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bio-column composed of aged refuse on methane abatement-A novel configuration of biological oxidation in refuse landfill 被引量:4
1
作者 Dan Han Youcai Zhao Binjie Xue Xiaoli Ch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69-776,共8页
An experimental bio-column composed of aged refuse was installed around the exhaust pipe as a new way to mitigate methane in refuse landfill.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ged refuse t... An experimental bio-column composed of aged refuse was installed around the exhaust pipe as a new way to mitigate methane in refuse landfill.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ged refuse thickness in bio-column on reducing CH 4 emissions.Over the study period,methane oxidation was observed at various thicknesses,5 cm (small size),10 cm (middle size) and 15 cm (large size),representing one to three times of pipeline diameters.The middle and large size both showed over 90% methane conversion,and the highest methane conversion rate of above 95% occurred in the middle-size column cell.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addressed the methanotrophs diffusion in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bio-columns.Maximum methanotrophic activity (V max) measured at the three thicknesses ranged from 6.4 × 10 3 to 15.6 × 10 3 units,and the half-saturation value (K M) ranged from 0.85% to 1.67%.Both the highest V max and K M were observed at the middle-size of the bio-column,as well as the largest methanotrophs population,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efficiency of methane mitigation happened in the optimum zone with greatest affinity and methanotrophic bacteria activities.Therefore,bio-column is a potential style for methane abatement in landfill,and the aged refuse both naturally formed and artificially placed in the colum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H 4 e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 LANDFILL aged refuse bio-column thickness
下载PDF
嗜酸铁还原菌JF-5改性镧膨润土吸附砷及其矿物颗粒迁移研究
2
作者 刘琴 谌书 +1 位作者 骆大勇 刘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49,658,共6页
利用嗜酸铁还原菌(Acidiphilium cryputum JF-5),通过生物还原技术释放膨润土中的Fe^(2+)以强化镧改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效果,并与国际上商用的锁磷剂(Phoslock)... 利用嗜酸铁还原菌(Acidiphilium cryputum JF-5),通过生物还原技术释放膨润土中的Fe^(2+)以强化镧改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效果,并与国际上商用的锁磷剂(Phoslock)进行对比,通过柱实验探讨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1)JF-5能够强化膨润土还原释放Fe^(2+),从而加强La^(3+)负载,低固液比(1.6 g/L)下制备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具有最高的La^(3+)负载量(370 mg/g)。(2)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58 mg/g,与Phoslock的最大吸附量(3.08 mg/g)相比大幅提高;对As(Ⅴ)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与Phoslock相似,均能在4 h内快速去除As(Ⅴ)。(3)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可以用对流扩散模型描述,在0.38、0.77、1.54 mL/min的流速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滞留量分别为3.68、3.77、2.29 mg,可见中等流速条件下溶液在石英柱中能够更充分接触介质从而提高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铁还原菌 生物镧改性膨润土 柱迁移 砷吸附
下载PDF
某高纬度寒冷地区低品位铜矿资源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沐芝 杨晓龙 +1 位作者 苗雨 解钊 《黄金》 CAS 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
某高纬度寒冷地区低品位铜矿由原生硫化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组成,且矿石性质随矿体深度逐渐变化。在自然温度、中温或酸性条件下,原生硫化铜矿中砷黝铜矿及黝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及氧化铜矿易于浸出。针对浅部低品位铜矿,在温... 某高纬度寒冷地区低品位铜矿由原生硫化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组成,且矿石性质随矿体深度逐渐变化。在自然温度、中温或酸性条件下,原生硫化铜矿中砷黝铜矿及黝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及氧化铜矿易于浸出。针对浅部低品位铜矿,在温度13℃~23℃条件下对其进行常温硫酸柱浸34 d,而后在加入浸矿菌、温度-23℃~30℃条件下进行中温生物氧化柱浸试验,铜浸出率可达65.01%。在矿石粒度-50 mm,柱浸时间288 d条件下,对中深部低品位铜矿进行扩大试验,铜浸出率达4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硫化铜 次生硫化铜 氧化铜 硫酸浸出 生物氧化柱浸 低品位
下载PDF
杏核热解生物油萃取-柱层析分离分析和制备工艺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绍平 刘娟 +2 位作者 李世光 刘淑琴 路庆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对杏核热解油的性质和组成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油的产率和性质影响很大,生物油及沥青烯的产率在600~700 ℃达到最大值. 快的加热速率使生物油组分集中化、简单化,更有利于后续生物油的分离. 对600 ℃下杏核快速热... 对杏核热解油的性质和组成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油的产率和性质影响很大,生物油及沥青烯的产率在600~700 ℃达到最大值. 快的加热速率使生物油组分集中化、简单化,更有利于后续生物油的分离. 对600 ℃下杏核快速热解油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主要由酸性组分和中性油组成. 酸性组分主要由酚类化合物和有机羧酸组成. 中性油层析分离为3个馏分:环己烷洗脱馏分(C1)主要为四环以下纯缩合化合物;苯洗脱馏分(C2)主要由单环烷基芳烃和多酚组成;甲醇洗脱馏分(C3)主要是酯类极性化合物. 实验也证明萃取与柱层析相结合是分离制取酚类化工产品的很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解 生物油 柱层析 自由落下床反应器
