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s as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bipolar disorder
1
作者 Bridget Martinez Philip V.Peplow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6期1681-1695,共15页
Abnormal expression of microRNAs is connected to bra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and could provide novel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We performed a PubMed search for microRNA biomark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microRNAs is connected to bra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and could provide novel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We performed a PubMed search for microRNA biomarkers in bipolar disorder and found 18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on studies performed with human patients and published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23. These studies included microRNA profiling in bloodand brain-based materials. From the studies that had validated the preliminary findings,potential candidate biomarkers for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ould be miR-140-3p,-30d-5p,-330-5p,-378a-5p,-21-3p,-330-3p,-345-5p in whole blood, miR-19b-3p,-1180-3p,-125a-5p, let-7e-5p in blood plasma, and miR-7-5p,-23b-5p,-142-3p,-221-5p,-370-3p in the blood serum. Two of the studies had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microRNA ex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receiving treatment. One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lasma miR-134 compared to baseline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which included typical antipsychotics,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benzodiazepines. The other study had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prescribed medications which included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ite binders(drug class B) and sedatives, hypnotics, anticonvulsants, and analgesics(drug class C) on microRNA result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two drug classes increa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for miR-219 and-29c with miR-30e-3p and-526b* acquiring significance. MicroRNAs were tested to see if they could serve as biomarkers of bipolar disorder at different clinical states of mania, depression, and euthymia. One study showed that upregulation in whole blood of miR-9-5p,-29a-3p,-106a-5p,-106b-5p,-107,-125a-3p,-125b-5p and of miR-107,-125a-3p occurred in manic and euthymic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s, respectively, and that upregulation of miR-106a-5p,-107 was found for manic compared to euthymic patients. In two other studies using blood plasma,downregulation of miR-134 was observed in manic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s, and dysregulation of miR-134,-152,-607,-633,-652,-155 occurred in euthymic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s. Finally, microRNAs such as miR-34a,-34b,-34c,-137, and-140-3p,-21-3p,-30d-5p,-330-5p,-378a-5p,-134,-19b-3p were shown to have diagnostic potential in distinguishing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from schizophrenia 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respectively.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having bipolar disorder and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using animal models of the dis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ppressing or overexpressing specific micro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RKER bipolar disorder blood leukocytes blood plasma blood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s blood serum brain tissue brain tissue 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s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MICRORNA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whole blood
下载PDF
分网接入方式下LCC-HVDC系统运动方程模型及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特征(二):交互振荡模式研究
2
作者 张加卿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8-1700,I0002,共14页
为研究分网接入方式下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阻尼特征,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及系列文章(一)建立的运动方程模型,提取了表征逆变侧... 为研究分网接入方式下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阻尼特征,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及系列文章(一)建立的运动方程模型,提取了表征逆变侧电气与控制环节强耦合特性的多个弱阻尼交互振荡模式,研究了不同短路比工况下交互振荡模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复转矩系数法量化评估了整流侧/逆变侧内部自稳性路径及双极交互作用致稳性路径对主导交互振荡模式阻尼特性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不同短路比工况下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比会进行重新分配;2)当逆变侧正负极短路比相差较大时,双极交互作用较弱,正负极系统的稳定性由2个交互振荡模式各自主导,且稳定性特征有所差异;3)当逆变侧正负极短路比相近时,双极间动态交互加强,交互振荡模式会同时主导参与系统两极的稳定性,正负极稳定性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分网接入 交互振荡模式 阻尼特征 双极交互作用
下载PDF
