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block motion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northern part of the Shanxi fault depression zone 被引量:1
1
作者 YU Shen-e(于慎谔)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5,共9页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 and motion of the tectonic blocks in northern part of the Shanxi fault depression zone by means of geometrical and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bloc...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 and motion of the tectonic blocks in northern part of the Shanxi fault depression zone by means of geometrical and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blocks. The ki-netic behavior of the blocks i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associated geomorphic features of fault movement. All analyses and studies are based on a Domino model. The block movement, fault basin extension and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s: (a) The studied region is divided into sub-regions by NW striking faults: the western, middle and eastern sub-region with crustal extension being 4.46 km, 2.80 km and 1.86 km, respectively. The extensional amount of each block in the region is estimated being generally about 1 km. The calculated result using the block motion model approximately fits the data of geologic survey. (b) Block kin-ematical feature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 with the Hengshan block in be-tween, of the studied region. Moreover, the magnitude of the largest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 the northern part is about 6, while that in the southern is 7. The faulted blocks in the northern sub-region show northwestward exten-sion, indicating a feature of extensional graben, while the blocks in the southern part manifest tilt motion, extend-ing southeastward, in the opposite sense of fault dipping. Additional tectonic stress generated by block rotation may be one of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seismogenic process in the region.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 movement of the block boundary faults and seismic activities between the two sub-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fault depression zone block motion geomet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Tectonic Stress Analysis of Future Large Earthquake Zones along the Bayan Har Block Boundary,Tibet Plateau
2
作者 ZHOU Chunjing ZHAO Wenjin +1 位作者 WANG Lianjie WU Zhongh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83-684,共2页
The Bayan Har block is mainly bounded by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o the north, Garze-Yushu -Xianshuihe fault zone to the south and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o the east (Fig. 1). In the past 20 years, large earthqua... The Bayan Har block is mainly bounded by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o the north, Garze-Yushu -Xianshuihe fault zone to the south and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o the east (Fig. 1). In the past 20 years, large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along this block's boundaries, which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among geoscientists. Whether large earthquakes will happen (and where) along this block's boundary faults in the future are two ke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accumulated tectonic stress and superposition of the coulomb stress caused by fault slip of 16 large earthquakes since 1904, and evaluates the possible locations of future earthquakes that may occur around this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Stress Analysis of Future Large Earthquake zones along the Bayan Har block Boundary Tibet Plateau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启云 郑文俊 +3 位作者 王银 余思汗 沈旭章 郝明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地震构造图是综合反映特定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性图件,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学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项目的一个专题成果。