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2 versus 95 Degree Condylar Blade Pl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Unstable Trochanteric Fractures
1
作者 Piyush Gadegone Wasudeo Gadegone +1 位作者 Vijayanand Lokhande Virender Kadian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Purpose: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is known to have advantages in enhancing the anchorage ability of internal fixation in elderly unstable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However... Purpose: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is known to have advantages in enhancing the anchorage ability of internal fixation in elderly unstable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However whether it is superior to condylar blade fixation is not clear.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which treatment has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in older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60 with unstable 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in the past 3 weeks,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conducted from June 1, 2018, to May 31, 2021. All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AO/OTA classification. Among them, 44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A2) with or without an augmentation screw, and 42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In addition, the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Harris score of hip function, Kyle’s criteri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ean duration of surgery for the PFN group was 66.8 minutes (on average), whereas for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group, it was 99.30 minutes (on average). The PFNA2 group experienced less blood loss (average of 80 mL) compared to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group (average of 120 mL). Union and partial weight-bearing occurred earlier in the PFNA2 group (14.1 weeks and 10.6 week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group (18.7 weeks and 15.8 weeks). In two patients from the PFNA2 group, screw backing out and varus collapse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however, these patients remained asymptomatic and did not require revision surgery. In two other patients, screw cut out and breakage of the nail at the helical screw hole leading to non-union of the proximal femur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nine-month follow-up, necessitating revision surgery with prosthetic replacement. Among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group, three patients experienced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blade breakage at the blade and plate junction. In two cases, the fracture united in varus, and in one case, the blade cut through, resulting in non-union of the femoral head, which required revision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Harris hip score and Kyle’s criteria, a good-excellent outcome was observed in 92.85% of cases in the PFNA2 group and 90.90% of cases in the condylar blade plate group. Conclusion: Both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2 and Condylar blade plate are effective impl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trochanteric fractures. The intramedullary implant promotes biological healing and allows for early ambulation with minimal complications. Similarly satisfactory restoration of anatomy and favorable rad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biological fixation provided by the 95-degree condylar blade plate. However, the use of PFNA2 in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 of less trauma in elderly patients than the 95-degree condylar blade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Condylar blad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STEOPOROTIC
下载PDF
Displacement Field Variable Modeling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in Wind Power Blade Core Plates
2
