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黑胫病的成灾机制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华杨 代飞 +3 位作者 潘首慧 陈昊 胡贤锋 张玉波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6期34-36,39,共4页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对烟草生产危害最严重和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其具有隐秘性强、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综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危害特征、发病条件、作用机制...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对烟草生产危害最严重和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其具有隐秘性强、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综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危害特征、发病条件、作用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根据烟草黑胫病侵染和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烟草黑胫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危害症状 成灾机制
下载PDF
昆明烟区红花大金元黑胫病样症状致病原的鉴定及防治方法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端永明 郭生云 +2 位作者 罗文富 徐兴阳 陈穗云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4-15,29,共3页
在昆明烟区5个红花大金元种植点选取具有典型黑胫病症状的烟样16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燕麦培养基培养和光学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发生黑胫病样症状的病株,不一定都仅仅是感染黑胫病病原菌,既有单一病原菌感染的典型黑胫病... 在昆明烟区5个红花大金元种植点选取具有典型黑胫病症状的烟样16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燕麦培养基培养和光学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发生黑胫病样症状的病株,不一定都仅仅是感染黑胫病病原菌,既有单一病原菌感染的典型黑胫病,也有黑胫病伴随的根黑腐病,还有可能是发生了立枯病、根黑腐病或是其他病原菌感染,其中有的是单一病原危害造成、有的是2~3种病菌混生导致.因此,根据烟草黑胫病样病害发病条件、发病规律,结合当前的防治药剂,建议制定以病原菌鉴定为依据,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则可得到切实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大品种 黑胫病样症状 病源鉴定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发生初报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卫民 郭庆元 +3 位作者 宋红梅 王华 马福杰 景新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9-612,共4页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经鉴定。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经鉴定。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亚门。小球腔菌属,种名为:Leqtosphaeria lindquistii Frezzi。该病目前已在伊犁河谷5县1市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危害。根据2007年在严重发病县的调查,该病在特克斯县发病面积达2625hm^2,田间发病率平均为47%,绝收面积达267hm^2;新源县发病面积达1333hm^2,平均田间发病率为35%;绝收面积达133hm^2。严重受害的向日葵品种有瑞特姆、JN-2519,M0314,KWS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新病害 向日葵 茎点霉黑茎病 症状 病原
下载PDF
黑升麻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奚玮玮 李铭源 +2 位作者 王宁生 宓穗卿 王一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55-2557,共3页
目的对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方法利用国外权威数据库,查找相关的黑升麻临床试验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黑升麻能较好地缓解围绝经期的症状。结论黑升麻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有潜力的药物。
关键词 黑升麻 围绝经期综合征 潮热
下载PDF
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云忠 孙广宇 +3 位作者 高保卫 李春游 张沛力 雷新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粉红聚端孢菌为25℃,点枝顶孢菌为27℃;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二者均为25~30℃;在pH4~8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生长适宜pH值,粉红聚端孢菌为5~6,点枝顶孢菌为4~5;二种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粉红聚端孢菌对碳素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为佳,而点枝顶孢菌则以蔗糖为佳;对氮素的利用,二者均以蛋白胨为佳,NaNO3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害 症状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深州蜜桃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的研究Ⅰ.发生情况、症状和病原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志铭 王江柱 +2 位作者 李玉琴 赵志芬 曹健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2,T001,共4页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密桃 黑斑病 链格孢 症状
下载PDF
