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terobifunctional PEG-grafted black phosphorus quantum dots: “Three-in-One”nano-platforms for mitochondria-targeted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 被引量:1
1
作者 Junyang Qi Yue Xiong +6 位作者 Ke Cheng Qi Huang Jingxiu Cao Fumei He Lin Mei Gan Liu Wenbin Deng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21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Black phosphorus(BP)nano-materials,especially BP quantum dots(BPQDs),performs outstanding photothermal antitumor effects,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o overcome... Black phosphorus(BP)nano-materials,especially BP quantum dots(BPQDs),performs outstanding photothermal antitumor effects,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o overcome before offering real benefits,such as poor stability,poor dispersibility as well as difficulty in tailoring other functions.Here,a“three-in-one”mitochondria-targeted BP nano-platform,called as BPQD-PEG-TPP,was designed.In this nano-platform,BPQDs were covalently grafted with a heterobifunctional PEG,in which one end was an aryl diazo group capable of reacting with BPQDs to form a covalent bond and the other end was a mitochondria-targeted triphenylphosphine(TPP)group.In addition to its excellent near-infrared photothermal properties,BPQD-PEG-TPP had much enhanced stability and dispersibility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efficient mitochondria targeting and promoted ROS production through a photothermal effect.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BPQD-PEG-TPP performed much superior photothermal cytotoxicity than BPQDs and BPQD-PEG as the mitochondria targeted PTT.Thus this“three-in-one”nanoplatform fabricated through polymer grafting,with excellent stability,dispersibility and negligible side effects,might b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mitochondria-targeted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target black phosphorus quantum dots Photothermal therapy Heterobifunctional PEG Three-in-one
下载PDF
BPQDs@TNTs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冬冬 郑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在骨科钛板表面构建能负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双载药复合药物载体。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O_(2)表面制备纳米管阵列(TNTs),动态吸附阿伦磷酸钠后再填充载有硫酸庆大霉素的载药黑磷量子点(BPQDs),管口采用肉豆蔻醇进行封装... 目的在骨科钛板表面构建能负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双载药复合药物载体。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O_(2)表面制备纳米管阵列(TNTs),动态吸附阿伦磷酸钠后再填充载有硫酸庆大霉素的载药黑磷量子点(BPQDs),管口采用肉豆蔻醇进行封装,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进行表征,最后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上负载的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缓释速率。结果X射线衍射表明构建的BPQDs@TNTs药物载体具备BP和TNTs的特征衍射峰,透射电镜扫描表明,肉豆蔻醇成功地对TNTs进行了封口,TiO_(2)纳米管中的阿仑膦酸钠及BPQDs载体的硫酸庆大霉素在72 h内已基本释放完毕,BPQDs@TNTs药物载体上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则在96 h内才基本释放完毕。结论BPQDs@TNTs药物载体能成功搭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且在体液中具有更好的缓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阵列 黑磷量子点 阿仑磷酸钠 硫酸庆大霉素
下载PDF
黑磷调控氧化应激-炎症级联效应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
3
作者 寇裕 顾勇 陈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8-2345,共8页
