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lt Rheology of Poly(Lactic Acid)/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 Blends 被引量:2
1
作者 Kotiba Hamad Mosab Kaseem Fawaz Deri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1年第4期208-214,共7页
In this work,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 (lactic acid) (PLA),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polymer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molten state.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n a capillary rheometer. The effect... In this work,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 (lactic acid) (PLA),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polymer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molten state.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n a capillary rheometer. The effect of shear stress, temperature and blending ratio on the flow activation energy at a constant shear stress and melt viscosity of the blend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LDPE polymer blends are pseudo plastic in nature, where there viscos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hear stress. Also it was found the melt viscosity of the blend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LA content in the bl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 LDPE Polymer blendS melt VISCOSITY Flow ACTIVATION Energy
下载PDF
MELT BLENDS OF POLY (BUTYLEN TEREPHTHALATE) AND A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2
作者 何嘉松 卜文胜 +2 位作者 张洪志 郑淑昀 许向青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cone-plate and capillary rheometry an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rheological behavior,crystallization and morphology of poly (but...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cone-plate and capillary rheometry an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rheological behavior,crystallization and morphology of 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blends containing athermotropic LCP. The blend has zero entrance pressure loss, although the LCP has rather largeone. The viscosity curve of the blend lies between those of the LCP and PBT. The crystallizationof PBT is not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LCP together with no indication oftransester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ingredients. LCP spheres and ellipsoids with the size of 0. 5--1. 5 μm disperse in PBT matrix uniforml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viscosity ratio of the two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melt blend
下载PDF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nd Melting Behavior of POE-g-MAH Compatibilized PA11/POE Blends
3
作者 郭云霞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702-707,共6页
A new Nylon 11(PA11)/polyethylene-octene(POE) blends compatibilized by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mixture polyethyleneocten(POE-g-MAH) was prepared through melt blending method.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 A new Nylon 11(PA11)/polyethylene-octene(POE) blends compatibilized by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mixture polyethyleneocten(POE-g-MAH) was prepared through melt blending method.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nd melting behaviors of PA11/POE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e.The n values of PA11 blending with POE or POE-g-MAH are almost similar with pure PA11,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POE and POE-g-MAH on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PA11 crystal is slight.The overall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A11/POE blends are higher than ones of pure PA11 at the sam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but they decrease significantly when POE-g-MAH is added into PA11/POE blends.DSC heating curves of both PA11 and its blends exhibit two melting peaks,but the two melting peak become weaker when POE-g-MAH is add into PA11/POE blend systems.And the spherulite size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ddition of POE-g-MAH compared with pure PA11 and PA11/POE bl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11 POE-G-MAH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melting behavior blendS
下载PDF
硅酮粉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熔体纺丝加工性能
4