A G-band terahertz monolithic integrated amplifier in 0.5-μm In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technology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欧鹏 张勇 +4 位作者 徐锐敏 程伟 王元 牛斌 陆海燕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48-452,共5页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band(140–220 GHz) terahertz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TMIC) amplifier in eight-stage common-emitter topology a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0.5-μm In Ga As/In P double heteroju...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band(140–220 GHz) terahertz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TMIC) amplifier in eight-stage common-emitter topology a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0.5-μm In Ga As/In 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DHBT). An inverted microstrip line is implemented to avoid a parasitic mode between the ground plane and the In P substrate. The on-wafer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peak gains are 20 dB at 140 GHz and more than 15-dB gain at 140–190 GHz respectively. The saturation output powers are-2.688 dBm at 210 GHz and-2.88 dBm at 220 GHz,respectively. It is the first report on an amplifier operating at the G-band based on 0.5-μm InP DHBT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of vacuum electronic devic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l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This TMIC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0.5-μm InGaAs/InP DHBT amplifier in G-band frequencies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hertz amplifier In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inverted microstrip lin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输电线双极短路故障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尚文 《自动化与仪表》 2023年第8期69-73,93,共6页
高压输电线路通常比较长且所处环境复杂,检测输电故障时易受到其他电气设备的电磁信号干扰,引起误判。为了提升高压输电线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输电线双极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将母线的电压幅值以及相角作为故障... 高压输电线路通常比较长且所处环境复杂,检测输电故障时易受到其他电气设备的电磁信号干扰,引起误判。为了提升高压输电线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输电线双极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将母线的电压幅值以及相角作为故障检测的输入项,实现故障数据的归一化和降维,获取全新的故障数据时间序列。基于此,采用改进的ITD分解提取特征值,经过特征选择后将融合的特征矩阵输入深度神经网络中训练,对故障完成精准分类,实现高压输电线双极短路故障的检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以获取较高的高压输电线双极短路故障检测精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故障检测效率,有效保障了高压输电线线路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压输电线 双极短路 故障 检测 改进ITD分解 预处理
下载PDF
±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勇伟 周康 +1 位作者 李力 何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18-1525,共8页
±800kV直流输电是国际上输电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直流输电方式。±800kV直流线路设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确定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需要全面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主要设计原则。结合... ±800kV直流输电是国际上输电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直流输电方式。±800kV直流线路设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确定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需要全面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主要设计原则。结合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介绍了特高压直流线路设计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气象条件、结构可靠度、导线选择、地线选择、绝缘子选型、绝缘子串及金具、绝缘配合、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极导线排列方式和走廊宽度等。同时给出了大量±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基本设计条件、主要设计参数以及向家坝-上海直流线路的技术特点、单位km长度线路的杆塔质量、混凝土量等工程量指标。通过我国第1条输送功率达6400MW的特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实践,证明±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 直流 特高压 双极 输电线路 设计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导线在单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元庆 郭剑 陆家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直流电晕笼,对特高压直流导线在正极、负极、正负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单双极电晕笼内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若施加相同等级的电压,单双... 利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直流电晕笼,对特高压直流导线在正极、负极、正负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单双极电晕笼内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若施加相同等级的电压,单双极电晕笼中直流导线表面的平均最大标称电场相对差值在0.4%之内,采用单、双极电晕笼试验对导线表面场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单双极电晕笼中的特高压直流正极、负极、正负双极导线的可听噪声进行了全电压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现有的直流线路来说,利用正单极电晕笼代替正负双极电晕笼进行可听噪声试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笼 特高压直流线路 可听噪声 正极 双极
下载PDF
在线测量气溶胶大小和化学组分的质谱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梁峰 张娜珍 +3 位作者 王宾 侯可勇 渠洪波 李海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介绍了在线连续监测大气单粒子气溶胶的粒径和化学组分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本装置采用喷嘴加两个skimmer构成的差分真空进样,双光束空气动力学测量技术,激光解吸附电离和双极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利用这套装置对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了实际的测... 介绍了在线连续监测大气单粒子气溶胶的粒径和化学组分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本装置采用喷嘴加两个skimmer构成的差分真空进样,双光束空气动力学测量技术,激光解吸附电离和双极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利用这套装置对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了实际的测量,该技术可以在线测量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并同时对气溶胶的化学组分进行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双极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测量 激光解吸附电离