背景:氧化应激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黑磷量子点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还原性材料,具有抗氧化应激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潜力。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黑磷量子点清除椎间盘微环境内活性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黑磷量子... 背景:氧化应激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黑磷量子点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还原性材料,具有抗氧化应激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潜力。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黑磷量子点清除椎间盘微环境内活性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黑磷量子点对抗氧化通路Nrf2/ARE与椎间盘炎症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液相剥离法制备黑磷量子点。①体外实验:分离提取SD大鼠髓核细胞,将第2-4代髓核细胞分别与不同的溶液共培养,分别为F12-DMEM培养基(空白组)、黑磷量子点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黑磷量子点溶液、过氧化氢+黑磷量子点+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溶液,分别进行细胞活/死染色及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及Western Blot检测;②体内实验: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穿刺组、穿刺+黑磷组,每组10只,穿刺组与穿刺+黑磷组采用椎间盘穿刺法建立Co7-10椎间盘退变模型,穿刺+黑磷组穿刺后向椎间盘注射黑磷量子点分散液,术后4,8周进行椎间盘组织影像学与组织学染色评估。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活/死染色显示,黑磷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且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髓核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细胞内活性氧及JC-1荧光探针显示,黑磷量子点可调控氧化应激导致的髓核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内氧化应激。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过氧化氢组Nrf2、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3、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黑磷量子点的加入可逆转过氧化氢对Nrf2通路的抑制作用,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炎症反应,但Nrf2特异性抑制剂可取消这一作用。②体内实验:X射线片与MRI检测显示,术后4,8周,穿刺组椎间盘高度与髓核含水量低于假手术组(P<0.05),穿刺+黑磷组椎间盘高度与髓核含水量高于穿刺组(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穿刺+黑磷组椎间盘退变程度轻于穿刺组,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量高于穿刺+黑磷组。③结果表明:黑磷量子点可通过调控Nrf2/ARE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量子点 抗氧化应激 Nrf2/ARE通路 炎症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兰潇云 朱恩灿 +2 位作者 朱颖炜 陆健 张闯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1226,共9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处于前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诊疗方法面临着许多瓶颈。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黑磷纳米材料包括黑磷量子点和黑磷纳米片等多种形式,具有...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处于前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诊疗方法面临着许多瓶颈。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黑磷纳米材料包括黑磷量子点和黑磷纳米片等多种形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载药性能,同时可作为有效的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试剂用于肿瘤诊疗。因黑磷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纳米片 黑磷量子点 结直肠癌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周怀 陈川 +2 位作者 惠伟 石晓红 谌有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1,共3页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苹果套袋后产生的一种新病害 ,严重影响优质苹果生产。对此病害的病菌及其与果园海拔高度、育果袋质量、结果部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真菌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 L k.ex Fr.)...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苹果套袋后产生的一种新病害 ,严重影响优质苹果生产。对此病害的病菌及其与果园海拔高度、育果袋质量、结果部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真菌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 L k.ex Fr.)引起的。套袋苹果黑点病在海拔 10 0 0 m以上的果园发病轻 ,海拔 10 0 0 m以下的果园发病重 ;用透气性好、表面吸水性弱、柔软、抗张性好的育果袋发病轻 ,反之发病重 ;另外在树冠的不同部位发病情况也不一致 ,树冠的中部发病重于下部 ,下部重于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实套装 黑点病 发生规律 粉红聚端孢霉
下载PDF
陕西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6
