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黄酒和白酒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书婷 尹礼国 +2 位作者 吴正云 张文学 五味胜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7-334,共8页
生物胺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一类健康风险因子。生物胺与乙醇有协同作用,会加剧饮酒后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对不同类型黄酒和白酒中的生物胺含量、生物胺在酿酒过程中生成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酒和白酒中生物胺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酿酒 生物胺 微生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酸菌接种发酵对耿马酸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吴春霞 石有权 +5 位作者 杨雁 王琪 施丽芬 念许若 彭婷婷 陈韬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2,共5页
为提高耿马酸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将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GMSR-4、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GMSR-20和植物乳植杆菌GMSR-35按体积比1∶2∶2、接种量3%接种到耿马酸肉中,同时设置对照(control chec... 为提高耿马酸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将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GMSR-4、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GMSR-20和植物乳植杆菌GMSR-35按体积比1∶2∶2、接种量3%接种到耿马酸肉中,同时设置对照(control check,CK)组,在25℃发酵6 d,测定2组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数量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发酵(inoculated fermentation,IF)组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水分含量、pH值、生物胺总量、腐胺、尸胺、亚精胺、酪胺、苯乙胺和色胺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显著高于CK组(P<0.05),大肠菌群数显著低于CK组(P<0.05),IF组的各个感官指标评分均高于CK组。综上,人工接种发酵可提高耿马酸肉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马酸肉 乳酸菌 微生物 生物胺 安全性
下载PDF
腐殖酸钠对白羽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贞明 余苗 +4 位作者 唐延天 李袁飞 刘志昌 容庭 马现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91-5100,共10页
旨在探究日粮添加腐殖酸钠对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日龄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3%和0.5%腐殖酸钠的试验日粮... 旨在探究日粮添加腐殖酸钠对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日龄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3%和0.5%腐殖酸钠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束前3 d,每个重复选取体重相近的2只肉鸡放入代谢笼,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对粗蛋白、磷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粪便中总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与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提高肉鸡粪便中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氨态氮的含量,并提高乳酸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的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的对甲酚的含量(P<0.05)。4)与对照组和0.3%组相比,日粮添加0.5%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酪胺、亚精胺、精胺和总生物胺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3%和0.5%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腐胺的含量(P<0.05);此外,日粮添加0.3%腐殖酸钠可显著降低肉鸡粪便中酪胺和精胺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一定比例的腐殖酸钠可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促进粪便中有益菌的生长与繁殖,提高粪便中乳酸的含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与繁殖;进而降低粪便中氨态氮、对甲酚和生物胺等臭味物质的含量,达到源头减排的目的,且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0.5%的效果优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腐殖酸钠 表观消化率 粪便 微生物 生物胺
下载PDF
食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4
