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宇峙 刘朝晖 黄云涌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 ,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 ,对...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 ,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 ,对改性沥青的效果与路用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试验研究 公路
下载PDF
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拾方治 赫振华 +2 位作者 吕伟民 徐斌 朱良镨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共4页
在国外,泡沫沥青用于道路的再生十分普遍,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提出了泡沫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和设计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泡沫沥青用于稳定一定级配路面铣刨料(RAP材料)作为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分析... 在国外,泡沫沥青用于道路的再生十分普遍,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提出了泡沫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和设计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泡沫沥青用于稳定一定级配路面铣刨料(RAP材料)作为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不同养护方法、不同水泥用量及泡沫沥青用量与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出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控制指标。考虑到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对湿度有很强的依赖性,初步得出一套基于水稳性的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水泥 水稳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关注重油资源开发做好沥青研究工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德宏 薛光亭 陈鹤玲 《石油沥青》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常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有着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油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我国重油开发潜力巨大,重油有望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接替能源。论述了国内外重油地质储量及开采情况,重油开采及炼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 随着常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有着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油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我国重油开发潜力巨大,重油有望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接替能源。论述了国内外重油地质储量及开采情况,重油开采及炼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我国加快解决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研究概况,对利用重油资源做好沥青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资源 开采利用 能源加工沥青研究
下载PDF
地沥青及油浸砂岩对U、Mo、Se、V、Re等的还原沉淀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正义 秦明宽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4-90,120,共8页
笔者用实验地球化学方法,通过设定不同成矿元素与H2S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其反应的自由能,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可能性,并利用“还原沉淀系数”定量判别不同岩石样品对成矿元素的还原强度。研究证实,石油的氧化物——地沥青及部分油浸砂岩... 笔者用实验地球化学方法,通过设定不同成矿元素与H2S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其反应的自由能,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可能性,并利用“还原沉淀系数”定量判别不同岩石样品对成矿元素的还原强度。研究证实,石油的氧化物——地沥青及部分油浸砂岩对U、Mo、Se、V、Re等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沉淀能力,从而构成了砂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的重要环节。文章最后探讨了地沥青及油浸砂岩(主要还原剂为CH4)具有还原作用能力的热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砂岩 地沥青 还原沉淀能力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国内改性道路石油沥青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敬坤 朱建民 《石油沥青》 1999年第3期45-48,F003,共5页
介绍了改性道路石油沥青在国内高等级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现状, 系统总结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改性沥青应用研究技术成果,
关键词 改性沥青 应用研究 石油沥青 道路 沥青
下载PDF
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云涌 刘朝晖 《石油沥青》 2000年第4期16-20,共5页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 ,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 ,对...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 ,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 ,对改性沥青的效果与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热塑性橡胶 SBS
下载PDF
运三线SBS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7
作者 张晓燕 常张杰 陈明星 《山西交通科技》 2001年第S2期57-59,共3页
结合运三线的交通特征及气候条件 ,通过对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研究 ,提出建议选择的 SBS改性剂及合理剂量。
关键词 SBS改性剂 改性沥青 试验 研究
下载PDF
沥青自动计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李永胜 靳长征 杨文科 《山西交通科技》 2002年第5期51-53,共3页
以生产量30t/h—50t/h为代表的中小型沥青混合料烘干拌和设备的油石比计量精度较低一直是影响我国基层养护单位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LJ-30设备的研制与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自动计量装置 研制 沥青路面 质量 沥青混合料 计量精度 公路工程 烘干拌和设备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建国 付其林 徐敬道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1,共9页
为了分析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方法,研究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发现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沥青膜... 为了分析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方法,研究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发现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沥青膜厚度的减小,沥青碎石马歇尔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提高,水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降低;SBS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路面性能较好;随着粉胶比的增大,马歇尔稳定度和低温抗裂性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高。结果表明:沥青膜厚度为9~11μm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SBS改性沥青可有效提高沥青碎石的路面性能;粉胶比为0.8~1.2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高温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低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9μm,粉胶比宜为1.0~1.2;寒冷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高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11μm,粉胶比宜为0.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碎石 试验研究 沥青膜厚度 沥青类型 粉胶比 路面性能
下载PDF
电磁加热技术开采稠油和沥青油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 苑塔亮 +2 位作者 王澈 赵法军 李忠君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2796-2801,共6页
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开采工艺,该技术是将电场能或高频电磁场能输入地层,依靠低频电阻热损耗生热机制或高频介质极化生热机制加热油层,通过提高油层温度来降低原油粘度。与其它的采油工艺相比,电磁加热... 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开采工艺,该技术是将电场能或高频电磁场能输入地层,依靠低频电阻热损耗生热机制或高频介质极化生热机制加热油层,通过提高油层温度来降低原油粘度。与其它的采油工艺相比,电磁加热技术既没有在井筒中的热损失,也不受地层低渗透率的影响,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探讨了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机理,评述了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优点及技术局限性,展望了电磁加热开采稠油和沥青技术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沥青 电磁加热 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珂 岳强 张金玉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随着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匹配的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对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半刚性面层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其优缺点,对半刚性面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半刚性面层材料 研究 水泥灌浆 乳化沥青 热拌 冷拌
下载PDF
