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on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blood loss and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living donor left hepatectomy
1
作者 Bruno Jawan Yu-Fan Cheng +11 位作者 Chia-Chi Tseng Yaw-Sen Chen Chih-Chi Wang Tung-Liang Huang Hock-Liew Eng Po-Ping Liu King-Wah Chiu Shih-Hor Wang Chih-Che Lin Tsan-Shiun Lin Yueh-Wei Liu Chao-L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7期4233-4236,共4页
AIM: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BD) is mainly used to reduce the use of banked blood. In fact, ABD can be regarded as acute blood loss. Would ABD 2-3 d before operation affect the CVP level and subsequently result... AIM: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BD) is mainly used to reduce the use of banked blood. In fact, ABD can be regarded as acute blood loss. Would ABD 2-3 d before operation affect the CVP level and subsequently result in less blood loss during liver resection was to be determined.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 undergoing living donor left hepatec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divided as group Ⅰ (GⅠ) and group Ⅱ (GⅡ) according to have donated 250-300 mL blood 2-3 d before living donor hepatectomy or not. The changes of the intraoperative CVP, surgical blood loss,blood products used and the changes of perioperative hemoglobin (Hb) between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Mann-Whitney Utes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aoperative CVP changes between GⅠ (n = 35) and GⅡ (n = 49) up to graft procurement were the same, subsequently the blood loss,but AB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perioperative Hb levels in GI.CONCLUSION: Since none of the patients required any blood products perioperatively, all the predonated bloods were discarded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It indicates that ABD in current series had no any beneficial effects, in term of cost, lowering the CVP, blood loss and reduce the use of banked blood products, but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lower Hb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Transfusion Autologou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HEPATECTOMY Liver Transplantation Living Donors ADULT blood loss surgical control FEMALE Humans Intraoperative Care Male Retrospective Studies
下载PDF
Surgeons often underestimate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in replacement surgeries
2
作者 Ganesan Ganesan Ram Perumal Suresh Phagal Varthi Vijayaraghavan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Objective: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clinically estimated blood loss (EB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blood loss (ABL) in replacement surgeries.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in Sri Ramachandra Me... Objective: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clinically estimated blood loss (EB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blood loss (ABL) in replacement surgeries.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in Sri Ramachandra Medical Centre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3.Altogether 140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o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were included with the inclusion criteria being patients with haemoglobin higher than 100 g/ml and coagulation profile within normal limits.Exclusion criteria were intake of antiplatelet drug or anti-coagulant,bleeding disorders,thrombotic episode,and haematological disorders.There were 65 men and 75 women.In this study,the consultants were free to use any clinic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blood loss,including counting the blood-soaked mops and gauze pieces (estimating the volume of blood carded in all the mops and gauzes),measuring blood lost to suction bottles and blood in and around the operative field.The ABL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 modification of the Gross's formula using haematocrit values.Results:In 42 of the 140 cases,the EBL exceeded the ABL.These cases had a negative difference in blood loss (or DIFF-BL<0) and were included in the overestimation group,which accounted for 30% of the study population.Of the remaining 98 cases (70%),the ABL exceeded the EBL.Therefore they were put into the underestimation group who had a positive difference in blood loss (DIFF-BL>0).We found that when the average blood loss was small,the accuracy of estimation was high.But when the average blood loss exceeded 500 ml,the accuracy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is suggested that clinical estimation is inaccur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blood loss.Conclusion: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using clinical estimation alone to guide blood transfusion is inadequate.In this study,70% of patients had their blood loss underestimated,proving that surgeons often underestimate blood loss in replacement surg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GLOBINS blood loss surgical Erythrocyte transfusion HEMATOCRIT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血液管理在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应用
3
作者 刘树仁 付琳 +3 位作者 王连波 赵桂松 李卓 董昭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49,共7页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血液管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行单纯腰椎后路手术的61例腰椎结核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内不同的血液管理方...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血液管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行单纯腰椎后路手术的61例腰椎结核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内不同的血液管理方式将患者分为ERAS血液管理组(观察组;32例)和常规血液管理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3d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记录术后并发症、血栓及刀口愈合情况,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127.65±25.37)min]、术中输血量[200(100,400)ml]、术后卧床时间[(5.09±1.15)d]、围手术期总出血量[833.30(678.76,897.22)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9.10±21.02)min、450(400,800)ml、(5.86±1.03)d、1086.37(793.60,1264.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0,P=0.000;Z=3.469,P=0.001;t=2.748,P=0.008;Z=3.134,P=0.00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5例发生皮疹、3例下肢血栓形成、8例因结核感染致刀口丙级愈合,发生率分别为9.38%(3/32)和6.89%(2/29)、6.25%(2/32)和3.45%(1/29)、15.63%(5/32)和10.34%(3/29),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7.38±1.07)%和(7.41±1.02)%,VAS评分分别为(2.81±0.74)分和(2.97±0.6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1.000;χ^(2)=0.255,P=1.000;χ^(2)=-0.593,P=0.553;t=0.145,P=0.885;t=0.843,P=0.403)。