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3 位作者 付小兵 李学拥 许龙顺 李望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0-693,共4页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 3天起 ,对照组油纱布换药 ,治疗组用 - 15kPa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3、6、9、14、19、2 4天测量创面深度 ,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的数目 ,计算增殖指数。结果 治疗后 1~ 19天 ,治疗组创面深度较对照组浅 (P <0 0 1) ;治疗后 1~ 6天 ,治疗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治疗后 1~ 3天 ,治疗组创面的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 ,VAC能快速启动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 ,缩短肉芽组织填平伤口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病理变化及其早期吻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史文进 李慧增 +3 位作者 孙远 杨军 柳凤轩 闫晓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 将犬随机分成A(即时 )组、B(72h)组 ,采用KTY 0 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炸伤 ,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本... 目的 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 将犬随机分成A(即时 )组、B(72h)组 ,采用KTY 0 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炸伤 ,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本行光镜观察 ,并且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 ,术后 1周至 3月取各血管吻合口处组织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A组距创缘 3cm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 ,动脉内弹力膜大部分消失 ;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均失败。B组距创缘 3cm处血管内膜较完整 ,内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内弹力膜部分恢复 ;1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成功 12例。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后 3d ,伤区外 3cm血管基本恢复正常 ,此时行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有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爆炸伤 血管 病理学 吻合 皮瓣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白振西 顾晓明 +4 位作者 李兵仓 王昭领 周树夏 雷德林 刘彦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 :研究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15只犬随机分为A(6h)组、B(72h)组。采用雷管爆炸模拟爆炸性武器产生的冲击波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爆炸破片 ,在同步系统控制下致犬左咬肌区破 -冲复合伤软组织缺损。A组伤后... 目的 :研究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15只犬随机分为A(6h)组、B(72h)组。采用雷管爆炸模拟爆炸性武器产生的冲击波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爆炸破片 ,在同步系统控制下致犬左咬肌区破 -冲复合伤软组织缺损。A组伤后 6h初次清创后组织缺损立即用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 ,B组伤后 72h二次清创后同样方法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A组 3例均失败。B组 12例 ,成功 9例 ,皮瓣成活率 75 %。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经初期清创、72h二次扩创早期修复是可行的 ,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是早期修复该种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爆炸伤 软组织缺损 早期修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VAC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望舟 李金清 +3 位作者 李学拥 陈绍宗 李跃军 吕小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爆炸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爆炸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创面伤后前2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3d,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15kPa负压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4和19d取创面活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倍比稀释,在血琼脂糖平板上37℃孵育24h,进行细菌计数,并对每份标本的200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计算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结果:治疗前创面中的细菌数高达107,VAC治疗后3d,治疗组细菌数迅速下降到(1.91±0.245)×105cfu/g,治疗后6d降至(0.51±0.120)×105cfu/g.对照组创面内的细菌数下降缓慢,在治疗后9d降至(19.54±3.67)×105cfu/g;治疗后19d仍高达(3.26±0.83)×105cfu/g,治疗后1~19d,治疗组创面内的细菌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前两组创面革兰氏阳性(G+)细菌比例在31%~36%之间;治疗后治疗组创面革兰氏阳性细菌比例逐渐增高,6d增至(55.58±2.98)%,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中G+细菌的比例在治疗后1~19d始终维持在30%~40%,明显较治疗组低(P<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VAC能有效地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且能降低创面内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伤口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3 位作者 李学拥 王锐 许龙顺 李跃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臂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VAC治疗组。两组创面伤后前3d均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臂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VAC治疗组。两组创面伤后前3d均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3天,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用-15kPa压力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创面在治疗1~3d,创面面积逐渐扩大,创面深度持续加深,而治疗组治疗后1~3d创面面积开始缩小,创面深度变浅;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和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天增殖指数和血管内皮细胞数增高;对照组的增殖指数于治疗后第3天增高,治疗后1~6d血管内皮细胞数均较低;治疗后两组创面增殖指数和血管内皮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VAC能明显减轻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血管生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望舟 李金清 +1 位作者 陈绍宗 李学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目的 :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 5~ 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 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 3d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 ... 