作者 刘杰 高阳 +2 位作者 秦升学 张弘斌 周海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熔体加工性能差的问题,应用硅酮粉,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对PE-UHMW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熔体加工时的流动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谱(EDS)表征了硅酮粉在PE-UHMW中的分布,并采用熔体速率测试、旋转流变...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熔体加工性能差的问题,应用硅酮粉,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对PE-UHMW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熔体加工时的流动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谱(EDS)表征了硅酮粉在PE-UHMW中的分布,并采用熔体速率测试、旋转流变测试,分析了硅酮粉含量对PE-UHMW熔体流动速率与流变性能的影响。对改性后的PE-UHMW采用熔体纺丝法制备了PE-UHMW单丝,并进行了拉伸强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硅酮粉的增加,其分散性逐渐变差,PE-UHMW熔体流动速率随硅酮粉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当硅酮粉质量分数达到4%,其熔体流动速率最高,复数黏度与储能模量最低,5%质量分数的硅酮粉在PE-UHMW基体中团聚较明显,改性后的PE-UHMW熔体流动性降低。熔体纺丝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E-UHMW可以通过普通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初生丝,经超倍热拉伸可以制备高强度单丝。当拉伸倍率为36时,质量分数3%的硅酮粉改性PE-UHMW单丝拉伸强度最高,可达1565MPa。因此综合考虑加工性能与单丝强度,采用质量分数3%的硅酮粉改性PE-UHMW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硅酮粉 熔融共混 熔体纺丝 拉伸强度
下载PDF
改性剂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何风 徐淳 +2 位作者 屈超 黄坤 甘巧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采用回收的牡蛎壳经高温煅烧改性后为增强填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为改性剂与高密度聚乙烯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使用电子万能拉力机、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结晶性能... 采用回收的牡蛎壳经高温煅烧改性后为增强填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为改性剂与高密度聚乙烯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使用电子万能拉力机、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改性剂以及牡蛎壳粉含量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牡蛎壳粉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改性剂可以很好改善牡蛎壳粉与高密度聚乙烯之间的相容性,当牡蛎壳粉的质量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粉 高密度聚乙烯 熔融共混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不同尺寸石墨烯增强PA66纤维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玉周 周玉庆 +2 位作者 刘佳鑫 李晨阳 周杰辉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为提高PA66的力学性能,以石墨烯(GN)为基础填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将GN均匀分散在SDBS的水溶液中,利用超声波粉碎技术,分别获得大尺寸(LGN)、中尺寸(MGN)、小尺寸(SGN)的GN,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尺寸以及不... 为提高PA66的力学性能,以石墨烯(GN)为基础填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将GN均匀分散在SDBS的水溶液中,利用超声波粉碎技术,分别获得大尺寸(LGN)、中尺寸(MGN)、小尺寸(SGN)的GN,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尺寸以及不同添加量的GN改性PA66,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添加不同尺寸的GN,质量分数0.1%的SGN加入时,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至6.34 cN/dtex,较纯PA66提高了12.8%。同时SGN改性PA66的相对结晶度提升最大,为40.2%,相较于纯PA66提高了19.6%;对于不同添加量的SGN,SGN质量分数为0.1%时,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力学性能提升最大。SGN的加入有利于异相成核,结晶速度相对加快。SGN改性PA66的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为421.7℃,较纯PA66提高了9℃左右,说明SGN与PA66基体间发生了界面相互作用,具有热失重的延缓效果,加入SGN后PA66不易发生热分解。认为:添加一定量SGN能够更好提升PA66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6 石墨烯 表面活性剂 熔融共混 改性纤维
下载PDF
导热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代瑞 高晓东 +2 位作者 曾宪奎 杨卫民 鉴冉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以及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趋向于精密化、小型化,对高性能聚合物导热材料及其制品的精度需求和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工艺较难使制品在满足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具备较好的物理性能。因此,如何在较少填料的情...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以及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趋向于精密化、小型化,对高性能聚合物导热材料及其制品的精度需求和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工艺较难使制品在满足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具备较好的物理性能。因此,如何在较少填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该过程中,挤出机螺杆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主要从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方面对提高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综述,包括熔融共混法、机械力诱导法等,这些方法解决了高聚物热导率低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这对指导制备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最后,对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表面改性 加工工艺 熔融共混
下载PDF
