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根田鼠几种觅食功能反应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双伦
刘季科
+2 位作者
李俊年
张伟华
何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359-4368,共10页
植物组织空间排列对植食性哺乳动物功能反应的作用,是觅食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新鲜紫花苜蓿叶片为食物,改变苜蓿叶片大小调控根田鼠口量,改变叶片间距调控叶片密度,设置叶片空间异质性斑块。在空间异质性斑块上测定根田鼠的觅食行...
植物组织空间排列对植食性哺乳动物功能反应的作用,是觅食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新鲜紫花苜蓿叶片为食物,改变苜蓿叶片大小调控根田鼠口量,改变叶片间距调控叶片密度,设置叶片空间异质性斑块。在空间异质性斑块上测定根田鼠的觅食行为及其参数,检验植食性哺乳动物4种功能反应模型的预测性。除复合模型参数Rmax、h和Vmax及口量模型参数Rmax的最大似然估计值与测定值近似外,其它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与测定值均存在较大差异。根田鼠摄入率测定值与4种模型预测值的线性回归均显著(P<0.01),但与复合模型预测值的线性拟合效果最佳。表明,复合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根田鼠觅食与行走的竞争对摄入率调节的动态。根田鼠复合模型存在调节其功能反应机制转变的距离临界值(d)。叶片间距大于该值时,叶片密度调节摄入率;叶片间距小于该值时,口量调节摄入率。结果充分地验证了提出的特定假设:在植物密集条件下,植物大小能调节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根田鼠的摄入率;在植物稀疏条件下,植物密度调节其摄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反应模型
根田鼠
口量
摄入率
异质性斑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西双版纳蝙蝠咬合力及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谭梁静
孙云霄
+7 位作者
刘奇
彭兴文
张琴
刘会
梁捷
彭真
何向阳
张礼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咬合力与动物咀嚼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食物硬度有关,是评价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于2012年4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对食果、食蜜和食虫3种食性的12种蝙蝠咬合力进行研究,使用咬合力探测仪测量蝙蝠手持状态下的咬合力,分析不同食性...
咬合力与动物咀嚼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食物硬度有关,是评价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于2012年4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对食果、食蜜和食虫3种食性的12种蝙蝠咬合力进行研究,使用咬合力探测仪测量蝙蝠手持状态下的咬合力,分析不同食性蝙蝠咬合力的差异,并与其体型(体重、前臂长、头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存在显著差异,食果蝙蝠咬合力最大,其次为食蜜蝙蝠,食虫蝙蝠咬合力最小;但是去除体重因素的影响之后,不同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则差异不显著。蝙蝠咬合力与体重、前臂长、头长均呈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体重是影响蝙蝠咬合力的主要因素,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咬合力产生影响,食蜜蝙蝠吻部延长,头长上的特化导致其咬合力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体重
食蜜蝙蝠
食果蝙蝠
食虫蝙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次眼镜蛇毒注射对家兔蛇伤中毒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陶慧娟
宋天麟
+2 位作者
张学荣
廖明
班建东
《蛇志》
2020年第1期6-10,25,共6页
目的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
目的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组和细胞毒素+佐剂组分别用经弗氏佐剂乳化的眼镜蛇毒和细胞毒素以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家兔,蛇毒空白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经家兔后腿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均按0、14、28、35天免疫4次,利用双向免疫扩散和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体内抗体水平;用致死量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皮下注射对应组家兔,观察呼吸、瞳孔、精神状态等生命体征及其局部组织损伤程度、死亡时间。结果蛇毒组双向扩散为1∶4,间接ELISA为1∶64000;蛇毒+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16,间接ELISA为1∶256000;细胞毒素组双向扩散未见明显沉淀线,间接ELISA<1∶1000;细胞毒素+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8,间接ELISA为1∶128000。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后,蛇毒组家兔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精神萎靡,注射部位有紫色瘀斑,8 h内全部死亡,与蛇毒空白组相比,家兔死亡时间相对延长;细胞毒素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家兔出现口鼻大量白色泡沫样黏液,呼吸困难,但注射部位瘀紫不明显,均在5 h内全部死亡;弗氏佐剂免疫组家兔无死亡,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坏死。结论在没有佐剂的情况下多次以同种蛇毒、毒素免疫的家兔产生抗体量少,对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无明显保护作用,虽有一定量的抗体也无法阻止毒液中细胞毒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中毒
眼镜蛇毒
细胞毒素
质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田鼠几种觅食功能反应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双伦
刘季科
李俊年
张伟华
何岚
机构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曲阜师范学校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359-436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870345)