作者 Ying He Yongshuang Wen +3 位作者 Xuemei Huang Leian Zhang Rujun Song Chang Li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3年第2期445-459,共15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eterogeneous core plat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a modeling method of the core plate based on displacement field variables is proposed.Firstly,the wind turbine bla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eterogeneous core plat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a modeling method of the core plate based on displacement field variables is proposed.Firstly,the wind turbine blade core plate was model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odeling heterogeneous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Secondly,the three-point bending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core plate was solved by the display dynamic equation to obtain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and force-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core plate.Finally,the three-point bending static tes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the damage form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core plate includes elasticity,yield,and failure stages.The main failure modes are plastic deformation,core material collapse,and panel-core delamination.The failure load measured by the test is 1.59 kN,whic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oad-displacement result obtained by the simulation,with a difference of only 1.9%,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It provides data references for wind turbine blade structur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core plate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odeling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VC material
下载PDF
碳纤拉挤板用夹层织物研究
3
作者 杨吉颖 陈煌 +2 位作者 黄明富 付国良 冯学斌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随着风电叶片长度实现百米级的跨越,承载能力更为优异的碳纤维拉挤板也正在逐步应用。夹层导流织物作为拉挤板应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其和拉挤板材的适配性和经济性都至关重要。目前行业内关于碳纤维拉挤板适用的夹层导流织物的选择... 随着风电叶片长度实现百米级的跨越,承载能力更为优异的碳纤维拉挤板也正在逐步应用。夹层导流织物作为拉挤板应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其和拉挤板材的适配性和经济性都至关重要。目前行业内关于碳纤维拉挤板适用的夹层导流织物的选择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三种导流织物:碳纤维(CF)夹层织物、碳/玻璃纤维混合(GF/CF)夹层织物、玻璃纤维(GF)夹层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相同面密度(200 g/m^(2))下三种夹层导流织物的本体力学性能、与碳纤维拉挤板结合性能、导流效率、电学性之间的差异。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风电叶片材料体系升级过程中更为科学地选用材料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导流织物 碳纤维拉挤板材 风电叶片
下载PDF
沙戈荒环境下风电叶片中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仲香 刘宝锋 +3 位作者 方晨鑫 陈文光 顾育慧 李军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风电叶片在沙戈荒环境服役过程中会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叶片内腔无法散热会导致温度远高于大气环境温度,随着未来沙戈荒地区风力发电机组装机量不断增加,研究沙戈荒环境下风电叶片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至关重要。对风电叶片蒙皮、梁帽、壳... 风电叶片在沙戈荒环境服役过程中会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叶片内腔无法散热会导致温度远高于大气环境温度,随着未来沙戈荒地区风力发电机组装机量不断增加,研究沙戈荒环境下风电叶片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至关重要。对风电叶片蒙皮、梁帽、壳体所用复合材料在60℃下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为沙戈荒环境下的风电叶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60℃高温作用3 h后,蒙皮用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退化程度高,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下降率分别为23.9%、41%,但层合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相对较低,为1.5%;梁帽用拉挤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较高,为16.3%,拉挤板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下降率分别为3.3%、6.3%;壳体用PVC60泡沫和Balsa轻木夹芯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分别下降3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复合材料 拉挤板 层合板 夹芯结构 力学性能 耐高温性 沙戈荒
下载PDF
风电叶片用大丝束碳纤维拉挤板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5
作者 祁蓉 周文明 +1 位作者 冯永国 杨丽彬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综述了风电叶片用大丝束碳纤维拉挤板的应用现状和挑战。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以连续大丝束碳纤维和高性能环氧树脂经热固化拉挤成型工艺连续生产而成,主要用作海上风电叶片的主梁;当前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面临提高性能(包括压缩... 综述了风电叶片用大丝束碳纤维拉挤板的应用现状和挑战。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以连续大丝束碳纤维和高性能环氧树脂经热固化拉挤成型工艺连续生产而成,主要用作海上风电叶片的主梁;当前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面临提高性能(包括压缩性能、层间性能、拼接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挑战;碳/玻混拉挤板作为一种低成本拉挤板,可为叶片设计、减重、降本提供更多可能;预计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及大丝束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加速,大丝束碳纤维在风电领域的应用会进一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拉挤板材 风电叶片 性能 碳/玻混合
下载PDF