下载PDF
快速热解生物油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世光 徐绍平 +1 位作者 路庆花 刘淑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9-555,共7页
利用柱层析分离与分析了自由落下床反应器中杏核和玉米芯快速热解油。生物油经脱水、抽提分离出 沥青烯后,柱层析分离成3个馏分:环己烷洗脱馏分(B1馏分),主要是四环以下无杂原子、无取代基或简单取 代基的芳香化合物;苯洗脱馏分(B2馏分)... 利用柱层析分离与分析了自由落下床反应器中杏核和玉米芯快速热解油。生物油经脱水、抽提分离出 沥青烯后,柱层析分离成3个馏分:环己烷洗脱馏分(B1馏分),主要是四环以下无杂原子、无取代基或简单取 代基的芳香化合物;苯洗脱馏分(B2馏分),主要是单环的酚类化合物;甲醇洗脱馏分(B3馏分),主要是极性 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油的产率和性质影响很大:生物油及沥青烯的产率在600-700℃范围 内达到最大值;随温度的升高,大分子化合物裂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含复杂取代基的化合物裂解生成含简单取 代基或者无取代基的化合物。实验结果也表明生物油中萘、甲基萘等主要来自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酚 类化合物主要源自于木质素的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快速热解 生物油 柱层析 自由落下床反应器
下载PDF
柱层析法在生物油分离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闫彩辉 赵炜 +1 位作者 盛晨 吴晓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柱层析法分离生物油和溶剂萃取法与柱层析法相结合分离生物油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应用柱层析法分离生物油的主要目的,提出了柱层析法分离生物油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柱层析法在生物油分离方面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油 柱层析法 分离
下载PDF
砂土体微生物固结的微观及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谈叶飞 谢兴华 +2 位作者 吴涛 吴时强 卢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116,共5页
渗漏和坡岸崩塌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病害,直接威胁工程运行安全。通过对4种不同粒径砂柱进行生物固结试验表明,生物固结方法能快速大幅度降低多孔介质渗透性,粒径较大的砂柱内部具有良好的营养物质输送通道,渗透系数下降速率相对较高。剪... 渗漏和坡岸崩塌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病害,直接威胁工程运行安全。通过对4种不同粒径砂柱进行生物固结试验表明,生物固结方法能快速大幅度降低多孔介质渗透性,粒径较大的砂柱内部具有良好的营养物质输送通道,渗透系数下降速率相对较高。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固结处理后砂柱的抗剪强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未发现强度变化与砂样粒径之间存在任何明显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砂样强度的提高与钙质沉积的个体差异有关,同时强度的提高不仅和钙质沉积量有关,也与砂粒之间的胶结形式相关。微观研究结果表明,小粒径砂柱与大粒径砂柱内部钙质沉积形式有着显著差异,相对小粒径砂柱而言,钙质沉积在大粒径砂柱表面的分布较为凌乱,并非均匀附着。EDS能谱仪分析结果表明,砂柱内部固结物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附有少量其他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结 砂柱 渗透系数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微生物柱浸法从铀矿石堆浸尾渣中回收铀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江 刘亚洁 +1 位作者 车江华 饶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40,共4页
对广东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后品位为0.014%的尾渣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下的微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浸出周期4个月,在2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1.74,渣计浸出率50%;在4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0.94,渣计浸出率28.6%。小喷淋量、间歇式喷... 对广东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后品位为0.014%的尾渣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下的微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浸出周期4个月,在2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1.74,渣计浸出率50%;在4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0.94,渣计浸出率28.6%。小喷淋量、间歇式喷淋的微生物浸出工艺,成本低,能有效回收堆浸尾渣中的铀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尾渣 微生物柱浸 喷淋 回收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填料曝气塔充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硕 王栋 姜春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针对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对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研究了4种生物填料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三相流环境中的传氧效果.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显著降低了传氧系数K_(La(20)),且在7×10~5mol/L浓度附近K_(La(20))最低.而十六烷基三甲... 针对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对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研究了4种生物填料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三相流环境中的传氧效果.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显著降低了传氧系数K_(La(20)),且在7×10~5mol/L浓度附近K_(La(20))最低.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3.5×10^(-5) 8.1×10^(-4)mol/L浓度区间却提高了曝气塔的传质系数K_(La(20)).对比分析了生物粒状填料存在对充氧性能的影响,发现填料对传氧系数K_(La(20))均有提高,海绵填料相比清水环境对体系K_(La(20))提高了约1倍.研究认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电层结构以及液相表面张力对传质效果有影响,生物填料也是提高曝气过程传氧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塔 表面活性剂 生物填料 传质系数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伍赠玲 赖晓康 +2 位作者 邹来昌 康锦程 邹刚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快速升高。推荐的既有利于铜浸出又相对抑制铁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60℃,溶液pH1.6~1.8,铁质量浓度2~5g/L。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0%以上。也提出了工业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浸出 柱浸