作者 王光强 俞剑燊 +3 位作者 胡健 曹利瑞 夏永军 艾连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这导致在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本文详细综述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的来源、产生机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其检测方法,为生产安全食品、降低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微生物 产生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化学减菌处理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虹敏 徐幸莲 +3 位作者 朱志远 孟勇 吴光红 周光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05-2512,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保鲜剂对鸡胸肉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水平和生物胺生成量的影响,评价其减菌效果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减菌液(磷酸钠、酸化亚氯酸钠、柠檬酸、乳酸)对分割后鸡胸肉进行浸蘸处理,分别应用固体...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保鲜剂对鸡胸肉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水平和生物胺生成量的影响,评价其减菌效果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减菌液(磷酸钠、酸化亚氯酸钠、柠檬酸、乳酸)对分割后鸡胸肉进行浸蘸处理,分别应用固体平板计数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其在(4±1)℃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及生物胺(酪胺、组胺、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含量,以及其它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考察其对冰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在冷藏初期,各组间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差异不大。随着冷藏时间增加,各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各组间差异也逐渐增大。到第9天时,处理组微生物污染水平和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乳酸处理和柠檬酸处理组效果最好,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假单胞菌数均比对照组降低2.0 log CFU·g-1以上。在整个冷藏过程中乳酸处理组、柠檬酸处理组,腐胺和尸胺含量始终低于30mg·kg-1,没有检出组胺。各处理组最终颜色、TVB-N值、pH的变化与微生物生长、生物胺含量间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使用减菌液,尤其是乳酸和柠檬酸处理,对于降低分割鸡肉微生物污染水平具有明显效果,能显著延长冰鲜鸡肉货架期,同时还能显著抑制有害生物胺的产生,延缓腐败感官特征的产生,提高冰鲜鸡肉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减菌 冰鲜鸡肉 微生物 生物胺
下载PDF
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永丽 李锋 +4 位作者 乔维维 陈肖 黄明明 黎良浩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五花肉为原料,腌制时添加不同含量(100、300、500 mg/kg的姜辣素进行风干成熟,测定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及生物胺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辣素能显著抑... 以五花肉为原料,腌制时添加不同含量(100、300、500 mg/kg的姜辣素进行风干成熟,测定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及生物胺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姜辣素对培根风干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辣素能显著抑制菌落总数和肠杆菌(P<0.05),在风干培根样品中共检测到腐胺、尸胺、组胺、酪胺、精胺5种生物胺;生物胺总量随着风干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100、300、500 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总生物胺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0 mg/kg处理组总生物胺含量最低,为94.13 mg/kg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34.56%,且此时腐胺、尸胺、酪胺、组胺和精胺含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6.60%、40.59%、37.08%、72.19%和23.59%。添加姜辣素能显著降低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对于提高培根的品质及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腌制风干 姜辣素 生物胺 微生物
下载PDF
肉品中微生物对生物胺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苗云 朱应举 +2 位作者 高晓平 柳艳霞 张秋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28-2929,共2页
分析了肉品中微生物的致腐作用、不同微生物对生物胺形成的影响以及肉品中生物胺类物质的危害和分布,以控制有害物质的形成、提高肉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关键词 生物胺 微生物 肉品 胺类物质 有害物质 和分布 安全性
下载PDF
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燕燕 陈玉峰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林婉玲 杨少玲 王锦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7-1586,共10页
为初步探明鱼类腌制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机理,本实验研究了带鱼在腌制加工过程中盐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Aw)、p H、蛋白质水解指数(P.I.)、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显示,p H在腌制阶段增... 为初步探明鱼类腌制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机理,本实验研究了带鱼在腌制加工过程中盐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Aw)、p H、蛋白质水解指数(P.I.)、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显示,p H在腌制阶段增加但在干燥阶段下降;盐度、P.I.和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在整个加工过程持续上升,水分含量和Aw则持续下降。整个加工过程发生了明显的蛋白质降解反应,NPN和游离氨基酸在干燥阶段含量显著上升;总生物胺含量增加了2.26倍,其中尸胺含量显著增加了157倍,其次是组胺。带鱼腌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与生物胺显著正相关,作为生物胺前体物质对生物胺的形成影响较大,微生物则起到了促进和抑制生物胺的作用,生物胺的形成还受p H、盐度、Aw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腌制加工 理化指标 微生物 生物胺 相关性
