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音戏中的地域文化书写与内涵阐释
1
作者 邱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是鲁中地区地方戏曲形式之一。它产生于章丘青野一带,流行于济南、淄博等地,距今约四百年的历史。五音戏的唱腔婉转,极具民间口头文学特点,素有“北方越剧”之称,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是鲁中地区地方戏曲形式之一。它产生于章丘青野一带,流行于济南、淄博等地,距今约四百年的历史。五音戏的唱腔婉转,极具民间口头文学特点,素有“北方越剧”之称,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能够在鲁中大地生根、发芽并且传承下去,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特色,还在于它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充分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精神品质、日常生活以及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等,这也是五音戏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共赏 虚实相生 五音戏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电影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雅俗共赏——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2
作者 鲁雅俊 陈爽 韩轶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5期77-79,共3页
自古以来,“雅”“俗”文化在形式上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无论是社会风俗层面还是对文化的批判,总喜爱以雅俗来加以区分。在最早的西方艺术史中,“雅”“俗”是对立存在的关系,“雅”精致而具有典型性,“俗”较为粗放而具有广泛性。... 自古以来,“雅”“俗”文化在形式上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无论是社会风俗层面还是对文化的批判,总喜爱以雅俗来加以区分。在最早的西方艺术史中,“雅”“俗”是对立存在的关系,“雅”精致而具有典型性,“俗”较为粗放而具有广泛性。往往用雅俗共赏的眼光看待事物,视为最佳。文章着重以优秀动漫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的故事背景、角色、场景设计等,探究雅俗文化如何以电影语言的形式体现及其发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 传统文化 视听语言 雅俗共赏
下载PDF
明清“作诗免罪”母题与诗歌艺术的生产消费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 陈康泓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8,共7页
明清民俗故事常叙述犯人即时作诗,获官员同情宽纵,或因作诗而免受灾祸,带来幸运。母题体现了传统"人治"社会法律与执法的特点,犯法者因能诗而提高了个体品位。诗歌消费过程,离不开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共同置身的特殊情境。明... 明清民俗故事常叙述犯人即时作诗,获官员同情宽纵,或因作诗而免受灾祸,带来幸运。母题体现了传统"人治"社会法律与执法的特点,犯法者因能诗而提高了个体品位。诗歌消费过程,离不开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共同置身的特殊情境。明清叙述较多变成下层男女过失"犯罪",以具有贵族般才华作诗得蒙宽宥,诗作要按命题要求,具有"双关"性,往往有适度的自辩自嘲和诙谐意味。作诗免罪母题体现了"尊重人才"的意趣、朴素人道主义与人际和谐理想,显示了文人阶层的文化心理向社会运作机制、普通民众舆论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诗免罪 诗歌生产 诗歌消费 明清文化史 雅俗交融
下载PDF
北宋时期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岳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柳永词在北宋的广为传播,有赖于新的传播环境的形成和传播者群体的出现。由于柳词本身具有雅俗不同的特质,使得柳词的传播效果和反馈评价呈现出复杂性。
关键词 柳永 柳词 歌妓 雅俗 传播
下载PDF
论柳永的文化人格 被引量:3
5
作者 宓瑞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北宋初期歌乐升平、雅俗文化空间日渐混融的文化表象,为柳永词在世 俗世界的广泛流播提供了条件,但并不能使这位名扬天下的放浪词人摆脱内心深处的苦痛。 俗名远扬既给了他傲视现存政治威权和传统价值的资本与力量,同时也让他承受... 北宋初期歌乐升平、雅俗文化空间日渐混融的文化表象,为柳永词在世 俗世界的广泛流播提供了条件,但并不能使这位名扬天下的放浪词人摆脱内心深处的苦痛。 俗名远扬既给了他傲视现存政治威权和传统价值的资本与力量,同时也让他承受了传统仕宦 观念的深重压抑和打击。他愤激社会,放纵自我,体验到生命的空虚与追求的无聊,进而质 疑传统仕宦追求的意义,最终以在世俗情欲中伸张自我作为化解心灵痛苦和内在紧张的出路 。与元代文人相较,柳永的世俗态度和方式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雅俗文化 空间 文化人格
下载PDF
戴维·洛奇的小说:雅俗共赏的成功范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韦华 王佳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8-90,共3页
在学界关于"小说之死"的论调不绝于耳之际,戴维.洛奇用其创作实践对此作出回应。他为小说注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的界限,形成雅俗共赏的叙事风格,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关键词 创作理念 雅俗共赏 危机母题
下载PDF
论文艺发展的雅俗演化律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朝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艺家加工改造较多的各类文学态式为“雅”,少雕削、近于实然本真状态的艺术态式则为“俗”。俗——雅——雅俗共赏 ,这一运动变化的轨迹在不同文艺类别中呈现为规律性的周期与向度 :(1 )俗→雅→雅俗共赏 ;(2 )雅→雅俗共赏→俗 ;(3)... 文艺家加工改造较多的各类文学态式为“雅”,少雕削、近于实然本真状态的艺术态式则为“俗”。俗——雅——雅俗共赏 ,这一运动变化的轨迹在不同文艺类别中呈现为规律性的周期与向度 :(1 )俗→雅→雅俗共赏 ;(2 )雅→雅俗共赏→俗 ;(3)雅俗共赏→雅→俗 ;(4)雅俗共赏→俗→雅。多向度运动导致了发展的上升、停滞与下降等多种趋势。文艺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 ,此形式向彼形式兴替 ,审美的初级层次向深层领域深化与升华。这就是雅俗互动演化的总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演化律 文艺发展 审美价值取向 相对性 多层次性
下载PDF