下载PDF
直流侧故障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思源 徐东旭 +2 位作者 梅念 付颖 刘崇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4,共7页
对于直流侧双极性短路故障,首先分析了故障通路对电容闭锁充电以及故障对交流侧功率的影响,然后对如何减少故障对交流侧无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对于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通过仿真换流站不同接地电阻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接地电... 对于直流侧双极性短路故障,首先分析了故障通路对电容闭锁充电以及故障对交流侧功率的影响,然后对如何减少故障对交流侧无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对于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通过仿真换流站不同接地电阻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接地电阻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对于直流侧断线故障,分析了故障发生后控制器的作用,并给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就双极短路和断线故障后闭锁时刻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HBSM-MMC模型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M 双极性短路故障 单极短路故障 断线故障 短路电流
下载PDF
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现福 丁恩燕 +3 位作者 陆巍 陈志刚 杨周炳 刘天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介绍了采用C-P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和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两种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理想情况下,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值均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设计了相应的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并采用Pspic... 介绍了采用C-P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和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两种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理想情况下,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值均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设计了相应的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并采用Pspice软件对形成线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同一台高功率超宽带单极脉冲源上,分别对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进行高压实验研究,结果为:C-P组合开关双极脉冲形成线在入射脉冲电压为855.5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812.0 kV、正峰电压为603.2 kV、半周期为72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65倍。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在入射脉冲电压为652.0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571.9 kV、正峰电压为550.4 kV、半周期为74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双极脉冲 Chopping开关 Peaking开关 Blumlein线
下载PDF
楚穗直流线路故障致双极闭锁及故障重启逻辑缺陷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邬乾晋 张楠 +1 位作者 蔡永梁 王学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3,共5页
楚穗直流联网、全压运行条件下,相继发生极1两次线路保护动作,极2一次线路保护的事件,导致楚穗直流双极闭锁。为探明楚穗直流双极相继闭锁的原因,从直流线路故障纵差保护原理、行波保护原理、极控线路故障重启监视功能入手,结合楚穗直流... 楚穗直流联网、全压运行条件下,相继发生极1两次线路保护动作,极2一次线路保护的事件,导致楚穗直流双极闭锁。为探明楚穗直流双极相继闭锁的原因,从直流线路故障纵差保护原理、行波保护原理、极控线路故障重启监视功能入手,结合楚穗直流EMTDC仿真模型,从电磁耦合与双极接地故障两个维度分析并掌握双极相继闭锁的原因。通过对故障重启监视功能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出监视功能的逻辑缺陷,提出了避免直流不必要闭锁的故障重启逻辑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线路故障重启 双极闭锁 EMTDC
下载PDF
新型宽谱电磁脉冲试验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晋琪 杨周炳 +6 位作者 孟凡宝 张现福 陆巍 廖勇 谢平 曹晓阳 石小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69-1973,共5页
研制了一套新型宽谱电磁脉冲试验系统,该系统采用全电感隔离型重复频率Marx发生器产生高压冲击脉冲,经双极脉冲形成线馈入宽带天线进行宽谱辐射。介绍了发生器工作原理和双极脉冲形成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发生器输出脉冲电压500 kV,脉冲... 研制了一套新型宽谱电磁脉冲试验系统,该系统采用全电感隔离型重复频率Marx发生器产生高压冲击脉冲,经双极脉冲形成线馈入宽带天线进行宽谱辐射。介绍了发生器工作原理和双极脉冲形成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发生器输出脉冲电压500 kV,脉冲前沿20 ns,重复频率20 Hz,宽谱辐射因子195 kV,辐射中心频率200 MHz,频谱宽度37%。该试验系统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并具有方位辐射方向360°旋转和运程控制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发生器 双极脉冲形成线 频谱宽度 辐射因子
下载PDF
100MW重复频率超宽带脉冲辐射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凡宝 杨周炳 +6 位作者 马弘舸 鞠炳全 吴文涛 王平山 周传明 常安碧 任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9-282,共4页
介绍了利用充氮气自击穿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并通过同轴双锥天线辐射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电压约±100kV,脉冲宽度小于等于3.6ns,工作频率单次、10Hz和100Hz的双极脉冲;同轴双锥天线带宽150MHz~1GH... 介绍了利用充氮气自击穿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并通过同轴双锥天线辐射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电压约±100kV,脉冲宽度小于等于3.6ns,工作频率单次、10Hz和100Hz的双极脉冲;同轴双锥天线带宽150MHz~1GHz,峰值功率辐射效率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脉冲 UWB天线 脉中辐射源 HPM器件
下载PDF
用远场辐射场反演云闪放电参数 被引量:4
13
作者 祝宝友 陶善昌 +1 位作者 马明 吕伟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用地面电磁场遥感闪电放电参数无论是在实际应用还是理论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电流传输线模式 ,提出了一种用单站远场VLF/LF辐射场反演云内放电参数的简便方法。当传输线电流从底部传播到顶部的时间只有几微秒时 ,整个传输线... 用地面电磁场遥感闪电放电参数无论是在实际应用还是理论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电流传输线模式 ,提出了一种用单站远场VLF/LF辐射场反演云内放电参数的简便方法。当传输线电流从底部传播到顶部的时间只有几微秒时 ,整个传输线的VLF/LF辐射可以近似成偶极子辐射 ,即远场辐射场与电流的时间变化率和传输线长度的乘积成正比。因此 ,对远场辐射场做时间积分就能获得完整的电流矩波形 (上升沿有所加宽 ) ,而且传输线模式中的重要参数 ,电流从底部传播到顶端经历的时间 ,也可以近似地用辐射场时间积分幅度与辐射场幅度之比来估计。这一方法具有估计云闪双极性大脉冲辐射过程的放电参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输线模式 闪电 放电 云闪双极性大脉冲
下载PDF
短路-锐化开关组合形成超宽带双极脉冲实验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恩燕 张现福 +2 位作者 陆巍 杨周炳 刘天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55-2559,共5页