下载PDF
天然保鲜液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孙卫青 马俪珍 南庆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35-1842,共8页
【目的】寻求对实际生产有效的天然保鲜液,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高其安全品质,推动中国冷却猪肉的发展。【方法】利用前面筛选研究所得的天然保鲜液,分别是1#保鲜液(壳聚糖0.5%、混合香辛料浸提液2.5%、蜂胶0.1%、Nisin-溶菌酶0.15%... 【目的】寻求对实际生产有效的天然保鲜液,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高其安全品质,推动中国冷却猪肉的发展。【方法】利用前面筛选研究所得的天然保鲜液,分别是1#保鲜液(壳聚糖0.5%、混合香辛料浸提液2.5%、蜂胶0.1%、Nisin-溶菌酶0.15%和茶多酚0.5%)、2#保鲜液(丁香0.66%、桂皮0.97%、乳酸菌发酵液17.65%、生姜9.16%和大蒜6.15%)和3#保鲜液(乳酸菌发酵液)浸泡冷却猪肉1min,真空包装,冷藏,通过定期测定其在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以及贮存末期生物胺含量来考察各组的保鲜效果。【结果】1#保鲜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对各种菌的抑制力均较强,可使冷却猪肉表面的初始菌数降低1~3个数量级,在贮存第21天,细菌总数、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乳酸菌、热死环丝菌和嗜冷菌的对数值分别为5.176、5.342、5.000、5.447、3.114和3.980。TVB-N值为11.0mg/100g,7种生物胺指标均达到保鲜目标要求,产品色泽为紫红色,保鲜效果很理想;2#保鲜液能抑制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嗜冷菌,对乳酸菌和热死环丝菌作用较弱。TVB-N值和生物胺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色泽鲜红。3#保鲜液处理组在贮存初期能抑制假单胞菌属的生长,但在末期TVB-N值(15.39mg/100g)较高,且腐胺含量为30.14mg·kg-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结论】1#、2#保鲜液可用于实际生产,3#不适合作为真空包装冷却猪肉的保鲜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天然保鲜液 微生物 挥发性盐基氮 生物胺
下载PDF
食品中生物胺含量及生物胺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彬彬 徐晔 +5 位作者 牛淑慧 张楠 李玮 宋桂森 张若瑶 杨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1-347,共7页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潜在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生物胺氧化酶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体内的,能够将已生成的生物胺分解成相应的醛、氨气和过氧化氢的一类酶,该类酶在降解食品中生物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潜在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生物胺氧化酶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体内的,能够将已生成的生物胺分解成相应的醛、氨气和过氧化氢的一类酶,该类酶在降解食品中生物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以及生物胺氧化酶的分类、影响因素、产生菌株、降解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生物胺氧化酶 降解特性 发酵食品 微生物
下载PDF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风干鲈鱼加工贮藏过程中生物胺及微生物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蓉蓉 王永丽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1,共7页
以鲈鱼为原料,加入不同添加量(0、100、300、500 mg/kg)的八角茴香提取物进行腌制,通过测定原料、腌制结束、风干结束、贮藏1~3周样品中生物胺及微生物的含量变化,研究八角茴香提取物对风干鲈鱼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生物胺及微生物的抑制... 以鲈鱼为原料,加入不同添加量(0、100、300、500 mg/kg)的八角茴香提取物进行腌制,通过测定原料、腌制结束、风干结束、贮藏1~3周样品中生物胺及微生物的含量变化,研究八角茴香提取物对风干鲈鱼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生物胺及微生物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提取物能够显著减少菌落总数、肠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P〈0.05),但对乳酸菌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在风干鲈鱼加工贮藏过程中共检测出5种生物胺,分别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和苯乙胺,八角茴香提取物对于上述5种生物胺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生物胺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贮藏2周时达到最大值,此时300 mg/kg处理组总生物胺含量最低,为283.97 mg/kg,相对于对照组下降了2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鲈鱼 八角茴香提取物 生物胺 微生物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颗粒物在生源要素循环中的作用及生态学功能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金明 李学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共13页