《大长今》在中国热播原因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莉 薛朝晖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2005年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因其文化同质性产生的亲和力、文化异质性带来的新奇感、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雅俗共赏,使其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大长今》 文化同质性 文化异质性 雅俗共赏 成功传播
下载PDF
中国戏曲美学范畴之雅俗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的论述,成为戏曲理论与美学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乐论 文论 剧论 雅俗共赏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中当代小小说的审美趣味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76-80,共5页
当代小小说由于其显著的趣味性特征而深受读者喜欢,也使之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繁荣的文学体类;究其原因乃在于大众文化语境里现实生活的多元性为小小说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及小小说具有审美倾向上的娱乐幽默、语言的精练和情节结构... 当代小小说由于其显著的趣味性特征而深受读者喜欢,也使之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繁荣的文学体类;究其原因乃在于大众文化语境里现实生活的多元性为小小说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及小小说具有审美倾向上的娱乐幽默、语言的精练和情节结构的反转等元素特征;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某些小小说作家对"趣味"的过分追崇也导致着该文体发展呈现狭隘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语境 小小说 趣味性 幽默 反转 精练 审美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消费主义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清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3期74-78,共5页
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欣赏和批评诸领域浸染了浓重的消费主义特征,应当批判电视剧艺术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和"怀旧"特征以及庸俗风格对电视剧艺术作品的销蚀,呼唤在电视剧艺术领域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 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欣赏和批评诸领域浸染了浓重的消费主义特征,应当批判电视剧艺术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和"怀旧"特征以及庸俗风格对电视剧艺术作品的销蚀,呼唤在电视剧艺术领域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造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电视剧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消费主义 标准化 “怀旧” 雅俗界限
下载PDF
寒山诗的雅俗跨界与文学史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军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寒山讽时劝世即“向外”之诗,多采用“非诗化的表达”以便妇孺能晓;写心悟道即“向内”之诗,多采用“诗化的表达”以便曲尽其妙。寒山诗既能俚俗,又能典雅,还能以雅写俗、俗中透雅和引俗入雅、雅中带俗,显示出诗人雅俗兼备的卓越才能。... 寒山讽时劝世即“向外”之诗,多采用“非诗化的表达”以便妇孺能晓;写心悟道即“向内”之诗,多采用“诗化的表达”以便曲尽其妙。寒山诗既能俚俗,又能典雅,还能以雅写俗、俗中透雅和引俗入雅、雅中带俗,显示出诗人雅俗兼备的卓越才能。寒山诗雅俗贯通、机趣横溢的整体风格,是诗人深具雅文化积淀又深受俗文化熏染的结果,是诗人儒士身份、道徒气质、禅僧修为熔于一炉的产物。较之能俗不能雅的民间诗作和善雅不善俗的文人诗作,寒山诗可谓唐诗中雅俗跨界的典型代表。寒山诗是中唐发籾的雅俗文化版图变迁的产物,同时又对这种雅俗变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启后世以俗为雅、雅俗共赏诗风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 讽时劝世 写心悟道 雅俗跨界 机趣横溢 雅俗变迁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雅俗”观及其文化生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作为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雅"与"俗"均涉及到人生与音乐艺术等两个层面。就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来看,"雅"与"俗"的区别涉及到音乐艺术表达与文体方面的内容,由此而扩展到人生与音乐艺术以及思想... 作为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雅"与"俗"均涉及到人生与音乐艺术等两个层面。就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来看,"雅"与"俗"的区别涉及到音乐艺术表达与文体方面的内容,由此而扩展到人生与音乐艺术以及思想文化层面。中国古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离不开"雅"与"俗"的相辅相成,当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也是如此。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说明"雅"与"俗"音乐审美意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适用于说明由"雅"与"俗"音乐审美意识必然引起的相关音乐美学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分野 雅俗之辨 雅俗之争 以俗为雅 雅俗共赏
下载PDF