为深入单周期脉冲技术的研究介绍了采用短路-锐化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理想值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在讨论了双开关形成双极脉冲的原理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 为深入单周期脉冲技术的研究介绍了采用短路-锐化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理想值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在讨论了双开关形成双极脉冲的原理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双极脉冲形成的一些主要因素;介绍了进行研究的实验装置以及双极脉冲形成线的结构;分析了短路开关、锐化开关以及形成线的长度对形成的双极脉冲的影响。得到的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为:当输入的单极脉冲的电压值为855.5kV时,双极脉冲负峰电压为841.0kV,正峰电压为585.8kV,公共沿为740ps,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超宽带 双极脉冲 短路开关 锐化开关 环形开关 脉冲形成线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俊川 张健 +3 位作者 张红丽 罗煦之 易俊 屠竞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50,共6页
直流故障再启动功能对于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已投运特高压直流再启动对交流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交流运行方式,对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时序及系统稳定特性进行了分析... 直流故障再启动功能对于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已投运特高压直流再启动对交流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交流运行方式,对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时序及系统稳定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三段式相继再启动策略分析方法,以此作为制定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的理论依据。最后,以西南某回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验证了所提三段式再启动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双极相继故障 直流再启动 交互影响 安全稳定
下载PDF
河北南网绝缘监测装置的性能研究及校验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秉宇 陈晓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31-233,237,共4页
通过研究交流注入式和电桥式绝缘监测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河北南网主要型号绝缘监测装置的性能指标及检测功能,计算了平衡桥电阻和切换桥电阻对直流对地电压波动及偏移的影响范围。研究了离线式直流系统绝缘... 通过研究交流注入式和电桥式绝缘监测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河北南网主要型号绝缘监测装置的性能指标及检测功能,计算了平衡桥电阻和切换桥电阻对直流对地电压波动及偏移的影响范围。研究了离线式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校验方法,利用直流接地校验仪的各种试验工况模拟直流系统各种接地故障,校验多点接地、双极平衡接地、交流串电接地和电压偏移等试验工况。该校验方法可规范绝缘监测装置的功能,有效避免在发生一点接地时保护装置误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桥 切换桥 双极接地 交流串电接地 离线式
下载PDF
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新型横差保护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剑 范春菊 邰能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66-2274,共9页
为提高双极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定频率电流的横差保护方法。首先,基于直流滤波环节的阻抗特性,选取特定频率电流;然后利用直流线路故障谐波计算模型,分析了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直流分流器处特定... 为提高双极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定频率电流的横差保护方法。首先,基于直流滤波环节的阻抗特性,选取特定频率电流;然后利用直流线路故障谐波计算模型,分析了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直流分流器处特定频率电流及其横差值的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区内故障时,可能出现的特定频率电流横差值的最小值明显大于区外故障时的特定频率电流横差值;利用该特征构造了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判据;此外,还发现单极线路故障时,故障极线路分流器处特定频率电流比非故障极的大,利用该特征提出了一种故障选极方法。由于该保护方法采用600 Hz的频率电流作为保护判据,因此理论上2 k Hz的采样频率即可满足保护需求;该保护采用特定频率电流横差值实现故障判别,克服了传统仅利用单端暂态谐波电流幅值的保护无法区分线路末端和区外故障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可靠地区分区内、外故障,实现故障类型判别,且在一定的不对称运行方式下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线路 特定频率电流 横差保护 直流序分量 单端保护 直流滤波器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双极性OCDMA编解码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君显 杜春雷 +1 位作者 杨淑雯 李文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0,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光开关控制两个光延迟线组,在一个光学信道上实现双极性传输性能的OCDMA系统的编解码方案,阐述编码器和具有非平衡互补结构的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 OCDMA全光开关 光延迟线 双极性码 非平衡互补解码器
下载PDF
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 被引量:14
19
作者 敬华兵 年晓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60-3066,共7页
为直流融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柔性直流融冰技术。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结冰情况的等效模型并研究融冰时的热交换过程,针对220kV输电线路计算出了线路融冰所需的保线电流和最大电流值。按计算结果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可关断器件... 为直流融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柔性直流融冰技术。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结冰情况的等效模型并研究融冰时的热交换过程,针对220kV输电线路计算出了线路融冰所需的保线电流和最大电流值。按计算结果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可关断器件的新型柔性直流融冰电源。论述了该电源的主电路拓扑及其功率单元的等效电路,并对其相关的融冰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研制出一台全控直流融冰装置样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融冰装置可对直流输出电压进行柔性调节,融冰时的网侧谐波含量较低,在试验中仅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保线电流 柔性直流融冰 功率单元模块 双闭环解耦控制 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IGBT)
下载PDF
天广直流系统双极线路保护误动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庆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
天广直流线路自主化改造后8个月内保护共动作了22次,其中3次为双极线路保护同时动作。对这3次双极线路保护误动作进行了分析,结合厂家给出的突变量保护定值和整定思想,进行了2项整改:降低低电压保护定值和增大突变量保护的动作延时。整... 天广直流线路自主化改造后8个月内保护共动作了22次,其中3次为双极线路保护同时动作。对这3次双极线路保护误动作进行了分析,结合厂家给出的突变量保护定值和整定思想,进行了2项整改:降低低电压保护定值和增大突变量保护的动作延时。整改后至今未再发生双极线路保护同时动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广直流输电线路 突变量保护 双极线路 保护动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