海洋沉积物/颗粒物是生源要素循环过程中的关键源与汇,沉积物/颗粒物一方面是海水生源要素的主要归宿,生源要素从溶解态经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转变为颗粒态,颗粒物质再沉降形成沉积物,另一方面,海洋沉积物/颗粒物经过微生物-浮游动物-... 海洋沉积物/颗粒物是生源要素循环过程中的关键源与汇,沉积物/颗粒物一方面是海水生源要素的主要归宿,生源要素从溶解态经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转变为颗粒态,颗粒物质再沉降形成沉积物,另一方面,海洋沉积物/颗粒物经过微生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用分解形成溶解态的生源要素,并释放到海水中再次被浮游植物利用,进入下一轮循环,所以,海洋沉积物/颗粒物具有异常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浮游植物是海水溶解态生源要素的利用者和海源颗粒态生源要素的初始形成者,浮游动物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或其他有机颗粒物可释放出溶解态生源要素或形成更大的颗粒物,颗粒物沉降后形成的沉积物又通过底栖生物摄食-扰动-破碎等过程将颗粒生源要素释放进入水体参与再循环。生态系统不同类群的生物在颗粒生源要素的释放-沉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又相互关联,其中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摄食与代谢、微生物参与的分解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海洋沉积物/颗粒物生态学功能研究作为支撑海洋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已成为海洋科学的前沿领域,必将获得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功能 生源要素循环 微生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 海洋沉积物/颗粒物
下载PDF
发酵香肠中产生物胺的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霞 杨勇 +7 位作者 巩洋 杨敏 卿丹丹 李跃文 李静 何利 李诚 胡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9-384,共6页
发酵香肠中过量的生物胺不仅会降低产品的品质,而且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会导致生物胺的大量积累,准确全面地检测产生物胺的微生物对保障香肠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发酵香肠中生物胺的形成... 发酵香肠中过量的生物胺不仅会降低产品的品质,而且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会导致生物胺的大量积累,准确全面地检测产生物胺的微生物对保障香肠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发酵香肠中生物胺的形成途径并重点介绍了产生物胺的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以期为研发安全的发酵剂和保障发酵香肠的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生物胺 微生物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云南牛干巴加工过程产生物胺的微生物消长规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灿 肖蓉 +3 位作者 尹丰 龚娜 代佳和 廖国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牛干巴加工过程中产生物胺的微生物的消长规律。方法: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牛干巴,并于腌制前、腌制中期、腌制后期、成熟1个月、成熟2个月及成熟3个月取样,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落总数和产生物胺微生物:乳酸菌、假单胞菌属和肠... 目的:分析云南牛干巴加工过程中产生物胺的微生物的消长规律。方法: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牛干巴,并于腌制前、腌制中期、腌制后期、成熟1个月、成熟2个月及成熟3个月取样,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落总数和产生物胺微生物:乳酸菌、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菌落总数在加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在成熟1个月时达到最大值;乳酸菌、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在加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在腌制后期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的数量在成熟1个月达到最大值。结论:从数量上来说,乳酸菌是牛干巴加工中的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牛干巴 传统工艺 产生物胺微生物 消长规律
下载PDF
牛肉贮藏中微生物数量与生物胺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海军 田晋梅 彭晓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187,共6页
以牛背最长肌为原料,分别采用空气包装(air-packaging,AP),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其中MAP又包括两种气体比例:MAP1为高氧气调包装(78.8%O_2、18.8%CO2和2.4%N_2),MAP2为无氧气... 以牛背最长肌为原料,分别采用空气包装(air-packaging,AP),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其中MAP又包括两种气体比例:MAP1为高氧气调包装(78.8%O_2、18.8%CO2和2.4%N_2),MAP2为无氧气调包装(60%CO_2和40%N_2),将4种包装的牛肉在冰温(-1.5℃)和低温(2℃)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牛肉微生物(菌落总数及嗜冷菌)及8种生物胺的生成情况,并分析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包装形式的牛肉在两种贮藏温度下,其菌落总数与嗜冷菌数均呈上升趋势,AP组贮藏10 d时,牛肉的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数均超过6.00 lgcfu/g,而VP和MAP却能较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同贮藏组中生物胺总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腐胺是主要的生物胺,其次是尸胺和酪胺,色胺、苯乙胺及组胺均未检出。冰温贮藏可以显著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腐胺、尸胺和酪胺的生成。相关性分析表明,腐胺、尸胺及生物胺总量与微生物生长存在显著正相关,特别是腐胺及生物胺总量与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可作为判定牛肉品质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包装方式 贮藏温度 微生物 生物胺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EM活菌制剂在甘蔗上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保宁 方锋学 +2 位作者 游建华 黄向荣 黄成丰 《中国糖料》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以EM活菌水剂、粉剂等,对甘蔗进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剂比对照(不施用菌剂)出苗率提高3.2%~5.9%,对构成甘蔗产量的有效茎数、株高、茎径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甘蔗产量5100~9400㎏/hm2,增产7.3%~13.5%。