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eak Futures
1
作者 Passy Mubalama 《ChinAfrica》 2013年第5期38-38,共1页
THE children of deceased police and army officers in North Kivu Province, east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 have found themselves forced into the army in order to support their families. These children of... THE children of deceased police and army officers in North Kivu Province, east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 have found themselves forced into the army in order to support their families. These children often inherit their careers from their late fathers, and must take on these positions so their families can surv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 bleak Futures
下载PDF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增 龙瑞翠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0,共9页
《荒凉山庄》作为狄更斯的核心之作,清晰而完美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早中期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狄更斯通过全面塑造当时社会中的三个典型阶级实现了一种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的完美契合。本文试图从具体文本出发,以人物阶级身份为基点分析当... 《荒凉山庄》作为狄更斯的核心之作,清晰而完美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早中期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狄更斯通过全面塑造当时社会中的三个典型阶级实现了一种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的完美契合。本文试图从具体文本出发,以人物阶级身份为基点分析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和行为风貌。这一时期的三个阶级之间在进行着一场无声无息却意味深远的伦理道德“互动”。一方面是贵族伦理道德继续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社会所承认的官方的文化参照系。另一方面,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无产阶级仍是一个被压制的沉默阶级,是社会中的失语者。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批判了那个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也在评述着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荒凉山庄》 贵族阶级 中产阶级 无产阶级 道德伦理
下载PDF
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掖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悲剧理论有一种内质的契合,同时又深受传统文化泽被和民族审美风格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生存悲剧 悲剧意识 传统文化 苍凉美
下载PDF
宋画中的唐代诗人图像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
4
作者 沈亚丹 杨光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唐代诗人形象及诗句是宋代绘画的重要题材,而宋代绘画则参与着唐诗的评价、阐释和传播。宋画对于唐代"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表现,抓住了唐代诗歌审美的三个重要维度,即释之禅意、道之仙... 唐代诗人形象及诗句是宋代绘画的重要题材,而宋代绘画则参与着唐诗的评价、阐释和传播。宋画对于唐代"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表现,抓住了唐代诗歌审美的三个重要维度,即释之禅意、道之仙侠和儒之忧患,也揭示出宋代绘画创作和文学史的高度契合。宋人对于"看云"意象的描绘,突出了王维诗歌的核心意象——"空",并将之直观化。而中国艺术史上的李白和杜甫的经典形象与图式也在宋代得以巩固。宋人对于柳宗元"寒江独钓"意境的描绘,显示了宋人对于荒寒意境的推崇。相对于其他西方语言,汉语本身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汉语诗歌更为广阔的语义空间,为汉语诗歌的图像呈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美术创作 唐代诗人图像 王维 李白 杜甫 荒寒意境
下载PDF
悲剧人生 苍凉最美——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 被引量:4
5
作者 袁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文章以具体分析她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为基础,借鉴小说叙事学及有关悲剧美学思想,发掘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从而展示张爱玲精到巧妙地处理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文章以具体分析她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为基础,借鉴小说叙事学及有关悲剧美学思想,发掘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从而展示张爱玲精到巧妙地处理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才能,达到她对"苍凉"意味的永恒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 叙事 苍凉
下载PDF
张爱玲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耀农 李玉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三)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四)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生感悟 苍凉 美丽 小说创作
下载PDF
