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uster planting impact on cotton growth, yield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an arid region oasis
1
作者 Ting Ting Xie Pei Xi Su +1 位作者 Wen Zhi Zhao Li Shan Sh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3期271-278,共8页
The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3 plants per hole) for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may increase economic yield over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1 plant per hole) in arid regions of China. This in... The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3 plants per hole) for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may increase economic yield over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1 plant per hole) in arid regions of China. This increase in yield depends on either increased biomass production or greater partitioning to frui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ces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or partitioning to reproductive growth contributed to higher yield in the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 Growth parameters, biomass accumulation, crop growth rate and partitioning between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and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was compared in northwest of China. The biomass production and partitioning in cluster planting plot was higher than in traditional planting one. Biomass accumulation was faster early in the clustered treatment, and it was also higher at harvest time. Total dry matter production per unit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On a per plant basi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as faster and total biomass pro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Numbers of sympodia and boll sizes were also larger, indicating that facilitation among plants was promoting crop yield. The increase in yield in the cluster planting treatment occurred through increased partitioning of dry matter to fruits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resulting in more bolls and increased lint yield in 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planting growth parameter biomass crop growth rate distribution ratio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不同泥沙掩埋深度对莲子草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卢红 吴思海 +2 位作者 吴丽 孙玲 付满意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研究不同泥沙掩埋深度和掩埋时间对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库区消落带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L.) DC.)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4 cm埋深、8 cm埋深、12 cm埋深,掩埋时间35 d),以不掩埋作为对照,采用相同的泥沙基质... 为研究不同泥沙掩埋深度和掩埋时间对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库区消落带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L.) DC.)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4 cm埋深、8 cm埋深、12 cm埋深,掩埋时间35 d),以不掩埋作为对照,采用相同的泥沙基质进行覆盖,测定莲子草的存活数、株高生长量、叶长和叶宽、生物量干重。试验结果表明,轻、中度掩埋对莲子草存活率影响不明显,重度掩埋会使莲子草的存活率降低;中度掩埋和重度掩埋对莲子草株高和叶片长度的促进作用比轻度掩埋和不掩埋更为明显,且呈现出重度掩埋>中度掩埋>轻度掩埋>不掩埋;相较于不掩埋,掩埋处理均会降低叶片宽度,且叶片宽度呈现出轻度掩埋>中度掩埋>重度掩埋;相较于不掩埋,轻度掩埋莲子草生物量更多的集中在根部,而中、重度掩埋生物量更多的集中在茎叶部分。说明莲子草通过加快茎干生长和改变叶片形态以及调整生物量分配的方式来增强对泥沙掩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草 泥沙掩埋 存活率 生长变化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年限川贝母生物量及异速生长
4
作者 吴海旭 马艳珠 +7 位作者 成春亚 李冉 崔治家 晋玲 马毅 王振恒 王圆圆 刘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对不同年限的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各器官称重,比较不同栽培年限川贝母的各器官性状及生物量占比,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探明川贝母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异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川贝母各器官... 对不同年限的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各器官称重,比较不同栽培年限川贝母的各器官性状及生物量占比,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探明川贝母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异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大小表现为鳞茎>叶>地下茎>根;川贝母鳞茎及叶片生物量在第4年增长最多,根系及地下茎生物量在第5年增长最多;川贝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且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间均差异显著(P<0.05)。整个生长过程中,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年限增长而有所变化,且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均正相关。除生长第5年川贝母花和果的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为等速生长模式外,其余年限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皆为异速生长模式,为人工生产川贝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关系 生长年限 不同器官 生长速率 产量
下载PDF
Comparisons of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Management Method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nvironments 被引量:10
5