下载PDF
生物通风法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沙沙 陈志良 +2 位作者 董家华 彭晓春 徐玉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9-346,共8页
通过生物通风技术修复不同柴油浓度污染土壤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各土柱中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的去除规律,并对影响柴油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经过3个月的生物通风后,初始柴油浓度为5(柱Ⅰ)... 通过生物通风技术修复不同柴油浓度污染土壤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各土柱中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的去除规律,并对影响柴油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经过3个月的生物通风后,初始柴油浓度为5(柱Ⅰ)、10(柱Ⅱ)、20(柱Ⅲ)、40(柱Ⅳ)g/kg的土柱柴油去除率为Ⅱ>Ⅰ>Ⅳ>Ⅲ,柱Ⅱ的修复效果最佳,半衰期为60.05天,TPH最终去除率达65.3%;②挥发和生物降解作用影响土柱中柴油的去除,由于重力引起的向下迁移作用只对柴油在土柱中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三者共同作用决定各土柱不同取样口柴油的去除规律;③在实验过程中,各土柱土壤pH变化不大,初始柴油浓度越高土柱水分损失率越小;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均有所降低,柱Ⅲ降低率最大,分别为58.27%和31.87%,柱Ⅰ最小;土柱上层土壤中的酶活性要低于下层,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验结果为研究各土柱中柴油的生物降解规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通风 柴油污染土壤 土柱实验 影响因素 初始浓度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乙醇中8种烷基醇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康 王海峰 米文静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1,276,共4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生物乙醇中甲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正己醇8种单元醇,结果表明生物乙醇中各组分的精密度(RSD)值在0.58%~2.82%范围内变化,检出限在0.02~0.08μg/mL范围内变化;各组分的加标...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生物乙醇中甲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正己醇8种单元醇,结果表明生物乙醇中各组分的精密度(RSD)值在0.58%~2.82%范围内变化,检出限在0.02~0.08μg/mL范围内变化;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92%~108%之间;各组分的线性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并将方法成功应用在工业生物乙醇样品的检测,此法补充了现有国标的检测内容,适用于生物乙醇产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乙醇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精密度
下载PDF
铬渣柱浸生物解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立元 王云燕 朱文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5期320-324,共5页
针对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的现状及铬渣的性质,进行了细菌柱浸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需将铬渣制成颗粒,解毒工艺的最佳粒径为4~8mm;最佳pH为10.0;最佳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铬渣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由250.6mg/L... 针对长沙铬盐厂铬渣污染的现状及铬渣的性质,进行了细菌柱浸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需将铬渣制成颗粒,解毒工艺的最佳粒径为4~8mm;最佳pH为10.0;最佳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铬渣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由250.6mg/L降为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解毒后渣的浸出毒性为0.4mg/L,低于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所规定的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解毒 柱浸 铬渣
下载PDF
生物油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武景丽 汪丛伟 +2 位作者 阴秀丽 吴创之 马隆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研究的现状,对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柱层析和离心分离等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介绍生生物油组分的化学用途。总结了生物油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油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应重视分级冷凝法,因为...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研究的现状,对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柱层析和离心分离等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介绍生生物油组分的化学用途。总结了生物油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油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应重视分级冷凝法,因为分级冷凝法将能源利用与提取化工产品相结合,经济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蒸馏 分级冷凝 溶剂分离 柱层析法 离心分离
下载PDF
柱层析技术在煤及生物油中有机成分分离与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晴 魏贤勇 +2 位作者 吕洁 刘绍鹏 宗志敏 《化工时刊》 CAS 2010年第11期60-63,共4页
煤和生物油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且均为复杂的混和体系。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和生物油的结构和组成,并从中分离出各种精细化学品,是两者高效利用的新方向。阐述了柱层析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特点,综述了柱层析技术在煤及生物油中有机成分... 煤和生物油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且均为复杂的混和体系。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和生物油的结构和组成,并从中分离出各种精细化学品,是两者高效利用的新方向。阐述了柱层析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特点,综述了柱层析技术在煤及生物油中有机成分分离与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层析 生物油 分离 分析