目的 :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 5~ 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 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 3d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 3d ,对照组油纱布换药 ,治疗组用 1 5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 ,3,6 ,9,1 4 ,1 9,2 4d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 .结果 :VAC治疗后 1d创面中即有大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 ,治疗后 3d开始下降 .而对照组创面在治疗后 9d开始才有VEGF的大量表达 ,并在治疗后 1 4d开始下降 .VEGF的受体flk 1的表达 ,治疗组创面在治疗后 1d开始即大量表达 ,治疗后 6d开始下降 ,对照组创面在 9d开始大量表达 ,治疗后 1 9d逐渐下降 .结论 :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的生成可能与其促进VEGF和f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狗冲击伤复合破片伤时肺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建钊 杨志焕 +3 位作者 王正国 尹友国 冷华光 刘大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本研究主要观察了狗中度冲击伤、高速破片伤及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伤后24h肺的大体解剖,光镜与电镜的改变。结果表明,狗肢体高速破片伤对中度冲击伤肺损伤具有加重作用,伤情大致可以加重1个等级。
关键词 爆炸伤 创伤 枪弹 病理学 肺损伤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山爆破飞石伤人事故风险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贾玉洁 马欣 +1 位作者 石金泉 叶蓬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通过对矿山爆破中飞石伤人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了飞石伤人的致因,建立了爆破飞石伤人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风险分析和演算,得出了影响爆破飞石伤人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控制这些因素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爆破飞石 伤人事故 事故树 层次分析法 风险分析
下载PDF
榴弹爆炸时的绵羊胸部创伤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兵仓 张良潮 +8 位作者 陈志强 刘鲁岳 李曙光 刘江 孙忠良 谷春光 王安 孙伟 徐国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90-793,共4页
目的 研究榴弹致胸部创伤的特点和规律 ,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电启动引爆离地面 7m高的榴弹 ,将 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 6~ 4 8m处 ,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 胸部破片伤的发... 目的 研究榴弹致胸部创伤的特点和规律 ,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电启动引爆离地面 7m高的榴弹 ,将 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 6~ 4 8m处 ,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 胸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 4 4 .4 4 %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31.2 5% ,伤后 6h时达56.2 5% ,以后增加不明显 ;盲管伤、贯通伤和切线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2 2 .2 2 %、16.67%和 5.56% ;肺冲击伤的发生率为 55.55% ;心脏被直接击中的机率为 5.56% ;肋骨骨折严重 ,胸腔积血多 ,分占胸部创伤动物的 31.2 5%和 87.5%。结论 破片击中胸部的机率高 ,胸壁穿透伤多 ,伤情严重 ,多在伤后 6h以内死亡 ;肺脏不但可被破片直接击中 ,也以更高的比例发生冲击伤。因而救治时不仅要早 ,也要注意检查和处理肺冲击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爆炸伤 破片伤 冲击伤
下载PDF
爆炸伤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和TGF-β所起的作用和重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新勇 方驰华 +2 位作者 张丽芸 左大明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4-84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湿热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对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湿热环境下战伤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湿热环境爆炸伤... 目的通过研究湿热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对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湿热环境下战伤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湿热环境爆炸伤创面的动物模型,收集伤后4、24、48h和5、7、14、21、28d创面渗液。采用明胶酶谱法和ELISA法,分别对创面MMP-9和TGF-β进行检测。结果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和TGF-β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48h为高峰,TGF-β伤后7d出现第二高峰,伤后2周两者水平下降,并且出现分离现象。创面给予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的干预,在早期无明显作用,但在后期,即伤后2周,可以降低MMP-9、上调TGF-β的水平。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早期MMP-9和TGF-β水平上升促进了创面细胞的迁移,有利于创面炎性坏死组织的清除,可能是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而MMP-9水平的过度升高,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合理外用TIMP对促进延迟愈合创面的愈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伤口愈合 金属蛋白酶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湿热环境
下载PDF
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鹏 薛云 +4 位作者 葛宝丰 陈克明 赵东华 韩桂秋 王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评估有发明专利的自制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专利号:ZL200920168550.9)对爆炸创面的引流效果,为开发战伤早期救治装备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健康长白猪8头,体质量50kg左右,用电雷管紧贴双侧臀部皮肤,造成16个损伤程度相当的爆炸创面,... 目的评估有发明专利的自制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专利号:ZL200920168550.9)对爆炸创面的引流效果,为开发战伤早期救治装备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健康长白猪8头,体质量50kg左右,用电雷管紧贴双侧臀部皮肤,造成16个损伤程度相当的爆炸创面,左右创面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室外暴露3h后进行清创,实验组用封闭负压引流处理,负压值维持在-(50±5)kPa;对照组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分别于清创前、清创后和3d后进行大体观察、细菌学计数、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和采集病理学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创面细菌数为(7.82±0.55)×103 CFU/g,对照组为(1.07±0.14)×106 CFU/g,两组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82.13±2.14)mg/g,对照组(39.76±4.37)mg/g,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创面清洁,较对照组有更丰富的新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管腔和成纤维母细胞,坏死组织明显减少。结论该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本实验中爆炸伤愈合方面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 爆炸伤 设备设计 专利