该图以鄂尔多斯活动... 地震构造图是综合反映特定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性图件,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学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项目的一个专题成果。该图以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为编图范围,参照地震行业有关地震构造图编制标准和数据库标准,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区域地理信息、地质、活动构造、地震、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高分辨卫星影像解译,吸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建设了编图所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资料矢量化、地层界线修改、断层修改、图面修饰、图件复核等环节,编制成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该图反映了由银川盆地—贺兰山、弧形构造束、渭河盆地、山西地堑系、河套盆地等活动构造单元组成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以及相邻地块有关地震构造的最新资料,完善了鄂尔多斯地块及边界带活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建成了区域地震构造基础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活动地块 地块边界带 地震构造图
下载PDF
青海门源M6.9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区域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4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2 位作者 殷翔 李鑫 刘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49,共10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是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之后冷龙岭地区再次发生强震活动。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距门源县城浩门镇西北50 km的冷龙岭硫磺沟地区,...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是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之后冷龙岭地区再次发生强震活动。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距门源县城浩门镇西北50 km的冷龙岭硫磺沟地区,并在硫磺沟—大西沟一带形成规模大且连续性较好的地表破裂。地表调查显示,同震地表破裂的总长度约为23 km,整体走向N40°~85°W,地表破裂主要由雁列的地震鼓包、张裂缝、剪切裂缝等形式组合而成,而且地表伴生了较多规模不等的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地表破裂的规模、走向及破裂特点等,可将其分为3段:东段(硫磺沟段),长约10 km,走向N40°~60°W,破裂规模较小,以伴有重力作用的拉张裂缝为主;中段(道沟段),长约9 km,走向N70°W,破裂规模较大,以发育规模较大的地震鼓包和剪切裂缝为主,而且左旋位移较大;西段(大西沟段),长约4 km,走向N85°W,此段规模最小,以雁列的拉张裂缝为主。其中—东段一起组成了该破裂带的东支,而西段构成了西支,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左旋走滑特征,并自东向西破裂整体呈左阶展布,在G227国道以东形成了具有拉张特征的左阶阶区。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块体的祁连-海原活动构造带,发震断裂应为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的冷龙岭-托莱山断裂段。结合对祁连-海原构造带1900年以来强地震序列及托莱山断裂的初步研究认为,该构造带的历史地震活动整体具有不断向西发展的趋势,但在哈拉湖和托莱山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地震空区,因而推断托莱山断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有增强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 M6.9级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祁连块体 海原断裂带 托莱山断裂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岩块尺度对采空区煤自燃区域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高科 张瑶 +3 位作者 石连增 李启文 刘泽毅 刘玉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2,共7页
为探究综放采空区岩块尺度对煤自然发火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直径岩块条件下采空区的煤自燃规律,分析采空区氧浓度场和风速场,分别以氧气体积分数和风速为指标,确定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并以二场叠加场作为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 为探究综放采空区岩块尺度对煤自然发火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直径岩块条件下采空区的煤自燃规律,分析采空区氧浓度场和风速场,分别以氧气体积分数和风速为指标,确定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并以二场叠加场作为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划分标准,研究煤自燃危险区域与岩块直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岩块直径由0增加到10 m时,以氧气体积分数为指标,氧化带宽度变小,面积由5563.84 m^(2)减至2602.69 m^(2);以风速为指标,氧化带面积由3376.60 m^(2)减至1262.95 m^(2);将2种指标确定的氧化带进行叠加得到煤自燃危险区,随着岩块直径的增加,其面积由1854.04 m^(2)减至552.91 m^(2),煤自燃危险区最大宽度由20.40 m缩减至9.06 m。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煤自燃发火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块尺度 采空区 氧化带 遗煤自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
6