南中国士,岭海词宗:论詹安泰词——兼论“民国四大词人”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大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素有"南中国士,岭海词宗"之称的詹安泰,于毕生建构"词学学"的同时,特别对生辣、苍质、奇横等概念予以阐发和鼓扬,并以"百叠词心不可磨"的手笔铸成了自己特异的风格与卓绝的成就,理应厕身"民国四大词... 素有"南中国士,岭海词宗"之称的詹安泰,于毕生建构"词学学"的同时,特别对生辣、苍质、奇横等概念予以阐发和鼓扬,并以"百叠词心不可磨"的手笔铸成了自己特异的风格与卓绝的成就,理应厕身"民国四大词人"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四大词人 詹安泰 生辣 苍质 奇横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新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6-81,共6页
张爱玲小说的讽刺中渗透着的苍凉气息,时代、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影响,是这种独特审美情致形成的原因。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对乖讹的展现,苍凉的底色的铺设以及独特情致的追求上。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讽刺 苍凉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风格 被引量:4
9
作者 余逊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张爱玲小说独树一帜、不同凡俗。文章从题材、人物、意象、视角、手法、语言等六个方面对其风格进行了阐述 ,认为“苍凉”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艺术风格 题材 意象 艺术手法 文学语言
下载PDF
爱情与亲情的消解——张爱玲作品“苍凉”意蕴的集中体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秀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6-78,共3页
对情爱神话的解构,是张爱玲小说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其作品写的不是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没有圆满的结局,更多的是权衡利弊的交易,爱情像影子一样没有份量,金钱是缔结婚姻的主要的衡量标尺。无爱的婚姻生活,构成了张爱玲小说中人物普遍的... 对情爱神话的解构,是张爱玲小说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其作品写的不是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没有圆满的结局,更多的是权衡利弊的交易,爱情像影子一样没有份量,金钱是缔结婚姻的主要的衡量标尺。无爱的婚姻生活,构成了张爱玲小说中人物普遍的生存状态。张爱玲不仅颠覆爱情神话,对人世间其它诸种情感,也持否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创作 小说作品 “苍凉”意蕴 爱情 亲情 情爱神话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雨意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超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3,共7页
张爱玲小说大量运用雨意象,其小说的雨意象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学雨意象的原型意义,又具有个性特征:把古代文学中雨意象所表现的悲愁感情和男欢女爱两大内容整合起来,寓示了女性愁惨的情欲;雨意象与人物的遭际命运交浃浑融,揭示了人生苍凉... 张爱玲小说大量运用雨意象,其小说的雨意象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学雨意象的原型意义,又具有个性特征:把古代文学中雨意象所表现的悲愁感情和男欢女爱两大内容整合起来,寓示了女性愁惨的情欲;雨意象与人物的遭际命运交浃浑融,揭示了人生苍凉的小说主旨;雨意象自身所具有的凄凉阴郁况味与小说所蕴含的感情和思想构成和谐的整体,从一个侧面造就小说荒凉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雨意象 愁惨的情欲 苍凉的人生 荒凉的风格
下载PDF
论狄更斯小说的狂欢化特征及狂欢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32-136,140,共6页
狄更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消解精英意识、颠覆既成叙述模式和传统审美原则,其小说打破了等级制度对人们行为、语言、姿态、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束缚,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狂欢式场景、狂欢化语言风格、狂欢化人物形象等狂欢... 狄更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消解精英意识、颠覆既成叙述模式和传统审美原则,其小说打破了等级制度对人们行为、语言、姿态、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束缚,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狂欢式场景、狂欢化语言风格、狂欢化人物形象等狂欢要素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通过狂欢化的描写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狄更斯全面讽刺、揶揄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艺术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阴暗面,同时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寄托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欧洲文学 现实主义作家 狄更斯 《荒凉山庄》 巴赫金 狂欢化 狂欢精神
下载PDF
亲情爱情:千疮百孔——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锦鸿 刘雪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在小说中,悲剧意识则主要表现在爱情悲剧、亲情悲剧及人性悲剧上;而悲剧意识对于...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在小说中,悲剧意识则主要表现在爱情悲剧、亲情悲剧及人性悲剧上;而悲剧意识对于张爱玲小说批判男权文化、唤醒女性意识及形成苍凉风格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她人生经历与一系列悲剧小说的探究,人们可以更多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可以对亲情、爱情、婚姻、人生及人性等诸多涉及人类精神实质领域的永恒话题作深刻思考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悲剧意识 亲情爱情 苍凉
下载PDF
论《荒凉山庄》两个叙述人的艺术手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立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2-44,共3页
