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底拖网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洁琼 蔡立哲 +4 位作者 黄睿婧 周细平 傅素晶 林和山 黄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7-622,共6页
2006年和200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租用中科院南海所实验2号科考船,首次对北部湾进行全面的生态综合考察。生物组对16个站位进行四个季度的底拖网,共获得底拖网软体动物125种,其中双壳类59种,腹足类56种,头足类9种,掘足类1种。地... 2006年和200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租用中科院南海所实验2号科考船,首次对北部湾进行全面的生态综合考察。生物组对16个站位进行四个季度的底拖网,共获得底拖网软体动物125种,其中双壳类59种,腹足类56种,头足类9种,掘足类1种。地理分布上,软体动物丰度北部最高,中部次之,南部最低,分别为42.1个/站、14.0个/站和10.7个/站。北部明显高于南部。生物-环境分析表明盐度在四个季度中均是影响软体动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但除了冬季的相关值较高外,其他季节的相关值均低于0.4,说明盐度对底拖网软体动物组成的影响不显著。优势种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丰度与溶解氧、粘土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赛氏毛蚶(Scapharc a satowi)丰度与水深、底盐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和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浅缝骨螺(Murex trapa)丰度与水深、底盐呈显著负相关,与底温、粘土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拖网 软体动物 种类组成
下载PDF
黄河口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朗 陈琳琳 +5 位作者 吕卷章 姜少玉 刘春云 李晓静 宋博 李宝泉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为了解黄河口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本研究于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8月、11月进行拖网调查。对拖网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并称重和计数,以获取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生物量和丰度等指标数据。使用优势度计算方... 为了解黄河口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本研究于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8月、11月进行拖网调查。对拖网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并称重和计数,以获取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生物量和丰度等指标数据。使用优势度计算方法和PRIMER 6.0统计软件对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9种,其中甲壳动物37种,鱼类35种,软体动物34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动物(海葵Actiniaria sp.)1种。在该区域发现优势种19种,其中甲壳动物11种,软体动物4种,鱼类4种。黄河口近海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和总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48 ind./m^2、1.44 g/m^2,均是软体动物贡献率最高。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44±0.33、0.88±0.03、3.64±0.08。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分析表明,在40%相似性水平上,每次调查结果可以分为3-5组,各组之间差异显著。黄河口近海大型底栖动物以小个体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低经济价值的鱼类为主,底栖物种有小型化趋势。黄河口近海底栖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总体受污染扰动情况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黄河口 底拖网 多样性
下载PDF
烟威渔场底栖动物拖网技术改进研究
3
作者 孙泰昌 李守刚 《齐鲁渔业》 1994年第6期15-17,共3页
调查了烟威渔场主要底栖动物种类及使用拖网进行捕捞情况,分析了40马力渔船所用2种拖网的结构、性能、渔捞效果,对100~185马力渔船的传统拖网提出了采用双底纲、低口长袖、单拖作业等技术改进方向。
关键词 烟威渔场 底栖动物 拖网 单拖作业 捕捞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