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biologically synthesized antimicrobial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ing peritoneal dialysis technique: a transl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
1
作者 Dinesh Kumar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49-352,共4页
Peritoneal dialysis (PD) is a well-establishe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 for end-stage renal failure (ESRF) and offers certain clear advantages over hemodialysis. However, P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hig... Peritoneal dialysis (PD) is a well-establishe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 for end-stage renal failure (ESRF) and offers certain clear advantages over hemodialysis. However, P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infection of the intraperitoneal cavity, subcutaneous tunnel and catheter exit site, which may subsequently form microbial bio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e of biologically synthesized antimicrobial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ing peritoneal dialysis technique
下载PDF
Hidden risk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short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A call for action to mitigate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orbidity 被引量:2
2
作者 Bernard Canaud Jeroen P Kooman +6 位作者 Nicholas M Selby Maarten Taal Andreas Maierhofer Pascal Kopperschmidt Susan Francis Allan Collins Peter Kotanko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2年第2期39-57,共19页
The development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HD)for 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is a success story that continues to save many lives.Nevertheless,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s also a source of recurre... The development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HD)for 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is a success story that continues to save many lives.Nevertheless,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s also a source of recurrent stress for patients.Conventional thrice weekly short HD is an imperfect treatment that only partially corrects uremic abnormalities,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risk,and exacerbates disease burden.Altering cycles of fluid loading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stretching(interdialytic phase)and then fluid unloading(intradialytic phase)likely contribute to cardiac and vascular damage.This unphysiologic treatment profile combined with cyclic disturbances including osmotic and electrolytic shifts may contribute to morbidity in dialysis patients and augment the health burdenof treatment. As such, HD patients are exposed to multiple stressors including cardiocirculatory,inflammatory, biologic, hypoxemic, and nutritional. This cascade of events can be termed thedialysis stress storm and sickness syndrome. Mitigating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orbidity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intermittent HD appears to be a priority for improving patientexperience and reducing disease burden. In this in-depth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hidden effectsof intermittent HD therapy, and call for action to improve delivered HD and develop treatmentschedules that are better toler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fewer advers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Dialytic morbidity Circulatory stress biologic storm dialysis sickness Personalized medicine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赵文喜 李莉 +8 位作者 张小友 代建荣 陈红玉 张丽珠 蒋红梅 艾辉 陈峰 欧亚林 周竹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6期432-437,共6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56例肝衰竭患者,PD组30例、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2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56例肝衰竭患者,PD组30例、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2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AMMO)、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INR)、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肝功能Child-Turotte-Pugh(CTP)评分。主要观察终点90天全因死亡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治疗后ALT、AMMO、TBIL、INR、Cr、IL-6、PCT、TNF-α、MELD及CTP评分与治疗前比,PD组显著改善(Z/t值分别为4.440、6.084、7.750、5.227、4.947、11.649、10.060、14.596、5.930、6.355,均P<0.001),PE组显著改善(Z/t值分别为4.360、4.191、7.972、3.245、3.122、8.404、10.806、12.596、3.949、4.466,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3、0.004、<0.001、<0.001、<0.001、<0.001、<0.001);2组间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χ^(2)值分别为0.039、0.488、0.147、0.000、1.407、0.002、0.010、0.027、54.637、3.841,P值分别为0.844、0.488、0.703、0.991、0.241、0.960、0.920、0.870、0.523、0.798)。治疗后PE组ALB显著高于PD组(F=8.061,P=0.005)。治疗3月总有效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5,P=0.611)。但PD组总费用较PE组显著降低(Z=13.500,P=0.001)。结论PD与PE治疗肝衰竭同等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非生物型人工肝 肝衰竭