作者 钟世军 吴建平 司政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26-2945,共20页
利用“中国科学台阵探测”项目的密集流动台站以及区域固定台站的地震面波记录,采用程函面波成像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14~100 s周期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中长周期(... 利用“中国科学台阵探测”项目的密集流动台站以及区域固定台站的地震面波记录,采用程函面波成像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14~100 s周期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中长周期(20~100 s)为大范围高速和弱各向异性分布特征,但在块体西南部区域各向异性明显增强,向东可一直延伸至108°E附近.我们认为,受青藏高原影响,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部岩石圈已发生明显变形,高原扩张对鄂尔多斯块体的影响超出了止于六盘山逆冲推覆带的传统认识.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长周期(80~100 s)的相速度显示高速区向中部和东南部区域收缩,各向异性强度在高速区外围明显增强,揭示了块体边界带的岩石圈在后期构造活动过程中已遭受不同程度的变形改造,厚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薄.山西断陷带北部大同火山区附近,在20 s以上周期为显著低速异常,不同周期段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推测该区不同深度的各向异性差异与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岩石圈不同深度的几何形态以及青藏高原远程挤压效应有关.山西断陷带中南部区域,在20~60 s周期显示高速和近EW向快波方向,与鄂尔多斯块体中东部高速区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认为该区岩石圈仍保留部分原有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属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不同周期相速度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快波方向呈现较为一致的NWW-SEE向分布特征,揭示了在高原下方壳幔介质变形连续一致,符合岩石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 山西断陷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程函方程面波成像 相速度 快波方向
下载PDF
禁飞区约束的CSTBC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航迹优化
7
作者 刘海涛 刘晓畅 +1 位作者 黄金凤 李冬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中继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对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链路传输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传输的可靠性,提出协作空时分组编码(CSTBC)无人机中继通信方案,并以链路中断概率最小化准则为基础,提出中继无人机的航迹优化方... 中继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对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链路传输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传输的可靠性,提出协作空时分组编码(CSTBC)无人机中继通信方案,并以链路中断概率最小化准则为基础,提出中继无人机的航迹优化方法;理论分析给出系统遍历容量和分集增益;为保障中继无人机飞行安全,并获取信道的分集增益,提出无人机禁飞区规避方法。结果表明:协作空时分组编码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可充分获取信道的分集增益,改善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无人机中继通信 空时分组编码 禁飞区规避 航迹优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文俊 孙鑫 +5 位作者 雷启云 龚志康 王银 刘兴旺 李传友 冯子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24,共19页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定量、地震孕育机制及活动特征等的已有研究结果,对地块周缘断裂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进行系统总结。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不同边界带断裂第四纪晚期活动特征的不同是强震孕育环境差异的最直接的证据。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边界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影响,西边界南段断裂以走滑、逆走滑和逆冲为主要特征。而向北到西边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要特征;以青藏高原最新扩展前缘的三关口-牛首山断裂为界,北部的银川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断陷盆地,边界断裂有右旋走滑特征,地震活动多以正走滑型为主。北边界的河套盆地以北侧的正断层为其控盆构造,历史和古地震多集中在北侧边界断裂上。南边界的渭河盆地构造特征相对较为复杂,由两组正断层组成,历史大地震多发生在盆地南缘,盆地中北部有中强地震发生。东边界的山西地堑系由多个裂谷型盆地斜列组成,历史大地震表现为南强北弱,北部盆地受张-渤构造带的影响,盆地走向和断层运动性质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多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构造条件。综合认为,断裂活动特征典型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各边界带,未来强震多发生在大地震离逝时间长的地震空区/空段,或是构造带的转换和交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强震 孕震机制 活动地块边界带 鄂尔多斯
下载PDF
基于可爆性分区方法的露天矿炸药单耗预测模型
9