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建设资助项目(ZH2009001)
+2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JJY6013)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JSS2009Z02)
湖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04C501)
文摘
植物组织空间排列对植食性哺乳动物功能反应的作用,是觅食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新鲜紫花苜蓿叶片为食物,改变苜蓿叶片大小调控根田鼠口量,改变叶片间距调控叶片密度,设置叶片空间异质性斑块。在空间异质性斑块上测定根田鼠的觅食行为及其参数,检验植食性哺乳动物4种功能反应模型的预测性。除复合模型参数Rmax、h和Vmax及口量模型参数Rmax的最大似然估计值与测定值近似外,其它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与测定值均存在较大差异。根田鼠摄入率测定值与4种模型预测值的线性回归均显著(P<0.01),但与复合模型预测值的线性拟合效果最佳。表明,复合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根田鼠觅食与行走的竞争对摄入率调节的动态。根田鼠复合模型存在调节其功能反应机制转变的距离临界值(d)。叶片间距大于该值时,叶片密度调节摄入率;叶片间距小于该值时,口量调节摄入率。结果充分地验证了提出的特定假设:在植物密集条件下,植物大小能调节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根田鼠的摄入率;在植物稀疏条件下,植物密度调节其摄入率。
关键词
功能反应模型
根田鼠
口量
摄入率
异质性斑块
Keywords
models of functional responses
root voles (Microtus oeconomus)
bite mass
intake rate
heterogeneous patches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西双版纳蝙蝠咬合力及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谭梁静
孙云霄
刘奇
彭兴文
张琴
刘会
梁捷
彭真
何向阳
张礼标
机构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50800024
2015A020209093)
广东省科学院平台环境与能力建设专项(2016GDASPT-0215)
文摘
咬合力与动物咀嚼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食物硬度有关,是评价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于2012年4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对食果、食蜜和食虫3种食性的12种蝙蝠咬合力进行研究,使用咬合力探测仪测量蝙蝠手持状态下的咬合力,分析不同食性蝙蝠咬合力的差异,并与其体型(体重、前臂长、头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存在显著差异,食果蝙蝠咬合力最大,其次为食蜜蝙蝠,食虫蝙蝠咬合力最小;但是去除体重因素的影响之后,不同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则差异不显著。蝙蝠咬合力与体重、前臂长、头长均呈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体重是影响蝙蝠咬合力的主要因素,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咬合力产生影响,食蜜蝙蝠吻部延长,头长上的特化导致其咬合力的减弱。
关键词
咬合力
体重
食蜜蝙蝠
食果蝙蝠
食虫蝙蝠
Keywords
bite
force
Body
mass
Fructivorous bats
Insectivorous bats
Nectarivorous bat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次眼镜蛇毒注射对家兔蛇伤中毒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陶慧娟
宋天麟
张学荣
廖明
班建东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出处
《蛇志》
2020年第1期6-10,2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60078,81860344)。
文摘
目的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组和细胞毒素+佐剂组分别用经弗氏佐剂乳化的眼镜蛇毒和细胞毒素以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家兔,蛇毒空白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经家兔后腿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均按0、14、28、35天免疫4次,利用双向免疫扩散和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体内抗体水平;用致死量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皮下注射对应组家兔,观察呼吸、瞳孔、精神状态等生命体征及其局部组织损伤程度、死亡时间。结果蛇毒组双向扩散为1∶4,间接ELISA为1∶64000;蛇毒+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16,间接ELISA为1∶256000;细胞毒素组双向扩散未见明显沉淀线,间接ELISA<1∶1000;细胞毒素+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8,间接ELISA为1∶128000。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后,蛇毒组家兔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精神萎靡,注射部位有紫色瘀斑,8 h内全部死亡,与蛇毒空白组相比,家兔死亡时间相对延长;细胞毒素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家兔出现口鼻大量白色泡沫样黏液,呼吸困难,但注射部位瘀紫不明显,均在5 h内全部死亡;弗氏佐剂免疫组家兔无死亡,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坏死。结论在没有佐剂的情况下多次以同种蛇毒、毒素免疫的家兔产生抗体量少,对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无明显保护作用,虽有一定量的抗体也无法阻止毒液中细胞毒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关键词
蛇咬伤
中毒
眼镜蛇毒
细胞毒素
质谱
Keywords
Snake
bite
s
Poisoning
Naja naja atra venom
Cytotoxin
mass
spectrometry
分类号
R996.3 [医药卫生—毒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根田鼠几种觅食功能反应模型的比较
陶双伦
刘季科
李俊年
张伟华
何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西双版纳蝙蝠咬合力及生态位分化
谭梁静
孙云霄
刘奇
彭兴文
张琴
刘会
梁捷
彭真
何向阳
张礼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次眼镜蛇毒注射对家兔蛇伤中毒的保护作用
陶慧娟
宋天麟
张学荣
廖明
班建东
《蛇志》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