下载PDF
原状污泥与淋滤污泥不同脱水方法实验分析
4
作者 廖宇 周展朋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6期77-79,共3页
生物淋滤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聚乙二醇溶液对污泥进行渗析脱水,其脱水效果显著,但渗析中排水板的有效影响范围有限。为探索更有效的污泥脱水方法,对原状污泥和淋滤污泥开展自重浓缩、离心分离、聚乙二醇溶液渗析三... 生物淋滤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聚乙二醇溶液对污泥进行渗析脱水,其脱水效果显著,但渗析中排水板的有效影响范围有限。为探索更有效的污泥脱水方法,对原状污泥和淋滤污泥开展自重浓缩、离心分离、聚乙二醇溶液渗析三种脱水实验,发现经生物淋滤处理后的污泥其脱水效果皆优于原状污泥,且生物淋滤联合聚乙二醇溶液渗析脱水效果最佳。聚乙二醇溶液渗析实验在一定浓度下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能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因此污泥经生物淋滤处理后其脱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淋滤 渗析 含水率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慢性腹膜透析高通透性大鼠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思明 叶任高 +2 位作者 汪涛 郭群英 彭文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大鼠 生物转运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茜 毕志明 +1 位作者 李萍 齐炼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中药及其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 中药及其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当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色谱法、脂质体平衡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细胞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微透析生物取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 生物色谱 脂质体平衡透析 细胞固相萃取 微透析
下载PDF
肾功能及血透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辉乐 金领微 毛朝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及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92例未行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Ccr≤30mL/min组,30mL/min<Ccr<60mL/min组和Ccr≥60mL/min组;另选25例...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及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92例未行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Ccr≤30mL/min组,30mL/min<Ccr<60mL/min组和Ccr≥60mL/min组;另选25例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Ccr≤10mL/min)为透析组,及28例Ccr相近非透析尿毒症患者为非透析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AFP、CA19-9、CA125和CA72-4,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cr≤30mL/min组血清CEA浓度明显高于30mL/min<Ccr<60mL/min及Ccr≥60mL/min组(均Ρ<0.05);Ccr≥60mL/min组血清CA19-9浓度显著低于Ccr≤30mL/min组及30mL/min<Ccr<60mL/min组(均Ρ<0.05)。非透析组和透析组血清CEA及CA19-9浓度均显著高于轻度肾功能损伤组(均Ρ<0.05);透析组血清CA125浓度分别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和轻度肾功能损伤组(均Ρ<0.05)。结论: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严重降低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显著升高;维持血液透析会导致血清CA125明显升高,均使其辅助诊断肿瘤的价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生物学 肾透析 肌酐清除率 慢性肾脏疾病
下载PDF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8
作者 丁峰 顾勇 +3 位作者 薛骏 郑秀娟 赵涵芳 林善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6,T002,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 1Ra水平。结果 不同透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 1RamRNA水平有显著差别 ,但IL 1Ra合成量无差异 ,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 1Ra合成 ;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IL 1Ra合成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 ,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膜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 尿毒症
下载PDF
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尚玉真 王丽敏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68例稳定的连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组(37例)和低转运组(31例)。检测患者血浆和腹透透出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及氨基... 目的探讨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68例稳定的连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组(37例)和低转运组(31例)。检测患者血浆和腹透透出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及氨基酸量,同步计算蛋白质摄入量(DPI)和蛋白质分解率(nPCR)。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的残余肾功能、CAPD治疗时间、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葡萄糖吸收量、血糖、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高转运组每日经腹透透出液丢失的总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量显著高于低转运组(均P<0.05);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低转运组;两组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每日经腹透液丢失的Alb量和TAA与D/P4Scr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指标较低转运者差,应加强对高转运患者的营养护理和指导;每日透析液量及超滤量能达到TCcr与DPI平衡即可,不宜盲目增加腹透液的剂量、浓度和存留时间,导致过度透析,引起蛋白质和氨基酸经腹透液大量丢失及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加重患者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营养 转运 生物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对TNF-α、IL-6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非 黄山 +2 位作者 汪亚玲 梁桂亮 李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肝衰竭对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肝衰竭对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联合不同中药组方进行结肠透析,每日一次.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统计分析数据,比较2组间和组内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分别为r=0.977,P=0.023;r=0.962,P=0.038).对照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67,P=0.033).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肝衰竭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血清内毒素 非生物型人工肝 结肠透析