PET材料改性及加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瞿陈涛 廖秋慧 +2 位作者 唐宇泽 金圣哲 周易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材料的性能,课题组采用熔融共混法向PET中添加接枝弹性体POE-g-GMA,通过考察测试了不同添加量的接枝弹性体对PET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弹性... 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材料的性能,课题组采用熔融共混法向PET中添加接枝弹性体POE-g-GMA,通过考察测试了不同添加量的接枝弹性体对PET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弹性体POE-g-GMA体积分数的增大使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降低、拉伸性能略有下降。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改性后PET材料的承压性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接枝弹性体 熔融共混法 改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界面强化增容反应程度对PLA/PBAT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平 宋涛 +6 位作者 刘文秀 唐浩源 刘佳佳 朱露芳 宋杰 曹田 冯绍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具有不同环氧含量的界面增容剂(Joncryl ADR-4400和Joncryl ADR-4468)引入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物中,并采用转矩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流变仪、...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具有不同环氧含量的界面增容剂(Joncryl ADR-4400和Joncryl ADR-4468)引入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物中,并采用转矩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流变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研究界面增容反应程度对PLA/PBAT共混物微观分子链行为及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增容剂结构中的环氧基团通过与PLA和PBAT的羟基或羧基反应,在两相界面处形成微交联结构,增强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最终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宏观性能测试表明,与环氧当量较高的ADR-4400相比,ADR-4468的引入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微交联结构,界面相互作用更强,使PLA/PBAT/ADR-4468共混物中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至54.7℃。当ADR-4468添加量为0.75%时,PLA/PBAT/ADR-4468共混物拉伸强度达36.4 MPa,断裂伸长率达302%,缺口冲击强度可达9.6 kJ/m^(2),较未改性PLA/PBAT分别提高18%、560%和69%,材料刚韧平衡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界面增容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下载PDF
β成核剂和退火对rPP/r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牛茜炜 李迎春 +3 位作者 王文生 聂广 董红岭 孟庆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β成核剂(β-NA)添加到废旧聚丙烯(PP)/废旧聚乙烯(PE)(rPP/rPE)共混物中,制备了rPP/rPE/β-NA共混物,并对共混物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β-NA的含量以及退火对rPP/rPE/β-NA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含量为0.05%(rPP...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β成核剂(β-NA)添加到废旧聚丙烯(PP)/废旧聚乙烯(PE)(rPP/rPE)共混物中,制备了rPP/rPE/β-NA共混物,并对共混物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β-NA的含量以及退火对rPP/rPE/β-NA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含量为0.05%(rPP/rPE总质量的0.05%)的β-NA以及退火对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β-NA含量为0.05%时,rPP/rPE/β-NA和退火后rPP/rPE/β-NA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最大,较rPP/rPE的4.42 kJ/m^(2)和295.10%分别增加了31.22%,115.21%和120.14%,12.75%;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和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β-NA诱导PP出现β晶,退火后共混物中PE和β晶PP(β-PP)结晶度增加,α晶PP(α-PP)结晶度基本不变;热重测试表明,r PP/rPE/β-NA热稳定性下降,退火后热稳定性增加,这是因为β-PP热稳定性比α-PP差,而退火后晶体结构完善热稳定性增加;流变性能测试表明,rPP/rPE/β-NA和退火后的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降低,β-NA起到润滑的作用,退火后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增强;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退火后的共混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退火后的共混物冲击断面比退火前粗糙,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丙烯 废旧聚乙烯 退火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熔融共混法制备PP/PVDF疏水体系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辉 周威 +2 位作者 王绪德 郑鹏 张陵宁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系列PP/PVDF共混体系,讨论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牌号PVDF原料对PP/PVDF共混体系对纯水的接触角、对蛋白上样缓冲液的流挂性能,以及透光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DF含量的增加,PP/PVDF共混体系对纯水接触角呈...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系列PP/PVDF共混体系,讨论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牌号PVDF原料对PP/PVDF共混体系对纯水的接触角、对蛋白上样缓冲液的流挂性能,以及透光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DF含量的增加,PP/PVDF共混体系对纯水接触角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PVDF含量为10%时,共混体系对纯水的接触角达最大值为117°;当PP/PVDF共混体系中的PVDF含量相同(5%、15%、25%)时,利用牌号为710的PVDF制备的共混体系对纯水接触角最大,测试样条表面残留的蛋白上样缓冲液最少,牌号为720的次之,牌号为705的接触角最小,残留的蛋白上样缓冲液最多;而对于共混体系的透光率,则是利用牌号为705的PVDF制备的共混体系透光率最大,牌号为720的次之,牌号为710的透光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共混 聚丙烯 聚偏氟乙烯 疏水材料 结构和性能
下载PDF