作者 郝兴安 吴云锋 +3 位作者 周新民 杨英 王秀敏 柳书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苹果套袋后产生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影响苹果品质,近年来在陕西呈逐年加重趋势。通过对其病原学,病害发生与育果袋、套袋方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用药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病原为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roseumLK.ex... 套袋苹果黑点病是苹果套袋后产生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影响苹果品质,近年来在陕西呈逐年加重趋势。通过对其病原学,病害发生与育果袋、套袋方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用药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病原为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roseumLK.ex.Fr)和链格孢霉(Alternariaspp);使用不同的育果袋(及不使用育果袋),病害发生明显不同;规范套袋方式、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药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套袋苹果 黑点病 病原 鉴定 发生规律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炭疽病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成德 姜红霞 +4 位作者 陈秀蓉 薛莉 蒲崇建 滕学琴 孟向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田间和贮藏库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发病植株和块茎,进行症状描述,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茎秆上形成褐色长条斑;叶片上症状多不明显;薯块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田间和贮藏库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发病植株和块茎,进行症状描述,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茎秆上形成褐色长条斑;叶片上症状多不明显;薯块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略下陷,逐渐褐色腐烂;在发病部位形成分生孢子盘;马铃薯炭疽病菌菌丝无色至浅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其上着生有分隔和顶部渐尖的刚毛;分生孢子棒状,无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具分隔,紧密排列在分生孢子盘上;通过ITS序列同源性分析,与已报道的Colletotrichum coccodes相似性达100%。基于病原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病原菌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其引起的病害为马铃薯炭疽病。经室内毒力测定,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咪鲜胺锰盐和噻霉酮对马铃薯炭疽病菌的EC50小于10,理论上对该病害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炭疽病 病原形态 ITS序列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云忠 孙广宇 +3 位作者 高保卫 李春游 张沛力 雷新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粉红聚端孢菌为25℃,点枝顶孢菌为27℃;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二者均为25~30℃;在pH4~8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生长适宜pH值,粉红聚端孢菌为5~6,点枝顶孢菌为4~5;二种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粉红聚端孢菌对碳素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为佳,而点枝顶孢菌则以蔗糖为佳;对氮素的利用,二者均以蛋白胨为佳,NaNO3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害 症状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果袋透气性对苹果黑点病、Pb及总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祥 陈合 +1 位作者 刘玉婷 史云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9-261,共3页
选择9种代表性的双层果袋进行试验,果实采收后10 d内对果实各项指标按GB10651-1989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果袋的透气性对苹果果实黑点病指数、总酸含量及重金属Pb含量有显著影响.果袋透气性越大,果实黑点病指数越小;果实中总酸含量越高,... 选择9种代表性的双层果袋进行试验,果实采收后10 d内对果实各项指标按GB10651-1989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果袋的透气性对苹果果实黑点病指数、总酸含量及重金属Pb含量有显著影响.果袋透气性越大,果实黑点病指数越小;果实中总酸含量越高,口感越好;果实中Pb的含量越大(同种条件下),安全风险越高.在保证苹果安全的前提下,苹果黑点病指数越低越好,总酸含量越高越好,结合中国绿色苹果生产标准及现有的技术水平,宜选用透气性为3~5 μm/(Pa·s)的果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袋 透气性 黑点病指数 总酸含量 PB含量
下载PDF
多种化学药剂对套袋苹果黑点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曲健禄 范昆 +3 位作者 李晓军 苏胜茂 张勇 王少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65-68,共4页
通过分离培养鉴定认为,山东栖霞、沂源两地发生的套袋苹果黑点病均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链格孢菌(Altemaria mali Roberts)、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三种病原菌引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种杀菌... 通过分离培养鉴定认为,山东栖霞、沂源两地发生的套袋苹果黑点病均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链格孢菌(Altemaria mali Roberts)、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三种病原菌引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种杀菌剂对这3种病原菌的毒力,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总司令、扑海因对这3种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5%氟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对苹果黑点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点病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下载PDF
