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of Seismic Waves Induced in Underwater Rock by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xiong Wang Wen-bin Gu +3 位作者 Ting Liang Shou-tian Zhao Peng Chen Liu-fang Y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All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operations generate seismic waves.However,due to a lack of suitable vibration sensing instruments,most studi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have been limited to shorelines n... All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operations generate seismic waves.However,due to a lack of suitable vibration sensing instruments,most studi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have been limited to shorelines near construction areas or wharfs,whereas compar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beerconducted on the larger seafloor itself.To address this gap,a seafloor vibration sensor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at consists of an autonomous acquisition storage terminal,soft-ware platform,and hole-plugging device that was designed to record the blasting vibration intensities received through submarine rocks at a given measurement point.Additionally,dimension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derive a predictive equation for the strength of blast vibrations that considered the in fluence of the water depth.By combining reliable vibration data obtained using the sensor system in submarine rock and the developed predictive equation,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water depth was ar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measured vibration strength.The results using the newly derivedequation were compared to those determined using the Sadowski equation,which is commonly used on land,and it was found that predictions using the derived equation were closer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ith an average error of less than 10%,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developed sensor system and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basis was deemed suitable for studying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submarine seismic waves generated by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wave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blasting vibration Dimensional analysis induced seismicity
下载PDF
爆破振动作用下含断层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2
作者 李屹 夏祥生 +4 位作者 徐继业 张良兵 黄永辉 李源源 张智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30,共5页
依据施加爆破地震波后含断层边坡稳定性模拟计算结果,研究了爆破振动作用下不同断层厚度边坡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在边坡坡表及断层区域传播时存在高程放大效应;断层厚度越大,爆破地震波衰减越快;随着断层厚度增加,... 依据施加爆破地震波后含断层边坡稳定性模拟计算结果,研究了爆破振动作用下不同断层厚度边坡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在边坡坡表及断层区域传播时存在高程放大效应;断层厚度越大,爆破地震波衰减越快;随着断层厚度增加,边坡在爆破振动作用下产生的位移逐渐增大,整体抵抗变形能力变小;爆破振动作用下不同断层厚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差异明显,断层厚度2~8 m时边坡稳定性呈持续快速降低趋势,断层厚度超过8 m后边坡稳定性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动力响应 边坡 断层厚度 边坡稳定性 爆破振动
下载PDF
隧道爆破地震下输气管道动力响应数值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爽英 杨立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4-271,共8页
为合理确定爆破地震作用下埋地输气管道安全振动控制标准,明确管道运行参数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以下穿既有输气管道的隧道爆破工程为背景,基于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模拟方法和正交试验原理进行输气管道动力响应数值试验,按照极差分析方... 为合理确定爆破地震作用下埋地输气管道安全振动控制标准,明确管道运行参数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以下穿既有输气管道的隧道爆破工程为背景,基于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模拟方法和正交试验原理进行输气管道动力响应数值试验,按照极差分析方法确定埋地管道直径、厚度、管道埋深、管道与隧道净距、运行内压等5个因素对管道应力与振速响应特征的影响次序.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最大主应力峰值主要受管道内压、壁厚影响,并与管道内压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爆破地震作用下运行内压为7 MPa管道的最大主应力峰值为290.73 MPa,其最大拉应变为0.001 4,小于管材的极限弹性应变0.002 3;输气管道的动力响应特征主要与管道的结构有关,爆破地震引起的管道动应力小于管道容许应力的6%;输气管道的最大动应力可采用空管的动态最大主应力峰值与其有压时的静态主应力的叠加值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 爆破地震波 埋地输气管道 正交数值试验 动力响应 运行内压
下载PDF
太子矶航道水下钻孔爆破地震波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冬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50-353,共4页
以长江太子矶航道疏浚爆破工程为例,通过对其爆破地震波的测试与分析,得出爆破振动速度的衰减经验公式,提出爆破振动速度安全判据及不同状态下的最大允许药量,并依据实测数据评估了水下钻孔爆破对长江大堤的影响。
关键词 水下钻孔爆破 爆破地震波 水中冲击波 地基液化
下载PDF
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及衰减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启栋 卢文波 +2 位作者 杨招伟 严鹏 陈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179,共13页
