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军 常永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环境信访是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一项不容忽略的制度。本文以一次环境信访试验和调查切入,阐述了我国环境信访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并提出对其进行制度改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环境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法律社会学
下载PDF
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83
2
作者 周永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7,共11页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一种历史产物,近10年来信访持续升温,信访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对此,信访部门官员和学者们提出强化信访与取消信访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改革思路。通过把信访潮放到整个社会中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访潮的涌起是契约社会...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一种历史产物,近10年来信访持续升温,信访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对此,信访部门官员和学者们提出强化信访与取消信访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改革思路。通过把信访潮放到整个社会中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访潮的涌起是契约社会的兴起与人治的纠纷解决机制的矛盾,强化信访将把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引向人治。目前强化信访制度是一个建立在错误的理论之上的错误的制度选择,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强化法院的功能,将信访机构还原为一个下情上达的信息传递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纠纷解决机制 人治 法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壮晖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高校信访工作具有师生维权意识较强、信访人群"成熟度"较高、热点发生周期性强、涉及问题与学校发展阶段的相关性强等特点。从高校信访管理体制机制、依法治校水平、机关作风以及信访效能的发挥等方面认识和改进信访工作,要... 高校信访工作具有师生维权意识较强、信访人群"成熟度"较高、热点发生周期性强、涉及问题与学校发展阶段的相关性强等特点。从高校信访管理体制机制、依法治校水平、机关作风以及信访效能的发挥等方面认识和改进信访工作,要创新体制机制方法、加强信访信息采集、注重源头治理,要把握的"四个强化",以期不断增强高校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信访 信息采集 依法治校 有效性 针对性 创新方法
下载PDF
信访激励的法经济学分析——以信访者利益诉求与纠纷解决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慰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7-102,161,共7页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往往会沉溺于纠纷解决"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于穷尽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信访兜底路径依赖,从而扩...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往往会沉溺于纠纷解决"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于穷尽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信访兜底路径依赖,从而扩大了对信访公共产品的需求。作为信访产品提供者的国家,虽可以通过信访机制获得对代理人地方治理的绩效考评,改善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委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不过,这种改善的前提在于需要配套足够的上级信访受案容量,以免造成信访者为获得信访纠纷解决而产生的过频过度放大纠纷强度的逆向激励。但是,这种前提却存在着逻辑悖论,即为了满足信访的供应量而实现的放量信访纠纷解决公共产品供应,只会分流其他正式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反过来加剧信访本身的拥堵,进而使得信访制度这一公共产品劣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纠纷解决机制 法经济学
下载PDF
破解“信访不信法”难题的一剂良药——也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怡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人们的利益诉求空前高涨,维权意识日渐觉醒。在行政诉讼制度缺陷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信访这一维权方式,"信访不信法"成为人们解决纠纷时的常见状态。《行政诉讼法...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人们的利益诉求空前高涨,维权意识日渐觉醒。在行政诉讼制度缺陷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信访这一维权方式,"信访不信法"成为人们解决纠纷时的常见状态。《行政诉讼法》可以以信访活动为视角,从立法理念、受案范围和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修改,从而祛除人们过多依赖信访、"信访不信法"的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 修改
下载PDF
非正常上访问题研究——以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秀梅 《领导之友》 2016年第21期51-55,共5页
目前,河北省非正常上访现象大量存在,部分上访人员行为过激,利益不易协调,上访人信"访"不信法。我们以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非正常上访的现状:非正常上访数量居高不下;敏感节点非正常访成为一道"风景";重... 目前,河北省非正常上访现象大量存在,部分上访人员行为过激,利益不易协调,上访人信"访"不信法。我们以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非正常上访的现状:非正常上访数量居高不下;敏感节点非正常访成为一道"风景";重复访、非正常访问题越来越多;过激行为非正常访不断出现;专业谋财访乱象重生。防治非正常上访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立法层面,完善法律法规,治理非正常上访有法可依;在制度层面,健全配套机制,减少非正常上访数量;在教育层面,强化法制宣传,解决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在网络层面,推进网上信访,做好互联网+信访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非正常访 信“访”不信法
下载PDF
信访逻辑的法治悖论
7
作者 孟庆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
信访制度在设计和定位上,具有政治、权利保障与社会管理以及监督的功能。从法治的角度看,信访存在制度性不信任、增大社会治理成本、降低解决问题能效,并最终消解法治的负面效应。信访制度建构实质上受制于中国的文化心理机制,一定程度... 信访制度在设计和定位上,具有政治、权利保障与社会管理以及监督的功能。从法治的角度看,信访存在制度性不信任、增大社会治理成本、降低解决问题能效,并最终消解法治的负面效应。信访制度建构实质上受制于中国的文化心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民粹主义的倾向,放纵民众的欲望。在社会共同体中,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是流于欲望的放纵,而是意味着自律、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因此,好的制度必须提供公民欲望的抑制机制,培养有德性的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功能 法治文化 民粹主义 公民德性 义务
下载PDF
汉日接触语言学视阈下的日语民族主义——论山田孝雄的语言同化观
8