结论:ERAS指导下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可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降低手术失血风险,使患者尽快康复,有一定临床积极意义;但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刀口愈合,以及腰部疼痛和功能恢复与常规血液管理方式并无差异,说明两种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疗效一致,安全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失血 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对比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肩关节镜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对手术难度及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隋佳星 于浩淼 +2 位作者 李智尧 马立峰 郭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对手术过程中操作难度和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1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停用阿司匹林...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对手术过程中操作难度和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1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停用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140)。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对照组的患者既往不服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脑血管并发症、非心脑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6个月的随访资料。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Constan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未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对照组发生1例急性脑梗死。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肩关节僵硬,未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出现13例肩关节僵硬,1例伤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关节镜围手术期若不停用阿司匹林,不会增加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影响术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肩袖撕裂 冻结肩 阿司匹林 失血 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5
作者 丁军 毛栋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IL-6、CRP高于术前,但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 炎症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关于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以降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出血量的研究
6
作者 朱文潇 崔宏勋 +4 位作者 孔亮 刘永辉 程卫东 郑振雨 曹向阳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研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下行颈椎后路单... 目的研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未使用机器人辅助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出血量及颈椎JOA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出血量分别为(206.89±39.19)mL、(83.11±24.37)mL、(641.78±63.67)mL,均小于对照组的(245.73±40.55)mL、(134.60±30.54)mL、(726.07±80.69)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5.33±2.0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20±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有利于精准定位椎管边界,快速、准确定位开门位置,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出血量,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后路单开门手术 失血量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Effect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n nursing outcome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被引量:1
7
作者 Jing Liu Qian-Qian Zheng Yang-Tao W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32期7745-7752,共8页
BACKGROUND 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n the nursing outcome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R... BACKGROUND 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n the nursing outcome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RAS 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n nursing outcomes after TKA.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KA at a tertiary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21 and December 20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the ERAS group(n=40)received ERAS 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n=40)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length of hospital stay,hospitalization cost,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emoglobin level 24 h after surgery,visual analog scale(VAS)score for pain,range of motion(ROM)of the knee joint,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knee score,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 The ERAS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length of hospital stay,lower hospitalization cost,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igher hemoglobin level 24 h after surgery,lower VAS score for pain,higher knee joint ROM,and higher HSS knee score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ll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with ERAS can reduce blood loss,shorten hospital stay,and improve knee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knee Retrospective studies Range of motion articular Length of stay blood loss surgical HEMOGLOBINS
下载PDF
腰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后腹膜后大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波 吴晓明 +1 位作者 舒锦尔 陈明高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11-213,共3页
近年来,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已成为一种治疗腰椎椎间盘疾病的主要微创方法,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具有较高的患者接受度^([1])。随着PELD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围手术期并发症也成... 近年来,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已成为一种治疗腰椎椎间盘疾病的主要微创方法,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具有较高的患者接受度^([1])。随着PELD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围手术期并发症也成为亟需重视的问题。腹膜后大出血是PELD术后罕见但又极其凶险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微创外科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出血 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栓塞治疗
下载PDF
肾上腺素盐水鼻腔冲洗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视野和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康尧杰 廖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中使用肾上腺素盐水行鼻腔冲洗对手术视野和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80例接受FESS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盐水组(观察组)各40例,术中分别使用0.9%氯...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中使用肾上腺素盐水行鼻腔冲洗对手术视野和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80例接受FESS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盐水组(观察组)各40例,术中分别使用0.9%氯化钠(生理盐水)和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行鼻腔冲洗。采用鼻窦CT扫描Lund-Mackay(LM)评分法、Boezaart分级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2组的手术视野质量、术者对手术视野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的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 2组之间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心血管事件和手术并发症发生。在鼻窦CT扫描LM评分>12分的患者中,观察组[(97.00±31.00)mL]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9.00±42.