ZYL118型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兰俊 张军 杨振峰 《山西交通科技》 2001年第3期57-58,共2页
涉及 ZYL118的研制要点及其基本结构 。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养护 机械 研究
下载PDF
快凝型重交沥青阳离子乳化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项新里 范吉华 梁平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15,11,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稀浆封层技术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稀浆封层用国产及进口沥青乳化剂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新一代能有效乳化重交沥青的阳离子乳化剂产品 ,对该乳化剂合成的原理和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 ,并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阐述了该乳化剂所具有... 针对目前国内稀浆封层技术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稀浆封层用国产及进口沥青乳化剂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新一代能有效乳化重交沥青的阳离子乳化剂产品 ,对该乳化剂合成的原理和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 ,并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阐述了该乳化剂所具有的乳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凝型重交沥青 阳离子乳化剂 试验研究 稀浆封层 乳化沥青 道路养护
下载PDF
对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跃峰 《山西交通科技》 2003年第A01期10-12,共3页
所谓粉胶就是沥青混合料中矿粉用量与沥青用量之比。在普通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一般为1.2,太多的矿粉易造成拌和困难,太少马氏稳定度较低,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一般高达1.8~2.0,这是由于SMA添加纤维后将沥青团粒分... 所谓粉胶就是沥青混合料中矿粉用量与沥青用量之比。在普通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一般为1.2,太多的矿粉易造成拌和困难,太少马氏稳定度较低,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一般高达1.8~2.0,这是由于SMA添加纤维后将沥青团粒分散,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来说矿粉的最佳掺量应为多少在众研究中尚无定论且争议较大。这给确定改性沥青最佳配合比带来很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混合料 粉胶比 研究
下载PDF
石油沥青及渣油的组成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窦民娜 修远 +2 位作者 曹青 徐华 肖占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石油沥青及渣油四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四组分分离方法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仪法)、快速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和核磁共振法)以及在四组分分离基础上进... 综述了近年来石油沥青及渣油四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四组分分离方法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仪法)、快速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和核磁共振法)以及在四组分分离基础上进行的分子水平表征等方面,简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渣油 四组分分离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合理级配研究
16
作者 樊慧平 张挺 李金昌 《山西交通科技》 2005年第A01期64-66,共3页
详细论述了按照最大理论密度标准级配设计出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点,以及体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总结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合理级配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判定标准。
关键词 密级配 沥青 混凝土 研究
下载PDF
中温沥青热聚合机理的研究
17
作者 黄彬弟 《梅山科技》 2004年第B12期25-29,共5页
以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操作状况和中间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检测,对改质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软化点、β树脂等几个重要质量指标与工艺参数(热聚合时间和温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中温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喹啉... 以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操作状况和中间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检测,对改质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软化点、β树脂等几个重要质量指标与工艺参数(热聚合时间和温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中温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软化点等质量指标在热聚合时的变化规律,对生产优质改质沥青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质沥青 喹啉不溶物 热聚合 甲苯不溶物 中温沥青 软化点 Β树脂 中间 生产装置 状况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设备若干问题探讨
18
作者 阮政卿 《中国建筑防水》 2000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工艺 设备 分析研究
下载PDF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hydrocarbon loss of the Silurian bitumen sandstone in the Tarim Basin 被引量:5
19
作者 JIANG ZhenXue1,2,PANG XiongQi1,2,LIU LuoFu1,2,WANG XianDong3,ZHANG Jun4 & LI HongYi1,2 1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1 位作者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Daqing 163712,China 4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stitute of 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101-107,共7页
The evolution of Tarim Basin experienced several tectonic movements,of which Caledonian movement caused a serious damage to reservoirs of Silurian. The earlier reservoirs size and the later hydrocarbon loss are two ke... The evolution of Tarim Basin experienced several tectonic movements,of which Caledonian movement caused a serious damage to reservoirs of Silurian. The earlier reservoirs size and the later hydrocarbon loss are two key factors to exploration prospect of Silurian. On the basis of net thickness of bituminous sandstone and recovery coefficient of crude oil converting to bitumen,the scale of the hydrocarbon loss of palaeo-accumulation in bitumen sandstone of Silurian was calculated (86.30×108t). The deter-mination of net thickness of bitumen sandstone was completed mainly by several methods,such as physical property demarcation,observing lithology,grains with oil inclusion (GOI) technology,and quantitative grains fluorescence (QGF) technology. The samples of black sandstone and white sand-stone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by means of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hydrocarbon,or none,in the white sandstone. The recovery coefficient was ob-tained by the analyses of plentiful physical parameters of crude oil and bitumen sandstone,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non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bitumen were invariable in the process of bitu-men form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which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ctual,indicates the exploration pros-pect is more promising in Silurian of the Tari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SILURIAN bitumen SANDSTONE hydrocarbon loss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covery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永灿 覃德伟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6,共4页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由于基质沥青性能受原油属性制约,其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要。寻找优异的改性材料和改性方法,是提高沥青路面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各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比较,从中选择出改性效果较优...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由于基质沥青性能受原油属性制约,其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要。寻找优异的改性材料和改性方法,是提高沥青路面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各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比较,从中选择出改性效果较优的SBS,并分析其用量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特性、低温抗裂性、弹性及耐久性的影响,提出SBS的最佳用量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试验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