高阻隔性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的制备及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梓绮 李雪 +1 位作者 尹昊 任迪峰 《饮料工业》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材料的最佳配比后,加工制得复合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ET)饮料包装瓶,并通过测定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量,以及紫外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对其进行阻隔性能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PEN30%wt、PET70%wt为最佳配比。制得的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与普通PET瓶相比,氧气阻隔性增加3.48倍,二氧化碳阻隔性增加7.36倍,水蒸气阻隔性增加2.25倍,除此之外,其紫外线阻隔性等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在常温下贮藏70d后,复合PEN/PET瓶对饮料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纯PET瓶。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改进了纯PET瓶的阻隔性较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EN 高阻隔性 熔融共混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布用磁性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的性能分析
13
作者 高天 孙辉 +1 位作者 于斌 杨潇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71-279,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随后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Fe_(3)O_(4)@SiO_(2)),再以聚乳酸(PLA)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采用扫...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随后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Fe_(3)O_(4)@SiO_(2)),再以聚乳酸(PLA)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共混材料的形貌、结晶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以质量分数计)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可在PLA基体中均匀分散,与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相比于纯PLA,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的热性能变化不大,当Fe_(3)O_(4)@SiO_(2)的添加量为1%时,共混材料的结晶度最大。随着Fe_(3)O_(4)@SiO_(2)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变化。在同一温度下,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明显增加,熔融指数大于150 g/(10 min),流动性较好,能满足熔喷加工可纺性的要求。另外,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会随着Fe_(3)O_(4)@SiO_(2)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熔喷非织造布用磁性Fe_(3)O_(4)@SiO_(2)/PLA共混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 聚乳酸 四氧化三铁 熔融共混 磁性能
下载PDF
生物基PA56/512于GF/PA66复合材料轨道扣件的应用
14
作者 甘典松 刘跃军 +1 位作者 欧阳环 胡天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1,134,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尼龙66(PA66)/生物基尼龙56/512(PA56/512)共聚物复合材料。考察了生物基PA56/512共聚物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于轨道扣件产品应用效果。结果表明,PA56/512共聚物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尼龙66(PA66)/生物基尼龙56/512(PA56/512)共聚物复合材料。考察了生物基PA56/512共聚物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于轨道扣件产品应用效果。结果表明,PA56/512共聚物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促进GF的包覆及分散;提升复合材料的耐低温性能;解决GF/PA66复合材料吸水率偏高的问题。当PA56/512共聚物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PA56/512共聚物的加入,提高了轨道扣件产品的绝缘性能、改善了制品外观,X射线测试结果表明,产品内部无气孔,满足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要求。PA56/512共聚物的引入解决了传统尼龙复合材料吸水率高、强度与低温韧性无法兼顾问题,大幅拓宽了轨道扣件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尼龙 尼龙56/512共聚物 玻璃纤维 熔融共混 轨道扣件
下载PDF
生物基PA56/PA11的力学、结晶和流变性能研究
15
作者 毛旭升 刘小超 +6 位作者 李景波 刘跃军 于洪涛 宁辉翔 郑继超 邱瀚霖 陈璟 《包装学报》 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
采用生物基PA56有望替代传统石油基尼龙,实现尼龙材料的减碳降碳,然而PA56韧性不足的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采用生物基PA11通过熔融共混增韧PA56,系统研究了PA56/PA11的相容性、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物只有一个T_(... 采用生物基PA56有望替代传统石油基尼龙,实现尼龙材料的减碳降碳,然而PA56韧性不足的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采用生物基PA11通过熔融共混增韧PA56,系统研究了PA56/PA11的相容性、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物只有一个T_(g),说明PA56和PA11在共混物中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A11的加入使PA56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有所降低,但对其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PA11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混合材料的韧性,在PA11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的断后伸长率由PA56的5.27%提高到了44.26%,提高了739.8%;PA11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由PA56的4.519 MPa提高到5.569 MPa,提高了23.2%。PA11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A56的韧性,提升生物基尼龙材料的综合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56 尼龙11 熔融共混 增韧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厚度下非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工频交流击穿表现
16
作者 李银格 常柏源 +6 位作者 余欣 彭向阳 吴吉 于是乎 姚崇 张宏 高景晖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1,共7页