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FESS中使用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行鼻腔冲洗是安全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可减少LM评分>12分患者的出血量,但在手术视野质量和术者对手术视野满意度方面未见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盐水 鼻腔冲洗 手术视野 出血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开放性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天豪 李玉乔 +3 位作者 杨厚志 罗干 董润北 孙天威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类似物,它通过竞争性与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结合,阻止纤溶酶的形成,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发挥其抗纤溶作用[1-3]。开放性脊柱融合术的许多术式(如后路椎体间融合术)需要将椎旁肌剥离至横突以获... 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类似物,它通过竞争性与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结合,阻止纤溶酶的形成,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发挥其抗纤溶作用[1-3]。开放性脊柱融合术的许多术式(如后路椎体间融合术)需要将椎旁肌剥离至横突以获得充分的手术视野;同时,手术过程中椎板减压及刮除椎体终板后会暴露较大面积的松质骨面[4-5];而椎体为海绵状结构,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常常伴随着较多出血[6]。大量出血会影响患者循环系统、凝血功能,并可导致许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而由此产生的异体输血存在发生血栓栓塞、感染、过敏等并发症的可能性[8]。减少手术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常见的方式包括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及时止血、围手术期应用止血药物等[9]。近年来,抗纤维蛋白溶解剂越来越多地用于减少出血和同种异体输血。其中,氨甲环酸是研究和使用最广泛的药物[10]。但氨甲环酸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途径和剂量多种多样,在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下,它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有所不同,本文就氨甲环酸在开放性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氨甲环酸 出血 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明领 马子健 +2 位作者 董辉 杨斌 王永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密度及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2.40±59.27)min,围术期输血178例(49.7%),血红蛋白(Hb)损失量(37.07±11.56)g/L,红细胞比容(HCT)下降比(10.37±3.29)%,总失血量(1201.50±441.30)mL,隐性失血量(560.99±383.94)mL,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45.00±27.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密度、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量较多,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影响因素导致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具体原因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隐性失血量 骨密度 手术节段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12
作者 官冰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纵切U形卷管Snodgr... 目的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纵切U形卷管Snodgrass手术,观察组行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手术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疗效理想,可减少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手术失血量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分析 被引量:82
13
作者 张培训 薛峰 +6 位作者 安帅 顾航宇 芦浩 徐小东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及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及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间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6例及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及术后失血、输血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情况做出评估。结果: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48.9±2.8)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62.3±3.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85.0±6.2)mL。采用DHS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124.9±7.8)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73.9±4.7)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243.4±6.3)mL。两组相比,DHS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显性出血量均多于PFNA(P<0.01),但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及PFNA总体出血量均多于DHS(P<0.01)。结论: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存在较多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手术后出血 失血 手术 骨钉 血量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者的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随机对照 被引量:37
14
作者 马金辉 孙伟 +2 位作者 高福强 王云亭 李子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577-5582,共6页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13年3至10月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男19例,女71例;其中氨甲环酸组30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浓度为3%氨甲环酸稀释溶液50 mL,60例患者局部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前诊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测量术前及术后术侧膝上10 cm肢体周径,术后连续复查血常规。结果与结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与术侧肢体周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氨甲环酸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2.683,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且不影响置换后肢体周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关节内 隐性失血 肢体周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 被引量:106
15
作者 侯国进 周方 +2 位作者 张志山 姬洪全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诊治的408例采用Gamma3、PFNA及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变化,计算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比较Gamma3组、PFNA组及DHS组的失血量区别。结果:Gamma3治疗组患者共9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4.7±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3.5±83.0)mL,平均总失血量为(831.9±474.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28.3±455.5)mL。PFNA治疗组患者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9.0±27.1)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91.5±111.4)mL,平均总失血量为(825.7±478.0)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34.2±455.7)mL。DHS治疗组患者共4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83.6±142.1)mL,平均总失血量为(695.7±502.4)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12.1±457.6)mL。结论:通过3种内固定方式的比较发现,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Gamma3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较多,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围手术期 失血 手术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伟康 黄健 +4 位作者 刘松浪 赖兵 梁传兴 郑峰 曾煌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1例THA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男24例,女17例,年龄53~77岁;B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24 h拔除,男26例,女15例,年龄55~74岁;C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拔除,男25例,女16例,年龄52~75岁;比较各组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记录各组术后肢体肿胀等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结果:A、B、C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13.6±25.3)、(521.7±33.4)、(519.3±29.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显性失血量大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B、C组(P<0.05),B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3组术前、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失血量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显性失血,患者术后6 h即可下床,更利于患者恢复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失血 手术
下载PDF
初次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使用方式对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侯振扬 苏长征 +6 位作者 庞涛 吕东 朱彪 孙义玲 李振 柴星宇 许正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9-1334,共6页
