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中学生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凤娟 孙经 +2 位作者 何健 杨汴生 王旭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学生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发生的现状,为制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4市县抽取初、高中学生30 268人,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学生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发生的现状,为制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4市县抽取初、高中学生30 268人,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河南省中学生过去12个月各种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的报告率前5位依次为:在楼梯上追跑打闹、互相推搡13 891人(45.9%);在玩滚轴溜冰、滑板车等时不带保护装备(如头盔)5 870人(19.4%);攀爬屋顶、爬树或其他危险地方5 680人(18.8%);为了逞能而做危险动作3 946人(13.0%);使用危险方法放鞭炮或与同伴互相扔鞭炮玩3 513人(11.6%)。各种已导致严重伤害行为的报告率几乎都是农村高于城市,男生高于女生,民营中学和职业中学最高(P<0.05)。有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发生的学生受到严重伤害的报告率高于无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发生的学生(χ~2=551.280,P<0.01)。结论河南省中学生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此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易导致严重伤害行为 人群特征 集聚 河南
下载PDF
论医疗侵权行为的法律内涵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矛锐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医疗侵权行为系医疗活动所引发的侵权;对构成医疗侵权的医疗行为应坚持广义的理解,即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针对医疗服务的接受主体所实施的各项医疗服务活动。医疗侵权传统的主观过错的归责理论应由客观过错的理论所取代。医疗侵权损害... 医疗侵权行为系医疗活动所引发的侵权;对构成医疗侵权的医疗行为应坚持广义的理解,即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针对医疗服务的接受主体所实施的各项医疗服务活动。医疗侵权传统的主观过错的归责理论应由客观过错的理论所取代。医疗侵权损害是指医疗行为侵害就医者的人身权利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对医疗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判断还需要探讨一种法学与医学、医疗过错与医学专业标准相结合的因果关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行为 医疗侵权 医疗过错 人身损害 因果关系
下载PDF
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的实质解释论——基于批判积极刑法立法观的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文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7-593,共7页
在对抗性竞技体育比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恶意犯规甚至伤害行为,入罪论时有抬头,正如企图以刑法积极管控几乎所有的社会风险的积极刑法立法观一般。应尽量以非刑事措施,规范造成重大伤害甚至死亡结果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不应动... 在对抗性竞技体育比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恶意犯规甚至伤害行为,入罪论时有抬头,正如企图以刑法积极管控几乎所有的社会风险的积极刑法立法观一般。应尽量以非刑事措施,规范造成重大伤害甚至死亡结果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不应动辄以刑法对其进行规制,从而更有效地展现非刑法规制力量所发挥出的社会秩序合理化功能。一般而言,不需要刑法规制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属于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的,或并未明显超出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的,造成某个或某些运动员身体受伤的行为。对于行为人蓄意借助对抗性竞技体育比赛这一事由,实施的实质上故意伤害乃至故意杀人行为,应考虑由刑法予以规制。总体而言,规制值得刑罚惩罚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的刑事罪名主要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为了促进对抗性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结合各项对抗性竞技体育比赛的规则本身以及特点进行实质考量,在法理上,应基于正当化事由及责任阻却事由的实质解释,将一定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不定罪量刑;在司法上,应借鉴刑法私法化理念,对入罪化的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予以活性化处理,以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性竞技体育伤害行为 批判积极刑法立法观 正当化事由 实质解释论 活性化
下载PDF
可宥性事由:体育竞赛“越轨”行为出罪的又一考量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峰江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9-16,共8页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体育竞赛行为入罪和出罪的相关内容,便于司法统一判定。分析认为,体育竞赛行为可宥性事由成立,要满足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合法性和正规性、主体仅针对运动员、行为局限于体育竞赛行为、违法目的“单纯”性、行为以“反规则”为前提等条件。入罪和出罪的类型化有利于定罪和量刑的规范化,分别对竞技伤害行为、滥用兴奋剂行为、假球等竞赛舞弊行为适用可宥性事由予以出罪抑或减轻处罚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体育竞赛运动员可宥性事由行为入罪不能忽视运动员自由保障的理念,且尽量避免选择性刑事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竞赛行为 正当化事由 可宥性事由 出罪 竞技伤害 兴奋剂 竞技舞弊 选择性司法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攻击行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昌会 刘桂 舒卓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8期929-930,共2页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攻击行为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将60例有攻击行为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30例、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30例,疗程4周。两...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攻击行为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将60例有攻击行为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30例、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30例,疗程4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末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攻击行为起效快,疗效更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丙戊酸镁 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 攻击行为
下载PDF