借助极化偏振分析方法,针对一组现场爆破实验,分析了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比较了不同波的衰减特征及各自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光面爆破的内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中不同波的相对量值及主导波的类... 借助极化偏振分析方法,针对一组现场爆破实验,分析了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比较了不同波的衰减特征及各自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光面爆破的内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中不同波的相对量值及主导波的类型均会随测点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爆源特性和沿传播路径的不同衰减共同决定波的成分构成及演化,各测点的优势振动方向也与波的成分构成密切相关。对于水平光面爆破,在光爆孔平面上,P波的影响可忽略,S波主要在竖直向振动,R波对水平及竖直向的振动均有贡献,其中水平向的振动主要由R波引起,而S波的竖直向振速在近区远高于R波,但归因于S和R波的不同衰减,R波在距离爆源22.5 m/kg^1/2(58~67 m)处开始主导竖直向的振动;在光爆孔平面外,P波的影响不可忽略,且在特定位置会成为优势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光面爆破 爆破振动 爆破地震波 成分构成 衰减特征
下载PDF
考虑爆源特征的岩石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波型与组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启栋 卢文波 +3 位作者 冷振东 王亚琼 周海孝 张士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0-2844,共15页
爆破地震波通常由压缩波(P波)、剪切波(S波)和瑞利面波(R波)等共同组成,但现有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和安全判据研究中并未区分波型和组分。采用一种基于偏振方向预判的爆破地震波波型判别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形状药包的... 爆破地震波通常由压缩波(P波)、剪切波(S波)和瑞利面波(R波)等共同组成,但现有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和安全判据研究中并未区分波型和组分。采用一种基于偏振方向预判的爆破地震波波型判别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形状药包的爆源特征及其激发的波型;结合现场爆破试验,分析了垂直单孔、水平光爆孔和边预裂孔3种典型爆破孔诱发地震波的波型与组分,探讨了不同爆破孔的爆源特征与力学作用机制,并对特定位置处的主导作用波型进行了预判。结果表明:垂直单孔的爆源可近似为短柱药包的延时叠加,地表爆破振动同时包含P、S和R波的贡献,随着爆心距增大,S波逐渐偏离其优势辐射方位,而P波主要作用于水平径向振动,R波将主导竖直向振动;水平光爆孔和边坡预裂孔均属轮廓爆破孔,二者力学作用机制相似,以轮廓面上的法向荷载为主,且轮廓面上的爆破地震波主要由S和R波组成,而P波的作用比较微弱,随爆心距增大,R波将成为主导作用波型,但轮廓面外P波的作用则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爆破 爆破地震波 爆源特征 波型与组分 主导作用波型
下载PDF
大型地下洞室上层爆破开挖对下层围岩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涂颖 杨建华 代金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114,共5页
某地下实验厅采用上、下层同时爆破开挖,最后进行贯通的开挖施工方案。采用现场爆破试验监测的手段,研究了上层水平钻孔爆破开挖时下层围岩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及频率特性,分析了上层爆破开挖对下层围岩动力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 某地下实验厅采用上、下层同时爆破开挖,最后进行贯通的开挖施工方案。采用现场爆破试验监测的手段,研究了上层水平钻孔爆破开挖时下层围岩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及频率特性,分析了上层爆破开挖对下层围岩动力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地下洞室上层水平钻孔爆破开挖时,爆炸地震波能量主要向下层岩体传播,致使下层洞室顶拱处的振动速度大于上层底板相同距离处的振动速度;爆破振动主要以剪切波(SV波)的形式向下层岩体传播,下层洞室围岩在平行于炮孔纵轴向(实验厅纵轴向)方向上的振动速度最大;由于上层的爆破振动以体波的形式在岩体内向下层传播,下层围岩的振动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围岩振动特性 爆破开挖 爆炸地震波 振动频率
下载PDF
岩石钻孔爆破中Rayleigh波的形成机制与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启栋 卢文波 +3 位作者 范勇 杨御博 周海孝 冷振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基于柱状药包爆源特征的分析,从曲面体波在自由表面反射的角度,阐明岩石钻孔爆破中R波的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借助三维动力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无限和半无限空间中柱状药包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波型与组分,研究R波的形成过程与演化特性,并开... 基于柱状药包爆源特征的分析,从曲面体波在自由表面反射的角度,阐明岩石钻孔爆破中R波的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借助三维动力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无限和半无限空间中柱状药包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波型与组分,研究R波的形成过程与演化特性,并开展现场爆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R波由爆源激发的曲面体波在地表面反射形成,且随震中距r增大而逐渐形成,在r约0.6h(h为炸药源埋深)处开始形成,当r超过约2.0h时,可识别到微弱的R波运动,当曲面体波的入射角超过一定临界角(r约为5.0h)时,R波充分形成且可被明显识别;岩石钻孔爆破中,随着r增大,爆源激发的P波逐渐向水平向偏转,将主要贡献于水平向的振动,爆源激发的S波逐渐偏离其优势辐射方位,R波充分形成时,S波的分量很微弱且易被R波覆盖,在r超过(25.0~35.0)h时,R波将主导竖直向的地表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爆破 钻孔爆破 爆破地震波 RAYLEIGH波 形成机制 演化特性
原文传递
垂直孔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启栋 卢文波 +2 位作者 杨招伟 陈明 严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7,共10页
明确爆破振动中波的成分构成及不同波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与控制爆破振动。针对一组垂直单孔爆破试验,借助地震学中极化偏振分析的方法,研究垂直孔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其演化规律,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波影响作用分区的概念... 明确爆破振动中波的成分构成及不同波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与控制爆破振动。针对一组垂直单孔爆破试验,借助地震学中极化偏振分析的方法,研究垂直孔爆破诱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其演化规律,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波影响作用分区的概念,并分析各区域主导波的类型。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中各种波的相对量值并非定值,主导波的类型会随波成分的演化发生改变,且某点的优势振动方向也与波的成分构成密切相关。对于垂直孔爆破,P波在近、远区均为重要成分,且其主要作用于水平向的振动;S波仅为近区(r<2.3h,r为到炮孔轴线的距离,h为药包的埋深)的主导波,其在远区的作用可忽略;R波逐渐成长发育,于r=5h处发育明显,且在r=(43~45)h后主导竖直向的振动。爆破振动中波成分的演化有其自身特性,地震学中的常规认识并非全适用于爆破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垂直孔爆破 爆破地震波 成分构成 演化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