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中外学术界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取得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结果相去甚远。其原因固然有研究资料的局限,研究视角、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重庆大轰炸若干基本问题的范畴没有进行过认真严肃的界定。为此,笔者以历史档... 中外学术界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取得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结果相去甚远。其原因固然有研究资料的局限,研究视角、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重庆大轰炸若干基本问题的范畴没有进行过认真严肃的界定。为此,笔者以历史档案为基础,以"重庆大轰炸"概念的界定为核心,对重庆大轰炸的阶段划分、重庆大轰炸造成的损害及其特点、重庆大轰炸的影响,以及关于重庆大轰炸研究的意义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大轰炸 抗战
下载PDF
科研工程领域师承关系研究——以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煌 傅中力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7年第4期400-407,共8页
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家将师承关系定义为师傅和学徒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体体现为双向的选择关系、互动的导学关系以及平等的合作关系。20世纪中叶,小科学向大科学的演变,使得科学社会的范畴向大型科研工程拓展,科研工程领域的师承关... 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家将师承关系定义为师傅和学徒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体体现为双向的选择关系、互动的导学关系以及平等的合作关系。20世纪中叶,小科学向大科学的演变,使得科学社会的范畴向大型科研工程拓展,科研工程领域的师承关系也随之出现。在中国,成名科学家与青年科研人员以"两弹一星"工程为平台,实现科研工程领域的师徒传承,较之传统科学社会的师承关系,"两弹一星"工程中的师承关系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以兴趣导向的双向选择关系转变为以任务导向的单向选择关系,以院校为载体的导学关系转变为以工程为载体的习学关系,基于小型学术共同体的合作关系转变为基于科层制度的团队协作关系。"两弹一星"工程领域的师承关系,开创了中国大科学工程教育的先河,孕育和发展了新中国科学社会的主导科学家群体,形成了"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式的科学社会组织模式,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新中国科学社会的发育和科学世代的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承关系 两弹一星 大科学
下载PDF
重庆大轰炸在红岩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王进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时期在重庆培育的红岩精神,与日本军国主义这一时期对重庆的大轰炸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庆大轰炸从反面教育了重庆人民,成为红岩精神产生的催化剂;重庆大轰炸极大地激发了重庆人民的革命精神,为红岩精神的产生增强了... 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时期在重庆培育的红岩精神,与日本军国主义这一时期对重庆的大轰炸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庆大轰炸从反面教育了重庆人民,成为红岩精神产生的催化剂;重庆大轰炸极大地激发了重庆人民的革命精神,为红岩精神的产生增强了精神力量;重庆大轰炸使全体重庆人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为红岩精神的产生拓展了精神氛围和群众基础;“红岩精神”的得名,也与重庆大轰炸有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红岩精神是南方局培育出来的,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用炸弹炸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大轰炸 红岩精神
下载PDF
大数据视域下“两弹一星”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丹青 王宇宁 《成才之路》 2022年第27期1-4,共4页
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搭建思政教育平台、构建思政教育范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 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搭建思政教育平台、构建思政教育范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化“两弹一星”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展个性化“两弹一星”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建科学化“两弹一星”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实践路向,最大程度地发挥“两弹一星”精神育人效果的同时,助推高校立德树人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两弹一星”精神 高校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自力更生之路
5
作者 李云逸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2期120-147,共2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选择钚弹作为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技术路线,并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选择民用技术的“附属品”。在考虑了铀的开采量、技术储备和财政状况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民用核能项目是以钚和天然铀作为裂变材料展开的。这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选择钚弹作为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技术路线,并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选择民用技术的“附属品”。在考虑了铀的开采量、技术储备和财政状况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民用核能项目是以钚和天然铀作为裂变材料展开的。这间接为未来发展核武器提供了足够的钚。当第四共和国决定发展原子弹时,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这个公共机构为主导,在军方的协助下,建立了一个“共同核心”。面对美国对核武器技术的禁运,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中民用和军用部门的共同存在与一定程度的合作不仅让其成为一种“民-军复合体”,而且在内爆、钚芯、填塞物、中子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1960年2月13日,法国首次核武器试验的成功,宣告了法国在核科学的军事用途上走向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力更生 法国第一颗原子弹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大科学工程
下载PDF
大轰炸时期重庆影业生态考察(1938—1943)
6
作者 谭求健 田义贵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51,共9页
“重庆大轰炸”以极端的方式彻底重塑了战时陪都的电影产业生态。制片方面,“中制”与“中电”在濒临停产的情况下及时转变制片方针,满足了抗战宣传的需要;发行方面,战时重庆地区的电影发行呈现出高度集约化的垄断局面;放映方面,形成了... “重庆大轰炸”以极端的方式彻底重塑了战时陪都的电影产业生态。制片方面,“中制”与“中电”在濒临停产的情况下及时转变制片方针,满足了抗战宣传的需要;发行方面,战时重庆地区的电影发行呈现出高度集约化的垄断局面;放映方面,形成了以冬春雾季为放映高峰期的季节性放映景观,放映市场也被迫淘换重组。战时重庆影业的反轰炸运动不仅有力地助推当地影业生态的复苏,同时也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大轰炸 战时重庆影业 反轰炸运动 轰炸视角
原文传递
大科学工程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原子弹制造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聂继凯 危怀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0,共8页
基于原子弹制造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的案例剖析发现,原子弹制造工程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计划型实现路径,载人航天工程则遵循了一条自发型实现路径。两种大科学工程的实现路径在源起、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大科学工... 基于原子弹制造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的案例剖析发现,原子弹制造工程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计划型实现路径,载人航天工程则遵循了一条自发型实现路径。两种大科学工程的实现路径在源起、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大科学工程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选择、支撑与修正的实现路径的情况,及在实现路径中充分发挥政府多角色集成效能和激发协同创新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工程 实现路径 原子弹制造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 计划 自发
原文传递
日军大轰炸期间时人记述及其史料价值——以乐山大轰炸中叶圣陶、苏雪林、杨静远等人为主的考察
8
作者 何刚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191,共7页
日军大轰炸期间人们留下的日记书信等适时记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史料价值,当应成为大轰炸研究的重要史料。这些私人性文献既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对大轰炸史实进行补充、细化和参证,也可以扩展研究视野和范围,藉此探究大轰炸期... 日军大轰炸期间人们留下的日记书信等适时记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史料价值,当应成为大轰炸研究的重要史料。这些私人性文献既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对大轰炸史实进行补充、细化和参证,也可以扩展研究视野和范围,藉此探究大轰炸期间中国人之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从而立体地呈现出大轰炸本有的丰富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轰炸 日记 书信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