温度对涂黑风电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卓达 程亚娟 +1 位作者 赵虎 顾育慧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开展温度对涂黑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指导对涂黑风电叶片服役寿命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涂黑叶片日照升高的极限温度为60℃,60℃温度作用3 h后,蒙皮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退化,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28... 通过开展温度对涂黑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指导对涂黑风电叶片服役寿命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涂黑叶片日照升高的极限温度为60℃,60℃温度作用3 h后,蒙皮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退化,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28.9%、44.5%,但层合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相对较低,为6.1%;梁帽用拉挤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较高,达16.3%,拉挤板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3.3%、6.3%;壳体用PVC60泡沫和Balsa轻木夹芯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分别下降3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黑色风电叶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拉挤板
下载PDF
大型风电叶片拉挤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卫立江 邱锐磊 +3 位作者 王乾武 谢博武 李铭志 冯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21,共6页
随着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拉挤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上成功应用,这是风电叶片制造工艺几十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拉挤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与生产效率及更低的制造成本,在制造风电叶片主... 随着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拉挤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上成功应用,这是风电叶片制造工艺几十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拉挤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与生产效率及更低的制造成本,在制造风电叶片主承力梁帽时,拉挤工艺几乎完全取代了使用了20多年的真空灌注工艺。为了梳理风电领域拉挤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拉挤板用原材料、拉挤板力学性能、拉挤板缺陷检测技术以及拉挤板梁帽灌注工艺方面综述了风电领域拉挤复合材料的专利申请与研究进展,旨在为复合材料与叶片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工艺 拉挤板 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 梁帽
下载PDF
风电叶片用拉挤板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8
作者 徐强 张曦月 +2 位作者 黄辉秀 王志伟 刘传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本文介绍了风电叶片用拉挤板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共涉及五种不同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为碳纤维拉挤板、玻纤拉挤板、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拉挤板。分析了拉挤板相比较于传统的真空灌注、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风电叶片用拉挤板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共涉及五种不同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为碳纤维拉挤板、玻纤拉挤板、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拉挤板。分析了拉挤板相比较于传统的真空灌注、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结合目前应用现状,针对各种材料体系的拉挤板分别提出了未来重点关注方向和发展趋势:玻纤拉挤板因其低成本的优势,在未来陆上风电叶片中仍会占据主流,并将向更高模量及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及碳丝国产化进程加速,碳纤维拉挤板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玻混拉挤板、免脱模布拉挤板及聚氨酯体系拉挤板减重或降本优势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拉挤主梁 玻纤拉挤板 碳纤拉挤板 应用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机匣包容试验的叶片根部爆破飞断方法
9
作者 刘闯 张亚楠 +3 位作者 王海舟 黄福增 陈国栋 王全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在航空发动机包容试验中,为满足叶片在根部失效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爆破切割技术的叶片根部飞断试验方法。通过平板静态爆破试验确定了柔爆索的切割能力,并使用柔爆索进行了真实叶片的静态爆破试验。在MTS拉伸试验机上对爆破切割后的损伤... 在航空发动机包容试验中,为满足叶片在根部失效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爆破切割技术的叶片根部飞断试验方法。通过平板静态爆破试验确定了柔爆索的切割能力,并使用柔爆索进行了真实叶片的静态爆破试验。在MTS拉伸试验机上对爆破切割后的损伤叶片进行了静拉伸试验,确定了损伤叶片的剩余强度为50~56 kN。按照静态爆破试验获得的开槽尺寸在叶片根部开槽并敷设柔爆索,采用树脂胶固定后,在立式转子试验器上采用遥控触发的方式进行了真实叶片旋转状态下的飞断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两侧加工4 mm深沟槽并敷设柔爆索爆破后,叶片被柔爆索切割,并在预定飞断转速下失效飞出。飞断截面断口显示叶片中段被柔爆索的金属射流完全切断,前后缘在离心载荷作用下拉断,爆破作用没有对叶片产生附加动能,成功实现了叶片在预定转速下的根部断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叶片 包容试验 柔爆索 爆破切割 平板预试验 失效分析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锁骨解剖型接骨板微创复位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怀波 殷常瑜 +3 位作者 张锦祥 黄永胜 黎凯 刘思景 《微创医学》 2023年第4期454-458,493,共6页