下载PDF
低品位原生金矿的生物柱浸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鹏程 杨洪英 韩战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1,共5页
采用粘结剂S-11将某低品位原生金矿的精矿粘结包裹在其原矿矿石上进行生物柱浸与原矿生物柱浸的对比研究.主要研究了生物柱浸过程中Fe2+浓度,pH,Eh,矿石表面吸附的细菌及菌液中游离细菌数量的变化、矿石的脱砷率、脱硫率,生物柱浸后矿... 采用粘结剂S-11将某低品位原生金矿的精矿粘结包裹在其原矿矿石上进行生物柱浸与原矿生物柱浸的对比研究.主要研究了生物柱浸过程中Fe2+浓度,pH,Eh,矿石表面吸附的细菌及菌液中游离细菌数量的变化、矿石的脱砷率、脱硫率,生物柱浸后矿石金的氰化浸出率.结果表明:金精矿包裹后的矿石表面因含硫化矿物较多,更适合细菌的吸附与繁殖;包裹生物柱浸120 d后矿石的脱砷率为70.14%,脱硫率为41.26%,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1.21%,比传统生物柱浸矿石的脱砷率、脱硫率和浸金率分别高24.01%,19.11%和21.48%.包裹生物柱浸对矿石的氧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 低品位原生金矿 生物柱浸 氰化提金
下载PDF
固定化梅尼小环藻处理含Cd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家武 刘唐兴 +1 位作者 姚季伦 邓沛怡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
采用水藻固定化技术对含Cd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温度、初始重金属浓度、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中,pH值对固定藻吸附重金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初始重金属浓度,吸附时间的影响最小。梅尼小环藻吸附Cd^(2+)的最佳条件是:pH值... 采用水藻固定化技术对含Cd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温度、初始重金属浓度、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中,pH值对固定藻吸附重金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初始重金属浓度,吸附时间的影响最小。梅尼小环藻吸附Cd^(2+)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7,Cd2+的初始浓度20 mg/L,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40 min。当采用固定吸附柱吸附原废水时,对Cd、Hg、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44%、49.10%和4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 生物吸附 重金属 固定藻柱
下载PDF
基于CIEF的全柱成像检测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建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4-57,77,共5页
全柱成像检测(whole column imaging detection,WCI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它与毛细管等电聚焦(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的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CIEF-WCID联用技术综合了CIEF的高分辨和WCID的可提供更多信息... 全柱成像检测(whole column imaging detection,WCI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它与毛细管等电聚焦(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的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CIEF-WCID联用技术综合了CIEF的高分辨和WCID的可提供更多信息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在生物分子的分析和蛋白质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等电聚焦 全柱成像检测 生命分析化学
下载PDF
生物燃料乙醇分壁塔萃取精馏新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朱登磊 尚书勇 任根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针对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中的"蒸馏-脱水"过程,建立基于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三塔工艺和两塔工艺,对2种工艺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其分离效果和过程能耗。结果显示,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三塔工艺比两塔工艺节约66.6%的冷凝器热负荷... 针对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中的"蒸馏-脱水"过程,建立基于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三塔工艺和两塔工艺,对2种工艺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其分离效果和过程能耗。结果显示,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三塔工艺比两塔工艺节约66.6%的冷凝器热负荷和77.9%的再沸器热负荷。对三塔工艺的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主塔回流比1.5,溶剂比1.0,原料进料位置为第22块板,隔板底端位置在第28块板,气相分配比为8.4。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三塔工艺进行全流程模拟,可得到质量分数99.96%生物燃料乙醇和99.49%的水,回收萃取剂乙二醇质量分数为9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分壁塔 萃取精馏
下载PDF
高纯度低聚半乳糖单一组分的制备研究
20
作者 韩晓丽 苏芳云 +3 位作者 冯咏梅 常秀莲 张瑞伦 刘庚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8-240,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对低聚半乳糖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柱温、洗脱流速和进料量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6cm×120cm凝胶柱,脱气蒸馏水为洗脱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柱温度50℃,洗脱流速15~20mL/h,进料量3mL。...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对低聚半乳糖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柱温、洗脱流速和进料量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6cm×120cm凝胶柱,脱气蒸馏水为洗脱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柱温度50℃,洗脱流速15~20mL/h,进料量3mL。此条件下,可以制备纯度85%左右的三糖、四糖和五糖粗品,将一次分离产品浓缩后二次分离,得到纯度98%以上的三糖、四糖和五糖单一组分,收率分别为95.5%、74.4%和96.7%,达到了标准品的纯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 Bio-Gel P-2 低聚半乳糖 柱层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