锤度比CK增0.27... 以EM活菌水剂、粉剂等,对甘蔗进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剂比对照(不施用菌剂)出苗率提高3.2%~5.9%,对构成甘蔗产量的有效茎数、株高、茎径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甘蔗产量5100~9400㎏/hm2,增产7.3%~13.5%。锤度比CK增0.27%~1.12%。从经济效益分析看,菌剂浸种、菌剂稀释喷种、菌剂拌肥处理比对照分别增3312、2376、2370元/hm2。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菌剂浸种的方法;在缺少水源的旱坡地,可用菌剂稀释喷种或菌剂拌肥的方法,在甘蔗上推广应用EM活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EM活菌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中生物粘泥偏高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欧阳志 《大氮肥》 CAS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控制、生产工艺、现场操作及设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循环水中生物粘泥大量超标的原因 ;提出了更换新型杀菌剂 ,加强现场管理及消除设备缺陷等相应的对策措施。对策实施后 ,循环水中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异养... 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控制、生产工艺、现场操作及设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循环水中生物粘泥大量超标的原因 ;提出了更换新型杀菌剂 ,加强现场管理及消除设备缺陷等相应的对策措施。对策实施后 ,循环水中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异养菌等细菌大大下降 ,达到≤ 10 3 个 /mL ,同时生物粘泥也大幅下降 ,达到≤ 3mL/m3 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生物粘泥 微生物 杀菌剂 现场管理
下载PDF
干酪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玲 刘会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主要就生物胺的生理作用、形成机制,干酪中生物胺的形成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同时对生物胺的检测方法以及降低干酪中生物胺含量应采取的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胺 干酪 微生物脱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的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玉杰 徐影 《中国煤层气》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由于生物成因煤层气持续生成,一些煤层气井的采出总量远远高于勘探阶段发现的资源总量,因此,了解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机理,对勘探开发这部分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过多年研究,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机...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由于生物成因煤层气持续生成,一些煤层气井的采出总量远远高于勘探阶段发现的资源总量,因此,了解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机理,对勘探开发这部分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过多年研究,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机理依然不明。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的主控因素:生成途径、鉴别标志、生成条件、与其生成相关的微生物菌群等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对查明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机理,探讨煤与微生物的作用过程,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因煤层气 形成机理 生成条件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四川工业泡豇豆主要生物胺的形成及降解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小曼 唐垚 +6 位作者 张其圣 汪冬冬 陈功 李恒 明建英 余文华 刘清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四川工业泡豇豆中主要生物胺的代谢路径与微生物和酶的关系,以四川工业泡豇豆为对象,测定其生物胺和氨基酸的含量,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对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在NR和KEGG数据库上进行注释。结果表明:样本中的主要生物... 为了探究四川工业泡豇豆中主要生物胺的代谢路径与微生物和酶的关系,以四川工业泡豇豆为对象,测定其生物胺和氨基酸的含量,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对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在NR和KEGG数据库上进行注释。结果表明:样本中的主要生物胺为尸胺、腐胺、组胺和酪胺,相对丰度>0.5%的微生物物种主要与腐胺形成和降解、尸胺降解、酪胺降解有关,具有主要生物胺形成及降解能力的物种相对丰度为51.05%,以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菌为主。如Sugiyamaella lignohabitans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等微生物同时含有腐胺形成及降解的酶,且可参与不同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的不同代谢途径。该研究对泡豇豆体系4种主要生物胺形成和降解与微生物及酶的关系做了阐述,为泡菜工业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生物胺调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豇豆 生物胺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