目的 探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微创复位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技术方法,并比较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接受锁骨解剖型接骨板微创复位固定术治疗的2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 目的 探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微创复位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技术方法,并比较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接受锁骨解剖型接骨板微创复位固定术治疗的2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可比的2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评分(CMS)。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C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现伤口线结反应1例,拆除外露线结,经常规换药后伤口愈合。观察组出现切口周围皮肤麻木1例,对照组出现切口周围皮肤麻木2例,3个月后麻木逐渐自行改善。结论 锁骨解剖型接骨板的解剖性微创复位固定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微创复位固定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美观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解剖型接骨板 解剖性 微创复位
下载PDF
风电叶片主梁用拉挤环氧板工艺性能测试及影响
11
作者 钟连兵 周百能 +3 位作者 张林 翟保利 王伟 贾宗付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拉挤板材用于风电叶片主梁制作,相比较于灌注工艺板材,具有更高的0°方向力学性能及模量,对叶片具有减轻质量的作用,同时能够节约人工成本。研究了拉挤板材应用于风电叶片主梁制造中,工艺条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艺过程... 拉挤板材用于风电叶片主梁制作,相比较于灌注工艺板材,具有更高的0°方向力学性能及模量,对叶片具有减轻质量的作用,同时能够节约人工成本。研究了拉挤板材应用于风电叶片主梁制造中,工艺条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艺过程中,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树脂体系等其他相关因素对力学性能影响明显;制样方式中,边缘未打磨处理与边缘切割处理的试样的拼接强度差达10.9 MPa,拼接面缝间距为0 mm与5 mm的试样的拼接强度差达6.2 MPa;平纹布中纤维浸润剂失效与否对应的拼接强度差达10.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拉挤板材 拼接强度 环氧树脂 测试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叶片拉挤片材层间不同纤维布对树脂流速影响
12
作者 朱琼杰 武赛娟 +2 位作者 顾继光 乔小亮 吕召涛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在相同条件下,本文研究了不同规格层间织物和不同织造工艺两个因素对层间树脂填充的影响。通过选材,改善了树脂在层间的流动性,提高了拉挤板材的层间浇注质量。工艺试验表明,不同规格的层间导电布对层间树脂的填充速度有影响,碳玻璃混... 在相同条件下,本文研究了不同规格层间织物和不同织造工艺两个因素对层间树脂填充的影响。通过选材,改善了树脂在层间的流动性,提高了拉挤板材的层间浇注质量。工艺试验表明,不同规格的层间导电布对层间树脂的填充速度有影响,碳玻璃混合布的填充速度较好。不同的针织工艺对同一规格的针织物有不同的灌胶率,而且恒实优于宏发双轴向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叶片 拉挤片材 层间织物 流速
下载PDF
风电叶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全胜 王文义 +1 位作者 白江坡 卢钊钧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13-19,共7页
双碳背景下,为实现净零排放,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风能的大规模利用已是全球共识,特别是随着发电成本的降低及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升,全球风能发电行业发展迅猛。随着风电叶片长度的不断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及低成... 双碳背景下,为实现净零排放,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风能的大规模利用已是全球共识,特别是随着发电成本的降低及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升,全球风能发电行业发展迅猛。随着风电叶片长度的不断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及低成本等优势,成为风电行业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材料。本文回顾了全球风电市场及风电叶片的成型工艺和材料,重点阐述了维斯塔斯风电叶片主梁的革命性创新设计成果-拉挤碳板叠层灌注工艺,碳板主梁提高了叶片强度,降低了叶片质量,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极大地促进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展望了风电叶片的发展趋势,随着风电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复合材料 拉挤板 碳纤维 树脂灌注
下载PDF
钛合金叶片模拟件激光冲击诱导层裂行为研究
14
作者 孙汝剑 孟祥峰 +5 位作者 姜盎然 曹子文 王新宇 车志刚 吴俊峰 邹世坤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0-85,共6页
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诱导层裂问题,根据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设计具有特征叶型的叶片模拟件(叶面夹角为11°),探究其多次激光冲击下的层裂行为,并进一步利用不同厚度平板试样研究试样厚度以及光斑形状对层裂产生位置的... 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诱导层裂问题,根据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设计具有特征叶型的叶片模拟件(叶面夹角为11°),探究其多次激光冲击下的层裂行为,并进一步利用不同厚度平板试样研究试样厚度以及光斑形状对层裂产生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5 J、4 mm方形光斑冲击变厚度TC17钛合金叶片模拟件,冲击面出现凹陷变形,叶片宏观呈现翘曲变形,6次冲击后产生层裂,8次冲击后背面出现局部剥落。激光冲击诱导层裂与试样厚度正相关,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层裂产生的冲击次数阈值升高。然而,层裂的产生与否却与光斑形状无明显关系,圆形光斑和方形光斑均可诱导出层裂。层裂易产生于Cr和Sn等元素富集形成的软化区,激光冲击诱导层裂不仅与冲击波的传递特性有关,还可能与成分偏析、富集等材料缺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LSP) 钛合金 叶片模拟件 变厚度截面 平板试样 层裂
下载PDF
大型风电叶片主梁用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开发
15
作者 徐强 张曦月 +2 位作者 黄辉秀 王志伟 刘传瑞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助力风电叶片用原材料降本,在现有的拉挤片材体系中加入改性内脱模剂,提高片材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能,由此开发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对于免去脱模布后可能造成的力学及表面性能降低的风险,对其开展了本体力学性能、界面性能及表面粘接强... 为助力风电叶片用原材料降本,在现有的拉挤片材体系中加入改性内脱模剂,提高片材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能,由此开发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对于免去脱模布后可能造成的力学及表面性能降低的风险,对其开展了本体力学性能、界面性能及表面粘接强度稳定性研究,并选用相同原材料体系的有脱模布拉挤片材作为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免脱模布拉挤片材各项性能均与有脱模布拉挤片材相当,90天内的表面粘接性能波动幅度在均值的±5%范围内,能够满足叶片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脱模布 拉挤片材 风电叶片 性能测试
下载PDF