作者 于庆磊 李友 +3 位作者 李万涛 吴嘉伟 王宇恒 金日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露天矿山爆破作业要求矿岩爆破块度均匀,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与应用是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总结分析岩体可爆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司家营铁矿15个爆区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和节理裂隙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分... 露天矿山爆破作业要求矿岩爆破块度均匀,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与应用是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总结分析岩体可爆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司家营铁矿15个爆区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和节理裂隙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抗拉强度、岩石密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平均节理间距4个指标对岩体可爆性进行评价;同时用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提出了基于加权聚类分析的露天矿岩体可爆性分区方法;然后结合钻孔信息与地质模型,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插值得到矿岩可爆性分区块体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可爆性分区指标的炸药单耗预测数学模型,可为后续类似工况爆区矿岩爆破设计提供参考,对优化爆破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可爆性分区 加权聚类分析 块体模型 炸药单耗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优选技术的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
10
作者 李俊 张聪 +4 位作者 张武昌 李可心 张慧 任智剑 乔茂坡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层气井开发效果,提取了目标煤层的多种地震属性,同时建立了已开发井产量分布样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有地震属性与产量样本拟合分析,利用指标权重法计算,相干和均方根振幅2种地震属性对产量影响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层气井开发效果,提取了目标煤层的多种地震属性,同时建立了已开发井产量分布样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有地震属性与产量样本拟合分析,利用指标权重法计算,相干和均方根振幅2种地震属性对产量影响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因此优选了相干和均方根振幅2种地震属性;通过2种属性与产量的拟合相关系数,建立了综合属性预测公式,划分了有利开发单元,使得预测结果与已开发井产量的相关性得到加强。结果表明:通过开发井资料与地震属性优选技术,可准确的划分开发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樊庄区块 地震属性 有利区 开发单元
下载PDF
基于分区升温控制技术解决管式空预器堵灰问题的研究
11
作者 刘洪兵 鲁兆驹 +1 位作者 申先念 韦红旗 《山西电力》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空预器作为电站锅炉系统中的重要换热设备,因其上游脱硝系统的氨逃逸现象不可避免,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堵灰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空预器堵灰机理,参考国内一些燃煤电厂在回转式空预器上采用“单侧提烟温”措施进行堵灰治理的应用案例,提出了... 空预器作为电站锅炉系统中的重要换热设备,因其上游脱硝系统的氨逃逸现象不可避免,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堵灰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空预器堵灰机理,参考国内一些燃煤电厂在回转式空预器上采用“单侧提烟温”措施进行堵灰治理的应用案例,提出了基于分区升温控制技术解决管式空预器堵灰问题的新思路,并以国内某石化集团热电厂为例,采用数值建模对所提技术路线进行计算校核论证。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区升温控制技术”在空预器低温段进行分区升温时,风侧阻力上升不超过100Pa,平均排烟温度上升不超过3℃,对锅炉风烟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经济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空预器 堵灰 分区 轮巡 升温
下载PDF
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构造模型:基于多元数据与隐式建模技术
12
作者 王毛毛 胡顺阳 +3 位作者 马皓然 梁铂雨 张金玉 鲁人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4,共16页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主断层面本身的结构复杂特性;断裂交切与主次关系的不确定性;隐伏断层的空间约束;微震活动区域的断层面限定等。传统上,三维构造建模主要依赖于高分辨率的地震反射剖面、三维地震数据体和钻孔等数据约束,可以三角面网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内使用数量有限的节点定义任意物体的几何形态,进而连接节点模拟物体的拓扑结构。然而,川滇块体东边界等大部分活动构造区域缺少这些高分辨率的数据,即使有相关数据,通常在空间上也非常稀疏。以往有研究利用大量精定位地震和断层地表迹线等数据建立了活动断裂的初始三维模型,但这种方法忽视了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信息对建模的贡献,且未对多元数据采取差异化的权重分配策略。文中基于三维构造隐式建模方法,结合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深、浅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建模流程充分利用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约束信息,将其与地表断层迹线、重定位地震震中等数据融合,纳入一个考虑差异化权重分配的多次迭代过程,最终实现利用多元数据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三维复杂结构特性的目标。基于隐式建模方法构建的活动断裂的精细三维结构模型可用于断面粗糙度和断裂系统分析,对约束断面上的凹凸体分布与开展地震破裂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隐式建模方法 三维构造建模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川滇块体
下载PDF
急斜煤层EDZ围岩动态演化规律2D-BLOCK数值追踪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立杰 柴鑫 +3 位作者 来兴平 蒋东晖 邹磊 胥海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急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开采中,开采扰动区(Excavation-Disturbed-Zone,EDZ)内顶煤及采空区围岩结构动态演化规律预计是安全开采的关键保障F技术之一。对苇湖梁煤矿+579E2EB1+2急倾斜煤层(64°)高阶段(52m)综放面开采中采空区顶板... 急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开采中,开采扰动区(Excavation-Disturbed-Zone,EDZ)内顶煤及采空区围岩结构动态演化规律预计是安全开采的关键保障F技术之一。对苇湖梁煤矿+579E2EB1+2急倾斜煤层(64°)高阶段(52m)综放面开采中采空区顶板坍塌现象综合认识,采用2D-BLOCK精细数值模拟程序,建立了相应的离散元数值分析模型,进行动态数值追踪模拟计算,揭示了复杂环境下急斜厚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坍塌规律,为现场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煤层 开采扰动区 2D—block程序 数值追踪模拟 动态演化规律