作者 Ibrahim Md PENG Shao-bing +3 位作者 TANG Qi-yuan HUANG Min JIANG Peng ZOU Ying-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21-629,共9页
To compare the grain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in two tropical environments in Gazipur and Habigan... To compare the grain yield and growth behaviors of hybrid ric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in two tropical environments in Gazipur and Habiganj in Bangladesh during 2009 to 2011. Three hybrid rice cultivars were grown under three nitrogen (N) management treatments in each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in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ocations, N treat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but not by cultivars. Changsha produced 8-58% higher grain yields than Bangladesh locations. Sink size (spikelet number per unit land area) was responsible for these yield differences. Larger panicle size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contributed to greater sink size in Changsha. Aboveground total biomass was greater in Changsha than in Bangladesh locations, whereas harvest index was higher in Bangladesh locations than in Changsha. Crop growth rate (CGR) was greater at Changsha than Bangladesh locations during vegetative phase,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relatively small and not consistent during the later growth phases. Higher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area duration wer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greater CGR in Changsha. Real-time N management (RTNM) produced lower grain yields than fixed-time N management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experiments.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further improvement in rice yield in the tropical environments similar to those of Bangladesh will depend mainly on the ability to increase panicle size as well as CGR during vegetative phase, and the chlorophyll meter threshold value used in RTNM needs to be modified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ultivar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a desirable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growth rate biomass production hybrid rice leaf area duration leaf area index real-time nitrogenmanagement
下载PDF
植丝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
6
作者 唐斌 李富翠 +5 位作者 张亚楠 陈佳宝 范志浩 汪梦寒 宋桂龙 韩烈保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19-2628,共10页
为研究植丝式混合草坪中人造草丝对草坪草生长及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以不植丝处理为对照,研究植丝对草坪坪观质量、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草坪草养分吸收、草坪土壤中养分残留以... 为研究植丝式混合草坪中人造草丝对草坪草生长及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以不植丝处理为对照,研究植丝对草坪坪观质量、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草坪草养分吸收、草坪土壤中养分残留以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的生长并提升了草坪的坪观质量。植丝后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增加,其中草屑和根系氮素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增加了30.0%和40.6%,草屑磷素吸收量最高增加了24.8%。土壤中矿质氮和速效磷残留量增加,分别最高增加了33.9%和87.0%。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减少,最大降幅可达79.3%。因此,植丝促进了草坪草生长,提高了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草坪氮素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丝式混合草坪 草坪坪观质量 生长速度 生物量 养分吸收 养分残留 养分淋溶损失
下载PDF
不同插穗长度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尚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85-88,92,共5页
为了解不同插穗长度对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2022年开展了3种不同插穗长度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插穗长度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量、生物量、QI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为10~30 cm,差异不显著(P>0.... 为了解不同插穗长度对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2022年开展了3种不同插穗长度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插穗长度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量、生物量、QI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为10~30 cm,差异不显著(P>0.05),地径区间2~6 mm,差异不显著(P>0.05)。且相关性分析表明:苗木的高生长与苗木茎叶干重呈正相关,苗木的地径生长与苗木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插穗长度 生长量 生物量
下载PDF
滇池不同水域凤眼莲生长特性及氮磷富集能力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迎颖 张志勇 +5 位作者 王亚雷 刘海琴 王智 严少华 韩亚平 杨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7,共5页
在滇池草海和外海水域共选择6个试验点,采用围栏设施有控制地种养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初始放养量为3 kg.m-2,每2周监测1次各试验点水质状况、凤眼莲生长特性指标和植株氮磷含量,对比研究滇池不同水域凤眼莲生长特性及氮磷富... 在滇池草海和外海水域共选择6个试验点,采用围栏设施有控制地种养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初始放养量为3 kg.m-2,每2周监测1次各试验点水质状况、凤眼莲生长特性指标和植株氮磷含量,对比研究滇池不同水域凤眼莲生长特性及氮磷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外草海水域水体氮磷浓度较高,凤眼莲生物量增长速率最高,平均为542 g.m-2.d-1,全年累积生物量最大,可达85.37 kg.m-2,植株TN、TP含量(以干质量计,下同)最高,分别为32.9和8.2 g.kg-1。外海白山湾水域水体氮磷浓度相对较低,凤眼莲生物量增长速率较低,平均为150 g.m-2.d-1,全年累积生物量较低,为27.00 kg.m-2,植株TN、TP含量较低,分别为15.0和6.4 g.kg-1。水体pH值、氮磷含量和风浪是影响凤眼莲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滇池 生物量增长速率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引种禾草柳枝稷的生物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48