作者 黄文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日本近代国语学者山田孝雄使用语言同化观分析受古汉语深度影响下的日语。其语言同化观与国体论、国语观组成一个整体,是在与欧化思想、尊崇汉学思想对抗的社会背景里,以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其语言同化观只能将汉日... 日本近代国语学者山田孝雄使用语言同化观分析受古汉语深度影响下的日语。其语言同化观与国体论、国语观组成一个整体,是在与欧化思想、尊崇汉学思想对抗的社会背景里,以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其语言同化观只能将汉日语言接触研究引入歧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田孝雄 语言同化观 接触语言学 汉日语言接触 日语民族主义
下载PDF
涉法涉诉信访的性质及其工作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9
作者 滕晓慧 姜言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涉法涉诉信访指民众在法律(不含信访法律法规)程序之外采用书信、走访等形式,就政法机关执法办案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检举和其他诉求的行为。它是民众的合法行为,反映出政法机关执法办案水平与民众司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目... 涉法涉诉信访指民众在法律(不含信访法律法规)程序之外采用书信、走访等形式,就政法机关执法办案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检举和其他诉求的行为。它是民众的合法行为,反映出政法机关执法办案水平与民众司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具有存在的价值基础和社会条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行政信访 执法司法权 权利救济 息诉罢访
下载PDF
涉法涉诉信访刑事案件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0
作者 马章民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新《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接待信访的机关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信访事项主要是与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权相关的事项。因此,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 新《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接待信访的机关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信访事项主要是与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权相关的事项。因此,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当前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刑事案件占有相当比例。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刑事案件,有助于在全社会普遍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稳定,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刑事案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信访法治化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小勇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信访法治化是我国信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信访表达渠道的高层级化、表现形式的非理性化、解决机制的非终结化、解决形式的"批条"化,表明我国信访法治化的进程尚处于立法虚置化的困境之中,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公民对信... 信访法治化是我国信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信访表达渠道的高层级化、表现形式的非理性化、解决机制的非终结化、解决形式的"批条"化,表明我国信访法治化的进程尚处于立法虚置化的困境之中,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公民对信访的依赖情结、信访权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现有的信访考核机制所致。要摆脱我国目前信访法治化面临的困境,必须在法治框架内建立畅通的信访渠道、科学的信访分类管理制度、有效的信访终结制度,最终还必须依赖于权力和权利的依法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化 信访秩序
下载PDF
环境问题现状研究及思考——从南宁市看环境信访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玉丽 李腊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随着南宁市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城市环境不断美化,但因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完善和监管工作的部分缺失等,导致环境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必须研究对策,以免影响和谐宜居南宁的构建。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创城 信访问题 法律法规
下载PDF
柳州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对策研究
13
作者 胡明朗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广西柳州市涉法涉诉案件也呈现出量大、化解难、缠访、闹访、重复访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打击犯罪的成效与群众的期盼有一定的差距,以及信访主体的认识偏差及公安信访工作的态度等...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广西柳州市涉法涉诉案件也呈现出量大、化解难、缠访、闹访、重复访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打击犯罪的成效与群众的期盼有一定的差距,以及信访主体的认识偏差及公安信访工作的态度等问题。应不断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突出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推动公安信访工作探索与创新,以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市 涉法涉诉信访 维稳 公安机关
下载PDF
关于高校学生信访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嘉强 邹双卫 《政法学刊》 2007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高校学生信访问题不容忽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性与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缺失是造成学生选择信访的原因,应该将高校的法律地位界定为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权的公法人,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引入正当程序理论,... 高校学生信访问题不容忽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和谐。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性与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缺失是造成学生选择信访的原因,应该将高校的法律地位界定为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权的公法人,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引入正当程序理论,把高校管理行为纳入司法视野,实现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平衡,从而构建和谐有序的高校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信访 法理分析 法律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变迁视域下的信访制度及其改革目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栋 王世柱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48-57,共10页