背景:目前有关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减少出血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于优先选用何种使用方式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及其不同使用方式对初次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 背景:目前有关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减少出血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于优先选用何种使用方式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及其不同使用方式对初次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按性别以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A组(n=20):置换开始时予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B组(n=20):置换开始时将氨甲环酸按10 mg/k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C组(n=20):置换开始时予100 mL生理盐水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500 mg与10 m L生理盐水混合液。记录各组置换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结论:B组及C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在显性失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隐性失血量方面B组显著小于C组(P<0.05);B组及C组患者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置换后14 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及人均输血量,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静脉用药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 显性失血 隐性失血 输血
下载PDF
闭合股骨干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规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利伟 王洪炳 +4 位作者 闫金成 张开 古雪建 李长江 史福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23-8628,共6页
背景: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后功能锻炼及预后情况同隐性失血密切相关,因此骨科临床对骨折隐性失血的关注越来越多。骨折修复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临床单侧闭... 背景: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后功能锻炼及预后情况同隐性失血密切相关,因此骨科临床对骨折隐性失血的关注越来越多。骨折修复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临床单侧闭合股骨骨折患者修复术前血常规的检测,观察隐性失血的规律,以期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失血量,及时纠正贫血。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初次单纯一侧股骨干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老年组(≥60岁)21例,非老年组(<60岁)29例。入院后于早晨抽空腹血液测血常规,记录修复术前1-6 d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观察患者每天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程度以及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了解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与结论: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入院后每日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最低值均出现在第5天,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分别为10.08%,34.66 g/L,第1天至第5天血常规指标值逐渐下降,第5天达最低,第6天升高。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的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4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4为38.84 g/L,红细胞压积d1-4为11.86%,计算失血量为1 335.3 m L;非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5为30.42 g/L,红细胞压积d1-5为9.23%,计算失血量为1 073.7 m L。老年组和非老年血常规指标差值分别从第5天和第6天开始降低。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常规指标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非老年组。提示股骨干骨折患者修复术前隐性失血量较多,而受伤第1天测得的血常规指标不能立即反映当时的失血量,血常规指标随着入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老年组患者失血量较非老年组患者多,并且失血速度较快。因此,隐性出血应在股骨干骨折中加以重视,规律复查血常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减少修复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失血 手术 血红蛋白类 血细胞比容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干骨折 隐性失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放置引流管: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任国清 刘红云 +2 位作者 滕学仁 张海宁 卢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219-3226,共8页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作为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缓解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最终修复方案,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置换后放置引流管与否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比较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与否的修复效果差异。方...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作为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缓解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最终修复方案,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置换后放置引流管与否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比较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与否的修复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引流组在关闭切口前放置引流管,非引流组则直接关闭切口不放置引流管。分别记录2组置换前及置换后1,3,7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值,计算总失血量,评估失血情况;观测患肢置换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肿胀程度、皮肤瘀斑面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记录置换后1年时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对2组患者的观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置换后引流组总失血量及异体血输血率显著高于非引流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置换后2组患者患膝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肿胀程度、皮肤瘀斑面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2组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不放置引流管将降低患者置换后的失血量及异体输血率,并不增加置换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皮肤瘀斑面积。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放与不放置引流管亦无差异。故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腔内不放置引流管相对安全,并无明显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失血 手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引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失血 并发症 功能评分 随机对照试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家谷 张克 +4 位作者 田华 王小勇 蔡宏 李子剑 李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23-3829,共7页
背景:隐性失血是全膝关节置换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了解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至9月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病历资料235例,... 背景:隐性失血是全膝关节置换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了解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至9月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病历资料235例,男38例,女197例;年龄48-82岁,平均66岁。根据Gross的方法计算隐性失血量。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麻醉方式、氨甲环酸使用情况、置换后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置换前凝血功能等因素对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出血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置换后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未使用氨甲环酸组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置换前血红蛋白水平、身高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失血的重要因素。而隐性失血量、置换后总失血量与年龄、体质量指数、麻醉方式、置换后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及置换前凝血功能等无明显相关性;3结果提示,性别及氨甲环酸使用是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的影响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麻醉方式、置换后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置换前凝血功能对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出血 手术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出血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