9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李凤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06-2213,共8页
加强优良引种禾草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对促进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建设和草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较研究了引种禾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大小和季节累积差异及其水分... 加强优良引种禾草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对促进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建设和草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较研究了引种禾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大小和季节累积差异及其水分利用特征.2001~2002年川地柳枝稷草地地上生物量达13 000~16 000kg/hm2,山地梯田和坡地为2300~2650kg/hm2.不同立地条件柳枝稷返青后的生物量累积过程呈二次或三次多项式.柳枝稷的绝对生长速率(AGR)在整个生长季内呈双峰曲线变化,川地柳枝稷草地的现存量和总量AGR最大值分别为158.93和169.83 kg/(hm2·d),梯田分别为27.31和38.25kg/(hm2·d),坡地为37.0和36.69kg/(hm2·d).坡地柳枝稷生物量较大值和AGR最大值出现时间最早.不同立地柳枝稷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RGR)在整个生长季内呈双峰曲线变化,均以返青后的20d内最大,平均AGR以川地最大,坡地和梯田相近,但坡地两峰值高于梯田.不同立地柳枝稷草地土壤水分主要利用层次为0~2m,月平均含水量顺序为梯田>坡地>川地.川地柳枝稷叶片和整体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梯田整体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坡地,但二者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相近.川地和山地地表下5cm生育期平均地温均为17.60 C,但4~5月份川地地温高出山地1.2~2.8C,川地4~10月份平均气温较山地高1.5C,这些差异影响不同立地条件柳枝稷草地水分利用和生长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生物量 生长速率 水分利用 立地条件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 被引量:52
10
作者 李瑞香 吴晓文 +3 位作者 韦钦胜 王宗灵 李艳 孙萍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2008年6月青岛近海发生了大规模浒苔绿潮,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速率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水不添加营养盐的对照组,浒苔平均每天的相对增长率3.85%;按每次添加10μmol/L和50μmol/L的2个加N组,浒苔平... 2008年6月青岛近海发生了大规模浒苔绿潮,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速率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水不添加营养盐的对照组,浒苔平均每天的相对增长率3.85%;按每次添加10μmol/L和50μmol/L的2个加N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几乎相等,分别为6.31%/d和6.32%/d;按每次添加1μmol/L的加P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低于加N组的,为5.79%/d;按每次同时加20μmol/L浓度的N和1μmol/L浓度的P的实验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与单加N的实验组差别不明显。在加N、加P和加微量元素情况下,平均相对增长率最高,更换培养液的又比不更换培养液的实验组明显高,分别为7.75%/d和6.84%/d。各实验组浒苔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在第3天,除对照组外,平均可达27.57%/d。实验表明浒苔对N的需求很高,添加Fe,Mn等微量元素可明显促进浒苔的生长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生物量 相对增长率
下载PDF
水体的营养水平对苦草(Vallisneria atans)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文明章 李宽意 王传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室外控制条件下,以太湖梅梁湾水体现状营养水平(ρ(TN)为5 mg/L和ρ(TP)为0.2 mg/L)为依据,研究营养盐含量升高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满足光补偿点及无种间竞争等的条件下,苦草在营养水平为ρ(TN)>10 mg/L和ρ(TP)>0.4... 在室外控制条件下,以太湖梅梁湾水体现状营养水平(ρ(TN)为5 mg/L和ρ(TP)为0.2 mg/L)为依据,研究营养盐含量升高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满足光补偿点及无种间竞争等的条件下,苦草在营养水平为ρ(TN)>10 mg/L和ρ(TP)>0.4 mg/L的水中也能成活.②随着营养盐含量的升高,苦草生物量的增长率逐渐降低,当水中ρ(TN)达到10 mg/L和ρ(TP)达到0.4 mg/L时,苦草的生物量开始减少;营养盐含量升高对苦草叶片特征的影响不明显,而苦草根状茎的生物量却随着营养盐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当水体营养水平达到ρ(TN)为10 mg/L和ρ(TP)为0.4 mg/L时,除叶片长度外,苦草的其他形态指标值均显著下降.③在梅梁湾水体现状营养水平的基础上,当水中磷含量增加1倍时对苦草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大于氮含量增加1倍时;当二者均增加时,对植物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 TP 苦草 附着生物 形态指标 生物量 增长率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水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婷婷 朱伟 李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3-568,共6页
在蓝藻暴发机理研究中,水动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目前多数研究在模拟各种流速环境的同时,未能实现实验过程中恒定的光、温条件控制.本研究采用小型环形槽模拟不同水体流速,在恒定的光、温条件下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 在蓝藻暴发机理研究中,水动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目前多数研究在模拟各种流速环境的同时,未能实现实验过程中恒定的光、温条件控制.本研究采用小型环形槽模拟不同水体流速,在恒定的光、温条件下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905)在流动水体中的生长情况,并对比了两种典型温度(15℃和25℃)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水流使微囊藻生长滞后,改变其对数生长期持续时间和比增长率,直接影响微囊藻的最大生物量;不同流速的水流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与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条件有关,15℃时,水体流动不利于微囊藻的生长繁殖;而在25℃时,微囊藻细胞生理活性增加,微囊藻对水体流动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更有利于微囊藻的生长繁殖,且流速在15cm/s时微囊藻获得最大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流速 温度 生物量 比增长率 模拟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中N、P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13