碳纤维拉挤板在风电叶片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李文斌 王艳丽 +1 位作者 顾育慧 陈文光 《玻璃纤维》 CAS 2023年第3期25-30,共6页
研究了碳纤维拉挤板材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通过对比碳纤拉挤板材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力学性能,同时与其他叶片主梁材料进行了关键性能比对,并对碳纤维的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拉挤板材的关键力学性能远远优于玻纤拉挤板、玻纤... 研究了碳纤维拉挤板材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通过对比碳纤拉挤板材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力学性能,同时与其他叶片主梁材料进行了关键性能比对,并对碳纤维的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拉挤板材的关键力学性能远远优于玻纤拉挤板、玻纤层压板和碳玻混合层压板,另外碳纤维拉挤板材的疲劳性能同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降低碳纤维成本,最终确定了碳纤维拉挤板材在风电叶片应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拉挤板材 风电叶片 静态力学性能 疲劳力学性能 比对 成本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伴膝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6
17
作者 洪加源 郭林新 +2 位作者 康两期 练克俭 刘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伴膝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 10个伴膝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观察X线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伴膝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 10个伴膝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观察X线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 2 4个月 ,平均 16个月 ,截骨部位临床愈合时间为 8~12周 ,平均 10周 ,无 1例不愈合 ,术后X线片示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增宽 ,膝关节内翻畸形基本纠正 ,优良率为90 %。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改良Giebel刃形钢板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 ,固定牢固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伴膝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较年轻患者的一种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畸形 Giebel刃形钢板 胫骨 高位截骨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颗粒阻尼应用于平板叶片减振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夏兆旺 单颖春 +1 位作者 刘献栋 李兴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以填充颗粒的平板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阻尼与颗粒阻尼器各参数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同时研究了颗粒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充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在颗粒填充率为70%左右时系统的阻... 以填充颗粒的平板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阻尼与颗粒阻尼器各参数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同时研究了颗粒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充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在颗粒填充率为70%左右时系统的阻尼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叶片 颗粒阻尼器 减振 非线性
下载PDF
凸肩叶片的振动响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星辉 魏伟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4-347,共4页
使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带凸肩三叶片相互耦合的振动微分方程,经模态正交获得相互耦合的叶片振动响应方程,并使用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分析.凸肩叶片的振动响应主要取决于整体的固有频率、激振频率、激振力大小等因素,凸肩使各叶片相互作... 使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带凸肩三叶片相互耦合的振动微分方程,经模态正交获得相互耦合的叶片振动响应方程,并使用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分析.凸肩叶片的振动响应主要取决于整体的固有频率、激振频率、激振力大小等因素,凸肩使各叶片相互作用,叶片整体的刚度增大.结果表明,叶片的固有频率由于受凸肩的作用而增大,叶片的振动响应呈拍状,包含相邻叶片的影响,凸肩可降低叶片的振动响应.受凸肩的影响,叶片整体的固有频率随着相互作用的叶片数增多而增大,凸肩叶片整体共振时的响应降低,叶片使用的安全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悬臂板 凸肩叶片 振动响应 共振
下载PDF
叶片尾缘加弯板垂直轴风力机转矩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岩 张婷婷 +3 位作者 田川公太朗 冯放 郑玉芳 公维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9,共8页
文章提出一种在叶片尾缘加装弯板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提高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方法。选取NACA0024和NACA0012两种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常用翼型,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包括不加装弯板在内具有7种弯板长度2叶片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 文章提出一种在叶片尾缘加装弯板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提高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方法。选取NACA0024和NACA0012两种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常用翼型,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包括不加装弯板在内具有7种弯板长度2叶片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输出转矩特性和静态起动转矩特性。结果表明,在NACA系列对称翼型尾缘加弯板叶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输出转矩特性和静态起动特性。叶片尾缘加装弯板后可在某些旋转角下改变叶片上下表面压力分布,减少涡旋和流动分离产生,提高叶片气动特性,改善风力机转矩特性。研究发现,弯板长度为弦长40%风力机转矩特性改善效果最好,最大输出转矩系数较无弯板风力机提高17%,静态平均起动转矩提高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叶片尾缘 弯板 转矩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