论医疗损害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6
作者 于斌 《潍坊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2-43,104,共3页
由于医疗过程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认定医疗损害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探究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应按照二分法的一般规则,在步骤上,分二步走。首先,考察事... 由于医疗过程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认定医疗损害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探究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应按照二分法的一般规则,在步骤上,分二步走。首先,考察事实因果关系,其次,考察法律因果关系。特殊情况下运用相当因果关系及盖然性加以认定。其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是盖然性因果关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行为 因果关系 盖然性理论 损害赔偿
下载PDF
清代“伤人致死”司法情境下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差异分析——以《曾国荃判牍》中“糜少芝”案为例
7
作者 石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5-69,共5页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中国古代律例中普遍认定的一种犯罪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罪名被赋以不同的词称。基于特定行为对他人生命权存续造成侵害这一必然结果的发生,刑责惩戒和权益补偿即会随之成为州县官员在此类案件承审环节所...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中国古代律例中普遍认定的一种犯罪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罪名被赋以不同的词称。基于特定行为对他人生命权存续造成侵害这一必然结果的发生,刑责惩戒和权益补偿即会随之成为州县官员在此类案件承审环节所集中思考解决的重点问题。清代“糜少芝”一案即属此种情形。该案中,行为过程与事实结果二者间前后关联性的密切程度、从不同视角涉入案情所形成的差异性认识,直接影响着对案中人予以何种责任承担和罪名拟定的思维路径,甚至决定了“生死有别”观念下刑种施行轻重程度的取舍选择以及古代法律所一贯标榜“审慎人命”基本功用的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伤人致死” 方式手段 行为结果 目的考虑
下载PDF
防卫背景下饲养动物致害的民事责任认定问题研究——以成都狼狗咬死小偷案为例
8
作者 张毅 谢小雪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51,共6页
一般情形下,饲养动物造成的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民事侵权责任,除法定事由外不能减轻或免除。但当损害发生在住宅这类高度封闭且私密的私人空间,饲养动物直接面对的是现实紧迫的不法侵害,其致害行为能够通过具备防... 一般情形下,饲养动物造成的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民事侵权责任,除法定事由外不能减轻或免除。但当损害发生在住宅这类高度封闭且私密的私人空间,饲养动物直接面对的是现实紧迫的不法侵害,其致害行为能够通过具备防卫的正当性以全部或部分阻却侵权的实质违法性。在正当防卫条件成就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承担责任;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在正当防卫条件不成就时,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法定的侵权责任。文章以成都狼狗咬死小偷案为例,就防卫背景下饲养动物致害的民事责任认定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动物致害 防卫行为 正当性 民事责任认定
下载PDF
烧烫伤致残患儿双亲心理状况分析
9
作者 崔克晴 袁玉青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28例严重烧烫伤后遗症患儿双亲心理健康状况并确定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前来门诊咨询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结合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结果:28对双亲得分,父亲组焦虑分值为:51.30±3.36,母亲组的焦虑... 目的:分析28例严重烧烫伤后遗症患儿双亲心理健康状况并确定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前来门诊咨询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结合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结果:28对双亲得分,父亲组焦虑分值为:51.30±3.36,母亲组的焦虑分值为:54.33±1.46,明显高于常模29.78±0.4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母亲组的焦虑状况高于父亲组(P<0.01);对特殊部位烧烫伤瘢痕忧虑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1)。结论:严重烧伤致残患儿给家庭稳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因经济、精力上的问题给双亲心理造成了一定伤害,应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致残患儿 双亲心理行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樊宏 王桂华 +1 位作者 李佳聪 李臻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50-53,共4页
背景据统计,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发生率约为11.90%,而20%~82%肺结核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因此探讨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分析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 背景据统计,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发生率约为11.90%,而20%~82%肺结核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因此探讨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分析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某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肺结核患者3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收集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耐多药情况及有无合并症等;通过查询患者取药记录计算药物空白时间比例(CMG值)以判断患者遵医行为;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表3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318份,有效回收率为90.8%。318例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男性占72.6%(231/318),年龄为30~59岁者占58.5%(186/318),已婚者占72.3%(230/318),文化程度为高中者占45.0%(143/318),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者占86.8%(276/318),耐多药者占5.0%(16/318),无合并症者占55.3%(176/318),遵医行为较差者占58.5%(186/318)。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法)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6.328,95%CI=(3.598,13.374)〕、合并症〔OR=44.801,95%CI=(15.850,126.636)〕是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婚姻状况、合并症是肺结核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性肝损伤 遵医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