对于信访制度的理解需要放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变迁视域下进行考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法理型权威建设因为难以有效嵌入整个社会系统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实的政治运作陷入了卡里斯玛权威,信访在此情境之下作用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法理型... 对于信访制度的理解需要放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变迁视域下进行考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法理型权威建设因为难以有效嵌入整个社会系统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实的政治运作陷入了卡里斯玛权威,信访在此情境之下作用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法理型权威重新回归,并通过宪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实现了主权的法治化,但是在治权领域,由于复杂的情形,信访成为兜底性制度。当前信访制度改革的一个总体框架是"社会治理",两个具体的制度改革方向是"法治化"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法理型权威 卡里斯玛权威 信访法治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问题与进路:化解涉检集体访案件实证研究——以T市Y分检察院的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士春 唐守东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7年第3期57-69,共13页
妥善化解涉检集体访案件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涉检集体访案件呈现出类型复杂、重点突出,案件量增长迅速、重复访现象严重以及处理难度大、上访群众滞留时间长的特征。引发涉检集体访案件的成因包括外在制... 妥善化解涉检集体访案件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涉检集体访案件呈现出类型复杂、重点突出,案件量增长迅速、重复访现象严重以及处理难度大、上访群众滞留时间长的特征。引发涉检集体访案件的成因包括外在制度和内在观念两方面。在化解涉检集体访案件中存在着理念相对滞后、机制单一匮乏、程序存在瑕疵的弊端。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立足于司法改革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兼顾、全盘考虑。要转变理念,强化依法终结程序,完善多种配套机制,逐步提升检察机关办理涉检信访案件的司法公信力,不断完善妥善化解涉检信访案件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权威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检集体访 实证研究 长效机制 依法终结
原文传递
论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本土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守东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72-82,共11页
在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产生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现象、法律现象和文化现象,其发生的背景不仅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源的影响,且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利益冲突息息相关。究其本土成因主要为:传统社会的思维惯性、实... 在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产生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现象、法律现象和文化现象,其发生的背景不仅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源的影响,且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利益冲突息息相关。究其本土成因主要为:传统社会的思维惯性、实用理性的价值基础、转型社会的利益冲突、政法体制的传统诱因和成员利益的表达限制五个方面。只有追根溯源,探求涉法涉诉信访的本土成因,才能为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源泉,实现涉法涉诉信访源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本土成因 法律文化 历史因素
原文传递
浅谈对信访制度救济功能的再认识
18
作者 熊松林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7年第3期47-56,共10页
救济功能作为信访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其他权利救济方式相比较,信访救济功能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同时,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群众期盼,用新思维改... 救济功能作为信访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其他权利救济方式相比较,信访救济功能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同时,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群众期盼,用新思维改进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救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 权利救济
原文传递
关于信访法治化路径的探讨
19
作者 张彭发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14-24,共11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其中专门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在2017年7月中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其中专门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在2017年7月中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又作出重要指示,其中再次强调信访工作要"加强法治建设"。本文就如何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以及"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要求,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信访问题的产生、发展、解决全过程,探讨了信访法治化问题以及信访法治化实现的路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信访法治化 路径
原文传递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
作者 申泽宝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25-32,共8页
自1999年开始,北京市信访办在全市18个区县(今16个区)率先推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做法,为全国信访系统开启了先行先试的道路。本文回顾了北京市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历程,分析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要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 自1999年开始,北京市信访办在全市18个区县(今16个区)率先推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做法,为全国信访系统开启了先行先试的道路。本文回顾了北京市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历程,分析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要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参与 信访工作 信访法治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