下载PDF
人工透析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牟倡骏 于亚楠 +3 位作者 张琳 曲佳伟 代朋 徐美瑜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5期50-57,共8页
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只能依靠肾脏替代疗法(即肾移植和人工透析)来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由于受肾脏供体及费用的限制,仅有极少数患者可接受肾移植,因而人工透析作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血液透析疗法、腹膜透析、... 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只能依靠肾脏替代疗法(即肾移植和人工透析)来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由于受肾脏供体及费用的限制,仅有极少数患者可接受肾移植,因而人工透析作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血液透析疗法、腹膜透析、透析耗材及设备制造3个层面,阐述了人工透析的发展现状,重点回顾了透析器结构设计、透析膜材料及治疗模式的发展史,分析了腹膜透析的临床使用及市场情况,并详述了国内透析耗材制造的机理、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问题。最后展望人工透析的发展趋势,指出随着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的发展,便携式人工肾、生物人工肾及肾脏再生等新型透析理念和技术必将有革命性突破,其临床应用必将成为人工透析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透析 透析器 膜材料 生物人工肾
下载PDF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郑智华 马祖等 +2 位作者 郝元涛 黄锋先 余学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评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微炎症、腹膜转运和残余肾功能对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的CAPD3个月以上的患者88例,使用KDQOL-SFTM生存质量研究量表计分。同时检测... 目的评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微炎症、腹膜转运和残余肾功能对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的CAPD3个月以上的患者88例,使用KDQOL-SFTM生存质量研究量表计分。同时检测患者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微炎症、腹膜转运功能和残存肾功能,用SPSS1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CAPD患者肾病、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评分为:58.6±14.2,SF-36总分为50.4±12.8。(2)营养指标(MQSGA、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等)与KDTA和SF-36总分及其部分领域呈显著相关,其中以MOSGA相关性最好。(3)微炎症(IL-6、CRP和TNFα)与KDTA和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呈显著相关,其中以IL-6相关性最为显著。(4)腹膜转运功能与KDTA和SF-36总分呈显著等级相关。(5)残存尿量与KDTA和SF-36总分及部分领域呈显著相关。(6)Kt/V与KDTA和SF-36无显著相关。(7)对KDTA的影响分别为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MQSGA、IL-6、Kt/V、TNFα、CRP,其中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MQSGA、IL-6是独立影响因素。(8)对SF-36的影响分别为腹膜转运功能、MQSGA、残存尿量、IL-6、Kt/V、TNFα、CRP,其中,腹膜转运功能、MQSGA、残存尿量、IL-6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透析患者 腹膜转运功能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SF-36 IL-6 透析充分性 KT/V 腹透患者 CAPD患者 营养状态 TNFd 残余肾功能 微炎症状态 相关性 CRP 质量状况 方法选择 质量研究 同时检测 营养指标 血红蛋白 等级相关
原文传递
沙蟾毒精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及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国弟 吴德康 +6 位作者 马宏跃 张军峰 尚尔鑫 钱大玮 唐于平 洪敏 华永庆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研究沙蟾毒精(arenobufagin)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沙蟾毒精与小牛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模... 目的:研究沙蟾毒精(arenobufagin)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沙蟾毒精与小牛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沙蟾毒精(1μg.mL-1)与小牛血清蛋白的最佳平衡透析时间为30 h,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7.9±0.7)%,荧光光谱测得沙蟾毒精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02×103L.moL-1。BSA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沙蟾毒精能够结合到BSA的Site I。结论:沙蟾毒精与小牛血清发生中等强度的结合,白蛋白是沙蟾毒精的载药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沙蟾毒精 小牛血清 牛血清白蛋白 平衡透析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不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秀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82例稳定的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检测患者血浆和腹透透出液总蛋白、白蛋白及氨基酸量,同步计算蛋白质摄入量(DPI)和蛋白质分解... 目的 探讨腹膜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82例稳定的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检测患者血浆和腹透透出液总蛋白、白蛋白及氨基酸量,同步计算蛋白质摄入量(DPI)和蛋白质分解率(nPCR)。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残余肾功能、腹透治疗时间、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葡萄糖吸收量、血糖、BUN、Scr和Kt/V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转运组每日经腹透透出液丢失的总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量明显高于低转运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低转运组,且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有显著性差异。血中及经腹透透出液丢失的白蛋白和氨基酸量均与转运类型相关。结论 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状态较低转运者差。单纯提高透析充分性并不能明显改善营养状态。