊氏乳杆菌、M3-16副干酪乳杆菌和MY4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制备的单菌和复配发酵剂对牛肉理化、感官品质、生物胺形成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发酵和自然发酵的牛肉相比,添加发酵剂可降低牛肉的pH(均小于5.5)、水分活度(降低0.6%~4.1%)、TBA值和羰基值,抑制组胺、色胺、酪胺和丁二胺等生物胺的形成,提升熟化牛肉的亮度和弹性,降低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和黏聚性。其中复配组优于单菌组。利用SPME-GC-MS方法从焙烤发酵牛肉中鉴定出8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用发酵剂发酵的烤牛肉的风味物质与未发酵和自然发酵相比形成多种新的醇、醛和酮类。感官评价表明,使用发酵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牛肉的组织形态、外观色泽、气味和口感。尤其是复配发酵剂可改善发酵牛肉品质,提升风味,抑制生物胺。本文为牛肉发酵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发酵牛肉 理化品质 生物胺 风味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不同品牌牛肉汤的水溶性滋味物质差异对比
9
作者 王琳 韩森森 +3 位作者 李聪 蔡克周 周辉 徐宝才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为了探明牛肉汤中主要滋味物质及不同品牌牛肉汤之间的滋味差异,选取七个品牌的牛肉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等测定样品中的滋味物质。结果表明:七个品牌的牛肉汤共鉴定出17种游离氨基酸和5种呈味核苷酸,主... 为了探明牛肉汤中主要滋味物质及不同品牌牛肉汤之间的滋味差异,选取七个品牌的牛肉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等测定样品中的滋味物质。结果表明:七个品牌的牛肉汤共鉴定出17种游离氨基酸和5种呈味核苷酸,主要滋味为酸味、苦味、咸味、鲜味、Kokumi和后味。不同的加工工艺导致牛肉汤中固形物、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牛肉汤的滋味。偏最小二乘分析(PLS-DA)表明肌苷(Inosine,I)、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丝氨酸(Serine,Ser)、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和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是这七种牛肉汤中主要滋味差异物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确定了影响牛肉汤口感的17种滋味物质。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牛肉汤品质和滋味定向调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汤 滋味特征 电子舌 感官评价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牛肉风味植物肉配方
10
作者 孔欣欣 李仕浩 +1 位作者 王璇 侯晓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要原料,谷朊粉、豌豆蛋白、食用油、魔芋胶、TG酶为辅料研制一种中式麻辣牛肉风味植物肉休闲食品。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谷朊粉、食用油、魔芋胶、TG酶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选取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响... 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要原料,谷朊粉、豌豆蛋白、食用油、魔芋胶、TG酶为辅料研制一种中式麻辣牛肉风味植物肉休闲食品。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谷朊粉、食用油、魔芋胶、TG酶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选取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大豆拉丝蛋白湿基为基准,谷朊粉添加量4.21%、魔芋胶添加量0.63%、TG酶添加量0.56%、食用油3.00%时制品的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肉 牛肉风味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中波 刘爽 +10 位作者 贺丽霞 冯雪 杨梦丽 汪书哲 刘源 冯兰 丁晓玲 冀国尚 杨润军 张路培 马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5-1578,共14页
旨在探究与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途径和酶,为深入解析固原黄牛肉肉品组成提高肉品质量奠定基础。本研究选用同一生长条件下,24月龄的6头健康雄性固原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眼肉、肩肉和臀肉3... 旨在探究与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途径和酶,为深入解析固原黄牛肉肉品组成提高肉品质量奠定基础。本研究选用同一生长条件下,24月龄的6头健康雄性固原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眼肉、肩肉和臀肉3个组进行代谢物分析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结果进行富集分析。随后,利用FELLA分析调控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相关的途径以及潜在的关键代谢物,同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WGCNA分析。代谢物分析结果显示,固原黄牛眼肉、肩肉和臀肉3个组共鉴定出689个代谢物,其中脂质和类脂分子占比32.08%,脂肪酸类代谢物49种,聚类分析肩肉组和臀肉组样本聚为一类,眼肉组样本单独为一类。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N6,N6,N6-trimethyl-L-lysine)和麦芽三糖(maltotriose)是眼肉、肩肉和臀肉组与组之间共同的差异代谢物,二者含量均在眼肉最高。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通过WGCNA分析筛选出与3个肌肉部位相关的模块,并鉴定出了各模块中的关键代谢物。本研究通过对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到与肉品质差异和风味形成相关的10种关键代谢物和17种关键酶,为今后探究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肉牛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黄牛 非靶向代谢组学 风味 不饱和脂肪酸 分子育种
下载PDF
排酸方式和时间对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波 符健慧 +6 位作者 钟金城 冯建华 赵静 李婷婷 史莹华 张兴隆 李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探究高档牛肉的排酸技术,本研究选取12条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背最长肌肉为原料,通过干式和湿式排酸,选择3、5和7 d三个时间点,并对牛肉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干式排酸3和5 d牛肉pH显著低于湿式排... 为探究高档牛肉的排酸技术,本研究选取12条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背最长肌肉为原料,通过干式和湿式排酸,选择3、5和7 d三个时间点,并对牛肉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干式排酸3和5 d牛肉pH显著低于湿式排酸,干式排酸7 d牛肉pH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排酸3 d牛肉剪切力显著低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和湿式排酸7 d牛肉中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干式排酸7 d牛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排酸和湿式排酸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贡献物质均为壬醛、正辛醛和1-辛烯-3-醇;湿式排酸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庚醛,干式排酸7 d牛肉中正辛醛、苯乙醛、十一醛、肉豆蔻醛和柠檬烯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综上所述,排酸7 d有利于提升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肉风味的丰富度,干式排酸较湿式排酸对高档牛肉风味改善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档育肥 安格斯牛肉 理化指标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83
13
作者 綦艳梅 孙宝国 +2 位作者 黄明泉 刘玉平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0-374,共5页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 为探究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酱牛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7种(相对含量4.365%)、醇类12种(相对含量2.663%)、醛类23种(相对含量21.717%)、酮类7种(相对含量0.912%)、酯类1种(相对含量0.279%)、醚类2种(相对含量15.263%)、酸类4种(相对含量2.601%)、酚类2种(相对含量0.889%)、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14种(相对含量2.085%)。其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以及杂环化合物是月盛斋酱牛肉的重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盛斋酱牛肉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牛脂控制氧化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建春 孙宝国 +1 位作者 梁梦兰 彭秋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8-100,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了牛脂控制氧化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8种化合物,质量分数94.1%,其中醛类(60.1%)、酮类(5.0%)、短链脂肪酸类(3.9%)及内酯类(0.4%)等对牛内香味具有重要贡献的挥发性成分。