下载PDF
华南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14
作者 张晓青 徐涛 +1 位作者 陈立春 李喆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5-946,共12页
华南地区同时受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影响,是研究板块相互作用的最佳场所之一.为研究华南地区深部动力学过程,本文基于国家固定台网30°N以南的宽频带台站数据,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开展了华南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并结合已有... 华南地区同时受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影响,是研究板块相互作用的最佳场所之一.为研究华南地区深部动力学过程,本文基于国家固定台网30°N以南的宽频带台站数据,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开展了华南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并结合已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讨论了华南地区深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浅部构造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扬子克拉通下方地幔过渡带结构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相对稳定;(2)海南岛地区地幔过渡带厚度偏薄,且410-km和660-km界面分别显著下沉和上升,可能与海南地幔柱密切相关;(3)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深部构造边界显著,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受特提斯构造域影响,其地幔过渡带中可能残留有拆沉的岩石圈板片;(4)雪峰山以东地区的地幔过渡带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但南北也存在局部差异,南部华夏地块下方可能不存在滞留板片,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与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减薄和大规模出露的中-新生代岩浆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接收函数 板片俯冲 地幔过渡带 地幔柱
下载PDF
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带应力演化特征及地震危险性数值
15
作者 李彦欣 董培育 赵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1-349,共9页
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及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NSS速度场为约束,计算区域内主要断裂带长期平均构造应力积累速率;并根据历史地震破裂滑动模型,计算其对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造成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从... 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及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NSS速度场为约束,计算区域内主要断裂带长期平均构造应力积累速率;并根据历史地震破裂滑动模型,计算其对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造成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从而得到研究区域主要断裂带总应力演化结果。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大凉山断裂带南段以及理塘断裂带的构造应力积累速率较高,达到1.0~1.5 kPa/a。2022年泸定MS6.8地震破裂区在一个地震复发周期内的构造应力积累量约为0.177 MPa,而历史强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加载量为0.07 MPa,二者共同导致了泸定地震的发生。此外,安宁河断裂带地震空区在前次地震离逝时间(约487 a)内的总应力积累量约为0.3 MPa,大凉山断裂带南段以及理塘断裂带历史地震离逝时间均为千年左右,总应力积累量>1.0 MPa,可能有较大的地震活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带 数值模拟 构造应力加载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带西端当江断裂的活动构造变形:高分遥感的解译与野外验证
16
作者 赵琪 余中元 +1 位作者 王晓山 陈柏旭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以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为基础,利用奥维地图、91卫图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甘孜-玉树断裂带当江段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段进行野外踏勘,通过一系列的断错地貌现象验证解译结果,最... 以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为基础,利用奥维地图、91卫图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甘孜-玉树断裂带当江段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段进行野外踏勘,通过一系列的断错地貌现象验证解译结果,最后得到甘孜-玉树断裂带当江段的几何展布。研究结果显示:①甘孜-玉树断裂带当江段总体走向为NWW;②断裂地貌发育有断层陡坎、槽谷、冲沟和河流阶地的左旋位错等;③断裂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带有垂直的倾滑分量;研究同时表明:①遥感解译对于高寒、高海拔、交通不便的地区开展工作十分重要;②遥感解译对于地表破坏少、植被覆盖少的地区其效果更为直观、更利于在此类地区发挥作用;③活动构造变形强烈地区的遥感影像特征明显,更易于开展遥感解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玉树断裂带 巴颜喀拉块体 南边界西端 遥感解译 活动构造
下载PDF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以蛇口工业区为例
17
作者 杨镇源 梁锦滔 钱宇环 《住区》 2024年第2期6-16,共11页