要加强对高转运患者的营养管理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转运 腹透 腹膜透析 营养状态 透出液 经腹 溶质 结论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持续性腹膜透析儿童腹膜平衡试验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勇 陈彦 +3 位作者 杨霁云 黄建萍 肖慧捷 刘景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通过腹膜平衡试验(PET)探讨我国慢性腹膜透析(PD)儿童腹膜转运特性特点。方法对6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儿(2~14岁)行10次儿童标准 PET,参照 Twardowski和儿科腹膜透析联盟(PPDSC)标准评价腹膜溶质转运类型。结果本组患儿... 目的通过腹膜平衡试验(PET)探讨我国慢性腹膜透析(PD)儿童腹膜转运特性特点。方法对6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儿(2~14岁)行10次儿童标准 PET,参照 Twardowski和儿科腹膜透析联盟(PPDSC)标准评价腹膜溶质转运类型。结果本组患儿首次 PET 于 PD 开始后平均(38.7±15.6)d 进行。4 h 肌酐清除率(4 h-D/P)和4 h 葡萄糖吸收率(4 h-D/D_0)分别为(0.85±0.24)、(0.34±0.19)。依 Twardowski 和 PPDSC 腹膜转运类型评价标准,本组腹膜溶质转运类型分别为高转运型6例(6/10)、高平均转运型1例(1/10)、低平均转运型3例(3/10),无一例低转运型;两种标准分型的总符合率100%。本组腹膜葡萄糖转运类型分别为高转运型3例(3/10)、高平均转运型4例(4/10)、低平均转运型1例(1/10),低转运型2例(2/10);两种标准分型的总符合率90%。连续 PET 显示转运类型变化不一,腹膜炎后4 h-D/P 升高。结论本组 CAPD 儿童腹膜溶质和葡萄糖转运类型均以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为主(7/10),呈偏态分布,提示儿童腹透溶质清除充分,但水超滤能力不足;标准儿童 PET 及其评价标准完全符合 Twardowski 标准 PET 要求。腹膜炎后溶质转运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儿童 腹膜 生物转运
原文传递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结肠透析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玉宝 梁丽杰 +1 位作者 赵立晖 刘洪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ological information infrared liver therapy apparatus,BILT)联合结肠透析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ological information infrared liver therapy apparatus,BILT)联合结肠透析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昏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肝性脑病患者入院后及时予以护肝治疗,并进行静脉输注支链氨基酸、结肠透析等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BIL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预后结局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意识、认知力、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扑翼样震颤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血氨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 d时观察组患者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PS、TNF-α、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并且观察组肝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结肠透析联合BILT疗法,可有效提升肝性脑病肝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积极、快速改善患者血氨水平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透析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肝硬化 肝性脑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土壤养分有效性测定及其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立平 张佳宝 +2 位作者 朱安宁 邢维芹 唐立松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90,共7页
在提出土壤养分有效性测定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对各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 ,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测定机理、测定效果及近几年的进展。这些方法包括用于磷钾等元素测定的树脂法、用于氮测定的生物培养法和化学提取法。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有效性测定 生物培养法 化学提取法 氧化铁试纸法
原文传递
脂质体平衡透析-液质联用色谱法筛选四物汤药效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鸣 闫寒 +3 位作者 彭娟 聂颖兰 孙健 范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07-2111,共5页
目的:探讨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脂质体溶液的浓度... 目的:探讨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脂质体溶液的浓度和缓冲溶液p H对四物汤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四物汤中有9个成分与脂质体相互作用明显,通过对照品对照及LC-MS方法鉴定了其中6个成分,分别是香草酸、芍药内酯苷、毛蕊花糖苷、芍药苷、洋川芎内酯Ⅰ、肉桂酸;模拟生物膜的浓度对四物汤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着浓度增加,色谱峰面积明显减小,符合被动吸收规律;p H对其中4个成分有明显影响。结论:脂质体平衡透析液质联用色谱法可作为快速筛选中药潜在的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为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四物汤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模拟生物膜 脂质体平衡透析 香草酸 芍药内酯苷 毛蕊花糖苷 芍药苷 洋川芎内酯Ⅰ 肉桂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原文传递
重组人隐花色素蛋白Ⅰ的表达纯化及其在制备放疗保护剂中的应用
19
作者 姚辰 盛春姐 +9 位作者 刘冬 高诗娟 姜威 余虹燕 李建东 陈慧明 武娇祥 潘长穿 陈帅 黄文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放疗是治疗肿瘤的最常用手段之一,为寻找能够保护肿瘤组织周边正常细胞的放疗保护剂,通过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并成功表达出人隐花色素蛋白Ⅰ(h CRY1)。采用包涵体溶解、梯度透析复性、镍柱亲和纯化以及超滤浓... 放疗是治疗肿瘤的最常用手段之一,为寻找能够保护肿瘤组织周边正常细胞的放疗保护剂,通过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并成功表达出人隐花色素蛋白Ⅰ(h CRY1)。采用包涵体溶解、梯度透析复性、镍柱亲和纯化以及超滤浓缩的蛋白纯化工艺,1 L菌液可收获10-15 mg纯度超过95%的h CRY1。在Ha Ca T细胞中通过细胞DNA损伤修复中所产生的H2A.X foci荧光强度的定量检测,验证了纯化所得的h CRY1具有射线损伤防护功能;通过对经过h CRY1以及对照蛋白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的检测排除了h CRY1的毒副作用对H2A.X foci荧光强度的影响。这些为进一步研究h CRY1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将h CRY1开发成为新的放疗保护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正>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601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4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肿瘤内科,四川成都6140005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东省肿瘤靶向治疗新药研发企业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包涵体 梯度透析 镍柱亲和纯化 DNA损伤 免疫荧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