关键词 牛脂 控制氧化 牛肉香味 内酯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法优化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条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娟 韩东 +2 位作者 米思 李侠 张春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6-273,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影响风味物质萃取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为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提供合适方法。通过设计萃取头筛选、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以确定最...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影响风味物质萃取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为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提供合适方法。通过设计萃取头筛选、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以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结果表明:选取65μm PDMS/DVB萃取头,在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45 min,解析温度240℃,样品质量2.0 g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从酱牛肉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醚类、酯类、酸类、烃类、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其中,醛类和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51.29%±2.80%和16.78%±1.10%,是酱牛肉中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萃取条件
下载PDF
基于SPME-GC-O-MS的清真酱牛肉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47
16
作者 臧明伍 张凯华 +3 位作者 王守伟 史智佳 宋永青 张哲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以清真酱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技术,分别对预煮、煮制1 h、煮制完成和浸泡冷却后的酱牛肉样品4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清... 以清真酱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技术,分别对预煮、煮制1 h、煮制完成和浸泡冷却后的酱牛肉样品4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清真酱牛肉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4个阶段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数量分别为46、51、58种和54种,4个阶段共有的风味化合物为18种;加工过程中醛类、醚类、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随加热逐渐下降,醇类、酮类和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酱牛肉 加工过程 挥发性风味物质 传统肉制品
下载PDF
烟用香精的GC-MS指纹图谱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虹 苏国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78-279,281,共3页
  在卷烟生产中,烟用香精对卷烟的风格起着决定作用[1],所以稳定的烟用香精质量对卷烟内在品质的控制非常重要.目前,烟用香精的质量控制以物理指标[2]方法为主,对质量的变化反映不显著,给质量控制带来困难.……
关键词 Tabacco flavor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GC - MS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干切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丽文 罗瑞明 +2 位作者 李亚蕾 张同刚 苏春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以复水后的冷冻干燥干切牛肉作原料,以萃取针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样品量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复水后的干切牛肉的最佳萃取条件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时间25min,萃取温度65℃,萃取样品量4g... 以复水后的冷冻干燥干切牛肉作原料,以萃取针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样品量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复水后的干切牛肉的最佳萃取条件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时间25min,萃取温度65℃,萃取样品量4g。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分析复水后的干切牛肉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在此条件下检测出复水后的冷冻干燥干切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5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切牛肉 顶空固相微萃取 响应面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OAV和GC-MS-O法鉴定内蒙古风干牛肉风味活性物质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海涛 孙杰 +2 位作者 蒲丹丹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04-308,312,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内蒙古风干牛肉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气相-质谱-嗅闻(GC-MS-O)联用的方法对其中的风味活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发现59种挥发性化合物,OAV法和GC-MS-O法分别确...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内蒙古风干牛肉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气相-质谱-嗅闻(GC-MS-O)联用的方法对其中的风味活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发现59种挥发性化合物,OAV法和GC-MS-O法分别确定了25种和21种风味活性物质。内蒙古风干牛肉中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其中重要的风味活性物质主要包括α-蒎烯、萜品烯、β-甜没药烯、反-2-辛烯醛、月桂醛、苯乙醛、肉豆蔻醛、壬醛、癸醛、糠硫醇、甲基庚烯酮、茴香脑、草蒿脑、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风干牛肉 同时蒸馏萃取(SDE) 风味活性物质 气相-质谱-嗅闻(GC-MS-O) 香气活性值
下载PDF
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解冻温度对牛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潘晓倩 张顺亮 +6 位作者 李素 周慧敏 赵冰 乔晓玲 陈文华 李家鹏 曲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5,共6页
利用电子鼻和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牛肉及不同解冻温度处理牛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味活度值计算与分析,牛肉的主体特征风味主要由醛、醇、酮及烯烃类化合物构成;与... 利用电子鼻和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牛肉及不同解冻温度处理牛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味活度值计算与分析,牛肉的主体特征风味主要由醛、醇、酮及烯烃类化合物构成;与新鲜牛肉相比,冻结、解冻处理后的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明显降低;随着解冻温度的升高,牛肉中的醇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醛类物质含量先升高后又下降,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有升高的趋势;15℃解冻牛肉样品的烯烃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胺类物质随着解冻温度的升高开始出现,且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解冻温度 风味 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