乱跗线螨(Tarsonemus confusus)引发套袋苹果黑点病及其防治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宝锋 于丽辰 +2 位作者 许长新 贺丽敏 焦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通过在套袋苹果上人工接种乱跗线螨,验证其与黑点病的关系,试验表明,经杀菌剂处理果实,按每果10~50头接螨危害率为60%,接螨数量多少与套袋苹果黑点病危害率呈正比;自然对照危害率为20%;而人工除螨的空白对照危害率为0。因此证实,乱跗... 通过在套袋苹果上人工接种乱跗线螨,验证其与黑点病的关系,试验表明,经杀菌剂处理果实,按每果10~50头接螨危害率为60%,接螨数量多少与套袋苹果黑点病危害率呈正比;自然对照危害率为20%;而人工除螨的空白对照危害率为0。因此证实,乱跗线螨的危害导致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田间使用螨类忌避剂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乱跗线螨危害,好果率达到96%,显著好于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控制效果,空白处理危害率高达54.17%。套袋前用螨类忌避剂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种药剂浸袋处理,螨类忌避剂危害率为4%、48%乐斯本乳油危害率为19%、1.8%阿维菌素乳油危害率为31%;喷药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螨类忌避剂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亦仅为4%,48%乐斯本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16.25%,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26.75%。调查发现乱跗线螨也可以引起套袋梨、套袋桃果实黑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乱跗线螨 黑点病 套袋 防治
下载PDF
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及其对几种化学药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云忠 高保卫 +3 位作者 孙广宇 王安 张沛力 穆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01-104,共4页
经过5年的研究,初步明确了陕西苹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病原菌及病害的发生规律。该病害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roseum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stictum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枯枝和病果上越冬,其分生孢子... 经过5年的研究,初步明确了陕西苹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病原菌及病害的发生规律。该病害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roseum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stictum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枯枝和病果上越冬,其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或直接从皮孔入侵;从苹果套袋后到9月份,病菌均可侵染果实;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条件;不同结果部位、不同质地果袋发病轻重不同;套袋苹果黑点病菌对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 发生规律 防治药剂
下载PDF
陕西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玉莲 范崇辉 +3 位作者 车飞 马慧 赵正阳 姜海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研究了陕西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在7月初发病,8月上、中旬病情迅速加重,8月底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果园发病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发病率高于上部和外围;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袋,苹果发... 研究了陕西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在7月初发病,8月上、中旬病情迅速加重,8月底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果园发病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发病率高于上部和外围;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袋,苹果发病率不同。在洛川,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较低的果袋为:小林袋、三秦袋和精工袋,杨陵为:兆丰袋、精工袋和小林袋。加大透气孔和扎死透气孔均对黑点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去花萼后套袋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套袋前一天喷8 000倍杜帮福星时,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套袋苹果内新害螨——乱跗线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宝锋 于丽辰 许长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苹果黑点病(黑点症)主要发生在套袋苹果上,发生率高达90%。为进一步确定套袋苹果黑点症的危害因子,2003-2005年进行了调查、模拟昆虫危害、室内培养、药剂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套袋苹果上和果袋内的害虫数量总计为2079头,其中乱跗... 苹果黑点病(黑点症)主要发生在套袋苹果上,发生率高达90%。为进一步确定套袋苹果黑点症的危害因子,2003-2005年进行了调查、模拟昆虫危害、室内培养、药剂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套袋苹果上和果袋内的害虫数量总计为2079头,其中乱跗线螨占91.8%;乱跗线螨的发生与“黑点症”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而康氏粉蚧和甲螨没有此相关性;刺孔试验出现了与苹果“黑点症”相同的危害状;在使用化学杀螨剂的化防果园苹果“黑点症”的发生率仅为12%;“黑点症”病斑处的黑点并不随着果实的生长而扩展,在室内高湿培养下亦不扩展,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病害的发展规律。综上所述,乱跗线螨(Tarsonemus confusus Ewing)是套袋苹果“黑点症”的危害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乱跗线螨 黑点症 套袋