《荒凉山庄》的两条故事线索是由两个叙述人分别讲述的。一个以作者的姿态作全知叙述,担当了德洛克夫人故事的铺陈和社会环境的全景介绍的任务;另一个则模拟书中女主人公埃丝特.萨默森的口吻,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讲述了荒凉山庄中埃... 《荒凉山庄》的两条故事线索是由两个叙述人分别讲述的。一个以作者的姿态作全知叙述,担当了德洛克夫人故事的铺陈和社会环境的全景介绍的任务;另一个则模拟书中女主人公埃丝特.萨默森的口吻,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讲述了荒凉山庄中埃丝特及其朋友的故事,体现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荒凉山庄》 叙述人 艺术手法
下载PDF
从互文性探索《荒凉山庄》的“进步”话语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红霞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5-47,50,共4页
通过以互文性为理论依据,采用托马斯.卡莱尔对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应论—"现金联结",对《荒凉山庄》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重新进行审视,揭示狄更斯既有力地批判了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 通过以互文性为理论依据,采用托马斯.卡莱尔对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应论—"现金联结",对《荒凉山庄》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重新进行审视,揭示狄更斯既有力地批判了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造了伊斯特和乔治这样的正面人物,作为对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哲学"的有力呼应。以此证明《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回应"进步"话语的又一部巨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凉山庄》 互文性 现金联结 人际关系 进步
下载PDF
悲凉之好与淡雅“享虐”——也品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之味” 被引量:1
16
作者 汲安庆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7-42,共6页
与传统的悲秋散文相比,虽然同是写残败之象,凄冷之境,悲凉之味,但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情感基调、审美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者悲秋,后者乐秋;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无奈,后者享受。在心物契合,谐调成趣的过程中,... 与传统的悲秋散文相比,虽然同是写残败之象,凄冷之境,悲凉之味,但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情感基调、审美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者悲秋,后者乐秋;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无奈,后者享受。在心物契合,谐调成趣的过程中,令人看到了"精神享虐"的影子。但这种精神性的享虐因为同时也指向了美、爱和别样的反叛,所以显得淡雅自洽,反而能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凉之味 享虐 物哀美
下载PDF
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世界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张爱玲小说以浓烈的悲剧意识为最大特点,她善于在悲凉的叙述中揭示人性的自私、虚伪、扭曲和变态。在平静的叙述中,她深长的叹息里透露出的是对匍匐在男权文化阴影下的传统女性的深切忧患。在缠绕不去的凄凉氛围中,塑造了男权社会中一... 张爱玲小说以浓烈的悲剧意识为最大特点,她善于在悲凉的叙述中揭示人性的自私、虚伪、扭曲和变态。在平静的叙述中,她深长的叹息里透露出的是对匍匐在男权文化阴影下的传统女性的深切忧患。在缠绕不去的凄凉氛围中,塑造了男权社会中一个焦虑压抑的女性群体与一个病态的男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男性群体 凄凉气氛
下载PDF
面子观与曹植的郁郁而终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光存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10,共3页
曹植在曹丕称帝前,个人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能得到极大的维护和保证;而曹丕称帝后及曹叡执政期间,曹植个人的积极面子得到的是虚伪的维护和认可,而个人的消极面子则受到极大的冒犯和侵害。智慧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对于真爱... 曹植在曹丕称帝前,个人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能得到极大的维护和保证;而曹丕称帝后及曹叡执政期间,曹植个人的积极面子得到的是虚伪的维护和认可,而个人的消极面子则受到极大的冒犯和侵害。智慧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对于真爱的追求被极端地压抑、知己被铲除,如此等等,使曹植备受煎熬,产生极大的性格分裂,找不到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导致郁郁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观 身份认同 郁郁而终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观苍凉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翠玲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40-41,共2页
:笔者认为 ,张爱玲小说悲观苍凉的基调源自其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意识 。
关键词 小说 悲观 苍凉
下载PDF
现代式的人生透视——读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柯洋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发表于1943年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跻身文坛的作品,已经初步显示出了张爱玲小说的独特性。作品在中国言情通俗小说的外衣之外,通过对作品主人公葛薇龙势在必然的毁灭过程的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包藏着作者对现代人生的... 发表于1943年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跻身文坛的作品,已经初步显示出了张爱玲小说的独特性。作品在中国言情通俗小说的外衣之外,通过对作品主人公葛薇龙势在必然的毁灭过程的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包藏着作者对现代人生的悲剧性理解。这里,同样也流露出一种张爱玲式的苍凉、荒凉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小说 现代人生 爱情 欲望 苍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