黑升麻类药物莉芙敏治疗更年期症状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轶琳 崔满华 高双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研究黑升麻(black cohosh)异丙醇提取物莉芙敏治疗更年期症状的有效性。方法:以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入组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89例,其中12例中断治疗,77例入组。莉芙敏组45例,口服莉芙敏片28mg,每天2次,连续用药12周;安慰剂组32例... 目的:研究黑升麻(black cohosh)异丙醇提取物莉芙敏治疗更年期症状的有效性。方法:以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入组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89例,其中12例中断治疗,77例入组。莉芙敏组45例,口服莉芙敏片28mg,每天2次,连续用药12周;安慰剂组32例。以Kupperman绝经期指数(KM I)总分为主要疗效指标,在治疗前、治疗第4、12周时进行观察、以肝功(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血脂4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值评分(VM I),进行用药前后比较。结果:(1)用药前两组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4周时,莉芙敏组KM I评分为12.46±6.96,安慰剂组为19.63±11.09;治疗12周时,莉芙敏组KM I评分为6.37±4.16,安慰剂组为17.41±1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莉芙敏组KM I评分和潮热次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3)高密度脂蛋白(HDL)安慰剂组从基线水平60.20±16.37降至第12周56.63±12.67,莉芙敏组由58.32±11.64上升至59.74±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GOT及GPT、FSH、E2在12周的莉芙敏治疗后无显著变化;(4)莉芙敏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前后12周,对子宫内膜厚度均无影响。结论:在不能给予或拒绝激素替代疗法的更年期妇女中,莉芙敏(56mg/d)能够有效、安全改善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升麻 莉芙敏 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疗法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GnRH-a治疗与黑升麻制剂的使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继明 吴洁 +2 位作者 浦丹华 高红艳 李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2期344-347,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术后的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使用对于降低EMS术后的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预防EMS复发的方法。但是,GnRH-a...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术后的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使用对于降低EMS术后的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预防EMS复发的方法。但是,GnRH-a使用后引发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此而终止治疗。激素反向添加治疗虽然很好的解决了围绝经期症状,但是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疾病的风险。作为一种植物提取物,黑升麻制剂能否较好的拮抗GnRH-a所致类围绝经期症状,而且又能避免激素反向添加治疗的风险,目前尚不明确。该文主要围绕EMS术后GnRH-a治疗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黑升麻制剂的作用机制与功能,黑升麻用于缓解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治疗出现的类围绝经期症状的可能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围绝经期症状 反向添加治疗 黑升麻制剂 ENDOMETRIOSIS (EMS)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
下载PDF
黑升麻制剂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相关症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田秦杰 徐苓 +12 位作者 沈铿 高庆蕾 郭红燕 谭世桥 张丙忠 陈亦乐 张国楠 董武 朱丽荣 郑虹 张淑兰 王新宇 张绍芬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黑升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在中国8个省市13所大型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平行、病例对照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绝经相关症状[Kupperman绝经指数(KMI)≥15分]的妇女根... 目的探讨黑升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在中国8个省市13所大型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平行、病例对照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绝经相关症状[Kupperman绝经指数(KMI)≥15分]的妇女根据自己的愿望分为不用药对照组和使用莉芙敏片研究组,观察期3个月,评估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改变,记录副反应,同时进行常规妇科肿瘤的术后监测。结果 97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中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47.0±7.4)岁(25~58岁),平均入组时间为术后18.0个月(1~36个月),3个月后的KMI无显著变化,基线及3个月后的KMI平均分值分别为(23.2±4.8)和(23.4±5.8),无显著性差异(P=0.650)。莉芙敏研究组51例,平均年龄(41.5±5.4)岁(28~53岁),平均入组时间为术后7.6个月(0.5~82个月),KMI平均总分由治疗前的(26.5±6.7)分下降为治疗3月后的(19.2±5.8)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未有肿瘤复发的体征,研究组亦无严重副反应。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会长期存在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绝经症状,黑升麻可有效缓解其绝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雌激素治疗选择,3个月治疗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风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绝经症状 Kupperman绝经指数 黑升麻(莉芙敏片)
下载PDF
山西枣黑顶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彩萍 刘贤谦 +3 位作者 刘随存 王琼 范卫国 阎宏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26-229,共4页