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城市的空间形态逐渐发生变化。深圳产业由最初的低技术、低成本制造业向高技术、高效益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其城市形态也由以制造业工业园区为主导的高密度和低容积率的空间形态,向产城一体化综... 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城市的空间形态逐渐发生变化。深圳产业由最初的低技术、低成本制造业向高技术、高效益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其城市形态也由以制造业工业园区为主导的高密度和低容积率的空间形态,向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的低密度和高容积率的空间形态转变。深圳产业空间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的研究探索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有重要价值。深圳蛇口工业区在特区成立的40年内,经历了产业转型的过程。本文选取蛇口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形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体城市形态和城市街区形态层面上对其展开研究,分析功能、路网、绿地和岸线变化下的城市发展特点,探究区位、容积和覆盖率对街区形态的影响,并总结了产业转型升级下城市和街区的空间形态演变模式,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推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空间形态 街区空间形态 蛇口工业区
下载PDF
高强预应力体系下桥梁中部齿块锚固区性能
18
作者 陈浩瑞 苏永华 +2 位作者 石龙 李旺旺 胡所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近年来预应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 200 MPa级高强度的预应力体系开始应用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建造,对于梁体锚固区特别是广泛应用在连续梁结构的中部齿块锚固区的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既有1 860 MPa预应力等级的中部齿块锚固... 近年来预应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 200 MPa级高强度的预应力体系开始应用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建造,对于梁体锚固区特别是广泛应用在连续梁结构的中部齿块锚固区的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既有1 860 MPa预应力等级的中部齿块锚固区设计,提出适应2 200 MPa预应力等级的设计方案,建立典型中部齿块锚固区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预应力强度等级对中部齿块锚固区受力和变形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完成了足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等级从1 860 MPa提升至2 200 MPa时,采用中部齿块锚固区尺寸不变、锚垫板尺寸和普通钢筋配筋适当增加的设计方案,可保证混凝土拉压应力、普通钢筋应力、锚固区变形基本一致,且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中部齿块 理论分析 预应力 锚固区 局部应力
下载PDF
不同块矿配比条件下的高炉炉料结构
19
作者 刘燕军 艾志明 +4 位作者 田铁磊 靳鑫玉 王艾军 杨佳毅 寇新林 《河北冶金》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为实现高炉的经济、高产和高质,邢台某钢铁企业采用了富氧大喷吹的工艺措施。围绕高炉现场的原燃料条件,在低烧结矿比的条件下,研究了调整不同块矿及球团矿等酸性炉料的入炉量对降低软熔带位置、改善料柱的透气性、提高高炉的透气性指... 为实现高炉的经济、高产和高质,邢台某钢铁企业采用了富氧大喷吹的工艺措施。围绕高炉现场的原燃料条件,在低烧结矿比的条件下,研究了调整不同块矿及球团矿等酸性炉料的入炉量对降低软熔带位置、改善料柱的透气性、提高高炉的透气性指数和煤气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炉料结构为烧结矿+球团矿+南非矿时,随着南非块比例的增加,软熔带的位置上移,滴落温度升高,最大压差和特征值升高,料柱透气性变差,另外南非块碱金属较高,易损坏焦炭结构,故南非块长期使用时,配加比例不宜超过8%;在烧结矿和球团矿入炉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逐渐使用纽曼块、SP10替代南非块,当南非块与纽曼块比例为1∶1时,最大压差和特征值最低,料柱透气性最佳为868 kPa·℃,即南非块和纽曼块均为10%较适宜;随着SP10矿替代比例的增加,软熔带区间变宽,且最大压差和特征值都明显升高,炉料的熔滴性能恶化;由于SP10爆裂性能较差,易导致粉末产生量较多,进一步造成料柱透气性恶化,因此SP10不易超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料结构 块矿 软熔带 熔滴性能
下载PDF
基于水-岩相互作用的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特征
20
作者 冯应 朱星宇 张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76-4286,共11页
为研究开挖卸荷和水力荷载耦合作用下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特征,以沈白高铁西谷隧道工程为依托,考虑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及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展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研究。基于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三维离散元粘合块体-... 为研究开挖卸荷和水力荷载耦合作用下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特征,以沈白高铁西谷隧道工程为依托,考虑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及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展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研究。基于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三维离散元粘合块体-裂隙流耦合模型,明确不同地质构造特征下的隧道突涌灾害模式,分析破碎岩体裂隙扩展和地下水渗流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有:引入黏合块体模型和裂隙流组合模型,建立了富水断层破碎带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再现了富水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引起的突涌灾变模式差异显著,且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表现形式。断层破碎带倾角为45°时,破碎岩体沿掌子面下部溜塌涌入隧道,倾角为90°时,围岩向掌子面挤出,倾角为-45°时,表现为拱顶围岩垮塌。富水破碎带突涌灾害程度随着水头增大而加剧,其中倾角为-45°时,突涌灾害程度受水头高度的影响最显著,倾角为90°时,水头高度影响相对较弱,但突涌灾害程度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隧道施工 水岩相互作用 突涌灾害 黏合块体模型 时效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