下载PDF
高温He离子辐照引起的Hastelloy N合金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敏 陆燕玲 周兴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2,共7页
本文采用30 keV的He离子辐照Hastelloy N合金,辐照温度为500C,剂量分别为:1×10^(15)、×10^(15)、1×10^(16)He^+/cm^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辐照后块体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辐照后的块体样品均观察到了表... 本文采用30 keV的He离子辐照Hastelloy N合金,辐照温度为500C,剂量分别为:1×10^(15)、×10^(15)、1×10^(16)He^+/cm^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辐照后块体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辐照后的块体样品均观察到了表面起泡现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辐照后TEM样品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剂量(1×10^(15) He^+/cm^2)辐照的样品中出现了黑斑缺陷;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开始出现位错环及纳米级的氦泡,同时黑斑密度减少;当剂量增至1×10^(16)He^+/cm^2,位错环以及氦泡的尺寸和密度明显增大,晶界处氦泡更加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telloyN合金 表面气泡 氦气泡 TEM “黑斑”缺陷 位错环
下载PDF
紫色毛癣菌致姐妹2人分别患脓癣和黑点癣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娜 蒋法兴 +1 位作者 朱文 张思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1-402,共2页
例1女,9岁。左侧头顶部见一约6.0cm×7.0cm大小暗红色痈状隆起,其上可见米粒大小脓疱,挤压时有黄色脓液流出,皮损表面头发完全脱失。例2女,5岁。系例1妹妹,左侧头皮顶部见数片黄豆至鸽蛋大小灰白色鳞屑性斑块,部分头发紧贴头皮折断... 例1女,9岁。左侧头顶部见一约6.0cm×7.0cm大小暗红色痈状隆起,其上可见米粒大小脓疱,挤压时有黄色脓液流出,皮损表面头发完全脱失。例2女,5岁。系例1妹妹,左侧头皮顶部见数片黄豆至鸽蛋大小灰白色鳞屑性斑块,部分头发紧贴头皮折断,留下黑色小点。2例患儿皮损真菌镜检均(+),培养鉴定均为紫色毛癣菌。诊断分别为脓癣和黑点癣。治疗:口服伊曲康唑配合其他治疗效果明显,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毛癣菌 脓癣 黑点癣
下载PDF
地图四色印刷网点面积率的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元日 杨力 +4 位作者 吴新民 李向亭 蒋继旺 周丰昆 陈淑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本文用《实用标准色卡》光谱反射率测试数据,研究了四色版网点地图印刷Neugebaure方程的修正。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修正系数n_x,n_y,n_z,根据黑油墨网点梯尺各级三刺激值与相应网点面积率函数关系,确定黑版量,... 本文用《实用标准色卡》光谱反射率测试数据,研究了四色版网点地图印刷Neugebaure方程的修正。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修正系数n_x,n_y,n_z,根据黑油墨网点梯尺各级三刺激值与相应网点面积率函数关系,确定黑版量,以此计算四色版地图印刷网点面积率,计算值和实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点面积率 黑版量 回归计算 地图 地刷 四色版
下载PDF
断发毛癣菌所致成人黑点癣1例
18
作者 杨阳 刘涵 +5 位作者 景东云 彭琳琳 王玲 夏玉坤 杨蓉娅 吕雪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94-296,共3页
患者女,68岁,福建农民,头顶部片状脱发3个月。体检:头顶部形状不规则暗红斑片,少量脱屑。红斑区毛发根部紧贴头皮脱落,呈黑点状,脱发区毛囊轻度红肿,皮损区头皮局部有轻度波动感。直接镜检可见断发内大量孢子集聚沿发干呈链状分布,真... 患者女,68岁,福建农民,头顶部片状脱发3个月。体检:头顶部形状不规则暗红斑片,少量脱屑。红斑区毛发根部紧贴头皮脱落,呈黑点状,脱发区毛囊轻度红肿,皮损区头皮局部有轻度波动感。直接镜检可见断发内大量孢子集聚沿发干呈链状分布,真菌培养分离黄白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可见棒形,梨形小分生孢子,尿素酶试验阳性。临床分离株进行r DNA ITS扩增测序,BLAST比对与Gen Bank中断发毛癣菌序列同源性100%。诊断:断发毛癣菌所致黑点癣。治疗采用伊曲康唑0.2~0.4/d口服及酮康唑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酮康唑乳膏等外用,总疗程2个月,皮损完全消退,断发重新长出,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点癣 头癣 断发毛癣菌 伊曲康唑 成人
下载PDF
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朝辉 周益军 +4 位作者 范永坚 薛宝娣 吴淑华 程兆榜 张文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敏度是RT PCR的 1/10 ;10 %SDS PAGE只能检测到从 1g玉米病叶中提取的病毒dsRNA ,但对江苏玉米田间分离的不同的RBSDV样品电泳发现 ,该病毒基因组dsRNA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毒 检测 RT-PCR 斑点杂交 SDS-PAGE
下载PDF
铜基体镀金层大气变色机理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勇强 《机电元件》 2011年第2期12-19,共8页
本文对电连接器镀金接触体可能经常发生的表面红(黑)斑点现象进行了描述,结合现代的微观分析手段,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为业界提供解决该类问题的思路及一般方法,减少制造业不必要的损失,希冀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 本文对电连接器镀金接触体可能经常发生的表面红(黑)斑点现象进行了描述,结合现代的微观分析手段,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为业界提供解决该类问题的思路及一般方法,减少制造业不必要的损失,希冀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层变色 红斑(红点) 黑斑(黑点) 电化学腐蚀 能谱仪 电解质 湿度 腐蚀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