韵文文体演变中的文乐雅俗离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长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文乐的雅俗离合是影响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礼乐治国这一历史文化传统与氛围的环境因素,民间韵文与音乐供大于求的不竭借鉴源泉这一外部因素,文人韵文与音乐自身雅俗之趣的张弛变化这一内部因素,共同促成文乐雅俗离合... 文乐的雅俗离合是影响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礼乐治国这一历史文化传统与氛围的环境因素,民间韵文与音乐供大于求的不竭借鉴源泉这一外部因素,文人韵文与音乐自身雅俗之趣的张弛变化这一内部因素,共同促成文乐雅俗离合效应在韵文文体演变中的存在。文乐雅俗离合因素的存在,对促成韵文新体式的诞生,促进韵文艺术水准的不断提高,推动韵文沿雅俗良性循环的道路演进,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乐雅俗离合 韵文 文体演变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文化特质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莉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08-210,共3页
安徽桐城自古接江趋淮,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几百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民间文化奇葩桐城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雅俗文化交汇、碰撞、相互影响、融合,共... 安徽桐城自古接江趋淮,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几百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民间文化奇葩桐城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雅俗文化交汇、碰撞、相互影响、融合,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精彩纷呈的桐城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桐城歌是桐城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产物,是桐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探究其文化特质,对于发掘、保护、传承桐城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城歌 地域特色 文化特质
下载PDF
对联体广告的审美表征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良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75-78,共4页
对联体广告是我国传统和当代广告中一枚瑰丽的奇葩。它往往取材于独具特色的各行各业,立足行业特色,具有浓郁的文学性,营造一种亲和的氛围,同时,也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生活气息浓厚,雅俗共赏。
关键词 对联体广告 审美表征 文学性 产品这位 艺术特色 意境
下载PDF
民俗纪原三题
17
作者 梁白泉 唐茂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1-86,共6页
放生、惜字纸、中药 ,是雅俗兼有的三种民俗现象 ,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关键词 放生 字纸 中药 雅俗兼有 文化
下载PDF
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视角
18
作者 曹晨光 王丽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4期78-81,共4页
从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视角分析,与同时期的男性作家对比,阐述张爱玲对城市文明情有独钟。她的小说致力于女性的奴性意识和人性的挖掘,感叹女性命运的苍凉;与同时期同为畅销小说家赵树理对比,她的小说受身世影响,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 从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视角分析,与同时期的男性作家对比,阐述张爱玲对城市文明情有独钟。她的小说致力于女性的奴性意识和人性的挖掘,感叹女性命运的苍凉;与同时期同为畅销小说家赵树理对比,她的小说受身世影响,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雅俗共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苍凉 城市文明 雅俗共赏
下载PDF
宋代诗词雅俗走向的文化成因
19
作者 李冬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宋代诗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因文体特点、创作心态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在雅俗走向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是宋代文化中雅俗观念的直接体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这种现象说明,时代文化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 宋代诗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因文体特点、创作心态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在雅俗走向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是宋代文化中雅俗观念的直接体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这种现象说明,时代文化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又促使社会意识形态及审美情趣等发生改变,并对文化走向产生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词 雅俗走向 文化成因
下载PDF
儒道相济 雅俗共赏——聂鑫森新笔记小说中文化品格的表现与接受
20
作者 刘文良 宋泽松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聂鑫森作为当代文坛的短篇小说名家,其很多作品因为既富含浓郁的古典美学情调,又体现着新的时代气息和创新倾向而被人们称为"新笔记小说"。在他的小说中,儒家正直自强、仁爱担当的品格与道家飘逸淡薄、通透超脱的思想被表现... 聂鑫森作为当代文坛的短篇小说名家,其很多作品因为既富含浓郁的古典美学情调,又体现着新的时代气息和创新倾向而被人们称为"新笔记小说"。在他的小说中,儒家正直自强、仁爱担当的品格与道家飘逸淡薄、通透超脱的思想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的文史信息与优雅的诗情画意,不仅拓宽了小说文本的视阈,也提高了小说的审美层次。聂氏"新笔记小说"的创作,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与招魂,也是作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且清醒着的知识分子的良知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鑫森 新笔记小说 文化品格 儒道相济 雅俗共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