下载PDF
狗中度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建钊 杨志焕 +1 位作者 王正国 冷华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4年第3期133-135,190,共4页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狗中度冲击伤复合单侧后肢高速破片伤的致伤特点。结果表明,冲击伤,破片伤及两者复合伤后PaO_2均有降低,而PAP则有所升高,以复合伤后变化的幅度最大。且复合伤后24h肺体指数与肺含水率明显高于冲击伤后及破片伤后。形...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狗中度冲击伤复合单侧后肢高速破片伤的致伤特点。结果表明,冲击伤,破片伤及两者复合伤后PaO_2均有降低,而PAP则有所升高,以复合伤后变化的幅度最大。且复合伤后24h肺体指数与肺含水率明显高于冲击伤后及破片伤后。形态学的改变显示:复合伤动物多数发生重度肺损伤,冲击伤动物多数为中度肺损伤,而破片伤动物仅少数出现轻度肺损伤。结果提示:狗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中度冲击伤的肺损伤具有加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破片伤 冲击伤复合破片伤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早期吻合的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文进 李慧增 +3 位作者 孙远 杨军 柳凤轩 闫晓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15-17,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 :将犬随机分成A (即时 )组、B(72h)组 ,采用KTY - 0 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 ,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 目的 :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 :将犬随机分成A (即时 )组、B(72h)组 ,采用KTY - 0 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 ,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本行光、电镜观察 ,并且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 ,术后 1周~ 3月切取各血管吻合口处标本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A组距创缘 3cm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 ,平滑肌细胞变性 ,动脉内弹力膜大部分消失 ;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均失败。B组距创缘 3cm处血管内膜较完整 ,平滑肌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内弹力膜大部分恢复 ;1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成功 12例。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后 3d ,伤区外 3cm血管开始恢复正常 ,此时行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有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爆炸伤 血管早期吻合 病理学
下载PDF
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德林 王昭领 +6 位作者 周树夏 李兵仓 张良潮 白振西 吴国萍 李丹 王彦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 :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 ,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方法 :采用雷管作爆炸源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 ,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 ,建立致伤模型。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 ,由破片发射触发。由破片对犬颌面... 目的 :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 ,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方法 :采用雷管作爆炸源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 ,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 ,建立致伤模型。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 ,由破片发射触发。由破片对犬颌面部致伤 ,雷管悬于弹着点上方 ,爆距设计为 5、10、15cm。记录致伤参数 (撞击速度、能量吸收、体表压力 ) ,观察动物伤情。结果 :该模型能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的爆炸伤 ,爆炸冲击波压力随爆距减小而急剧升高。犬颌面部伤情严重。损伤范围广 ,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 ,损伤程度随能量吸收与冲击波压力的升高而加重。结论 :该破冲复合伤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 ,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研究。颌面部爆炸伤具有伤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爆炸伤 冲击伤 枪弹伤 破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杏玲芝 张华 +2 位作者 陆皓 焦耿军 王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10-12,24,共4页
目的构建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拟... 目的构建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拟订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1,判断系数为0.88,熟悉系数为0.74;最终确定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包括I级指标3条、Ⅱ级指标30条,I级、Ⅱ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91、0.476,协调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可为临床护士开展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爆炸伤缺损创面 健康质量 护理评价研究 Delphi法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对犬脑干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立军 张光霁 +6 位作者 朱诚 卢亦成 白如林 江基尧 周萍 李兵仓 赖西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爆炸冲击波对犬脑干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冲击伤组。根据爆炸源与颅骨表面的距离将冲击伤组随机分为 15、2 5和 35 cm三个亚组。用高频电子压力传感器记录冲击波的压力参数 ,并经压力放大器... 目的 :研究爆炸冲击波对犬脑干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冲击伤组。根据爆炸源与颅骨表面的距离将冲击伤组随机分为 15、2 5和 35 cm三个亚组。用高频电子压力传感器记录冲击波的压力参数 ,并经压力放大器放大进行分析。伤后持续观察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心率的改变 ,伤后 1h电镜观察犬脑干超微结构的改变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干延髓区域 TNF-α 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电镜下可见神经元肿胀、神经胶质细胞胶样变性和髓鞘板层结构不清等脑干超微结构变化。所有致伤动物伤后即刻出现心动过缓和呼吸暂停等脑干抑制现象。脑干区脑组织内 TNF-α m 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呼吸暂停时间与脑干区脑组织内 TNF-α m 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爆炸冲击波可导致脑干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枪击 冲击伤 脑干 超微结构 肿瘤坏死因子 爆炸冲击波
下载PDF