作者 李夜光 李中奎 +4 位作者 耿亚红 胡鸿钧 殷春涛 殴阳叶新 桂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7-325,共9页
在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高峰期(7~10月份)对3个富营养化水体的总氮、总磷和浮游植物生物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生物量与氮和磷浓度的关系。利用3种水样和梯度稀释的东湖水样培养玫瑰拟衣藻(Chloromonasrosae),研究了氮、磷浓度对生长繁... 在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高峰期(7~10月份)对3个富营养化水体的总氮、总磷和浮游植物生物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生物量与氮和磷浓度的关系。利用3种水样和梯度稀释的东湖水样培养玫瑰拟衣藻(Chloromonasrosae),研究了氮、磷浓度对生长繁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是生长繁殖速率的限制因子,求出了生长繁殖速率与磷浓度的对数回归方程y=0.0806lnx+0.4658,当磷浓度小于0.05mgL时,生长繁殖速率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直线上升,当磷浓度进一步升高,生长繁殖速率仍然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磷浓度达到0.2mgL时,生长繁殖速率基本不再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计算出生长速率为零时磷的浓度是0.003mgL,接近贫营养化湖泊磷浓度的下限,计算结果与坂本的调查统计结果相吻合,说明回归方程具有代表性。在调查的3个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中的氮占全部氮元素的53%,磷占全部磷元素的85%,是氮、磷存在的主要形式,所以,评价水体的营养程度,必须同时考虑水中溶解的氮、磷和生物体内的氮、磷。统计分析表明,3个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由氮(溶解氮+胞内氮)和磷(溶解磷+胞内磷)的浓度共同决定,生物量与氮浓度的直线回归方程y=10.687x-7.8304,生物量与磷浓度的直线回归方程y=122.11x-12.069。实验结果为根据氮、磷浓度以Redfield值判断浮游植物限制性营养元素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提供了例证。对3个富营养化水体的比较表明,防止水体富营养的唯一办法是维持水体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收支平衡,治理富营养化的根本办法是从水体中移走过量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生长速率 生物量
下载PDF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从党 周能 +4 位作者 袁平荣 贺庆瑞 应继锋 杨洪 杨高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90-95,共6页
本试验于1995年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研究了每公顷实收7.47~14.33吨的6个籼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结果表明:①生物产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抽穗以后,生物产量高的品种,籽粒产量也高,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 本试验于1995年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研究了每公顷实收7.47~14.33吨的6个籼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结果表明:①生物产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抽穗以后,生物产量高的品种,籽粒产量也高,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r=0.9579**)。②抽穗后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大于运转量的贡献,然而产量却随着运转量的增加而提高。③群体生长率(CGR)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3次高峰,分别在穗分化期、开花期和收获期;不同品种CGR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某一生长期的结束阶段;④穗分化前,CGR主要受叶面积指数(LAI)的限制;穗分化以后,主要受净光合速率(NAR)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物质生长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群体生长率
下载PDF
温度、光照、盐度及pH对旋链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茅华 许海 刘兆普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432-436,共5页
以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为实验材料,采用f/2培养基,设置了2个盐度梯度(25和30),4个温度梯度(15℃、20℃、25℃和30℃),3个光照梯度(29.3μE.m-2.s-1、78.12μE.m-2.s-1和126.95μE.m-2.s-1),3个pH梯度(7.0、7.5和8.3)的处... 以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为实验材料,采用f/2培养基,设置了2个盐度梯度(25和30),4个温度梯度(15℃、20℃、25℃和30℃),3个光照梯度(29.3μE.m-2.s-1、78.12μE.m-2.s-1和126.95μE.m-2.s-1),3个pH梯度(7.0、7.5和8.3)的处理,并计算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藻细胞在指数生长期的比生长率,比较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及pH等环境因子对旋链角毛藻生长的影响。进一步进行盐度、光照的两因素正交实验,并检验两者的交互作用。其中盐度设25、30两个水平,光照强度设29.3μE.m-2.s-1、78.12μE.m-2.s-1和126.95μE.m-2.s-1三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0℃,光照为78.12μE.m-2.s-1,盐度为25,pH在8.3时是旋链角毛藻的最佳生长条件,此时最大比生长率和生物量达到最高,温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比盐度,光照,pH的要明显得多,实验中其他处理均会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链角毛藻 赤潮 环境因子 生物量 生长速率
下载PDF
镇江北固山湿地虉草季节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为国 李萍萍 +2 位作者 吴春笃 曹秋玉 卞新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整个生长季中,定期测量其株长、鞘高、叶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和研究虉草的季节生长动态。结果显示:虉草各指标的季节生长动态基本一致,皆呈“S”型曲线,且均以三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绝对生长速率和... 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整个生长季中,定期测量其株长、鞘高、叶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和研究虉草的季节生长动态。结果显示:虉草各指标的季节生长动态基本一致,皆呈“S”型曲线,且均以三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基本同步,呈单峰型曲线,但在负增长出现的时间上稍有差异。各生长指标累积绝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季节动态也呈“S”型曲线,同样三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虉草 株长 鞘高 叶龄 生物量 生长速率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水体氮质量浓度升高对附着藻生长和元素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谈冰畅 蔡永久 +3 位作者 安苗 谷娇 宁晓雨 李宽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6-1381,共6页