选取山西省晋中地区5个有代表性的枣园,系统调查了枣园枣黑顶病的症状、病果的分布型以及发病规律。结果显示:枣黑顶病在四卦、里美庄、王村、东崖、南流等枣区普遍发生,以四卦发病最重,主栽品种壶瓶枣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分别达73.6%、63... 选取山西省晋中地区5个有代表性的枣园,系统调查了枣园枣黑顶病的症状、病果的分布型以及发病规律。结果显示:枣黑顶病在四卦、里美庄、王村、东崖、南流等枣区普遍发生,以四卦发病最重,主栽品种壶瓶枣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分别达73.6%、63.45。发病症状为果实顶部失水萎缩,坏死,但不腐烂,果实病斑处味苦涩,病果无食用及商品价值。枣黑顶病在枣果膨大期、白熟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首先在果实顶部出现淡黄色的小病斑,随后斑块逐渐变大,呈黑褐色,皱缩。枣黑顶病的发病规律是树顶重于树下,外缘重于内膛;在病区内黑顶病病株呈均匀分布,不存在中心病株和中心病区;离砖厂距离近的区域发病重,远离砖厂的区域发病轻或者不发病。枣黑顶病的发病符合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黑顶病 症状 发病率 发病规律
下载PDF
月季盘二孢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丽霞 孙军德 李宝聚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5-137,共3页
由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Lib.)Fr.)引起的月季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直接影响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和植株的生长。该试验对月季黑斑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月季黑斑病的有效防... 由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Lib.)Fr.)引起的月季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直接影响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和植株的生长。该试验对月季黑斑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月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 症状 蔷薇盘二孢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春燕 万鲁长 +2 位作者 单洪涛 郭惠东 张柏松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研究了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回接、鉴定等,证实轮枝孢霉(Verticillium sp.)是引起鸡腿蘑黑斑病的病原菌。
关键词 鸡腿蘑 黑斑病 症状 病原 轮枝孢霉
下载PDF
苹果黑点病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3
13
作者 徐秉良 魏志贞 王喜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共3页
近年在甘肃省天水、陇南苹果产区发现苹果果实黑点病 ,经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表明 ,其主要致病菌为苹果柱盘孢霉 (Cylindrosporium pomiBrooks) ,其次为苹果茎点菌 (PhomapomiPass)。该病在苹果不同品种果实... 近年在甘肃省天水、陇南苹果产区发现苹果果实黑点病 ,经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表明 ,其主要致病菌为苹果柱盘孢霉 (Cylindrosporium pomiBrooks) ,其次为苹果茎点菌 (PhomapomiPass)。该病在苹果不同品种果实上造成的症状不同 ,将其归纳为 5种症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点病 病原鉴定 症状类型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特点、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湘民 马辉刚 兰波 《江西植保》 2008年第4期166-1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水稻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期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特点,提出了诊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生物学及主要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症状 诊断及防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越冬亲虾黑鳃病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求华 杨章武 +4 位作者 曹英昆 林琪 陆振 何丽斌 周宸 《渔业研究》 2017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确定越冬凡纳滨对虾亲虾黑鳃病症病因,对患病亲虾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越冬后患病亲虾鳃部观察到大量线虫。虫体特征显微结构显示,雌、雄性线虫的平均体长分别为(983.6±16.69)μm和(956.9±12.14)μm,虫体表皮不均质,具有... 为确定越冬凡纳滨对虾亲虾黑鳃病症病因,对患病亲虾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越冬后患病亲虾鳃部观察到大量线虫。虫体特征显微结构显示,雌、雄性线虫的平均体长分别为(983.6±16.69)μm和(956.9±12.14)μm,虫体表皮不均质,具有2纵列侧分化、4根头刚毛、3个口腔实齿、5个杯形肛前附器,化感器横向扁椭圆形,食道不形成食道球;经鉴定,确定该线虫隶属于色矛科(Chromadoridae)、色矛属(Chromadorella)。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线虫感染后亲虾鳃组织坏死、溶解,黑色素沉积,游泳足基部出现黑化层。本文报道了一种由色矛线虫引起的越冬亲虾黑鳃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黑鳃病症 线虫 病理观察
下载PDF
假单胞菌引起罗氏沼虾黄鳃、黑鳃病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陶保华 石和荣 +1 位作者 黄俊文 王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55-259,共5页
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患细菌病的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作了初步研究 ,病虾症状为 :食欲下降 ,黄鳃或黑鳃、断须、断腿 ,有的甲壳上有黄色或黑色的斑块 ,取上述典型症状的病虾鳃部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保种 ,... 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患细菌病的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作了初步研究 ,病虾症状为 :食欲下降 ,黄鳃或黑鳃、断须、断腿 ,有的甲壳上有黄色或黑色的斑块 ,取上述典型症状的病虾鳃部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保种 ,经鉴定 ,该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将分离菌进行回接感染 ,发现有很强的致病作用 ,且产生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 ,从再感染的病虾体内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也为恶臭假单胞菌 (P putida)和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 ,由此可认为它们是此次发病的病原菌 .药敏实验发现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强 :恶臭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和新生霉素较为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症状 黄鳃或黑鳃 病原 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下载PDF