便携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对家猪爆炸伤模型创面的引流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杏玲芝 张华 +2 位作者 王东红 焦耿军 王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估自制的便携式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装置对家猪爆炸伤模型创面的引流效果。方法遴选市售健康5~6个月龄家猪4头,雌雄各半,体质量35~40kg,将雷管植入双侧后肢肌肉组织发达处,制造8个爆炸创面,配对分成观... 目的评估自制的便携式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装置对家猪爆炸伤模型创面的引流效果。方法遴选市售健康5~6个月龄家猪4头,雌雄各半,体质量35~40kg,将雷管植入双侧后肢肌肉组织发达处,制造8个爆炸创面,配对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室外暴露创面4h后进行清创,观察组给予彻底清创,VSD装置处理;对照组彻底清创后,无菌纱布覆盖。分别于暴露创面4h,治疗3、7d后对伤口大体判断疗效,观察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爆炸4h后,两组实验对象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观察组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大体判断疗效观察较对照组创面清洁、无异味,触之易出血,创面有大量的颗粒状肉芽组织,创面周缘无明显的水肿和继发性坏死组织。结论自制便携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家猪爆炸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显著,且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爆炸伤 动物实验 护理
下载PDF
成批烧伤患者的综合救治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传吉 邓兴旺 +2 位作者 李俊 张龙 金少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化工企业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方法与应对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成批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3年1月—2006年12月循常规接诊与抢救治疗程序,设为历史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1月12月为治疗组,治疗中... 目的总结分析化工企业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方法与应对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成批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3年1月—2006年12月循常规接诊与抢救治疗程序,设为历史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1月12月为治疗组,治疗中采用程序化组织管理方案,给予化学烧伤及烧冲复合伤的个性化治疗,包括预防性气管切开、全身支持与局部治疗、手术植皮等。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平均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休克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共收治22批37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0批183例,治疗组12批195例。2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95.36%与88.52%)(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比对照组:4.61%与11.48%)。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89.46±11.42)d比对照组(101.27±13.95)d;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51.64±14.32)d比对照组(66.04±16.84)d;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42.83±15.50)d比对照组(66.77±19.34)d;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94例(48.21%),创面愈合时间(26.12±4.31)d,对照组患者89例(48.63%),创面愈合时间为(26.71±4.12)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组织管理结合整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能够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死亡率、休克及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更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批烧伤 化学烧伤 烧冲复合伤 创面 治疗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从纪 李慧增 +2 位作者 周树夏 杨军 黄庆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KDR的表达和变化 ,探讨 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以DTY- 0 4型雷管为爆炸源 ,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 目的 :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KDR的表达和变化 ,探讨 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以DTY- 0 4型雷管为爆炸源 ,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 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 6 h、1、2、3、5、7d伤口组织中 VEGF及其受体 KDR的表达 ,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 :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 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 ,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 ,差异明显 ,伤后第 3天开始 ,差异非常显著(P<0 .0 1) ,伤后 7d达峰值。 VEGF受体 KDR的表达则在伤后 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伤后 5~ 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 :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 ,其受体 KDR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 ,说明 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 ,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爆炸伤 早期愈合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肺冲击伤转化研究——历史、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策 蒋建新 +1 位作者 王正国 庄茁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1-5,8,共6页
冲击伤是火药、炸药等易燃、易爆品发明的副产物。肺脏作为爆炸冲击致伤中最易受累的空腔脏器,是临床冲击伤诊治的重点。与普通急性肺损伤相比,肺冲击伤在致伤原因、病理生理反应、诊治和防护、转归和预后等方面,有其特定表现形式与制... 冲击伤是火药、炸药等易燃、易爆品发明的副产物。肺脏作为爆炸冲击致伤中最易受累的空腔脏器,是临床冲击伤诊治的重点。与普通急性肺损伤相比,肺冲击伤在致伤原因、病理生理反应、诊治和防护、转归和预后等方面,有其特定表现形式与制约瓶颈。既往依据伤员症状、体征、影像学、血气分析,在肺冲击伤诊治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然而,鉴于当前安全形势和生产、生活潜在爆炸风险,爆炸物种类、理化性质、爆炸当量以及爆炸现场的复杂空间分布为肺冲击伤的诊治与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创伤救治水平显著提升背景下,肺冲击伤伤员在诊治上对基于疗效和后期康复的个体化诊治需求尤为迫切,对肺冲击伤高效防护新措施渐趋关注。因此,笔者在系统回顾肺冲击伤流行病学规律基础上,从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高效防护三方面概述肺冲击伤转化研究现状,并基于瓶颈问题提出愿景和展望,以期从转化医学视角分析肺冲击伤的历史、现状,探究肺冲击伤理论成果向精准治疗和高效防护转化的可行性,尝试从既往定性诊治转化为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的个体化诊治,旨在为肺爆炸冲击伤精准救治和防护范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冲击伤 创伤和损伤 冲击耗散 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 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