附着藻是浅水湖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水体氮磷质量浓度升高会影响附着藻的生物量和元素计量特征,从而改变牧食螺类的食物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牧食螺类生长及其与沉水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探索氮负荷升高对附着藻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 附着藻是浅水湖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水体氮磷质量浓度升高会影响附着藻的生物量和元素计量特征,从而改变牧食螺类的食物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牧食螺类生长及其与沉水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探索氮负荷升高对附着藻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基于受控实验研究了水体氮质量浓度升高(总氮2、4、6、8和10 mg·L^(-1);总磷各处理组均为0.1 mg·L^(-1))对附着藻生长和元素计量特征的影响。实验前测定湖水氮、磷本底质量浓度,通过添加配置的营养盐溶液(氮为KNO_3,磷为KH_2PO_4),使其达到实验设计的质量浓度。每3天换1次水以控制营养盐质量浓度。在每个玻璃缸中放置5片聚乙烯附着基用于采集附着藻。实验结束时测定附着藻生物量、氮及磷含量,并计算附着藻的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氮质量浓度升高,附着藻的生物量和生长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氮质量浓度为6 mg·L^(-1)时达到最大值。附着藻氮含量和氮磷比随水体氮质量浓度的升高,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8 mg·L^(-1)处理组,氮磷比最大值出现在6 mg·L^(-1)组。附着藻氮含量与水体氮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14,P<0.001)。分析认为,附着藻生长率、氮含量及氮磷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水体氮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氮质量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三者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质量浓度升高 附着藻 生物量 生长率 氮含量 氮磷比
下载PDF
沙埋对小叶锦鸡儿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何玉惠 赵哈林 +1 位作者 赵学勇 刘新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共6页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科尔沁沙地常见的沙生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幼苗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沙埋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叶片数量在沙...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科尔沁沙地常见的沙生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幼苗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沙埋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叶片数量在沙埋初期有差异,后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植株生物量均主要分配在叶片中,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叶片生物量比逐渐降低,而茎生物量比逐渐增加。当沙埋深度达到其株高的133%时,可使幼苗全部死亡;而在沙埋深度与株高相同时,其存活率仅为37%。沙埋30天后,中度沙埋(67%)能促进小叶锦鸡儿幼苗的株高、根长、总生物量以及根茎相对生长速率的增加;而重度沙埋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高生长和叶相对生长速率。这说明中度沙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叶锦鸡儿的生长,而重度沙埋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幼苗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埋 小叶锦鸡儿 生长 生物量分配 相对生长速率
下载PDF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种群生物量结构动态与生长速率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志高 刘景双 +3 位作者 杨继松 周旺明 秦胜金 赵卫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1-29,共9页
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生物量结构动态及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小叶章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且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差15 d左右,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小叶... 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生物量结构动态及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小叶章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且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差15 d左右,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但地下生物量则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二者地上生物量的组成结构不尽相同,各器官对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2种小叶章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和季节动态,但差异很大;二者各器官生物量生长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不同阶段生长速率值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结果表明,二者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模型(y=b0+b1t+b2t2),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符合“S”型曲线[y=b0/(1+b1e-kt)],其R2大多在0.9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结构动态 生长速率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及其生长速率季节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倪红伟 臧淑英 高亦珂 《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9-495,共7页
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优势种群—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种群地上生物量、ABI、AAGR、ARGR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型。均至7月末达到极大值。分别为358.05g/m2、230.96g/m2、14... 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优势种群—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种群地上生物量、ABI、AAGR、ARGR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型。均至7月末达到极大值。分别为358.05g/m2、230.96g/m2、14.6830g/d,0.0638g/g.d。BI、AGR、RGR在7月末之前为正,之后为负。极大值均出现在6月末—7月中旬,分别为107.97g/m2、7.712g/d、0.0274g/g.d。且BI与AGR、RGR,ABI与AAG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 种群 地上生物量 生长速率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