蜜柚黑斑病症状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彬 王宏毅 +3 位作者 卢友民 黄智辉 严进 张绍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症状观察结果确认平和县琯溪蜜柚黑斑病出现2种症状类型:黑星型和黑斑型.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果实黑斑病的病原鉴定为亚洲柑橘叶点霉,叶片黑斑有亚洲柑橘叶点霉和中华柑橘叶点霉.采用科赫氏法则证实亚洲柑... 症状观察结果确认平和县琯溪蜜柚黑斑病出现2种症状类型:黑星型和黑斑型.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果实黑斑病的病原鉴定为亚洲柑橘叶点霉,叶片黑斑有亚洲柑橘叶点霉和中华柑橘叶点霉.采用科赫氏法则证实亚洲柑橘叶点霉是琯溪蜜柚黑斑病的病原菌,中华柑橘叶点霉未能对琯溪蜜柚果实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柑橘叶点霉 中华柑橘叶点霉 蜜柚黑斑病 症状 病原鉴定
下载PDF
滑县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8
作者 尚鸿雁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4期105-106,共2页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新黑地蛛蚧 形态习性 为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粤西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松毅 陈冰 +3 位作者 陈蔚烨 宋祖钦 梁盛铭 陈观浩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14-18,共5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笔者根据2007—2016年化州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和介体昆虫的认识,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与介体数量、毒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笔者根据2007—2016年化州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和介体昆虫的认识,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与介体数量、毒源量、水稻品种、种植方式、水稻播期、秧田位置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提出全面实施"防控技术前移,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形成适合粤西稻区特点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的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预防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症状 白背飞虱 流行规律 防治策略
下载PDF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is therapeutically similar to black cohosh in relieving menopausal symptoms: evidence from pharmacological and metabolomics studies 被引量:7
20
作者 MIAO Lan-Yun CHU Thi Thanh Huyen +2 位作者 LI Ping JIANG Yan LI Hui-Ju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35-445,共11页
In the market of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CH)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an adulterated species of Cimicifuga racemosa(CR), a conventional American herb with promising benefits to cou... In the market of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CH)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an adulterated species of Cimicifuga racemosa(CR), a conventional American herb with promising benefits to counteract troubles arising from the menopause. However, the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is lacking. In present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metabolomics studies were comparatively conducted between CH and CR in ovariectomized(OVX) female rats. Specifically, estrogen-like, anti-hyperlipidemia and anti-osteoporosis effect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measuring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 scanning. At the same time,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based serum metabolomic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ofile the metabolite compositional changes. As a result, both CR and CH displayed anti-osteoporosis and anti-hyperlipemia on menopause syndrome. Meanwhile, their potentials in improving the OVX-induced metabolic disorders were discovered. I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H is therapeutically similar to CR in relieving menopausal symptoms and 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CR instead of an adulterant in the market of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black cohosh MENOPAUSAL symptomS Metabolomics SUBSTITU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