热塑性聚乙烯基电缆绝缘材料具有优于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的电缆绝缘材料。在电缆结构设计中,保守的安全绝缘厚度使得电缆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绝缘层的击穿电场强度;并... 热塑性聚乙烯基电缆绝缘材料具有优于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的电缆绝缘材料。在电缆结构设计中,保守的安全绝缘厚度使得电缆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绝缘层的击穿电场强度;并且在电缆实际运行过程中,绝缘材料往往工作在70~90℃高温环境下;因此针对新型绝缘材料,温度及厚度对其击穿电场强度的影响研究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共混绝缘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温度下(30、70、90、105℃)及不同厚度下的工频击穿实验,研究温度和厚度对其交流击穿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XLPE绝缘材料,70L-30H(即LLDPE与HDPE在配比为7∶3的情况下熔融共混得到的绝缘材料)具有较高的工频击穿电场强度,在低于工况温度环境下,其击穿电场强度的温度稳定性较高;然而70L-30H的工频击穿电场强度受厚度影响程度略高,但在相同厚度下其击穿电场强度仍明显高于XLPE。上述研究可为热塑性聚乙烯基电缆绝缘材料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电缆绝缘材料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熔融共混 工频击穿 厚度指数
下载PDF
聚乙醇酸/脂肪族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17
作者 程嘉伟 江国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80-291,共12页
为了改善聚乙醇酸(PGA)复合材料在常温下的降解和力学性能,以PGA为原料、脂肪族聚酯(聚酯-A)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GA/聚酯-A复合材料,并分析了聚酯-A质量分数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酯-A质量分数... 为了改善聚乙醇酸(PGA)复合材料在常温下的降解和力学性能,以PGA为原料、脂肪族聚酯(聚酯-A)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GA/聚酯-A复合材料,并分析了聚酯-A质量分数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酯-A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89.18 MPa和4.21%,相较于PGA分别增加了117.19%和120.42%;复合材料样条降解30 d后质量损失为4.13%,相较于PGA下降了61.62%;随着聚酯-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中PGA组分结晶度先降低后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降解速率逐渐降低、亲水性增加;在复合材料样条断面观察到“海岛”结构的微观形态,并且随着聚酯-A质量分数提高而更加明显地出现两个组分之间的相分离现象。PGA/聚酯-A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改善PGA在常温下的力学和降解性能,研究可为制备兼具高力学性能和低降解速率的PGA基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 脂肪族聚酯 熔融共混 降解速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LA/PCL@EBS超细纤维贴肤材料的熔喷制备工艺及其柔软性
18
作者 秦子轩 张恒 +4 位作者 甘益 李晗 翟倩 杨自强 甄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38,共9页
为开发新型聚乳酸(PLA)基可降解贴肤用超细纤维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对PLA/聚己内酯(PCL)体系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喷工艺制备出PLA/PCL@EBS超细纤维材料,并对共混聚合物的热力学特性、样品形貌和柔软性等进... 为开发新型聚乳酸(PLA)基可降解贴肤用超细纤维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对PLA/聚己内酯(PCL)体系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喷工艺制备出PLA/PCL@EBS超细纤维材料,并对共混聚合物的热力学特性、样品形貌和柔软性等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PCL和EBS能够削弱PLA大分子间作用力,提高分子链运动能力,提升材料柔韧性能。此外,当模头温度为216℃时,材料纵向最大拉伸强度为64.42 N,较204℃时增加216%,断裂伸长率提高67%,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接收距离(DCD)增大,则提升了材料透气性能,当DCD最大为32 cm时,材料孔隙率与透气率分别为92.4%和327.4 mm/s。最后,模头温度和DCD对柔软度得分的影响规律进行响应面分析,为提高PLA/PCL@EBS熔喷非织造材料在贴肤领域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共混 熔喷 超细纤维 柔软性 贴肤
下载PDF
增韧聚醚酰亚胺(PE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曾瞬钦 许斌 +3 位作者 李永奇 刘光龙 舒友 罗琼林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自主创新研发的聚苯乙烯基炭化微球、聚醚酰亚胺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法制得增韧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三元乙丙橡胶用量为15份时,其冲击强度、断后伸长率与纯料进行对比,分别提高了200.0...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自主创新研发的聚苯乙烯基炭化微球、聚醚酰亚胺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法制得增韧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三元乙丙橡胶用量为15份时,其冲击强度、断后伸长率与纯料进行对比,分别提高了200.0%、272.7%,达到了提高聚醚酰亚胺抗冲性能的目的;DSC测试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基炭化微球作用下,三元乙丙橡胶与聚醚酰亚胺具有一定的相容性;TGA测试结果表明,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加工温度在430℃范围内热稳定性良好;SEM冲击断面表明,EPDM/聚苯乙烯基炭化微球母粒料的加入对聚醚酰亚胺具有增韧效果,且粒子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三元乙丙橡胶 母粒料 增韧 挤出熔融共混
下载PDF
碳化硼改性聚苯硫醚短纤维的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
20
作者 任冰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以纤维级聚苯硫醚(PPS)树脂和纳米级碳化硼为原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级碳化硼进行表面处理,将处理后的碳化硼与PPS共混熔融纺丝制备碳化硼改性PPS短纤维,利用浓硫酸对改性PPS短纤维进行氧化处理,研究纳米碳化硼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含量... 以纤维级聚苯硫醚(PPS)树脂和纳米级碳化硼为原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级碳化硼进行表面处理,将处理后的碳化硼与PPS共混熔融纺丝制备碳化硼改性PPS短纤维,利用浓硫酸对改性PPS短纤维进行氧化处理,研究纳米碳化硼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含量对改性PPS短纤维抗氧化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硼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含量的增加,改性PPS短纤维经浓硫酸处理后的强力保持率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相对碳化硼)为0.7%、碳化硼质量分数(相对PPS)为1.2%时,改性PPS短纤维的抗氧化性好,纤维在浓硫酸处理下强力保持率达94.7%,比未改性PPS短纤维经浓硫酸处理后的强力保持率(84.9%)提高11.5%;碳化硼改性PPS短纤维的抗氧化机理主要是碳化硼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硅烷偶联剂的分散作用和偶联作用也有助于提高PPS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碳化硼 共混改性 熔融纺丝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